高考物理经典习题:第2章相互作用力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含解析)
《高考物理经典习题:第2章相互作用力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经典习题:第2章相互作用力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2.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3.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图1(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
2、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1.数据处理(1)列表法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2)图像法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3)函数法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2.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度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
3、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3.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1.列表分析法:分析列表中弹簧弹力F与对应弹簧的形变量x的关系,可以先考虑F和x的乘积,再考虑F和x的比值,也可以考虑F和(x)2的关系或F和的关系等,结论:为常数。2.图像分析法:图2作出Fx图像,如图2所示。此图像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F和x成正比关系。作图的规则:(1)要在坐标轴上标明轴名、单位,恰当地选取纵轴、横轴的标度,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确定坐标
4、起点,使所作出的图像尽可能占满整个坐标图纸。若弹簧原长较长,则横坐标的起点可以不从零开始。(2)作图线时,尽可能使直线通过较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若有个别点偏离太远,则是因偶然误差太大所致,应舍去)。(3)要注意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的意义,注意分析图像的斜率、截距的意义。【例1】 (2020北京市密云区下学期第一次测试)某实验小组同学,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m50 g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如图3甲所示。图3(1)该组同学在做该实验时,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在表格内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指针所对应的刻度,记录数据如下:钩码
5、个数12345弹力F/N0.51.01.52.02.5指针对应刻度/cm12.5115.3916.1117.30当挂2个钩码时,指针对应刻度如图甲所示,将指针示数填入表格;在以弹簧弹力为纵轴、指针对应刻度L为横轴的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描点画出第2组对应的数据点,并连线得到FL 图像。请根据图像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弹簧原长为_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_ (保留2位有效数字)。(2)弹簧与绳有一点相似之处,都可以认为是一个传递力的媒介。某位同学根据这个观点推广认为:将两个同样的弹簧串接在一起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原来一样。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_。并解释一下你的理由_。答案(1)13.70见解析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经典习题:第2章相互作用力 实验二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含解析 高考 物理 经典 习题 相互 作用力 实验 探究 弹簧 弹力 形变 关系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