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古诗文(一)默写与运用1. 默写(1)南朝四百八十寺,_。(杜牧江南春)(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3)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4)中秋之夜,小新特别想念远在异地支教的妈妈,他借用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一句向妈妈表达了想念和祝福。(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仲淹)服除,至京
2、师,上宰相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馀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断无以应。(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注释:服除:指服丧期满,王曾:北宋名相、诗人。立仗:设立仪仗。章献太后:即章献明肃太后。仁宗即位,曾垂帘听政。明公:此处是对曼殊的尊称。2. 【甲】文节选自范仲淹所写的_(篇名)。3.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舍不荐( )(2)殊丛之( )4. 解释【甲】文中的画线句。微斯人,吾谁与归?5. 【甲】文中范仲淹提出了“_,_”的政治抱负,这一政治抱负在【乙】文中的具体表现是(1)_;宁肯得罪权贵,也要上书直言,不献媚于章献太后;(2)_。6. 【乙】文中晏殊“大惧”“怒责之”这些表现背后的想法是否符合【甲】文所阐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情怀?请作简析,二、现代文(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警惕语言的陷阱徐默凡对于有很大概率终生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对语言之美、文学之魅是充满了向往的,但我却要说一说语言的三个陷:“强行分类”“隔膜体验”和“以形害意”。比如我问你
4、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就要想出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热情、敏感、聪明或者大大咧咧等等。与此同时你就对自己进行了分类,“你”成了一个符号化的人物,与他人迥然不同的细微之处就会被这个语词抹杀,存在是混沌一体的,语言却是一个个的孤立符号,于是语言就必须把描述对象逐一分割。_语言的这种范畴化作用能使世界结构化、条理化,_也让使用者踏入强行分类的陷阱:我们会忽视世事的纷纭之处,过滤生活的细碎感动,被语言概念绑架,变成一个粗线条的人。最近的流行语中,有一个“内卷”,有一个“躺平”,我经常被问到是应该内卷还是躺平,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已经陷入“强行分类”的陷阱了,人生的应对之策是多样的,情绪也是复杂多变的,为什么
5、要用“内卷”或者“躺平”来贴标签呢?其实一旦用语言表述,再怎么复杂也已经把自己限定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回到事物的复杂性之中,一事一议。又如你到某地之前,恐怕已经在网上做了详细攻略,掌握了很多描述该地区景点的精致词句。这些词句能帮你打卡、拍照、发朋友圈,但无疑也会把你幽微的切身感受隔绝在外。所有的语言都是陈词滥调,因为语言是一种公共媒介,依靠约定俗成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而约定俗成的东西只能是一个公约数,无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现代资讯的发达,使我们普遍早熟,在语言文学里经历了无数的人生,但这种公约数的理解和个性化的经验毕竟是有区别的。当然,并不是要绝圣弃智,返璞归真,而是提醒大家,不要被语言符号的
6、公共意义遮蔽,要警惕知识的骄傲,要有突破语言的障眼法回归生命体验的能力。再如我问你理想是什么?你或许会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追寻生命中的诗与远方”等等,漂亮是很漂亮的,而且正能量爆棚,但实际品味,都是一些语义磨损的空洞形式,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这种文风在各种场域都很流行:中学作文中的华丽辞藻,滥情渲染;论文写作中的故弄玄虚,拮据敖牙都是以形害意的表现。语言有其形式和内容,形式上的音韵、词藻、结构可以成为审美对象,从而构建语言艺术品,唐诗宋词元曲,都将这个语言的审美功能发展到极致。这是我们要培养的文学能力和审美趣味,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无论在何时何地,语言的内容都必须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华丽的形式
7、不能成为空虚内容的遮羞布,锦绣文章也永远事关人间烟火。更何况,质朴淳厚、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也是另外一种形式之美,而且是更难达成的境界。我们生活在语言符号的世界中,而不是一个物理世界里。这是一种人类的伟大进步,甚至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原因,但这又是一柄双刃剑,语言已经为我们设下了重重陷阱,我们要警醒语言的负面作用,通过不断学习,洞悉更多的语言奥秘!(选自语文学习,有删改)7. 根据上下文内容,填入第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仅而且B. 因为所以C. 虽然但是D. 如果那么8. 根据文章思路,完成填空。作者首先提出了语言的三个陷阱,它们分别是(1)_,(2)_,(3)_。接着作者阐释了
8、需要警惕它们的原因,并提出避开“语言陷阱”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回到事物的复杂性之中,一事一议;(4)_;(5)_。最后再次强调语言已为我们设下重重陷阱,亮明观点:(6)_。9. 请简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番茄炒鸡蛋他已经在剧团演了五六年的戏了,生活平淡而规律。他的行当是文武丑,俗称“小花脸”,总是作为配角出现,闲起来甚至五六天都没有戏份儿。多数时候,他还要化上侍卫的妆,或是小厮的,拄着竿子在后面杵着,一杵一个钟头。听着鼓点,听着胡琴,他倒不累,就是思绪早飞到别处去了。他不禁怀念起在戏校,师父给他讲戏的日子。还有师父做的番茄炒鸡蛋,酸甜的,那个味儿,他再没吃到过。他个子较
9、常人矮些,人也长得机灵,一条嗓子清清亮亮,喊个号子,湖面上都能起阵涟漪。师父说他“是个唱丑角儿的料”。他也着实喜欢这个行当,爱逗人乐。就算是练功累些,他也不怕,因为喜欢。去师父家学戏,一待就是一整天,也说戏,也唠嗑儿,常常误了饭点。师父就亲自下厨。师父是极简朴的,通常是拌点儿面条。他来了,就加一盘番茄炒鸡蛋,酸甜的。生长在北方的他第一次吃这种口味。“这里面为什么要搁糖?”他问师父。师父回答得很玄妙:“你看啊,生活是咸的,加点儿糖进去就中和了。”他太年轻,还不明白为什么“生活是咸的”。其实,他吃过不少苦了。自小学戏的孩子,有几个是没吃过苦头儿的?十岁离家,和一帮师兄弟们出着晨功,踢着腿,翻着小翻
10、儿就长大了。那些日子,他笑的比哭的多,总是那么无忧无虑的,没有心事。但如今,他有些明白了,他觉得丑角儿在剧团是受冷落的,明明有着几出丑角大戏,却从来不排,杨门女将里他是奸臣,锁麟囊里他是男扮女装的丫鬟,唤作梅香或是碧玉。就连新排的交响乐京剧赤壁,他每天都跟全程,只一幕有词儿,还是“舌战群儒”中叫不上名的角色。除此之外,他要跑整场的龙套。他的那个角色名儿,叫虞翻。为此,他把三国演义翻了好几遍,却没看明白。这人是谁啊?他很迷茫。他打电话给师父,本想发发牢骚,又觉得太矫情。纠结半天,临了来了一句:“师父,你那番茄炒鸡蛋是咋做的?”他私下试过,加一勺糖,没味儿;两勺糖,不甜;三勺,太甜了,除了甜没别的
11、,不是师父做的味儿。师父哈哈地笑道:“一勺盐,两勺糖。”“甜的为什么放盐?”他不解。“没有那勺盐垫底,甜味儿怎么发得出来呢?”师父说。他放下电话想,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喂,”师父在电话里喊他,“那个虞翻,好角色啊,出彩的。你可要好好地演!”“师父怎么知道?”他想。师父当然知道。师父早就知道!一件红袍,一顶乌纱,乌纱旁边挂俩“翅膀”,脸上一抹白,他就上场了。他一副穷酸样,指指戳戳,宽大的袖子一会儿甩上去,一会儿甩下来。“龙腾虎跃龙行虎步虎步龙行,轰轰隆隆轰轰隆隆哎是曹公哎欸!”台下笑了,他不敢笑,他的戏还没有结束。他在心里笑。“那刘备今已是山穷水尽,我看你孔明也黔驴技穷。无奈何搬救兵你把巧舌弄
12、,诳吴侯蹬浑水你你你移祸,移祸江东。”他的词结束了,他的戏还要继续。他屏气凝神地立着。这出戏结束了,下一出,还要继续。他是旦角儿,多数时候演配角,有时候也演主角。他再也没有忘记过,在一场戏中的定位。“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才是一出大戏;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才是人生。”这些话,师父没有教过他,但是日子久了,他也就明白了。(选自小小说,有删改)注释:丑:戏曲脚色行当,由于化妆时常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面俗称“小花脸”。又根据所扮人物性格、身份的不同而划分为文丑、武丑两支。(辞海第七版)10. 根据第段内容,完成下列内容的填写。(1)_,虽然练功辛苦,但无忧无虑。剧团演了五六年戏,虽然生活规律,但(
13、2)_。受师父勉励后,(3)_,(4)_。11. 下列对第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极言他外形、声音条件优越,在戏曲表演方面有天赋。B. 交代了他在戏曲表演方面有浓厚的兴趣。C. 与前后文交代的总演配角的境遇形成反差。D. 交代了他内心失落的原因,暗示他遭遇了不公正。12. 联系上文,结合加点字赏析第段画线句的作用。13. 联系全文,分析第段的妙处。三、综合运用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长宁区图书馆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了“馆校携手,谱写公益新篇章”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14. 【任务一:读者导引】某读者通过输入“我爱这土地”检索该作者的诗集,发现馆藏中并没有该书目。你
14、输入关键词“_”帮助他扩大检索范围,并快速锁定该作者的诗集。15. 【任务二:好书推荐】你在审校图书馆公众号“每周一推”栏目内容时,发现表述出现了错误的一项( )。A.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历经磨难,最终成长为坚强、正直的人。B. 昆虫记揭开了昆虫世界诸多的奥秘,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C. 水浒传是一部汇聚各路英豪降妖除魔,聚义梁山的奇书。D. 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16. 任务三:阅读分享】(1)本期读书分享会将围绕西游记中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进行线上讨论。以下哪两项不适宜作为本次讨论会的题目?( )A.是斗士?是勇士?还是泼猴?B充满浪漫主义、奇思幻想
15、的经典C七十二变,变的是本领,不变的是什么?D精读与跳读的选择(2)图书馆公众号选定了以下两幅绘画作品作为本期读书分享会的海报插图。请结合图中涉及的情节,从下列选项中,为故事中的孙悟空选择一组最合适的配词(填序号)( )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细心机敏,火眼金睛桀骜不驯,敢于挑战天庭权威(3)下期读书分享会的主题是“记忆中的温暖”,你准备选择下列哪本书进行分享?请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理由。(100字左右)A.昆虫记 B朝花夕拾 C.童年我选择:_ 理由:_四、写作17. 按要求作文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谈到“要对红色中国有所了解,唯一的办法就是到那里去一趟,但我们推脱说没有法子,有少数人尝试过,但失败了。
16、这就被看成是做不到的事。”可是最后他做到了。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坚持、努力、奋斗、勇敢最后变成了可能。请以“不可能可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古诗文(一)默写与运用1. 默写(1)南朝四百八十寺,_。(杜牧江南春)(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3)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4)中秋之夜,小新特别想念远在异地支教的妈妈,他借用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一句向妈妈表达了想念和祝福。【答案】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学而不思则罔 . 江入大荒
17、流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本题中“罔、荒、婵娟”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仲淹)服除,至京师,上宰相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馀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
18、立仗,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断无以应。(选自涑水记闻,有删改)注释:服除:指服丧期满,王曾:北宋名相、诗人。立仗:设立仪仗。章献太后:即章献明肃太后。仁宗即位,曾垂帘听政。明公:此处是对曼殊的尊称。2. 【甲】文节选自范仲淹所写的_(篇名)。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舍不荐( )(2)殊丛之( )4. 解释【甲】文中的画线句。微斯人,吾谁与归?5. 【甲】文中范仲淹提出了“_,_”的政治抱负,这一政治抱负在【乙】文中的具体表现是(
19、1)_;宁肯得罪权贵,也要上书直言,不献媚于章献太后;(2)_。6. 【乙】文中晏殊“大惧”“怒责之”这些表现背后的想法是否符合【甲】文所阐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情怀?请作简析,【答案】2. 岳阳楼记 3. . 舍弃 . 听从 4.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5.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服丧期满,立即就朝廷政令的得失与民间利弊上书谏言。 . 面对有举荐之恩的晏殊的怒责,坚持自己的进言是正确合理的。 6. 不符合,晏殊“大惧”“怒责”的行为显然是害怕受到范仲淹的牵连,得罪章献太后,影响自己的仕途,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情怀强调的是不受外物影响
20、/指的是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岳阳楼记,此文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3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舍弃他不举荐。舍:舍弃;(2)句意:晏殊听从了他。丛:听从。【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微
21、,如果没有;斯,这。【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联系原文“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可知,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与作者自己,就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不为个人得失或悲或喜,“然则何时而乐耶”这句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
22、的胸襟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根据乙文“(仲淹)服除,至京师,上宰相书,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可知,范仲淹服丧期满,立即就朝廷政令的得失与民间利弊上书谏言;范仲淹将国家与百姓放在心上,提出自己的建议,体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根据乙文“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断无以应”可知,礼官商议决定想要讨好章献太后,请求皇上率领百官在大殿上向太后献礼祝寿,但是范仲淹却上奏,认为不合礼法,面对晏殊的斥责,范仲淹坚持自己的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上海市 长宁区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