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5赤壁赋》检测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5赤壁赋》检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15赤壁赋》检测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5 赤壁赋有这样一位文人,他满腹经纶却被一贬再贬;备受忧患,他却能从容淡定并自得其乐。无论是荒凉的黄州还是蛮俗草莽的儋州,都成了中国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字眼和富有诗意的天堂。他就是苏轼。苏轼不幸,被贬到了赤壁;赤壁有幸,因为有了苏轼,那一缕清风明月和浩渺江水,传唱了上千年!莫 听 穿 林 打 叶 声 , 何 妨 吟 啸 且 徐 行 。美字体赏美文走向彼岸周仁忠也曾经历过失落的痛楚,但我们从不把悔恨的旧梦重拾。既然秋天的落叶早已消融在我们生活的大地,化做滋养生命之树常青的甘乳,又何必再去寻寻觅觅那份感伤的情怀?面对岁月之轮永不停歇的步履,沉浸往事只能倾斜心灵的天平,寻觅过去只能拾回尘封的梦幻。作别
2、西天缥缈的云彩,我们步入情深意浓的黄昏。纵使失去皎洁的圆月,我们尚且拥有满天闪烁的繁星。当我们还在温柔的梦乡中流连忘返,黎明已悄然来到身边。生活赠予我们的是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丰富意蕴,我们岂能被人生的风风雨雨和云遮雾绕迷蒙住双眼?告别过去,正是为了珍惜现在和开拓未来。当我们把所有的痛苦与悲伤埋进昨天,我们便真正拥有了一个崭新的今天。人生本是由一连串的遗憾组成的。我们何必对生活中的遗憾耿耿于怀。面临岁月之河,人生只有在向彼岸进取的征途中,才能焕发迷人的光彩。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径直走向彼岸。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苏轼的生命中有太多的阴差阳错,一个失意的文人,被阴差阳错地
3、发配到黄州,这段政治的失意,却成就了一个文坛巨匠。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寄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随缘自适,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诗意地对待生活。运用方向 面对挫折 不幸与大幸 从容的心境 旷达乐观 真正的潇洒 诗意地生活精彩运用拓展生命的宽度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但可贵的是,苏轼借赤壁赋实现了对生命的反省与超越。被贬黄州,是苏轼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谷,却是他精神历程的一次升华。他在黄州城东开垦荒地,取名“东坡” ,亲自下田劳作;他将农舍的厅堂涂白如雪,名曰“雪堂” ,作为书斋;他游赤壁,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东
4、坡、雪堂、赤壁成为苏轼在黄州的三个精神象征:“东坡”代表苏轼自耕自足的务实精神, “雪堂”代表苏轼勤奋著述的思想精神,而“赤壁”则代表他超逸洒脱的文学风采。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生命的长久或短暂,并不是单凭生存的年月来计算的,而是凭我们对生活认真的程度和我们究竟体味了多少生活的意义而定的。”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却能够努力去拓展它的宽度。唯有如此,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苏轼的赤壁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
5、落脚点,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他想起了周瑜。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月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座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
6、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 “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赤壁,只属于苏轼。赏析:文章开头即创设了一个清秋黄昏泛舟赤壁的情
7、景,直接入题;紧接着联系苏轼,点出苏轼与黄州赤壁的密切关系,衔接紧密,与文题“苏轼的赤壁”照应自然;接着糅合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有关语句,巧妙嵌入,也为下文做好铺垫;紧接着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来证明苏轼在赤壁的顿悟,再以余秋雨东坡突围中的句子过渡,照应严密;由于有了上文对苏轼顿悟的铺写,李清照、柳永、李煜的愁绪,便反过来衬托出了苏轼“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和“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最后,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章拥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 “赤壁,只属于苏轼” ,更让整篇文章显得结构圆合。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属(zh)客 嫠(l)妇 山川相缪(mu)
8、B桂棹(zho) 愀(qio) 然 酾(sh)酒临江C上溯(s) 舳(zhu)舻 横槊(shu)赋诗D袅袅(nio) 匏(bo)尊 肴(yo)核既尽解析:A 项, “缪”应读“lio” ;C 项, “舳 ”应读“zh” ;D 项,“匏”应读“po ”。答案:B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C任意东西D顺流而东也解析:例句与 A 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其余为名词作动词。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游于赤壁之下 徘徊于斗牛之间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今齐地方千里C 驾一叶之扁
9、舟 耳得之而为声D何为其然也 苏子愀然解析:A 项中“于” ,均为介词“在” 。B 项中“方” ,当的时候;方圆。C 项中“之” ,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清风。D 项中“然” ,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在古今词义方面不属于同类的一句是( )例句:望美人兮天一方A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B凌万顷之茫然C徘徊于斗牛之间D俯察品类之盛解析:例句“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属古今异义词。A 项古今意义相同;B 项“茫然”意为“辽阔的样子” ;C 项“斗牛” ,星宿名,斗宿和牛宿;D 项“品类”意为“万物” 。答案:A5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10、是( )A而又何羡乎? B而今安在哉?C何为其然也? D固一世之雄也。解析:A、B、C 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D 项为判断句。答案:D6将下列六句话分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A/ B/C / D/解析:表并列,表转折,只有 C 项符合这一特征。答案:C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用“_,_”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2)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_” 。(3)
11、赤壁赋中写客人认为生命微不足道、渺小的句子是“_,_” 。(4)在 赤壁赋 中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_,_” 。(5)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 ;曹操当时是“_,_” ,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1)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4)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5)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二、迁移发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15 赤壁赋 检测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