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南省中考语文信息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河南省中考语文信息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3届河南省中考语文信息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题。(共4分)千百年来,虎形象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民俗文化中,又从多方面滋养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一种虎文化,hun发出一股英雄气。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的象征。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种力量和气p,也一直为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芸芸众生的敬畏。(1)依次给语段中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zhwiB.zhwiC.zwiD.zwi(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hun(_)发 气p(_)2.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8
2、分)诗文名篇,寄寓着情思和感悟,融进民族文化的血脉。山林美景,用“野芳发而幽香,_”(欧阳修醉翁亭记)描绘。登山,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临水,感受“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意境。看见花落,领悟“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精神;遇到雪飘,想起“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妙喻。离别时,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宽慰朋友;迷茫时,以“_,_”(陆游游山西村)激励自己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眼睛,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灵。3.古人走进书籍,找到自己的天地;我们阅读名著,会发现“他们”也在“走进”。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对该人物“走进”的理解。(4分
3、)张学良(红星照耀中国) 孙悟空(西游记) 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给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而且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A.B.C.D.5.河南博物院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成为文旅圈的“新晋顶流”。你们小组据此查阅了一些资料,请你完成相关任务。(9分)材料一 在河南博物院,游客不仅可以通过展柜、实物、说明牌等“老
4、三件”了解文物,还可以用AR讲解器观看、了解展出的文物。无论何时何地,点击河南博物院官网首页,通过中原藏珍红色记忆等带有生动讲解的短视频,观众即可欣赏从未谋面的珍宝。河南博物院还陆续出现在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微博、B站等平台,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向大家推介文物。材料二 河南博物院开发的创意品牌“考古盲盒”火爆出圈,曾一盒难求。后河南博物院又与支付宝联合推出“一起考古吧”小程序,让大众成为考古“参与者”。用户变身为数字“考古官”,不仅可以在虚拟考古工地里体验洛阳铲、毛刷等考古工具,还可了解所挖到的宝物故事。河南博物院通过“文化+创意”的数字化探索,把专业的“考古发掘”从被动学习变为有趣的主动探
5、索,真正实现了科普价值。材料三 河南博物院已推出文创产品728款,以明星文物妇好鸮尊、彩陶双连壶、武则天金简等为主题开发的系列产品,在文创大赛上屡获佳绩;培育“饕餮纹桌面吸尘器”“豫博咖啡”“饕餮乳钉纹四方杯”等多个网红产品,“妇好鸮尊”冰激凌、“妇好鸮尊”图样咖啡也深受年轻人喜欢。这一系列与年轻群体个性特征相契合的文化IP,使关注博物院的群体大量增加。(1)你从中发现了河南博物院成为文旅圈“新晋顶流”的原因,请写出来。(3分)(2)你打算在假期到河南博物院实地走访。请根据材料,补充完成下面的采访提纲。(3分)采访目的_采访方式现场走访采访对象A.河南博物院院长 B.来河南博物院游玩的游客(任
6、选一个对象)采访问题_(3)组长根据查阅的相关材料制作了一幅词云图(如下图)。关注重复出现的词语能帮你读懂编者的意图,请你联系词云图的内容,推究组长的意图。(3分)说明:词云图中字号越大,表示该词语出现的次数越多。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_学校后门不远处,有个菜园,绿油油的。学校饭堂的青菜,多数就是那里供应的。我经常看见一辆农用三轮车满载着嫩绿青菜,“突突突”,从后门直达饭堂。饭堂就在美术室窗外。我教的这些小学生,窗外稍有响动,目光就弹出去了,手中的画笔都握不好了。我也只好跟着弹出去,再暴跳如雷地把它们一一网回。一天,我正让三年级学生自由画“理想家园
7、”,满载青菜的三轮车又来了,除了“突突”声,还有稚嫩的歌声:“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同学们笑成一锅粥。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三轮车另一侧蹿出来,扭秧歌似的扭动着腰身。他听到这边吵闹,便扭到窗下。两条蚯蚓样的鼻涕正好从鼻孔爬出来,待蚯蚓快爬到嘴巴时,他干脆用衣袖擦,黏糊糊的蚯蚓肉浆,粘在脸蛋上。“哇呀!”学生尖叫。有的吐舌头扮鬼脸,有的低头弯腰作呕吐状。这些城里孩子,衣着光鲜,脸蛋白净,和小男孩反差太大了。看到这个小男孩,我似乎看到了儿时的小伙伴。那时感冒了就任鼻涕流,让时间去治愈,大人没钱也没时间管。这个小男孩也是这样吗?怎么不上学?他父亲为什么带着他送菜?不知道会影响学生上课吗?他母亲呢?
8、若是要下地,就带着他种菜不行吗?我越想越气,好一阵忙活,才把孩子们的心思赶回教室。小男孩似乎觉察到了室内的不友好,急忙躲在窗户一侧,只露出两只黑黑的大眼睛,瞄向学生的画板。我的心被那目光戳了一下。第二天,满载青菜的三轮车又“突突突”地来了,但车上只有小男孩的父亲。他来美术室找我,毕恭毕敬地递给我一张画,说:“我儿昨晚画的,让我交给老师。”他接着又说,“我儿读二年级了,昨天感冒,我担心他感冒加重,就没让他上学,因为忙,只能带着他来送菜。他说昨天看到你们画理想家园,他也画了。”听其口音,知是外地人。我问:“来广东多久了?”他咧嘴一笑,挠挠头,说:“近十年啦,一直在这里种菜,小孩都是在菜地里出生的,
9、他很小就爱在地上乱涂乱画。”我有些感动,认真看了看那幅画。画上是一片绿色的菜地,菜地中间有一个灰色工棚,工棚旁还有一幢高楼,楼前有个池塘,岸边有个男人在钓鱼,一个女人站在一旁,像是在看池塘中嬉戏的小鸭。最醒目的是高楼上一排歪歪扭扭的字:理想家园。不知怎的,我的心又被戳了一下。说实在话,这画本身并不怎么样,说是理想家园尚有些牵强。我决定去那个菜园看看。说来惭愧,来这里教书十多年了,我从未走近那个菜园。我倾心的,是学校前门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曾有同事开玩笑说:“前门外是城市,后门外是农村。”周末,我约同事户外运动。骑车是真,看菜园是顺带。从学校去往菜园,是水泥路,满眼皆绿,令人神清气爽。但进入菜
10、园后,就变成土路了。靠近一个工棚处,我们被一只狂吠的狗吓住了,正要调头逃离,一个小男孩跑出来,喝住狗,并向我们招手,怯怯地叫:“老师。”原来是那幅画的作者啊,他没流鼻涕了。这里哪有高楼和池塘?只有一个简易工棚而已,周围都是青青菜蔬。小男孩进棚去了,一会儿提了个水壶出来,小心翼翼地要倒茶给我们喝,同事急忙上前阻止,说我们随身带茶水了。这时,棚内有人问:“谁来了?”“妈,是老师。”小男孩放下水壶,应着转身就要进去,一个女人坐着轮椅已出现在门口。我们惊呆了。我的心再次被戳了一下。原来,爸爸有时间钓鱼、妈妈能够站起来就是他的理想。(作者:钟小巧。有删改)6.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我”和小男孩之间发生的
11、故事,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时间事件一天“我”在学校美术室上课,一个邋遢的小男孩扰乱了“我”的课堂第二天_周末_7.作者在塑造小男孩的形象时有抑有扬,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8.请从“童画”和“理想家园”中选择一个做本文的题目,并结合全文阐述理由。(4分)9.文章三次写到“我”的心被“戳了一下”,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我的心被那目光戳了一下。不知怎的,我的心又被戳了一下。我的心再次被戳了一下。(二)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0-12题。(共ll分)【材料一】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最有效的方式,然而阅读也有“深”“浅”之分。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
12、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这种阅读方式如今广为流行。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向、实现精神跨越的过程。(有删改)【材料二】【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有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数据来源于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
13、告和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从上图可以看出,当今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人们运用数字阅读工具,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获取大量信息,方便快捷。二是由于浅阅读负载的文本信息集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视觉图像脱离了高度抽象的文字编码,人们不需要解码,直接经由视觉感受就可以完成。三是浅阅读不再受阅读者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限制,只需具备一般的视觉感知能力即可,轻松愉快。浅阅读多是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这种浅显化、碎片化的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弱化,知识难成系统。浅阅读中,读者只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量地占有信息。这种功利性的阅读心态,使读
14、者对外来信息只简单接受,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浅尝辄止。同时数字阅读中各种各样的链接和音像让青少年很难养成集中精力阅读的习惯,弱化了他们的专注力和阅读理解力。浅阅读一旦成为习惯,必导致思考力和文化感受力的萎缩。(根据王晓敏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等文章改编)【材料三】著名心理学家内尔发现,当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这使得读者能通过反思、分析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阅读的内容,看到文字背后的思想意蕴。这是一种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会的阅读。当然深阅读不等于慢阅读。阅读程度的深浅跟阅读速度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看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有思维的深度加工。无论是一句话,
15、还是一本书,只要在阅读中思考深,或者感悟深,都是深阅读。没有深阅读,阅读的很多内容就会成为过眼云烟。只有深入思考,深度挖掘,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也才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阅读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比起浅阅读来是呈几何增长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一部分人的浮躁情绪,让深阅读变得困难。怎样才能深阅读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寻找关联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联想,从本书的其他章节或者其他书籍里面,寻找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二、纵向挖掘遇到一些重要或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要去深度挖掘它背后的原理和背景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知识融会贯通。三、精准转化在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内容
16、后,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整理和讲述。这是一个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和整理,然后重新阐述的过程。当你进入这样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迈进了深阅读的门槛。四、图画批注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把问题或内在的理解感悟转化成文字。通过思维导图、文字批注等方法,来实现你与所读材料的互动,让阅读向纵深行进。其实,阅读的“深”与“浅”可以并行不悖。鲁迅主张读书既要“泛览”“多翻”,又要“专精”“读活”。书海无涯,采用何种方式阅读最终取决于个人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目的。(根据叶峰阅读的正餐与快餐深浅阅读的利弊分析等文章改编)1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剧增改
17、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但没有改变人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介质。B.20192021年,国民图书阅读率逐年增加,说明深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浅阅读的人数逐年减少。C.利用数字化阅读工具进行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D.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追求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容易浅尝辄止。11.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浅阅读”流行的原因。(5分)12.请你根据材料三,为小渝解决阅读困惑。(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虽有嘉肴,完成13-16题。(共11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
18、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旨也旨:味美B.虽有至道道:道理C.然后能自反也反:反思D.兑命曰:“学学半”学:学习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5.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文中提及的“教学相长”与知识卡片中的“教学相长”有何不同。(3分)知识卡片【词条】教学相长【释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通过教学,不但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16.同是论述类文本,下面的链接材料与虽有嘉肴在论证方法
19、的使用上有何不同?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链接材料】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学,譬之犹砺也。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干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节选自尸子劝学,有删改)【注】砺:磨。昆吾:山名,据说此地多产赤铜。金:金属的通称,这里主要指铜。铢父:地名,据说此地多产锡。干越:吴国和越国。砻(lng)砺:粗糙的磨石。黄砥:细密的磨石。(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4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20、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7.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诗的开头,诗人虽然“结庐在人境”,却感受不到“_”;诗的结尾,诗人已得“_”,却“欲辨已忘言”。18.“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意指远离世俗生活。依据这首诗的内容,你认为诗人理想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描述。(2分)四、 作文19.阅读下面材料,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亲爱的同学,写作其实并不难,就是用笔来说话,可以抚今追昔,也可以畅想未来。文字是家园,可以保鲜你的昨天,安放你的心灵;文字
21、是驿站,可以昂扬你的明天,助力你的脚步。文字可以把时光变成成长的财富,可以让我们过好每一个今天。(1)请以“回首那刚刚过去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日记,诉说你的心语。(2)请围绕“明天,我将远行”这个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毕业典礼上演讲。要求:如果选择第(1)题,默认写日记的日期为2022年6月20日;如果选择第(2)题,请自拟标题。文体特征鲜明,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解析1.答案:(1)C(2)焕;魄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解答此类试题,功夫在平时。就本题而言,“滋”是一个形声字,只有一个读音“z”,注意区分平翘舌音。“为”是多音字,跟“所”字搭配使用
22、,表示“被”的意思时,读“wi”。答案选C。2.答案:佳木秀而繁阴;风正一帆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3.答案:示例一:张学良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和艰难抗争,终于走上抗日道路,从而走进思想坚定而有意义的人生。随着对共产党停止内战的诚意和团结抗日决心的深入了解,张学良不再摇摆,最终通过西安事变这一实际行动,走进了抗日的新征程,明晰并坚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于张学良而言,“走进”就是寻找正确的道路,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示例二:孙悟空的“走进”其实是一个融入团队和找到自己价值的过程。孙悟空一开始愿意跟随唐僧西行取经,只是出于报恩
23、,没有真正把自己当作团队中的一员。当他杀了几个强盗后,无法理解唐僧的指责便回到花果山。后来,孙悟空又经历两次离队,逐步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责任和价值。百般历练,蜕变成了斗战胜佛。示例三:保尔的童年充满苦难,他富有反抗精神,却彷徨不知所从。在朱赫来影响下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受到牛虻启发,他毅然投身到前线,走进革命征程。面对命运的一次次考验,保尔越磨砺越坚定。身体残疾后,他又拿起笔来顽强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生命的誓言。走进革命的过程,是保尔不断战胜自我、寻找人生方向的过程。4.答案:D解析:根据句意,可以明确为首句的;中“这储蓄”的指代意义,可以确定是第二句;和是典型的不是、“而是”句式;是收尾
24、句。排序为:故选:B。5.答案:(1)多渠道、多形式向游客介绍文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带给观众参与式体验(或娱乐与科普相结合)。开发大量契合年轻群体个性特征的文创产品,吸引更多群体关注。(2)对象A示例:了解河南博物院创新力形成的原因。 请问是什么样的契机让贵院在科普中加入了娱乐元素? 贵院推出了728款文创产品,请问开发这些创意产品的灵感来自哪里?对象B示例:了解游客对河南博物院创新力的认可度。 请问AR讲解器给您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体验? 请问您喜欢河南博物院推出的网红产品吗?(3)从词云图中“河南博物院”“创新”两个词可看出,组长聚焦河南博物院的创新因子,意在引导读者从中体悟河南博物院成
25、为文旅圈“新晋顶流”的原因;“新媒体”“文创产品”两个词体现出河南博物院创新的渠道;“探索”一词有意引导读者感受河南博物院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品质。6.答案:“我”在学校美术室收到小男孩父亲送来的小男孩的画 “我”在菜园的工棚再遇小男孩,明白了他的画的深意7.答案:在记叙自己初见小男孩的情形时,作者着重描写小男孩吵闹邋遢的形象和他对课堂秩序的扰乱,这是“抑”笔;在记叙收到小男孩的画和再遇小男孩的情形时,作者描写了小男孩的真诚好学、纯真善良的形象,这是“扬”笔。先抑后扬,不仅使文章内容富于变化,更突出了小男孩真诚好学、纯真善良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其美好心灵的赞美。8.答案:示例一:选“童画”。
26、“童画”既指小男孩画的那幅“理想家园”的画,又指小男孩纯洁干净的童心和他对学习、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文章主旨;“童画”是文章的叙事线索,文中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小男孩的画展开的;此外,“童画”与“童话”谐音,富有文学性和美好寓意,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示例二:选“理想家园”。“理想家园”是“我”美术课堂的绘画主题,也是小男孩的画的主要内容,不仅蕴含小男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作者对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的关注;这一主题贯串全文,既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揭示文章主旨,令人回味无穷。9.答案:此题分层赋分。第一层级:思维较肤浅,只能单一地理解每句话,从内容方面简单分析。示例:第句写出“我”被
27、小男孩的目光触动,第句写出“我”被小男孩的画触动,第句写出“我”被小男孩的境遇触动。这三句话均准确传神地写出小男孩带给“我”的感受。第二层级:思维较深入,能将三句话联系起来理解,但仅能从内容方面分析,或简单地从内容、结构方面分析。示例一:这三句话准确传神地写出“我”被小男孩的目光、小男孩的画、小男孩的境遇触动,内心生出对小男孩的怜惜与赞美,从侧面表现了小男孩心灵的美好。示例二:从内容上看,这三句话准确传神地写出小男孩的目光、小男孩的画、小男孩的境遇带给“我”内心的触动,既表现了“我”对小男孩的怜惜与赞美,又从侧面表现了小男孩心灵的美好;从结构上看,这三句话串起了全文,起到了线索的作用。第三层级
28、:思维全面,对三句话的理解透彻,能从内容、结构方面深入分析且形成有意义的关联。示例:从内容上看,这三句话准确传神地描摹出“我”被小男孩的目光、小男孩的画、小男孩的境遇触动时的情态,既表现了“我”对小男孩的怜惜与赞美,又从侧面表现了小男孩心灵的美好。从结构上看,这三句话串起“我”与小男孩之间发生的三件事,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清晰。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判断。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可知人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介质都得到了改变。故A项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二
29、中的图表可知,20192021年,国民图书阅读率逐年增加,但根据这一数据并不能推出“深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浅阅读的人数逐年减少”这一结论。故B项表述有误。根据材料二中“浅阅读多是标题浏览式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弱化,知识难成系统”可知,C项,“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表述有误。11.答案: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剧增。浅阅读负载的文本信息集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直观易懂。浅阅读让人们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获取大量信息,方便快捷。阅读者可以不受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限制,读起来轻松愉快。快节奏的生活和一部分人浮躁情绪的影响。解析:12.答案:示例一:你可以运用“寻找
30、关联”法,去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多方面感知范仲淹的家国情怀;也可以去读杜甫的登岳阳楼等与岳阳楼有关的诗歌,理解不同作者登临岳阳楼抒发的不同情感,从而深刻认识范仲淹的思想境界。示例二:你可以运用“纵向挖掘”法,去查阅范仲淹写作此文时的背景,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范仲淹的忧乐观。示例三:你可以运用“精准转化”法。读完此文后去梳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提炼概括,帮助自己深刻理解文章的意蕴。示例四:你可以运用“圈画批注”法,边读边做批注,记下自己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对文中精彩语句的赏析,对范仲淹崇高精神的领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学
31、学半”的意思是: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是“教导”的意思;后一个“学”是“学习”的意思。故D项不正确。14.答案: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15.答案:示例:知识卡片中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促进,“教”“学”是两个主体;而文中的“教学相长”是指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16.答案:示例:链接材料中,作者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先将学习比作“砺(磨东西)”,然后对比了“砺之”与“弗砺”的不同,突出强调了“学习,就是自身的磨砺”的观点,使说理浅显易懂。虽有嘉肴中,作者运用了类比论证,以
32、“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还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兑命中的话“学学半”,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解析:【参考译文】【链接材料】求学而不厌倦,是用来修炼己身的;教诲他人而不厌烦,是用来教化他人的。学习,就好比磨(东西)。昆吾山的铜,铢父的锡,让吴国和越国的工匠将它们铸造成剑,(假如)不加以打磨,就无法用它刺穿东西,无法用它击断坚固之物。(如果)用粗糙的磨石磨,再用细密的磨石磨,那么用它刺东西便如前方毫无阻挡一般,用它击坚固之物便没有击不断的。由此看来,经由磨砺与未经磨砺,相差甚远啊。如今的人们都知道磨砺剑刃(使之锋利),却不知磨砺自身。学习,就是自身的磨砺。17.答案:车马
33、喧;真意18.答案:示例:庭前菊花绽放,屋后青山静立,菊花热烈而奔放,青山静穆而高远,人闲逸而自在。日暮山间的云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19.答案:略。解析:【命题解读】第(1)题要求考生以“回首那刚刚过去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日记。审读题目可知,“回首”指回顾,回忆;“那刚刚过去的时光”表明那段时间离当下并不远,可理解为“刚刚过去”的初中时光。由此,可将题目理解为:回忆自己的初中时光。写作时,应着眼于初中生活,选取自己印象深刻或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一件或几件事入题,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获得的某种感悟。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日记的格式。第(2)题要求考生围绕“明天,我将远行”这个话题,写一篇演讲稿。结合题干“在班级毕业典礼上演讲”这一情境可知,“明天”可以指离开初中校园后的某一天,也可以指未来的某个阶段;“我将远行”指向“我”将开启人生的又一个篇章,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整体来说,命题旨在引导考生告别过去,以全新的状态去拥抱明天。具体写作时,可先开门见山,交代自己演讲的主题;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阅读积累,围绕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发出倡议或号召等。行文中,应多用排比修辞、感叹句式等,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