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讲案)含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讲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讲案)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讲目标1.了解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与表达技巧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2.掌握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与表达技巧类试题答题技巧。讲考点考点一: 鉴赏语言【高考典例】1、 【 2018 年高考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
2、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答案】B【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和故意拔高等,错误选项一般都较明显。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 分)【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
3、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2、 【 2017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 分)早上五盘岭 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
4、,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1 )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 “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 分)【答案】“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解析】本题题干是“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
5、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是考查学生炼字能力。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而“攒”字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来山峰的密集、重叠。【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该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
6、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如“斗”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2 )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 分)【答案】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
7、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解析】本题题目是“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名师点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因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字或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对全诗的整体把握程度。对于这类题目,考生要从该字或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及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结合考虑。本题要抓住诗歌内容来分析。【考点剖析】考纲要求能
8、够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主要的鉴赏方法。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直接设置试题,说它是一个重要方法,更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命题揭秘】高考鉴赏诗歌语言大致可分为鉴赏字、句、风格,也就是通常说的“炼字” “炼句”“语言风格” 。其中“炼字” “鉴赏诗句”是高考的热点。语言风格类试题,渗透在鉴赏诗歌意境、赏析诗句、鉴赏诗歌
9、的表达技巧等考点之中,呈现一种综合性的命题趋势。鉴赏语言类试题可单独设题,也可将该考点与鉴赏诗歌的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考点结合起来考查。题型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选择题。2019 年高考仍会沿袭上述命题特点。【备考技巧】1熟悉高考,把握规律。历年高考炼字类题目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高考炼字类试题题型及选材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一些考查热点、考查频率,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2多读勤练,拓宽知识面。中国古典诗歌量多面广,而学生在整个高中学习阶段所接触到的诗歌数量却是有限的,因此在要平时复习中多读勤练,一方面增加对
10、古典诗歌知识的储备,一方面增强应试能力。3用好课本,提升能力。高考诗歌鉴赏命题取材于课外的材料,不直接取材于课内,但其解题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所以课本古诗词中的复习也很重要,一方面,通过对课内诗词的复习,总结炼字类题目答题规律;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对文明的吸纳,惟有“ 得法于课内” 才能“得益于课外”。4掌握鉴炼字类题目解答方法:(1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 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2 )了解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
11、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3 )掌握解题思路: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掌握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5掌握鉴赏析诗句类题目解答方法:(1 )关注诗句在诗歌的位置,分析结构上的作用:首句多为渲染氛围,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中间多为承上启下的作用;尾句以热情议论句作结多为点明主
12、旨情感,若以景作结,则是为了收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2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比如,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 ,鹦鹉洲芳草萋萋”, “汉阳树” 和“ 鹦鹉洲”置于“历历” 、 “萋萋” 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3 )掌握一般答题步骤:简析句意,明确手法。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分析表达的主旨、情感。6掌握鉴语言风格类题目解答方法:(1 )了解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2 )掌握
13、解题思路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3 )掌握答题步骤与要领: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全诗分析; 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积累古典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常用词语: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等。 【能力训练】1、【2018 届四川雅安市高
14、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 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候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注】甲帐: 汉武帝所造的帐幕。 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茂陵: 汉武帝的陵墓。封侯印; 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中的“茫然”与蜀道难中的“开国何茫然”的“茫然 ”语意相同,即“一无所知的样子”B颔联联描绘了两幅图画: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表现了苏武在胡地对祖国的思念
15、:一幅是荒塞归牧图,展现了苏武单调、孤寂的牧羊生活。C颈联写出了苏武归汉后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感慨。 “非甲帐” 隐含着对武帝的追思。D颈联对仗工整,先说“回日”再说“去时”,由“回日” 忆及“ 去时”,以“去时” 反衬“回日”,在时间的转换中饱含了深沉的感慨。E全诗用“古祠 ”“高树”“楼台”“秋波” 等描写眼前苏武庙的环境,勾勒出了苏武庙苍古肃穆的特点,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气氛。【答案】AE(2 )请对诗歌尾联进行赏析。【答案】结合诗句分析: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苏武只能空自面对秋天的流水哭吊已经逝去的先皇。手法:化用典故(用典
16、) , “逝川”是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化用而出;衬托,以哀景衬托哀情,用“茂陵”“ 秋波”等哀景衬托苏武的伤感之情。情感:尾联集中抒发了苏武对汉武帝的无限追思(或:抒发了苏武对汉武帝的追思的悲凉之情,这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 ,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苏武所怀的敬意,热情地赞扬苏武的民族气节,也寄托着作者的爱国情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赏析类试题,诗句的赏析如果是写景句要从意境角度赏析,如果是情感句就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
17、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2、【2018 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18、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注】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汪都王刘建女细君公主嫁与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令人弹琵琶以娱之。蒲桃:今作“葡萄”。(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歌前三句先描写辛劳又单调的从军生活,又着意描写了边陲的恶劣环境,冷落凄凉。B三、四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征夫与远嫁公主进行对比,突出了他们同样的幽怨之情。C诗歌七、八句中,两个“胡”字有意重复, “夜夜”“双双”又有意使用叠字,强化了情感。D九、十两句写玉门犹被遮断,行人追随将军拼命向前,有“不破楼兰
19、终不还” 的决心。E诗中写征夫之苦,不采用客观叙述角度,而采用第一人称,场景如在眼前,真切感人。【答案】BD【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AD 项考核内容,BCE 项考核手法,其中 B 项,没有“ 对比” ;D 项,行人没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只是无奈。(2 )本诗画线句与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最后两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抒之情有何异同?请结
20、合诗歌加以比较。【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厌战情绪。不同点:本诗侧重于抒发对统治者 穷兵黩武的讽刺与不满。连年战争,将士弃尸荒野,仅换得西域葡萄归种中原,讽刺和批判统治者穷兵黩武,视生命如草芥的行为。范词侧重于抒发思归与报国之情。将士们白发苍苍,思乡而夜不能寐,但仍不畏环境艰苦,承担着戍边重任,表达了深沉真挚的忧国报国之情。 【解析】这是一道比较阅读的题目,要求比较“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
21、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3、【2018 届浙江杭州市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田少府贬苍梧高适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注】苍梧:今属广西梧州。暌:离别。数奇:时运不好。数,命数。奇,不吉。(1 )这首诗表达了送别时诗人_的心情,还表达了对遭贬友人_ 之情。【答案】惜别惆
22、怅 宽慰勉励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的情感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标题“送田少府贬苍梧” 上可以看出是一首送别诗,从诗歌内容上“惆怅”“ 怜”“丈夫穷达未可知”,可以看出是作者在惜别惆怅的同时对朋友的一种宽慰和解劝。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2 )有论者曰:“行人句
23、诗家能道, 远树句无人能道。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答案】 “行人”句写田氏遭贬远行,羡慕南归雁春又能北返,表明田氏北返无期。诗人采用虚写的手法,通过想象田氏被贬后的境况,落笔对方却表现自己对朋友的关切。 “远树”句落笔为苍梧的树,树尚且思念北地的春,更何况被贬到远在西南边陲苍梧的朋友呢。此句巧妙含蓄,借树写人,想象朋友的情状,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4、【2018 届中原名校高三第七次质量考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秦观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
24、处是,烟浪远,暮云重。【注】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卒,徽宗即位,五月下赦令,元祐谪臣多内迁。苏轼自海南内迂廉州(今广西合浦) ,秦观受命复宣德郎,放还衡州。两人相逢于雷州。(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起句“南来飞燕北归鸿”套用古诗句,使用比兴手法,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引起后面“偶相逢,惨愁容” 的相逢场景。B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是指两人年轻时的俊美容貌现已经衰老,主要是抒发两人离别时间之久,感叹时间流逝的伤感。C “别后悠悠君莫问” 中“悠悠”既写分别时间之久,也写相隔距离之远,突出描写了两人分别之后同被排挤的痛苦感受。D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是想象即将到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