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3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五通”之一,是指通过不同国家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达到通民心、达民意、汇民情,实现增进信任、促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的目的。民心相通中的“通”有三个层面。首先是渠道畅通。为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搭建桥梁、提供渠道,既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也包括为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媒体合作、志愿者服务等提供畅通的渠道。其次是人民沟通。基于畅通的渠道,不同国家的人民在具体活动中相互接触、交流互动,进行交流与沟
2、通,从而彼此了解、建立友谊。最后是心意相通。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最终达到惺惺相惜,心心相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民心相通,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作为国民,需要获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这是民心相通的基石。中亚五国都是前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国家,各国很重视对祖先、民族、宗教、语言、历史等的追溯,通过恢复宗教活动、强调民族习俗等方式确立其民族的独立身份和地位,民众对其民族、国家和体制都有较强的自豪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是中国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历史基础,公民内心深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现实依据。亨廷顿
3、曾指出,“任何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一个民族确认其独立身份的重要支柱就是民族的独特文化,包括语言、宗教、历史、价值观等,对其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尊重就表现为肯定其文化,这是民心相通最根本的基石。第二,作为人民,需要被尊重,两国人民平等、愉快地相处是民心相通的保障。“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平等、尊重是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尊重人,就是尊重每个人是不同的,尊重他人的常识、习惯、教育、喜好、选择两国人民的交往也是如此,彼此尊重、平等相处,能够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共鸣,能够预见对方的言语和行为,就容易相互适应、建立纽带,这是民心相通最稳固的保障。第三,作为丝路国家的人民,期待共
4、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利益,这是民心相通的关键。“一带一路”提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精神,旨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因此,注重让人民获得“一带一路”合作带来的经济利益,才能赢得其支持;此外,同时关切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多方利益,才能逐渐消除各种顾虑,增强人民满意度,真正赢得民心。民心相通的以上表现都以认同为根基,如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等,在这些认同中,文化认同是基础,也是民心相通的前提。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国民首要的认同,无论什么民族,只要生活在特定的国家政治生活框架之内,其民族的
5、文化就浸染了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成分。有了文化归属的共同性,不同的民族或群体才能相互认同,从而使民族与国家形成的共同体相嵌合。文化认同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既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又与民族社会历史相关。(王伟以人文交流促进与中亚的民心相通,文化研究2021年10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心相通的根基是认同,民众有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会对其国家和民族有较强的自豪感。B.各国人民交往应彼此尊重平等相处,这里的“尊重”包括尊重他人习惯、宗教、语言、历史等。C.民心相通的关键是丝路国家共享“一带一路”带来的各种利益,但前提是彼此之间不能心存疑虑。D.不同民族
6、或群体因文化归属的共同性而相互认同,从而使民族与国家形成的共同体相嵌合。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阐释民心相通的含义之后,从三方面论述了民心相通的主要表现,并指出这些表现的根基是认同。B.文章在论述“通”的三层意思时,使用了“首先”“其次”“最后”三个词语,步步推进,论述缜密有条理。C.文中引用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观点,意在指出两国人民需要彼此尊重,平等相处。D.文章对民心相通中各种认同关系的论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分析,在对比之中论证论点,分析深入浅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不能为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接触搭
7、建桥梁,提供渠道,就谈不上民心相通。B.文化认同与国家政治生活、民族社会历史相关,它是国家、民族等诸多认同的基础。C.“一带一路”的平等合作,既让我国经济强劲而可持续增长,又为丝路国家赢得了福利。D.“任何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独特文化也不例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民歌敕勒歌中广泛传颂的这段词成为人们对于内蒙古草原的浪漫想象。而现实中,在今年夏天的内蒙古中西部草原上,牛羊在光秃的大地上寻找着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入春以来,内蒙古中西部连日高温大风少雨,干旱几乎贯穿了大
8、半个夏天。而立秋时分的草场和春天时没太大差别,光秃的土地泛着贫瘠的黄色。牧民吉雅巴图还记得7月28日那天,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里,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切都在宣告一场倾盆大雨即将到来,但结果,滴雨未至,干旱依旧。到9月时,天气转凉,草原的生长季就要结束。但在这最后几十天里,他们仍渴望长生天(蒙古族信仰里的最高天神)能听到呼唤,下上几场大雨,拯救草原和它的生灵。材料二:(摘编自2022年许莹莹连日高温大风少雨,这里的草原“秃头”了)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综合强度较强,是此轮区域性高温天气的特点。专家解析,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是造成持续高温天气最直接的原因。
9、陈涛表示,从监测上看,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在它的控制下,我国南方地区整体受下沉气流控制,天空晴朗少云。白天在日照辐射的影响下,地面加热强烈,热空气滞留在地面,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现较大范围的持续性高温天气。不仅我国,今夏的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形成大范围的整体环球暖高压带,在整个北半球多地形成高温天气。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分析,今年高温天气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出现的时间偏早,持续时间较长,预计结束的时间会偏晚。这些特征和气候变化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指
10、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了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其中高温热浪的频发多发是非常显著的特征。材料三:(摘编自2022年丁玉冰为科学抗旱提供气象保障)近些年来,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xx年一遇”的天气报道,暴雨、高温、干旱不一而足。而频发的极端天气现象对应的一个事实是,在森林砍伐、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等背景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宏观议题,但呼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却可以有着很小的切口。像在电力供应紧张之下,很多地区、城市都暂停了一些非必要的用电,如部分城市停止了灯光秀,上海日前也宣布暂停一些地区的景观照明。在保障基础性的民
11、生用电、工业用电的前提下,关掉那些非必要的景观照明设备,也是节约用电的体现,才能保证有限的电力资源都“花在刀刃上”。当然,相较于日常生活中节水、节电,让城市运转更加低碳、绿色、环保,更重要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夏(2022年)高温,导致四川等传统的水电资源大省都出现了限电停产的局面,那些仍然以高能耗、重污染的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地区产业在缺水缺电的高温干旱天气之下,会更加被动。所以,这次极端天气是一个有力警醒,它再次揭示了将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融入产业升级的迫切性。总的来说,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增加,对经济生产、民众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说明生态环境建设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悬空议题。从各行各业、
12、各领域着手,从身边的小事着手,加强节能减排,极端天气才可能少一些,面对极端天气,我们的应对也能够更加游刃有余。(摘编自刘朝高温干旱肆虐,生态环保不是悬空的议题)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2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导致我国大范围的持续性高温天气的最直接原因。B.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增加,说明生态环境建设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悬空议题。C2022年夏北半球多地形成高温天气是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变化的最显著特征。D.相较于节水、节电,更重要的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火力发电应该被全面取缔。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显而易见,2022年的
13、高温天气会使内蒙古牧民生产成本增加,极大地重创其备牧业。B作为水电资源大省,四川2022年也因高温限电停产,可见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C.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不能有效遏制,一些“xx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报道将会频见报端。D.部分地区、城市的一些非必要的用电应该暂停,节约用电,以保障民生工业用电。6面对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现实,人类可以采取哪些行动自救?(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怀古观今游三峡(节选)卞毓方是晚登上游轮,次晨起航,午前停泊“三峡人家”。乘缆车径取峰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现代科技给了你一双鹰的眼,这是一种高度,一种境界,
14、让你恍悟那山势的千起百伏、山颜的千娇百媚,集纳了人类几乎所有层次的审美体验-从宇宙洪荒的造山运动到疑真疑幻的令牌石、灯影石,从悬河注壑的瀑布到曲似九回肠的溪涧,从色与彩的燃烧、流泻到光与影的追逐、纠缠。山中半日,世上千年-要千年的红尘浊世才能慢慢积累、领略。你从山巅一路玩赏到溪畔,赶紧打住,唯恐呆久了拔不出脚。午后,船过三峡船闸。闸分五级,如登楼梯,拾阶而上。然而,人未迈脚,船亦仅作水平的位移,奥妙何在?用一个成语表述:水涨船高。出得第五道闸门,江面豁然开朗。大坝外面是碧水,碧水外面是青山,是白云,山在傍水处托出一座新城,云在水尽头散作万缕青烟。长波天合,渊渟岳峙。李商隐诗“春水船如天上坐”油
15、然涌上心头。游客把自己交给船,船把自己交给水,水把自己交给云,云把自己交给天。恍兮惚兮,说不清身在船上,身在水上,身在云上,身在天上。呜!-汽笛长鸣。游轮徐徐西行,从容安详如凌波仙子。我登上六楼的甲板,借微博向天南海北的网友作现场播报,忘了观察江水是怎样由黛碧化作酡红又化作暗紫与深灰,蓦地惊觉,暝色已悄悄洒满峡江。“三峡千古不夜航”,那是老皇历了。须臾,月出东山,光华如水。月下,江面,前也是行舟,后也是行舟。探照灯在脉脉交流,马达在低吟,游鱼出听,宿鸟惊飞,夹岸群峰窃窃私语,千百年来,这是第一轮不眠之夜。三闾大夫从左后方的凤凰山送来夜航祝福。庆幸,崆岭滩已长埋波心浪底。牛肝马肺石裹上一袭青袍,
16、化具象为抽象。兵书宝剑峡红光烛天,似星斗又似瑞气。幻觉里,王昭君犹在香溪浣洗罗帕,偶尔抬头送过盈盈的笑;陆游仍伫立在南岸楚城遗址的风口,遥望江北怅叹:“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而今谷升陵降,山水异势,屈原祠已挪地重建。仰观银汉迢迢,俯察江水泱泱,耳畔渔歌互答,滩声不再似旧时。记不清在秭归还是巴东入睡,重登甲板,船已驶进巫峡。甲板上撑满了五颜六色的伞,因为雨。雨从半天云里飘洒而下,从两岸的峰巅、林梢飘洒而下,从楚辞、唐诗里飘洒而下。自打有了宋玉的高唐赋序,就有了缠绵悱恻的“巫山云雨”;自打有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有了烛影摇红的“巴山夜雨”。雨啊雨,滴滴答
17、答,淅淅沥沥,敲在伞面,敲在甲板,敲在船舷。神女峰在哪儿?朝云峰在哪儿?游客大呼小叫,东猜西猜。我也惶惑,目光穿透层层雨幕,但见摩云凌虚的危崿,一座接着一座,你推着我,我搡着你,争先恐后地迎迓游轮,不,游人。“知道巫山十二峰吗?”转身问一位苏格兰的游客,两天的风雨同舟,彼此已形如“驴友”。此刻,他由一位女伴打伞,忙不迭地按动手中相机的快门。“不知道呢。”他答。“那您在拍摄什么?”“拍画呀,”他奇怪我竟然如此发问,指着半空一影烟雨迷蒙、虚幻如“米氏云山”的峰峦,大声补充,“拍你们中国的水墨画!”船进瞿塘峡,云收雨歇,天气放晴。终于有机会好好品味,这山,这水。水,为湛碧,为渟泓,为莹彻,为潋滟。山
18、,若昂藏,若磅礴,若孤拔,若鼎峙。山姿水态本已炫人眼眸,再加上任意排列组合,并辅之以光与影的旋律、韵律,辅之以你的直觉、错觉、幻觉,摊开来,摊开来,无一不是天然隽永的风景。方此时,船行江心,才惊危崖特立,飞泉激射,一个转折,又讶峰峦叠秀,倒影沉碧,再一转折,更喜含霞饮景,浮光耀金!俯仰低回之际,游轮长啸驶出夔门。江北一峰崭然特起,白帝城到了。此峰原为半岛,三面环水,一面倚山,掌控瞿塘峡口,乃兵家必争之地。三峡库区蓄水后,倚山的那面亦已沉入江底,从空中鸟瞰,宛然茫茫巨浸中浮漾一只青螺。船泊码头,随众人上岸观光,北侧有廊桥飞架,过桥登山,迎面山门上镌刻着杜甫的名联:“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19、。”寥寥十四字,道尽了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山上有白帝庙,庙内庙外碑刻如林,历代文坛大腕,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陆游都曾登临揽胜,留下炳若星辰的诗篇,是以白帝城又称诗城。这格调高!它一下子把众多围绕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取譬的城市比了下去。金戈铁马的演义从来短促,“刘备托孤”的故事空留余韵,高江急峡的雷霆也已化作渺渺逝波,唯有文化的光彩历久弥灿,万古不磨,抚慰着历史也抚慰着现在和未来。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峡船闸使用“水涨船高”原理实现“登梯”目的,作者对三峡船闸的先进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B.历代文坛大腕在白帝城留下炳若星辰的诗篇,
20、使白帝庙内外碑刻如林,白帝城由此又称“诗城”。C.文中画线部分,描写船过三峡船闸后,江面豁然开朗的景象,流露出作者的欣喜与赞叹之情。D.作者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仅从山水两方面就写出了瞿塘峡的绝美风景。8文章第一段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诗句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本文语言颇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楚昭王遭吴阖闾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四川省 内江市 第三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