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及答案)
《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语文《桃花源记》精选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精选题(及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
2、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苏轼和桃源诗序)注释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 寿:长寿。 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无论魏晋 无论:_(2)便扶向路 扶:_(3)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 止:_(4)或至百二三十岁有人 或:_2、找出与甲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辍耕之垄上 B.无丝竹之乱
3、耳心C.奉命于危难之间 D.属予作文以记之3、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不足为外人道也。_(2)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_4、通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4分)(1)甲、乙两文写再寻“桃花源”,各有怎样的结果?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_(2)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_答案:1、(4分)(1)不要说,更不必说(2)沿着,顺着(3)同“只”,仅,只是。(4)有的(人)。2、(3分)D3、(4分)(1)(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2)又说杀鸡做饭,哪里有仙人杀生的?4、(4分)(1)甲文:再寻桃花源,“不复得路”。乙
4、文:再寻桃花源,“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2)示例一:我觉得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灵的真实存在。桃花源里景美人美,没有纷争,虽然看似是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所在,但它是陶渊明心灵酿出的一杯美酒,是他留给后世美好的向往。所以我们直到今日仍以“世外桃源”来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示例二:我和苏轼的看法相似,世上所传说的桃花源很多都是夸大其词的。当太守找到桃花源,那里早已变成名利争夺场了。陶渊明文中渔人后再寻桃花源,结果是不复得路,后世人遍寻不得,以至于无人问津,是因为桃花源只是他心灵和理想的一种寄托,而非现实的存在。示例三:我认为桃花源寄寓了陶渊明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美好愿望。这是对现
5、实的不满,也是对现实的弃绝。桃花源中是一个没有赋税、人人平等的社会,“黄发垂鬢,并怡然自乐”,老幼皆有所养。这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一个社会理想,虽不太可能实现,但是却有其积极意义。乙文参考译文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只说是先祖逃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似乎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秦朝的不死之人。又说杀鸡做饭,哪里有仙人杀生的?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香甜而芳香,住了三十几户人家,喝那里的水都长寿,有的(人)活了一百二三十岁。近些年道路稍微通畅,逐渐能够接触到日常的调味品,故而寿命减短,所以这就和外面的人寿命差不多了。假使武陵太守到了那里,那里已经早就成为
6、很多人争夺的地方了。一般来说,天下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不单单是桃花源而已。二、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訏谟之益,
7、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已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节选自世说新语)注率:率直。 尽訐谟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贶:赐予。乞:这里指“赠送”。 陈:陈述。 翛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_(2)便要还家 要:_(3)处处志之 志:_ (4)值己匮乏 值: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3、“不
8、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2分)_4、同为魏晋隐士,在语段乙中刘驎之所表现的情怀与陶渊明的有何异同? (4分)_答案:1、(4分)(1)妻子儿女 (2)同“邀”,邀请 (3)做记号 (4)遇到2、(6分)(1)(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1)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起来。3、(2分)暗示桃花源人不愿与世人交往的心理,同时也为渔人出面复寻“不复得路”一事埋下伏笔,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感。4、(4分)相同:两人都厌恶官场,不愿入仕做官;不同:陶渊明向往的是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9、而刘驎之则享受与百姓同乐的寻常生活。乙文参考译文:南阳人刘驎之,高雅率真,熟悉历史,隐居在阳岐。当时,苻坚大军已经逼近长江,荆州刺史桓冲想要施展宏图抱负,就聘刘驎之做自己的长史,派人开船去迎接他,馈赠的礼物也很厚重。刘驎之从命,于是上船出发,不过桓冲送的礼物他自己没有收下,一路上都拿来送给贫苦的人,等到了上明,礼物也都送完了。他一见到桓冲,就陈说自己没有什么用,然后潇洒地辞去了职务。他在阳岐住了多年,不管衣服和食物有多少,都与村里的人共同分享。当自己遇到短缺的时候,村人也会厚待他,他与乡里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安乐。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语文 精选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