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夹江县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四川省夹江县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川省夹江县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四川省夹江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本题有6小题,1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间或(jin) 追溯(shu) 诘难(ji) 吹毛求疵(c)B. 荣膺(yng) 蓦然(m) 恣睢(z su) 蹑手蹑脚(ni)C. 伧俗(cng) 翩然(pin) 行辈(hng) 锲而不舍(qi)D. 缄默(xin) 酷肖(xio) 寒噤(jn) 怒不可遏()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意蕴 寂寥 如坐针毡 正襟威坐B. 怯懦 狼籍 草长鹰飞 信手拈来C. 赋予 驰骋 消声匿迹 锱铢必交D. 禁锢 燥热 接踵而至 分崩离析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2、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而人民是历史的最好评判者。B. 流浪地球2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为它展现了很多妙手偶得的场面,情节紧凑引人入胜,同时融入了浓烈的家国情怀。C. 刷抖音,上快手,如今成为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娱乐方式,不过这些平台发布的视频良莠不齐,因此,我们要慎重选择视频观看。D. 去年底,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以后,一时间奥密克戎病毒像发了狂的魔鬼一样无所不至,它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典籍里的中国,让我们对中华传统典籍的前世今生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大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
3、信。B. 这条七十年代修建的灌溉渠,因使用时间长,养护不善,致使水渠相继出现了渗水、渠基塌陷、水渠内侧滑坡等。C.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D. 据统计,近200年来,地球已有近三分之一左右的森林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最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竟然减少了一半。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这些问题。B. 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C. 她口中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的一
4、切土匪强盗都在内。D. 辞海已经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宠儿。6. 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整本书阅读”被郑重地写进了2022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1941年,叶圣陶先生第一次文章中明确提出了:“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如今,读整本书的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读整本书的思想没有很好地得到实践。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会逐渐被重视起来。这是首次以具体内容描述的形式明确了整本书的目标、内容及要求。A. B. C. D. 二、古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6分)柳宗元传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
5、。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汉赋、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
6、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旧唐书有删改)【注释】侔(mu)等同,相等;例移:按惯例调任;质:抵押;营护:护送。7.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宗元少聪警绝众(绝:超过)B. 会居位不久(会:恰逢,适逢)C. 当时流辈咸推之(推:推举,推荐)D. 禹锡终易连州(易:改变,改授)8. 对文中加曲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B.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
7、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C.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D.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9.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宗元年少时十分聪明机警,对汉赋、诗经离骚非常精通。下笔构思作文,以古代文章为榜样,文章剪裁精美卓绝,得到了同辈的赞赏。B. 王叔文、韦执谊掌权为政的时候,特别想重用柳宗元,但是因为皇帝刚即位不久,王叔文的改革失败了,柳宗元和七名同党一同被贬到永州。C. 柳宗元上奏朝廷,帮助好友刘禹锡从播州刺史改任连州刺史,足见柳宗元急人之所急,为
8、人真诚仗义。D. 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革除了当地用男女抵押借钱、逾期不还则被没收的陋习,表现了他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好品质。10. 翻译下列句子。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上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三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有2小题,6分)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释】谢脁(tio):南朝齐诗人,很有才华,后被诬陷,冤死狱中。他任宣城太守时建谢朓北楼,作者对他很佩服。该诗是作者在长安遭排挤、弃官流浪,第二次游宣城时所作。江城:水边的宣城。两水:指宛溪、
9、句溪,分别有凤凰桥、济川桥。橘柚:橘树和柚子树林。11.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了登楼的时间与天气,作者登楼远眺,总写了宣城秋天美丽如画的风光。B. 颔联用比喻形象地描写了“江城如画”的景象:宛溪、句溪清澈澄明如明镜,环抱宣城,水面上的双桥像彩虹倒影水中。C. 颈联具体描写了“山晚晴空”的景象:阵阵炊烟从橘林柚林中飘起,让人心生凉意;秋色苍茫,梧桐树也显得衰老。D. 诗的前六句写景状物,描绘了一幅黄昏时美丽明净凄清萧瑟的秋景图。全诗意境苍凉旷远,语言清新脱俗。12. 尾联言简意明,却意味丰富。结合全诗,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3. 根
10、据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句子。王绩在野望中描写了夕阳下明丽的秋景图:“_,山山唯落晖。”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用“_,谁家新燕啄春泥”,写出了西湖早春莺燕忙碌生机勃勃的景象。纳兰性德浣溪沙中用“一抹晚烟荒戍垒,_。”写出了边关的萧索与寂寥。用典是古代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_。”用“黄金台”“玉龙”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描写的塞下景象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在生于忧患中孟子认为“_,_。”的国家常常会灭亡。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0分)【材料一
11、】199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3%,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30%。严峻的老龄化现象,让全社会都开始关注老龄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当今,掌握和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必备的生活技能。截止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6%,但是年龄并不均衡(见图1)。如果不会上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见图2)。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有2.55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8.7%,但是能上网的仅占6.7%。他们因为 ,所以 。图1 图2【材料二】在数字化浪潮下,老
12、年人逐步被网络边缘化,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一是不信任。一些智能手机和应用App中植入太多广告,对老年人来说,很容易下载到垃圾软件,影响手机使用,甚至影响财产安全,导致它们对网络风险不知晓,对网络世界不信任。二是不会用。老年人由于身心特点、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原因,对智能设备与智能生活的适应比年轻人慢很多。部分子女对教老人使用互联网缺乏耐心,老人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三是不适用。时下,大部分电子产品、软件系统专注于青年群体,在设计理念和产品功能上一味追新求变,操作却越来越复杂,屏幕越来越清晰,字体却越变越花哨,老年人看不清,难学懂。【材料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成立了
13、全国老龄工委会,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日常生活的高频事项,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2020年10月25日北京市老龄办和老龄协会发布了数字时代,与您同行智慧助老行动倡议书,倡议政府部门、行业窗口、志愿组织、智能产业、基层社区等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共享美好数字生活。让老年人赶上智能时代步伐,共享科技红利,也是家庭和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有调研显示,老年人学习智能设备的所有途径中,子女及孙辈指点占比最高,老年人需要年轻人的陪伴,也信赖年轻人帮他们熟悉新设备和新技术,帮他们更新对时代的认识。总之,老年人在适应现代科技生活方面的困难非一朝一夕能解决,也绝非靠单方面的
14、努力便可化解,唯有多方一同发力,才能真正缓解这一问题。14.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在文中横线处所填句子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网民的年龄结构过于分散,所以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不便。B. 因为老年人所占比例大,所以能熟练运用网络工具的比例小。C. 因为老年人上网比例较小,所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D. 因为网络设计主要偏向于年轻人,所以老年人上网的人数很少。15. 材料一中提到“全社会都开始关注老龄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结合三则材料分析,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一项( )A. 某医院在挂号大厅的电子挂号设备旁边增设了人工导医服务,引导老人电子挂号。B. 研发高科技手机,采用双
15、屏技术,实现全新交互使用新体验。C. 国务院颁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D. 某社区老年大学开设智能电了设备和上网技能培训等学习课程。16 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我们该怎样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生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4小题,共15分)农具的眼睛迟子建农具似乎与树木有着亲缘关系,农具的把儿几乎都是木柄制成的,它们被辛勤劳作的人们磨得十分光滑。你能从光滑的农具把儿上,看到树的花纹和节子。那些大大小小的木节个个圆圆的,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好像农具长了眼睛似的。农具当中,我最憎恨的就是犁杖了。由于家中没养牲口,用犁杖耕田时,爸爸就把我们姐弟三人当成牛,套在犁杖上
16、,让我们拉犁。我一拉犁就有屈辱的感觉,常常是直着腰,只把绳子轻飘飘地搭在肩头。这时父亲就会在后面叫着我的乳名打趣我,说我真不简单,能把绳子拉弯了。我父亲是山村小学的校长,曾在哈尔滨读中学,会拉小提琴。他那双手在那个年代既得写粉笔字,又得摸农具。上小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风起云涌,我们每周都要到生产队的田地里劳作一两次。而且家家户户都拥有园田,种植着各色菜蔬,自给自足,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没有没摸过农具的。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锄头的形状很像道士帽,所以你若把它倒立着,俨然是一个清瘦的道士站在那里。锄头既可铲除杂草,又可给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土豆地一般要铲
17、三次,人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除。铲二趟,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时,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趟时最累,有时你得撇下锄头,亲手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作。干活乏了小憩的时候,躺在被阳光照耀得发烫的泥土中,感受着如丝绸一样柔柔滑过的清风,惬意极了。清风拍打着土豆花,土豆花又借着风势拍打着我的脸颊,让我脸
18、颊发痒,那是一种多么醉人的痒啊!渴了的时候,我会到田边草丛中采上几枝酸浆来吃。它长得跟竹子一样,光滑的身子,细长的叶片,它的茎能食用,酸甜可口,十分解渴。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所以我觉得猪的命运也不算坏,它一天到晚除了吃就是睡,窝里的草还来自于芳菲的大草甸子,比耕田的牛马要有福气,可惜它的命
19、太短太短了。我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他伺候庄稼的本事与他的教学本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家的地不是因为施肥过少而使庄稼萎靡不振,就是垄打得歪歪斜斜,宽的宽,窄的窄。进了我家田园的庄稼,很像是被送入孤儿院的弃婴,命运总是不大好。我们家的农具,也比别人家的要邋遢许多,锄头上锈迹斑斑,镐头和犁杖上携带的尘土足够蓄一只花盆的,镰刀钝得割草时草会发出被剧烈撕扯的痛苦的叫声,如乌鸦一样“呀呀呀”地叫。而那些地道的农家,农具总是被磨得雪亮,拾掇得利利索索的,不似我们家的农具,一律被堆置在墙角,任凭风雨侵蚀,如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即便如此,我还是爱我们家的农具,爱它们的愚钝和那满身岁月的尘垢。我们家的那些农具早已
20、失传了。但我忘不了农具木把儿上的那些圆圆的节子,那一双双眼睛曾见证了一个小孩如何在锄草的间隙捉土豆花上的蝴蝶,又如何在打猪草的时候将黄花菜捋到一起,在夕阳下憧憬着一顿风味独具的晚饭。我可能会忘记尘世中我所见过的许多人的眼睛,那些或空洞或贪婪或含着嫉妒之光的眼睛,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它们会永远明亮地闪烁在我的回忆中,为我历经沧桑而渐露疲惫、忧郁之色的眼睛,注入一缕温和、平静的光芒。1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与农具有关的耕地、除草、割猪草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劳动场景。B. 农具中我之所以最憎恨犁杖,是因为每次耕田时,我们姐弟都充当牛,很
21、是辛苦,而且还遭到了父亲的嘲笑。C. “农具的眼睛”既指农具木柄上光滑的木节像人的眼睛,又指我童年生活的见证者。D. 文章第段中将我家的农具与地道农家的农具的养护与保管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在伺候庄稼方面的确不如教学在行。18. 请从语言表达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铲三趟时,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19. 作者在文章第段中说“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农具身上的眼睛”。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农具上的眼睛?20. 通读全文,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17分)(一)综合性学习
22、(共8分)21.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让久违的中小学劳动教育终于又回来了。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规定从今年9月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成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课标规定: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三大类10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分学段由若干项目组成。如:“日常生活劳动”类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学校可结合实际,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对这标准的发布,不少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2022.5.11,海南青少频道)(1)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四川省 夹江县 中考 模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2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