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悄然而逝,临别的油然而生。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簇的校园,相识在这温馨和谐的集体。师长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嬉闹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驰骋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忧伤上孜孜不倦汲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是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明日,我们将继续追寻先贤足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仆后继,逐梦前行,期待在下一个“驿站”,能遇见更好的自己。(1)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悄然( ) 驰骋( )(2)文段中加点的成
2、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油然而生B. 谆谆教导C. 孜孜不倦D. 前仆后继2. 请你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小豫同学制作的“文人风骨”主题卡片。“文人风骨”主题卡片宁折不弯两千多年前,孟子用“_,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为“宁折不弯”做了生动诠释;七百多年前的飘摇乱世,文天祥高呼“_?_(过零丁洋),彰显文人不屈的风骨。忠于家国辛弃疾用“_,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明心声,奏响以身报国的时代强音;范仲淹用“_,_”(岳阳楼记)言明心志,表明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追求。心怀悲悯哪怕眼前出现高大坚实的房屋,杜甫独守茅屋受冻也心满意足,呼喊“_,_”(茅
3、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3.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比较情节:简爱两次拒绝婚姻原因比较人物:唐僧和保尔柯察金的共性特征比较手法:儒林外史和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手法4.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一词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种:A.指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B.指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的故事情节说说你理解的“英雄”的含义。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格列佛游记)彭德怀(红星照耀中国)5. 结合上下文,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排
4、序正确的一项是(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当代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行草组舞,享誉世界。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行草组舞活化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停顿,时而激越,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媚。虽然布景上没有书法,舞台上也没有字迹,但使人感受到书法的气脉在流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整天沉浸在他的行草世界中,他日日临摹前代大师的书迹,但进步不大。一日,他到长安街头,看到人头攒动,凑前一看,只见女舞蹈家公孙大娘挥舞着长剑,凌空飞舞,柔美的身躯,飘拂的衣带,随着剑起伏。舞蹈家的身体、长剑和外在的世界几乎融为一体。张旭
5、看得如醉如痴,从中悟出了书法妙道,从此书艺大进。_,_,_,_,书法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这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一个是古代书法家从舞蹈中得到书法的启发一个是当代舞蹈家在书法中得到舞的智慧它说明书法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A B. C. D.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值此之际,南阳推出“邮票上的时代青年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图片展”。本次展览共选取300多枚与时代青年密切相关,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邮票、邮品,以展览的形式,在邮票的小小方寸之间追
6、寻100年来的时代变迁,讲述代代相传的青春故事,赓续热血沸腾的五四精神。(2)在学校举行的共青团入团仪式上,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向全体新团员介绍共青团团徽的构成要素及寓意。(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家(侯发山)日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已经被他硬实实踩出一条路。其实,已经不能算是沙漠了,放眼望去,都是蓬蓬勃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家几代人的杰作。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儿往下淌,被浸湿的衣服更像是一幅地图,花花搭搭的。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
7、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的,不是种植就是维护。经过父辈的实践,知道沙棘最适合在沙漠上生长,耐干旱、贫瘠、寒冷和炎热。路途越远,老党反而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拄着镢头休息了一下。咳,老了,过去哪有途中歇息的?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想到儿子心里就一沉。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爹”“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放屁!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
8、姓,你、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老伴死前,也是乡干部呢。“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龟孙,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别想侵占!”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们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临睡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儿子痞着脸说:“是不是,您说了不算。”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荡
9、荡的。儿大不由爷,翅膀硬了就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镢头换到了右肩。不去想这糟心事,还是欣赏眼前的沙棘吧。看着沙棘,老党的气就消了,眼里满是怜爱,满是欢喜。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桔红,有的橙黄,虽然比鹌鹑蛋还要小,不到成熟的季节,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挤挤扛扛地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都是您的子女,我们都是这个乡的子民。老党呢,似乎也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长出一口气,迈开大步往前走。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里一紧,揉了揉眼睛
10、,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儿子光着膀子,衣服都没穿,老党像吃了根冰棍,心里凉爽极了。他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儿子,不走了?”儿子狡黠地眨巴了两下眼睛,说:“乡长,谁说要走了?”“”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误会了儿子。儿子说:“乡长,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效。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真的?”老党两眼一亮,继续说道,“儿子,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还能帮助咱们乡脱
11、贫?”儿子点了点头,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除此之外,乡长,还有大用处哩。”大用处?老党给说糊涂了。儿子说:“乡长,沙棘赶走了沙漠,人会越来越多,家会越来越好”“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乡长”“龟儿子,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抱住了儿子,眼里的泪欢快地流了出来。远远望去,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好像他们也成了沙棘。(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年第19期,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家发生的故事,节奏紧凑、时间集中;所选事件十分典型、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优秀品质。B. 小说选材精妙,以一当
12、十,如作为防沙治沙植物的“沙棘”,既具观赏性还能助力脱贫创收,隐喻作为共产党员的一对党氏父子。C. 文章首段先以“沙漠”一词点明了老党的工作环境,随后对其外貌和心理进行了细腻刻画,最后宕开笔触,转向了“有了阳光才能生长”的沙棘。D. 小说多用伏笔,如“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为下文儿子介绍沙棘的“大用处”,决定留下来守边、治沙、扶贫埋下伏笔。8. 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9. 从“龟孙”到“儿子”到“傻孩子”“龟儿子”的称呼变化,体现老党怎样的感情变化?请简要分析。10. 小说最后一段意味深长,请结合作品分析其艺术
13、效果。(二)(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学文言非诵读不可为什么文言文教学要以诵读为主?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语感人皆有之,只是有优劣强弱之分。最初的语感表现在辨声知意上,例如幼儿听大人说话,能辨声而又心知其意,即有了语感,但这是不完全的;待到经过千百次重复,逐渐熟悉了某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并能自由地按照这样的方式和习惯来进行表达,这才有了比较完全的语感。这一过程说明:语感首先来源于听,其次才是说。古人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这句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人们在“活”的语境中,之所以能较快地学好另一种语言,首先是因
14、为听得多。这条规律是否适用于文言学习?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对古汉语口语加工提炼后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人们平时说话当然不用它,因而无从听到;既无从听到,也就不可能出现“活”的语境。从这一点看,上述规律似乎不起作用。但又是可以补救的,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听觉就跟着活动起来;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上一二十分钟,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许多词、语、句、篇都成了自己语言仓库中的一部分,对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定能逐步熟悉起来。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我们的古人早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得极其认真、勤苦,“书声琅琅”一词的出现就生动地证明了
15、这一点。也许有人不同意上面的说法。在他们看来,文白对译和语法分析可使学生迅速了解文意,并掌握造句的规律,一通百通,这本身就包含着语感的培养,用不着加强诵读。这动机自然是好的,然而理论脱离实际,因为他们忽略了初学者的心态和接受能力。译几个难句固然必要,但通篇一句不落地译了出来,往往使初学者“得鱼忘箜”,把注意力倾注在译文上。而讲所谓“动宾倒置”“定语后置”“取消句子独立性”之类的规则,则无异于给刚学会唱歌的儿童讲曲式结构和共鸣原理,只能使初学者如坠云里雾中。因为所谓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不熟悉具体语言现象,即使你讲得正确无误,学生也未必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实际运用老实说,要
16、将上面那些术语融会贯通,不仅需要几十篇文言文做基础,甚至还需要一点儿外文常识。这样来教文言文,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对培养语感非但无益,反而有害。目前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情绪有增无已,不能说跟这种烦琐的教法无关。因此,诵读才是培养语感的唯一正确途径。(作者:张必锟有删改)文本二语感作为直觉思维,它能够帮人们在语言活动中直接迅速地获取结论,但却通常不能使人们清晰地意识到获取结论过程中所需要的原理、方法、规律等因素。因此,语文能力结构中除了语感外,还有使人们能够清晰地意识到并表达出获取结论过程中所需要的原理、方法、规律等因素的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以及获取结论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的语文知
17、识和有关的经验、理论。渊博的语文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娴熟的语言实践方法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是良好语感形成的前提。如果语感是高楼大厦,那么它们则是这座高楼大厦的材料和地基。可见,语感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中心和支点。(有删改)11. 文本一第段中的“唯一”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12. 框架图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下面是小文对文本一内容梳理的甲、乙两幅框架图,你认为哪一幅更合理?请说明理由。13. 小语同学阅读完文本一后,认为要想学好文言文,只要加强诵读,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就可以了。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阐述理由。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共10分)
18、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
19、书书1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余拏一小舟 拏:_(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_15.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交代了“独往”看雪的背景。B.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舟子之口,用“痴”字对作者痴迷于天地一色的美景、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给予高度的评价。C.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表现了山林一日之中的静态之美,与“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中“四时”的动态之美形成对比。16. 下面句子是如何描写景物特点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20、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7. 同是描写山水之美,上面两个语段与链接材料在情感表达上却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链接材料】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注释】揭(ji):提起衣服。跣(xin):赤脚。排:推;推开。胡床:也称“交床”“交椅”,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荫:遮盖。得意之日,与石渠同:这一天的得意快乐,和在石渠的那一天是相同的。(二)(共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
2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8. 分析首联中两次写到的“黄鹤”有何不同。19. 小文同学在默写时把“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萋萋”写成“凄凄”,请向他解释为什么这里用“萋”字。四、作文(50分)又是一年离别时,在这个属于自己的毕业季,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你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20. 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临别,同学们唱起小虎队的再见:当离别拉开窗帘,当回忆睡在胸前。要说再见真的很伤感,只有梦依旧香甜。当蜻蜓不再飞翔,当蝴蝶不再流浪。我的心已告别青苹果,只有爱依旧灿烂
22、。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请相信欢笑泪水所有的约定,都是忘不掉的日记。请相信我会再次回到你面前;唱起我们无悔的青春。请相信虽然此刻就要说ByeBye,明天我们会再见。此时,听着这首歌,你有哪些感悟呢?请以“写给_的一封信”为题,写一封信给母校(或老师、同学等)。要求: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1. 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离别在即,老师在你的留言本扉页的寄语是:自爱,使你端庄;自尊,使你高雅;自立,使你自由;自强,使你奋发;自信,使你坚定这一切将使你在成功的道路
23、上遥遥领先。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请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600字左右。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023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转眼间,三年初中生活悄然而逝,临别的油然而生。回首昨日,我们相聚在这花团锦簇的校园,相识在这温馨和谐的集体。师长的谆谆教导,同学的嬉闹欢笑犹在耳畔;绿茵场上尽情驰骋挥洒汗水的英姿,自习课忧伤上孜孜不倦汲取知识的身影,如在眼前。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是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又是新征程的开始。明日,我们将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河南省 南阳市 南召县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2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