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祭祀遗存,包括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出土了各种人物塑像、事神玉器以及造型奇特的彩陶遗物。这表明红山先民( )A. 原始生活受神权影响B. 完善了宗教治理体系C. 把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 阶级分化的程度加深2. 晋书五行志记载:“泰始(265274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太康(280289年)中,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内迁民族认同中原地区文化B. 人口迁徙利于南方地区开发C. 文
2、化交流推动经济均衡发展D. 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3. 贞观年间,分置十道,设按察使、采访使等官职。开元年间“按察、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等使以毓财货。其余细务因事置使者,不可悉数。”这说明( )A. 道开始负责各个州县行政事务B. 中央对地方管理力度不断增强C. 地方的行政区划不断走向细化D. 民政与司法职权分离趋向明显4. 吕氏乡约在原约后,本附有罚式、聚会、主事三段,朱熹在增损吕氏乡约中剔除了其中残留的“刑治”的影子,完全删去罚式,改聚会为读约之礼。这些变化反映出( )A. 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B. 德化原则得到发展C. 乡约带有强制约束力D. 礼法
3、合流成为趋势5.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清政府一面着手复建绿营,一面充分利用由御史、言官、词臣等组成的清流派靠近中枢,风闻奏事,把持言路。如袒沈(葆桢)压曾(国藩),抑湘扬淮等。其主要目的是( )A 解决战时中央权力下移问题B. 推动洋务运动有序开展C. 集中力量抵抗英法联军入侵D. 打压汉族地主武装力量6. 在自强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时期有关改革和新计划中,“中国”二字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并以此作为支撑改革的理由。据此推断,“中国”一词被频繁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化运动的推动B.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 满汉矛盾得以缓解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7.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缺医少
4、药,边区政府号召“中医科学化,西医大众化”,成立防疫总委员会,成立中西医药研究会,组建八路军卫生材料厂,组织中西医疗队下乡诊治活动。“我军使用的中药制剂,自制的竟占了全部用药的三分之一”。这说明( )A. 国家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B. 陕甘宁边区的疫情日益严重C. 边区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建设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扩大8.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特点可用“承包”一词来概括:农村搞土地承包,城市搞企业承包,政府搞财政承包。如政府财政承包是指某地以某一年的财政收入为基数,然后设定一个固定的年收入增长率,超过年增长率的增收部分都归地方,没超过的部分地方和中央五五分成。这样的规定( )A. 体现
5、转型时期的时代特征B. 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比逐年提高C. 有利于激发企业生产活力D. 是计划经济在财税政策上的体现9. 据下表可知,新时代的中国( )时间(2018年)名称主旋律主旨演讲4月8日-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改革开放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弘扬“上海精神”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峰会共同体9月3日-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一带一路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峰会展11月5日-10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市场开放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会界经济A. 已经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 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C. 彰显负责任的大国担当D. 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外交活动
6、10. 玛雅文字的组成原则和苏美尔文字的组成原则基本类似,都利用了语标和语言符号。玛雅文字的语音符号多半是由一个辅音和一个元音构成,这同日语的假名符号和迈锡尼时代希腊的B类线性文字音节表一样。这说明( )A. 玛雅文明受欧亚文明影响B. 世界文明发展呈现多元性C. 玛雅文字已经被释读成功D. 人类的创造力具有普遍性11. 1726年5月,遭受专制迫害的伏尔泰逃到英国后,他的第一印象是“那晴朗明媚的艳阳天,似乎英国的天都要比法国的蓝”“英国人生活自由而富足,艺术被尊崇,被奖励”。于是,他由衷地发问:“椰子能够在印度结果,在罗马会不会成熟?”据此可知,伏尔泰( )A. 倡导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尺度B.
7、 主张自由生产和自由竞争C. 推崇英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D. 强调主权在民和人文精神12. 有学者这样评价西方近代历史上的某一事件:这场革命的爆发是因为清教和王国的法律、自由受到威胁,它是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建立起的“平衡”维持了若干年之久。这场革命( )A. 推动国家权力中心转移B.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C. 促使民主共和政体建立D. 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13.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研究出达纳炸药,1885年用于装填炮弹;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塑料)制造技术,1872年建厂生产台球;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1891年开始批量生产纺织品。这反映了(
8、)A. 科技成果源于工人和技师B.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C. 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D. 西方国家引领工业化潮流14. 下图为美国漫画家Herblock创作的题为让我们为这东西加把锁的漫画,1962年11月发表于华盛顿邮报,图片下方的“NUCLEARWAR”意为“核战争”。该漫画反映出( )A. 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B. 美苏处理核威胁走向理性C. 追求国际和平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D. 核威胁改变了大国博弈的关系实质15. 非洲加纳、坦桑尼亚等一些国家独立后,它们借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某些具有科学和技术价值的因素”,将其“像嫁接嫩枝一样,移植到黑人特性的粗大树干上”。结果,这种选择不尽人
9、意,甚至出现混乱现象”。材料说明这些非洲国家( )A 原宗主国主导现代化进程B. 发展道路受制于国际局势C 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速D. 传统与现代文明融合艰难16. 2008年,美国有人认为:“无论现在信息存储在何处,我们都必须获得这些信息,复制并与全世界分享我们必须为了开放访问,如游击队般奋战。”这一观点意在( )A. 说明信息化的不可逆转B. 重视维护信息安全C. 反映信息流通速度加快D. 倡导信息自由流通二、非选择题:共4题,其中第17题为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3分、第20题15分,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961年,北宋天文官员王处讷制出新历,宋太祖
10、亲自作序,命为应天历;981年,王处讷又献新历20卷,被升为司天监。984年,黄河决堤,刘吉主动请缨治理,在实践中摸索出新技术堵塞决口,得官爵与丰厚的物品奖赏。1076年,朝廷规定太医局轮流派人到各行政部门医治病患,年末根据诊治过程和治愈率进行赏罚。1088年,宰相苏颂组织创制水运仪象台的过程中,不拘一格,把职位较低却在天算方面具有杰出才华的韩公廉直接选拔到创制小组。 摘编自萨日娜中国古代如何鼓励科技创新材料二 宋代的科技成就,在不同科技领域的表现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的畜牧养殖技术在唐以前已经成熟,到宋以后就没什么进步了。在有些科技领域,宋代则处于历史顶峰,不但远超汉唐,也胜过明清。当然,科学
11、技术的进步有赖于前期知识的积累。比如,宋代发明了水转大纺车,但明清的纺车更先进。但是,如果在某些领域能有一些突破的变革,它的意义也是非常大的。宋朝正是这样一个发生变革的时代,它在造纸技术等关键领域出现了突破性变革,影响了中国科技史的走向;特别是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三大发明”在宋代完成,更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 摘编自何勇强宋代科技成就的历史地位刍议(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奖励科技发展措施。(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历史学家章开沅认为,要真正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必须纵观辛亥革命上下三百年”,即“百年历史背景、百年历史
12、本身和百年历史展望”。循此思路,有学者提供了以下三个理解视角。一是辛亥启蒙与“五四”启蒙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承上启下作用;三是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中的历史传承。据马敏浅谈深化辛亥革命历史影响研究的三个视角选择材料中一个视角,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户籍管理在1958年以前是基本自由迁徙期,农村户口可以因城镇招工和投亲靠友迁徙为城镇户口。1956年建设高潮来临后,各企业单位普遍从农民中大量招收职工进城。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
13、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材料二 1983年,公安部开始进行居民身份证的办理工作,并在北京等地试点。198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1986年,公安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凡年满16岁、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了常住户口的公民,都应该申领身份证。身份证的种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两种,每种又有三种式样,即普通居民身份证、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居民身份证和经济特区的居民身份证。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9)(1)据材料
14、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956年大量农民进城和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出台的原因,并分析户口登记条例实施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身份证管理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人口管理方面的变化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彼得格勒附近著名的沙皇行宫所在地沙皇村于1918年被开辟为儿童度假胜地,并改名为儿童村。顿巴斯的一座矿工城镇沙赫京斯克于1920年被改名为“第三国际城”。奥卡河畔的一处风景优美的林地在革命前是富人避暑的别墅区,革命后这里于1918年辟为工人住宅区,改名曰拉斯加皮诺,意为“大老粗之城”。在斯大林诺、斯大林格勒之后,又
15、陆续出现了塔吉克共和国首都斯大林纳巴德(1929年)、库兹巴斯工业区中心斯大林斯克(1932年)等。1934年之后愈发不可收拾:1934年中央工业区一座命名才4年的新兴城市鲍勃里基被改名斯大林诺哥尔斯克;1935年南奥塞梯自治州首府茨欣瓦利又改名斯大林尼里;1936年以后全苏又有十余个较小的城镇以伟大领袖来命名。1945年以后,此风更扩及于苏联控制下的东欧,短短几年间除南斯拉夫与捷克外,其余东欧六国均产生了自己的斯大林城。 摘自金雁政治风云与苏联地名学材料二 苏联部分城市改名状况旧名现名安德罗波夫雷宾斯克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内契尔年科萨雷波沃伏龙芝比什凯克加里宁市特维尔州列宁纳巴德苦盏据美联
16、社1991年6月报道(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20世纪初和20世纪30-40年代苏联地名改名风潮的特点及其原因。(2)据材料二说明1991年苏联部分地名改名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苏联频繁更改地名的因素。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祭祀遗存,包括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等,出土了各种人物塑像、事神玉器以及造型奇特的彩陶遗物。这表明红山先民( )A. 原始生活受神权影响B. 完善了宗教治理体系C. 把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 阶级分化的程度加深【答案】A【解析】【详
17、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祭祀遗存,出土了事神玉器等遗物,这些遗存主要功能是祭祀,说明受到文化中包含大量神权因素,再结合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很多事物无法做出科学解释,只能用神话解释,说明原始社会生活受到神权影响,A项正确;原始社会宗教产生,治理体系还未完善,排除B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是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与红山文化不符,排除C项;阶级分化主要体现在阶级分化私有制产生,与题干红山遗址体现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 晋书五行志记载:
18、“泰始(265274年)之后,中国相尚用胡床貊槃,及为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会,皆以为先。太康(280289年)中,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内迁民族认同中原地区文化B. 人口迁徙利于南方地区开发C. 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均衡发展D. 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羌煮”就是从羌人那里传来的涮羊肉,“貊炙”就是从东胡人那里传来的烤全羊。魏晋时期出现了“相尚用胡床貊槃又以毡为絈头及络带袴口”说明汉族使用少数民族的家具
19、,学习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反映了民族交融促进生活方式变化,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南方地区开发的信息,排除B项;“均衡发展”表述不当,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3. 贞观年间,分置十道,设按察使、采访使等官职。开元年间“按察、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等使以毓财货。其余细务因事置使者,不可悉数。”这说明( )A. 道开始负责各个州县行政事务B. 中央对地方管理力度不断增强C. 地方的行政区划不断走向细化D. 民政与司法职权分离趋向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
20、,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贞观年间,分置十道,设按察使、采访使等官职。”“开元年间租庸、转运、盐铁等使以毓财货。其余细务因事置使者,不可悉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贞观年间相比,开元年间在地方设置的官职增多,职责细化,这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更加细化,管理力度不断加强,B项正确;在唐代道并不负责各个州县行政事务,排除A项;材料显示地方官职增多,而不是地方行政区划不断细化,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唐代民政与司法职权分离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4. 吕氏乡约在原约后,本附有罚式、聚会、主事三段,朱熹在增损吕氏乡约中剔除了其中残留的“刑治”的影
21、子,完全删去罚式,改聚会为读约之礼。这些变化反映出( )A. 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B. 德化原则得到发展C. 乡约带有强制约束力D. 礼法合流成为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宋代。根据材料“剔除了其中残留的刑治的影子,完全删去罚式,改聚会为读约之礼”可知,朱熹将儒家道德思想融入了吕氏乡约,剔除了与法家思想有关的刑罚,这有助于增强乡约的道德教化作用,B项正确;“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乡约具有道德教化性,没有体现出乡约的强制力,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礼法合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5. 太平天国运动被
22、镇压后,清政府一面着手复建绿营,一面充分利用由御史、言官、词臣等组成的清流派靠近中枢,风闻奏事,把持言路。如袒沈(葆桢)压曾(国藩),抑湘扬淮等。其主要目的是( )A. 解决战时中央权力下移问题B. 推动洋务运动有序开展C. 集中力量抵抗英法联军入侵D. 打压汉族地主武装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晚清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主要依靠汉族地主武装尤其曾国藩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导致了清末中央权力的下移,所以材料中清政府复建绿营及打压曾国藩及其湘军,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中央权力
23、下移的问题,A项正确;材料反映清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B项;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此时已经结束,排除C项;淮军也是汉族地主武装,所以选项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6. 在自强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时期有关改革和新计划中,“中国”二字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并以此作为支撑改革理由。据此推断,“中国”一词被频繁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A. 近代化运动的推动B.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 满汉矛盾得以缓解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6月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锡常镇四市 2023 届高三二模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