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它有别于其他古典小说的一个特点。其他古典小说也有把诗词组织在故事情节中的,但多数情况下是可有可无的闲文。红楼梦绝大多数诗词曲赋都融合在故事情节中。如果略去不看,常常不能把前后文意弄明白,或者等于没有看那部分情节。红楼梦中通过赋诗、填词、题额、制谜、行令等情节描绘,多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曹雪芹立意要让这部以亲身经历、广见博闻获得的丰富生活素材为基础而重新构思创
2、造的小说,以“闺阁昭传”的面目出现,所以他把熟悉的素材锻铸变形,写的好像只是日常生活琐事,其实,通过小说曲折反映的现实生活,比表面描写的范围更广阔。小说中确有必要写到的诗词,曹雪芹根据要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文化修养,摹拟得十分逼真、成功,从而让这些诗词随小说的主体描述文字一道传世。这里的关键在于小说中的诗词曲赋是从属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需要的。海棠诗社诸芳所咏,黛玉的风流别致、宝钗的含蓄浑厚、湘云的清新洒脱,都自有个性。黛玉作桃花行,宝玉一看便知出于谁手。作者在摹拟各人所写诗词时,心中先已存有每人的“声调口气”,“潇湘子稿”绝不同于“蘅芜之体”,而在赋予人物某些特点时,还考虑到他为人行事及与身世
3、经历间的联系。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不但是咏白海棠的佳句,而且完全符合她为人寡语罕言、安分从时,喜欢素朴淡雅,遇到旁人见怪的事情能浑然不觉,因而博得贾府上下夸赞的特点。湘云的“也宜墙角也宜盆”,借此道出她面对自幼在绮罗丛中受到娇养,如今却来投靠贾门、寄人篱下的环境改变,而满不在乎的那种“阔大宽宏”的气量。咏菊诗“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大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味道。这样幽怨寂寞的心声,自非出自黛玉不可。作者让湘云的咏白海棠“压倒群芳”,让黛玉在菊花诗诸咏中夺魁,让宝钗讽和的螃蟹咏被推为“绝唱”。以吟咏者的气质、生活态度与所咏之物的特性或咏某物最相宜
4、的诗风暗合,这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作者喜欢预先隐写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太虚幻境中的判词和曲,是人物命运的预示;灯谜诗回目点明是“谶语”;小说人物咏柳吟花的诗也常常是“诗谶式”的。诗谶式的表现方法,可以找出其缺点,那就是给人一种宿命的、神秘主义的感觉,它多少与作者对现实的深刻的悲观主义思想有关。但从小说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来说,它倒可证明曹雪芹每写一人一事,都是胸中有全局、目光贯始终的。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从小说角度看,艺术成就很高。读懂它,欣赏它,才不致辜负曹雪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一片苦心。(摘编自蔡义江论中的诗词曲赋)材料二:真正的诗人之诗与小说
5、中的诗要分别来看。如果把红楼梦的诗词放在诗人、词人中衡量,它实在不能说是很好的作品。但这样衡量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不是曹雪芹自己的诗词,而是曹雪芹小说里的诗词。如果作为小说里的诗词来看,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了不起的。它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若以诗词标准来说,还是有高下之分。一类是作为一种暗示性质,预先用诗词介绍小说人物,如金陵十二钗判词。作为小说看,很巧妙地掌握了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另外一类,红楼梦中常常写女孩子组织一些诗社。比如菊花开,组织菊花社,大家写菊花诗。柳絮飘飞,大家组织柳絮社,填柳絮词。这一类作品有它的特色。曹雪芹表现了他各方面的才华,用了各种写作技巧。前边他用了谐音、拆字,概括掌握了金陵十
6、二钗的一生。现在更进一步,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设想每个人的遭遇、性情,按照她们的个性写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来,这很了不起。红楼梦里真正好的诗词,是曹雪芹借着对小说的预言,写出了自己内心一份真正的感情和感慨的诗词。如好了歌,写世人追求物质的落空。红楼梦与很多其他古典小说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它不是根据一段历史、一个神怪的传说写成,而是地地道道的创作,是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是透过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写出来的。假托“荒唐言”,因为有些他不愿直说,不能直说。外表看是“荒唐言”,真正里面是“一把辛酸泪”。红楼梦中写得最长最动人的是葬花词。托拟林黛玉的身世,以林黛玉的年龄写葬花词,曹雪芹写得好。但如果真与中国大诗
7、人、词人相比,像杜甫说的“一片花飞减却春”,就知道层次的不同,哲理的深浅,幽微曲折,言外意思的多少是有所不同的。(摘编自叶嘉莹漫谈中的诗词)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的诗词吟咏等情节描绘,是作者所处时代的有关文化精神生活的反映,取材于现实,又重新创造,体现作家的艺术才能。B. 红楼梦中有多次诗社活动,众人写诗,风格各不相同,这是作者精心的安排。诗社中所咏之物,常与季节、自然景物的变化有关。C. 诗谶式的方法是红楼梦的艺术特点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很常见。如太虚幻境中的判词、葬花词等,都预先暗示人物的未来命运。D. 水浒传聊斋志异不同于红楼梦,它们只是根
8、据一段历史或一个神怪的传说加工改编,作家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很有限。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中的诗词并非可有可无的闲文,如果跳过不看,往往会影响对前后文意的理解。B. 红楼梦写了日常生活琐事,以“闺阁昭传面目出现,而实际反映现实生活很广阔。C. 小说中宝钗、湘云等女孩们的海棠诗,与她们的为人行事、经历都有一定联系,不能互换。D. 曹雪芹每写一人一事,都胸中有全局,这导致红楼梦中的诗都给人一种宿命论的感觉。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一项是( )A. 红楼梦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用谐音、拆字等方
9、法暗示了香菱的一生,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很好的诗。B. 红楼梦开篇顽石偈是好诗,“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概括了石头的悲剧,写出了曹雪芹的内心感慨。C. 脂砚斋批语“(红楼梦)从诗词句中翻出者,皆系此等笔墨也试问观者,此非隔花人远天涯近乎?”王实甫西厢记中有“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句。D. 李后主的浪淘沙令“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落花春去”寄寓了深远的亡国之痛,而葬花词主要表现的是葬花的场景和心里的哀伤,两者层次不同。4. 木心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
10、析红楼梦中林黛玉咏菊诗的作用。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言者师陀正午,炮火和轰炸发过一阵脾气,静下来了。远处,房屋好像玩物,都在干燥沸腾的大气中闪动,有着很远的间隔,有的还在燃烧。太阳无光,似有几分无聊,寂寞地照着田野。“喂喂!”有人压低嗓子打电话。草里忽然露出一个头来,问道:“魏连德完账了吗?”“完了吧。”魏连德觉得很沉,连同身体下的地面一并落下。“魏连德,你喝水不喝?“魏连德很渴,可是说不出话。前面的景物吸引了他。
11、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他的老婆在剥绿豆;坐在旁边的小女,望着吃她砍来青草的山羊。“爸爸上火线打仗,为什么要我们出钱?”她诧异地向妈妈张大了眼睛。“不知道!”魏连德的老婆呵斥着她,小孩子不该用问题难为长者。魏连德回到了家。“看你瘦的呀!”和魏连德往常从田地里回来一样,她并不惊讶。“在火线上三天了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他们按户要钱,说要打仗,养活你的!”魏连德很生气。打仗是不错,要说养活他,那可全胡说。这时一大群他熟识的人来了。立在最前面的是保长,一个剃得很光的红红的脸的男子。“他要牵我的牛!”中间一个浓眉毛的农民愤忿地说。“要牵我的牛,要我怎
12、样耕种呀!”一个老头在背后咕噜道:“我缴不出钱,他要我出四分利息,母猪的利息”“他把我的鸡笼都抢走了”一个女人低声诉苦。虽是要听也无从听起,众人纷纷嚷着,当保长回过头去愤怒地望着他们的时候,可又一声都不出了。“喂,”保长转过来问魏连德的老婆道,“你们的甲长已经向我报告过了,他说你不出钱!”“我为什么出钱,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拼着命!”她低着头说,像我们熟识的许多乡下女人一样:狭隘的、易怒的,虽是等待着灾殃似的低头。一阵急骤的冰雹早在酝酿,一瞬间后,可真要爆发了。“我穷得没饭吃,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我还得出钱;可是你们你们却在家里享福,在后面发财!”“谁呀?”保长的嘴唇动弹起来,接着是连喘息都能清楚听
13、见的片刻静寂。那些在后面包围着保长的农民,又怯懦的、早已被吓坏似的嗡嗡低声议论着。“财主;财主家的儿子”“对呀,对呀,他们留在家里做什么呢?难道他们比别人做儿子的要好些吗?”“财主的儿子是念书的!”保长露了牙的模样像狼。他冷冷地望着那些陡然沉默下来的农民。“你们你们是什么?”那正在吃草的山羊吃了一惊,“什么”?仿佛也这样问了,一面向众人眨着眼。魏连德的小女跪在地上,用小小的手臂搅住羊的脖颈。“不要理他,乖乖吃你的草!”魏连德很想奔上去狠狠地给保长一顿拳脚;可惜保长并不把他放在眼里,根本就没看见他一样。“你的钱准备好了没有?”“我没有!”保长碰了钉子,就不再声响,实际他也的确怕会弄出什么乱子。和
14、穷鬼们争吵有什么好处呢?在众人不说话的一瞬,他直扑魏连德的女孩,什么也不说,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哦,哦,我的”魏连德的小女一看见自己的羊没有了,向空中扬起胳膊,嚷着嚷着就倒在草堆上哭起来。他的老婆大声吼道:“强盗,强盗,青天白日他可敢抢劫啊!”魏连德一面直奔保长,后面的庄稼人一片呐喊。保长跑得很快,直把后面的山羊拖得踉踉跄跄一路上翻着跟斗。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任怎样都赶他不上。“你连家都不要了,尽是为人家跑路!”保长太太远远地就埋怨保长。保长不理,一口气冲进去,门起门来。魏连德不能够进去。他躲到窗户下面,听保长气咻咻地喘着说:“你懂什么!刚才我带回来一笼小鸡,这又是一头羊;冬至来了,把羊
15、宰了吃饺子。”“我才不吃羊肉饺子!地里草都长满了,还挨人家在背后骂。你是一个混蛋!“你才是混蛋!”保长生气地说,“要吃小鸡,你就得当保长;要当保长,你就先得使财主们欢喜:要使财主们欢喜,你就得得罪那些穷种骂算得了什么,损着什么了吗?”大概是真害怕会被剁成饺子馅,山羊忽然间东冲西撞地在屋子里跑起来。接着是什么东西被弄翻了,女人尖了嗓子叫着,男人咒骂着。“当人家拼命的时候,你们在后面啃老百姓的骨头”魏连德咕噜着,正要打进去,不料背后有人嘻嘻地笑道:“他不知道的还多着哩!”回头一看,是一个又肥又大的家伙:也剃着光光的脸,但并不红,而是像水浸过的馒头一样的白。魏连德还没有听清后面说了什么,就有人拖住了
16、他的腿。“你要写家信吗,伙计?魏连德不要写信,他的老婆和小女都在家里等着他打胜了回去,难道他忍心向他们报告他的死吗?然而这样的话他没有说出,他流出了最后的眼泪。飞机嗡嗡地在空中盘旋;机关枪生气地在远处咯咯地笑着;炮弹呜呜地翻起泥土。一个在前线服务的童子军向魏连德致了敬礼。“他已经光荣的死了,愿他平安。”“死的光荣”一个掩埋队的人低声应着。1937年10月上海(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写抗战初期的农村生活状况,表现百姓困境。魏连德老婆穷得没饭吃,百姓的牛、鸡、羊等最后薄产都被强征强抢。B. 小说借助人物的对话,揭示了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穷人要上火
17、线去拼命,财主家的儿子却可以安稳地在家念书。C. 保长“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可见其无赖霸道;“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用对比突出保长落荒而逃时的心虚。D. “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风物。“地里草都长满了”,写出了田地的荒芜。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叙事采用双重视角,既有第三人称叙事的全知视角,又有主人公视角观看周围及他人。这与卡夫卡变形记相似。B. 开头的环境描写,多处使用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弥漫着战地硝烟,笼罩了一层紧张压抑的气氛,又与结尾处形成呼应。C. 保长家门外“又肥又大的家伙”,尽管只说了一句话,却
18、让人很震惊。寥寥几笔,写出了他与保长的异同,暗示人物身份。D. 魏连德回到家、与妻子对话、临终前流下泪,山羊吃惊发问、害怕被剁成馅而乱跑等情节,都具有明显的魔幻荒诞的意味。8. 矛盾冲突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有哪几个层面的矛盾冲突。9. 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小说以“无言者”为题的意图。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答曾公立书王安石某启:示及青苗事。治道之兴,邪人不利,一兴异论,群聋和之,意不在于法也。孟子所言利者,为利吾国、利吾身耳。至狗彘食人食则检之,野有饿殍则发之,是所谓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
19、部周礼,理财居其半,周公岂为利哉?奸人者因名实之近,而欲乱之,眩惑上下,其如民心之愿何?始以为不请,而请者不可遏;终以为不纳,而纳者不可却。盖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不得不然也。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货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不可继则是惠而不知为政,非惠而不费之道也,故必贷。然而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而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则无二分之息可乎?则二分者,亦常平之中正也,岂可易哉?公立更与深于道者论之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而世之譊譊者不足言也因书示及以为如何(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与王介甫第三书司马光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
20、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货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今之散青苗钱者,无问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岁收其什四之息,谓之不征利,光不信也。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盘庚遇水灾而迁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
21、,非谓尽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已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选自司马温公集,有删改)注曾公立,王安石同僚。该信写于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之后不久。司马光给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的回信。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公立更与深于道者/论之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而世之譊譊者/不足言也/因书示及/以为如何/B. 公立更与深于道者/论之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而世之/譊譊者不足言也/因书示及/以为如何/C. 公立更与深于道者论之/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而世之/譊譊者不足言也/因书示及/以为如何/D. 公立更与深于
22、道者论之/则某之所论/无一字不合于法/而世之譊譊者/不足言也/因书示及/以为如何/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某启,书信开头格式语。“某”,写信人自称,文中指王安石。“启”,指写信人的陈述,敬请对方看信。B. 名实,意为名称和实际,儒家重视“名”“实”是否相符,如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C. “岂可易哉”与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不武”、齐桓晋文之事“以羊易之”的“易”意思都相同。D. 泉府,周朝时负责政府借贷的机构。周礼有相关记载。司马光认为“泉府赊贷”与青苗法有所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3、王安石指出,青苗法的实施影响了一些人的利益,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些人的用意并不在新法本身。王安石从为国利民的角度出发,肯定新法的意义。B. 司马光不同意王安石“不征利”之说,他认为青苗法的实施中,官府不问百姓贫富、是否愿意,都强行借贷给他们,且收取高利息,这就是“征利”的表现。C. 司马光在信中论述了用人和执法的关系。他认为官员任用很重要,如果选用不当,即使授以善法,最终也没有益处,王安石周围有很多歌功颂德、曲意逢迎之人。D. 王安石和司马光持论时,都引经据典,条分缕析。王安石引孟子之语证新法合“义”,司马光以盘庚迁都事劝王安石应改变目前用酷刑威胁百姓服从的做法。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苏州市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期末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