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2、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
3、”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间,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民歌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林庚说“木叶”节选)材料二:什么叫联想呢?联想就是见
4、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起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节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起萤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曾孟德或苏东坡。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联想有时可用意志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邻家的猫儿种种意象总是
5、不由你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比如我现在从“火”字出发,就想到红石榴,家里的天井,浮山,雷鲤的诗,鲤鱼,孔夫子的儿子等,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是这些关系都是偶然的。我的“火”字的联想线索如此,换一个人或是我自己在另一时境,“火”字的联想线索却另是一样。从此可知联想的散漫飘忽。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
6、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联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说,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信任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朱光潜美感与联想有删减)1. 下列对材料相关
7、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它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B. “木叶”与“落叶”还有着一定的距离,而“木叶”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正好就是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C. 大多数情境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D. 联想则易使心思由孤立绝缘的美感意象上面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去,从这个意义来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引用了诗词阐述观点,比较而言材料一所引诗例更丰富。B.
8、 不同人、不同时境联想的线索可能不一样,由此可知联想散漫飘忽的特点。C. 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因此联想有助完善美感。D. 我们在审美时,应聚精会神于意象本身,否则可能会减少它所引起的美感。3. 根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诗句中产生联想的原因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B.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D.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4. 请概括材料一中“木叶”的艺术形象特征。5. 请用材料二的观点解释材料
9、一中林庚对“木”的联想为何没有妨碍美感?(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断袖【舞台中央,席上有卧具。】【旁有灯盏,表示夜景。】【秦王偶像置于席边。】荆轲 现在请你你这个为秦王梳过头的宫女陪我再次熟悉刺秦路径。燕姬 其实已经不必再费精力,你有了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肯定可以得到近身秦王的机会。你必将成为一个名重一时的刺客,但我还是为你感到可惜。荆轲 是可惜我这条不值钱的性命?燕姬 侠客的性命本来就不值钱。对于你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用不值钱的性命,换取最大的名气。荆轲 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刺死秦王,而是应该把他生擒?燕姬 即便你能生擒他,从秦都回到燕都,依然是一个
10、平庸的结局。荆轲 刺死他,平庸;生擒他,依然平庸。按你的想法,如何才能不平庸?燕姬 你应该知道,最动人的戏剧是悲剧,悲剧没有大团圆的结尾。最感人的英雄是悲剧英雄,他本该成功,但却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而功败垂成。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超越了历代的侠客。荆轲 (指向秦王偶像)我想知道秦王服饰用什么材料制成?它们是否足够结实。燕姬 (戴上秦王的面具,摹仿秦王声口)寡人乃大秦国君,锦衣华服,盈箱满柜,使用的衣料当然是上等质地。寡人的一只衣袖,可以拴住一匹骏马;寡人的一条丝带,能够悬挂一具尸体。等你们到达秦宫之时,已经是隆冬腊月,接见你那天,寡人会内穿狐裘,外罩长袍。长袖飘飘,犹如黑云漫卷;冠冕堂皇
11、,宛若天神下凡。(厉声)荆轲,你为什么要刺我?荆轲 我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刺你。燕姬 许多卑鄙的勾当,都假借了百姓的名义。荆轲 你凶狠残暴,灭绝人性,滥杀无辜,连自己的亲族也不放过我为那些死去的冤魂刺你。燕姬 你去翻翻那些落满灰尘的历史账簿,看看哪家的宫廷里没有刀光剑影?看看哪个国王的手上没有斑斑血迹?钩心斗角,争权夺势;成则王侯,败则贼寇。这样的故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不会绝迹。你用这样的理由刺我,不但不能服众,只怕连你自己也说服不了。荆轲 你横征暴敛,赋税沉重,致使民不聊生;你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王陵,百姓啼饥号寒,民众怨声载道。我为了秦国百姓刺你。燕姬 你又不是秦国百姓,我横征暴敛,我大兴土
12、木,干你屁事?荆轲 你穷兵黩武,发动战争;侵占邻国土地,扩大秦国版图;虎狼之心,贪得无厌。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暴秦不灭,天下不得和平。我为诸侯刺你。燕姬 你以为刺死我天下就和平了吗?春秋无义战,列国皆争雄。几百年来,战乱不断,诸侯纷争;今日合纵,明日连横;国土疆界,如水随形。哪个国家强大了,不对弱国动武?利刃在手,易起杀心;权大无边,必搞腐败。兵多将广,武器精良,不发动战争,难道养着好看?弱肉强食,古今一理。假如我被你刺死,那些诸侯,马上就会起兵攻秦,秦国的版图,照样会被瓜分蚕食。你用诸侯之名刺我,等于为一群狼,刺另外一只狼。这样的理由,不能让我信服。荆轲 燕太子丹舍我豪宅,日进美食,间进车骑
13、美女,供我享用,知遇之恩,不敢不报我为燕太子丹刺你。燕姬 我可以送你更大的豪宅,赠你更精美的食物。我宫中的三千粉黛,任你挑选享用;我库中的金银财宝,供你恣意挥霍。但我让你去替我刺燕太子丹,你去吗?荆轲 太子殿下为我割股煲汤,恩情重于泰山燕姬 也许那汤里煲着的只是一条狗腿,我可知道那厮的脾气。荆轲 侠义之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已经答应了燕太子丹,岂能反悔?我是为了侠士的荣誉刺你。燕姬 你总算说到了事情的根本。我同意你用这样的名义刺我,但为你考虑,我希望你好好谋划,怎样用你这点唯一的本钱,赚取最大的利益。(摘下秦王面具)荆轲,我如果是你,就不刺死他。因为这秦王,在短期内必将灭绝诸侯,一统天下。
14、按照你那位朋友高渐离的说法,“水涨船高”,你的名字,既然要和他联系在一起,就应该和千古一帝的嬴政联系在一起,而不要和眼下的秦王联系在一起。你杀了眼下的秦王,他是主角,你是配角。你能杀而没杀眼下的秦王,他是配角,你是主角。而且我也说过,世人总是更愿意垂青失败的英雄。先生,让秦宫里的人看到,你本来可以杀死秦王,但你为了活捉他,而没有杀死他,这次演出,就算是大获成功!荆轲 你想让我牵着秦王的衣袖,把舞台一直扩展到荒郊野外?燕姬 舞台上的戏剧,无论多么拙劣,也会赢得捧场者的喝彩;而旷野里的演出,无论多么卓越,也注定了沉寂无声。秦王的壮丽宫殿无疑是最辉煌的舞台,先生和秦王的戏,应该在这里结束。殿下的甲士
15、和殿上的文臣,都将成为你们的观众:他们的窃窃私语,将成为后代传奇的源头。他们的口传心授,将使你永垂不朽。荆轲 开场的锣鼓已经响起,但似乎还缺少一件小小的道具。【燕姬摘下铜指甲戴到荆轲的手上。然后戴上秦王面具。】【荆轲左手抓住燕姬的衣袖,右手持匕首。两人拉扯着,衣袖歘然断裂。二人相觑一笑。】(莫言我们的荆轲有删减)6. 下列对台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燕姬为荆轲感到可惜,因为荆轲即使刺死秦王,并不能换取刺客最大的名气。B. 荆轲对“如何才能不平庸”的追问,实际上反映出荆轲内心对声名的渴望。C. 荆轲被说服的根本原因,就是认同英雄的本质是悲剧,功败垂成才能永垂不朽。D. 荆轲起先怕
16、“断袖”而致失败,最后以“断袖”化解“捉”或“杀”的矛盾。7. 下列对节选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荆轲从天下、秦人、诸侯、燕太子等多个角度表明刺秦的合理性,指斥秦王的台词中多用四字句、六字句,句式整饬,显得铿锵有力、义正词严。B. 燕姬的反驳多用比喻、排比,气势恢弘,尤其多次以反问作结,富有力度。荆轲没有回答燕姬的问题,表明荆轲无法反驳,说明已被燕姬真正说服。C. 燕姬铺叙秦王服饰,凸显出秦王的威仪与气势,为最后用铜指甲划裂衣袖这一情节作铺垫,同时为劝荆轲借刺杀千古一帝之事成就刺客美名蓄势。D. 剧本节选辞藻华丽,典雅丰富,多用成语,引用典故:口语化的对白虽然不多,表
17、达简洁内涵丰富,如“难道养着好看”说明弱肉强食普遍存在。8. 燕姬在说服荆轲的过程中,分别以“宫女”和“秦王”身份出现,请从人物称谓和戏剧动作角度加以简析。9. “荆轲刺秦”的史实中并无“燕姬”这一人物,作者创设“燕姬”用意是什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18、,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乙至秦有天下,始皇帝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余,而禹、汤、文、武之不知出此也。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由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故自秦以来,天下惟知所以求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物。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
19、所以至今而未息欤。昔者始有书契,以科斗为文,而其后始有规矩摹画之迹,盖今所谓大小篆者。至秦而更以隶,其后日以变革,贵于速成,而从其易。又创为纸,以易简策。是以天下薄书符檄,繁多委压,而吏不能究,奸人有以措其手足。如使今世而尚用古之篆书简策,则虽欲繁多,其势无由。由此观之,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是开诈伪之端也。嗟乎!秦既不可及矣。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悲夫!(节选自苏轼始皇论)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是一项是( )A. 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B. 其意以/生之无事乎礼
20、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C. 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D. 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锱铢”,一两的四分之一为锚,二十四分之一为铢。“锱铢”喻指极微小的数量。B. “南亩”,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南亩”。C. “篆书”,小篆、大篆的合称。后来为了书写方便,逐渐演变成隶书,称为“隶变”
21、。D. “所以”,原因。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故今具道所以”的“所以”意思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牧用“使”字领起,连用六组句子构成排比,摆出一系列罪证,详尽揭露了秦王朝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B. 杜牧用“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出他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作用。C. 苏轼认为,从秦开始,世人只懂得如何救生避死,而把礼看作是没有用的多余的东西。这个祸患延续至今没有平息。D. 两篇文章体裁和写作动机都相同,都是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表现出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22、语。(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君,谁得而族灭也?(2)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14. 请分别概括节选部分杜牧和苏轼对秦之过看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感兴(其六)【明】刘基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骨从横满路旁。古戍有狐鸣夜月,高冈无凤集朝阳。雕戈画戟空文物,废井颓垣自雪霜。漫说汉庭思李牧,未闻郎署遣冯唐。注刘基,元末明初诗人,此时罢官闲居乡里,后辅佐朱元璋。漫说:别说,不要说。郎中署长冯唐向汉文帝说起赵国良将廉颇、李牧之贤,将被罢官的魏尚比作李牧。文帝大喜,恢复了魏尚的官职。15.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
23、正确的一项是( )A. “封狼”,天狼星,旧时以之喻贪残侵掠,本诗以“射天狼”比喻铲除残暴、平息战争。B. “狐鸣”喻指民众反抗力量兴起,“凤”喻指稀世祥瑞,诗人反用此典,感慨世道混乱。C. “雕戈”“画戟”为古代兵器,诗人借感慨古老的兵戈不能平定天下,直斥统治者腐朽。D. 诗歌前三联展现出一幅战乱不止太平无望的肃杀凄惨图景,表露对元朝腐朽统治的失望。16. 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借典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用“_,_ ”写出了诸侯割地越频繁,秦国侵略越急切。(2)变革历来不会一帆风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湖州市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期末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