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复习知识点整合提纲
《2023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复习知识点整合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复习知识点整合提纲(3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复习知识点整合提纲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考点1 追求智慧的学问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本义(1)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2)在古希腊语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4)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2.哲学的产生(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生的迫向和思考。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能思考
2、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点拨提升】哲学不等于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3.哲学的作用: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点拨提升】哲学具有双重性,哲学对时代的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点拨提升】世界观是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不是对某类事物、某个事物的观点,
3、如:“小王早上5点起床”就不是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如:“存在即被感知”就是错误的世界观。2.哲学与世界观关系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特点零散的、自发形成的自觉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存在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不是人人都有联系世界观研究的问题,都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都是主观的,有正误之分3.世界观与方法论(1)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
4、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论。(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点拨提升】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因此,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方法论区别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1)二者不可分割,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
5、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某一具体方面、某一事物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本的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
6、方法论的指导考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表达: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中国古代哲学家西方哲学家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点拨提升】哲学的基本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
7、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划分标准:对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唯
8、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基本形态主要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试图从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主要观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提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9、点拨提升】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基本形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利特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荀子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
10、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点拨提升】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基本形态区别举例主观唯心主义主观精神:一般是指“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万物皆备于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所谓“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神等)世界是“理念”的影子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道生万物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从
11、派别上讲,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只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点拨提升】在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子,但是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形而上学。辩证法、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基本派别。考点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2)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3)科学前提:近代
12、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取得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社会科学前提。【点拨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相加,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的崭新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指明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2)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二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2)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2)革命性: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独特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
14、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名师点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在历史现中,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存在和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
15、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16、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点拨提升】不能错误地认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能错误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
17、思主义中国化的终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点拨提升】(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关系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共同特征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物质是一个共性问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备物质的唯一特性以外,还有其自
18、身的个别属性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有生有灭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个性问题联系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可见物质只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2)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关系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是相对于人自身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具体形态,也可以指人自身之外客观存在着的某种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
19、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可以是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吞兩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0、。2.人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即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即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4.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点拨提升】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不意味着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意识是物质的能动反映。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有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脑不会自行
21、产生意识,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意识就不能产生。意识是对物质的被动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意识有正确、错误之分。5.世界的物质性(1)原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2)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3)方法论: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点拨提升】(1)物质独立于意识,不依赖于意识,但是意识依赖于物质。(2)世界的物质性,也就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
22、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等。考点2运动的规律性一、规律是客观的1.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点拨提升】(1)物质的唯一特性不等于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它揭示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属性如可知性、无限性而言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永恒的。(2)物质与
23、运动是辩证统一的,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点拨提升】(1)哲学上讲的规律不等于具体规律,它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和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并非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法律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与文化 2023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哲学 文化 复习 知识点 整合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7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