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7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目录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5第二章 神经调节8第1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8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0第3节 神经调节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2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17第5节人脑的高级功能19第三章 体液调节21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2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27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31第四章 免疫调节36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6第2节特异性免疫41第3节免疫失调47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52第五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55第1节植物生长素55第2节其他植物激素63第3节植
2、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66第4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71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 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2)组成:【提示】消化液、尿液、汗液和泪液属于不属于(属于/不属于)体液,属于外界环境。2. 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组成及关系:(3)作用: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技巧点拨】巧用单、双向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1)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液。(2)分析:充分利用单方向(箭头)、双
3、方向(箭头)(3)各组成的来源:血浆来源于:从消化道吸收而来;从组织液中回渗;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组织液来源于: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细胞代谢产物。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4)细胞外液的成分中最活跃的是血浆,因为组织液和淋巴液要通过血浆的循环完成物质交换.所以说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 与内环境各组分有关的细胞的具体内环境细胞类型所处内环境血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液和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液、血浆等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组织液【判断】(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液。( )(2)细胞质基质
4、、核液属于体液。( )(3)胰液、原尿、胃液和胆汁属于体液。( )(4)血浆和淋巴液可以相互渗透。( )(5)内环境仅由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组成。( )【易混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3组易混名词(1)血液血浆 (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3)体内环境内环境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相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 不同点: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细胞外液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深入思考】1.组织液与淋巴液两者成分最相近因为淋巴液来源于组织液。2.血浆与组织液成分和含量相近而不同的原因是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双向渗
5、透,但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组织液。【典型考点】判断某物质是否存在于内环境(1)存在的物质(2)“四看法”判断是否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总之,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细胞内的、与外界直接相通处的、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1)溶液渗透压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影响渗透压大小的主要物质类型主要影响物质血浆渗透压无机盐、蛋白质细胞外液渗透压Na、Cl(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7.357.45。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HCO和H2CO3等物质有关。(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对位练习】静脉注射时要用生
6、理盐的原因是:水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可以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温度和酸碱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代谢。【判断】(1)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2)机体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主要靠H2PO/HPO维持。( )(3)剧烈运动会导致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 )(4)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Na。( )(5)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归纳提升】流程图法分析造成组织水肿的多种原因四、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
7、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直接参与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有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判断】(1)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内环境。( )(2)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内环境。( )(3)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对位练习】下图所示,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是呼吸系统、是消化系统、是泌尿系统、是皮肤。(2)图中的a表示是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b分别表示原尿的重吸收。(3)外
8、界空气中的O2进入骨骼肌细胞中发挥作用要共经过11层生物膜,CO2从产生部位排到空气中要经过共经过9层生物膜。【判断】1. 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代谢废物、气体、激素及各类营养物质。( ) 2. 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与血浆完全相同。( )3. 细胞外液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 细胞外液是生物体生化反应的主要场所。( )5. 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 内环境动态变化的原因: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2. 模拟生物体维
9、持pH的稳定(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如等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肝匀浆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2)实验步骤(略)注意:每次实验一定要先测试起始的pH,目的是便于与实验后的溶液的pH做比较。(3)实验结果材料实验结果实验结论自来水滴加HCl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缓冲液 无论滴加HCl溶液还是NaOH溶液,缓冲液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生物材料无论滴加HCl溶液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
10、持相对稳定。比较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对,从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注意】(1)该实验过程中滴加酸或碱时应注意:加入酸或碱时,要一滴一滴地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HCl和NaOH均有腐蚀性,要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冲洗烧杯一定要充分,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至少选两种生物材料进行实验。加入酸或碱后要待其稳定后再测pH。(2)本实验中甲组(自来水)和乙组(缓冲液)起均起对照作用,两者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甲组为阴性对照,乙组为阳性对照。(3)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HPO42-/H2PO4-、HCO3-/H2CO3等,它们能够对pH的变化
11、起缓冲作用。(4)流程图法分析血浆pH稳定的调节机理3. 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2.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3.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4.法国贝尔纳观点:内环境的稳定是生命能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5.美国坎农观点:提出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他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
12、,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6.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因此,它对于内环境稳态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7.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8.稳态失衡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9.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出现高原反应,说明外界环境可以影响内环境稳态,而内环境可以自我调节以减少外界对人体的影响,保持内环境的稳态不被破坏,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
13、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正常时,内环境维持稳态;内环境维持稳态时,机体不一定正常,如植物人等。三、内环境稳态意义及现代概念1.稳态的意义2.稳态失调分析(1)化学成分含量失衡血浆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代谢废物尿素等含量上升,可能导致尿毒症。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血液中Ca2+含量过低,哺乳动物可出现抽搐等症状;血液中Ca2+含量过高,易导致肌无力。血糖平衡失调,可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2)内环境理化性质失调pH失调,会导致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会导致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会导致发烧等。(3)实例分析人在发高烧的状态下,内环
14、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渗透压平衡遭到破坏。当大量饮水后,内环境渗透压变小,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造成细胞吸水膨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如果某人因呼吸道阻塞、肺膨胀不全或肺水肿等,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受阻,会造成呼吸性酸中毒。3.现代稳态概念:稳态不局限于内环境的范畴,而是适用于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如:在分子水平上有: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在器官水平上存在血压、心率的稳态等;在群体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
15、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等。【判断】1.人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2.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3.内环境是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外界环境变化稳定时,机体就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人体一定健康。( )4.人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内易稳态失调。(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6.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7.人体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对,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 )8.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 ) 9.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这四
16、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10.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紊乱,此时代谢速率一定下降。( )第二章神经调节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 神经系统的组成脑: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等,位于颅腔内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椎管内神 经 系 统脑神经按分布分类脊神经外周神经系统传入神经:又称为感觉神经按功能分类躯体运动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副交感神经2.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结构功能大脑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下丘脑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
17、节中枢、血糖调节的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某些细胞还有内分泌的功能,如抗利尿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脊髓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3. 自主神经系统(1)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功能: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 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比较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布范围分布更广相对少些中枢部位脊髓颅底(
18、主要)和脊髓(很少)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作用相反(5)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的意义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其中,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以及套在外边的髓鞘共同组成。3.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4.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判断】1.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2. 甲同学发生交通事故
19、受伤,失血过多时,他机体的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 )解析:当人意外受伤失血过多时,血压下降,机体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血压暂时升高。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4. 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唯一细胞。( )5. 脑神经仅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仅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的感觉和运动。( )6. 兴奋只在反射弧中传导。( )7. 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的实例中,食物属于条件刺激。(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弧感受器:接受一定刺激产生兴奋。【温馨提示】一种感受器只能感受某种特定的刺激,所以感受 器的构造是多种多样的;
20、感受器均有适应现象。传入神经: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功能:对刺激作出应答。二、反射1. 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提示】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如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不属于反射。3. 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比较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区 别形成过程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的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否是数 量有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稳态与调节 2023 新教材 高中生物 选择性 必修 稳态 调节 知识点 考点 复习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