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急剧变革。殷人认为其有天下是“天命降监,下民有严”;周成王则告诫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由此可知,殷周之变的内涵之一是()A.走向贵族分封政治B.神权政治色彩消除C.敬天保民观念产生D.形成家国一体格局2.战国时期有思想家主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一主张()A.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B.体现了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发挥C.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
2、系的规范D.具有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3.刘邦进入关中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西汉建立后,刘邦令萧何制定汉律。萧何在秦律基础上进行修订,合为九章,称作九章律。这反映了()A.汉初缺乏对秦亡教训的深思B.秦律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适应C.西汉延续了秦朝的治国理念D.汉初立法缺乏充足的思想资源4.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春秋诗经礼记尚书等儒家经典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凸显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
3、公正性5.唐律疏议规定:不孝,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处以绞刑。同条法律还规定:不孝,谓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若供养有阙,分别处以徒三年和徒二年的刑罚。这些规定体现了唐朝法律()A.深受儒家伦理教化的影响B.服务于皇权专制的加强C.突显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D.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6.宋代法制基本沿袭唐律,对于旧律规定不足或随时代演变而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宋朝以颁布敕令的方式解决。宋神宗以后,出现以敕令代替律条的情况,皇帝随时发布的敕令的地位超过相对固定的律条。这体现了()A.皇权在立法领域得到强化B.皇权随意干涉立法与司法C.宋代完全照搬唐朝的法制D.宋代的敕令比律条更实用7.朱元璋选用精
4、通法律的学者编订律令,经过缜密的商定,去繁减重,编成大明律,又为简化公文起见,于洪武十二年立案牍减繁式颁示各衙门,使公文明白易懂。由此可见,明初()A.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B.重视法令和吏治的建设C.以法治国成为上下共识D.有利于老百姓明晓律令8.王阳明的南赣乡约记载:“同约成员中若有阳为良善,阴通贼情,贩卖牛马,走传消息,归利一己,殃及万民者,约长等率同约诸人指实劝戒不悛,呈官究治。”这主要反映了乡约()A.重视对群众进行道德教育B.利于维护地方社会秩序C.具有调节民间纠纷的职能D.提倡互助互爱的精神9.清代的大清律例和六部则例规定:不仅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是
5、改变身份的贱民也可以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这些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A.具有民主主义色彩B.注重以人为本C.民事权利主体扩大D.体现重农抑商10.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新中国成立40周年之际,命名雷锋、焦裕禄、钱学森等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世纪之交,新华社主办评选“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王进喜、李四光、毛泽东、邓小平、邓稼先、袁隆平等当选。这说明中国政府注重()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B.加强共产党队伍建设C.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D.宣传“科教兴国”战略11.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共7编、1
6、 260条,内容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编纂该法典的出发点是()A.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B.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D.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2.十二铜表法以死刑惩罚下列侵权行为:叛国、法官受贿、谋杀、纵火、使用魔法毁坏他人的种子以及夜间在他人田地上放牧。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侧重保护平民的私有财产B.掺杂着习惯法的残余C.注重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D.惩处犯罪的效果不佳13.公元5、6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国家,他们扫荡了古代欧洲文明,却保留了基督教。这些日耳曼人
7、建立的国家吸收大批教士为其服务。教会凭借圣经和古典抄本,担当起了恢复秩序和文明教化的责任。由此可知,基督教()A.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B.是欧洲古代文明的主要源头C.实现对世俗王权的全面掌控D.为日耳曼人的对外扩张奠基14.17世纪一位新教传教士认为:“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进化论的提出颠覆了基督教神学B.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影响广泛C.努力调和新教伦理与科学精神D.“因信称义”思想得到教会的认可15.关于国家权力分配,有学者认为:“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的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
8、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该学者意在表明()A.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尖锐B.分权不利于国家行政效率提升C.分权制衡有利于保障民主D.国家权力分割应包括贵族和平民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55分)16.(22分)法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贵族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这样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郑国子产根据已有刑法重新编订了三种刑法,在公元前536年“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向社会公布;让百姓明白法与非法的界限,知道犯法会得到怎样的处罚。结果,社会治理透明度增加,
9、犯罪案件减少了。公元前450年左右,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下,古罗马先后编订出十二个法表,镌刻在青铜牌上,公布于罗马广场,即十二铜表法。该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的习惯法的汇编。在后世的岁月中,它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传统法律思想的基础上,融合启蒙思想制定了各自的法律制度。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在法律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
10、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中,为了保证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得以建立。独立、专业的律师为被审判者提供辩护,可以减少法官对法律的误读;从普通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西方法律制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材料三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
11、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摘编自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国子产“铸刑书”与古代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共同的历史价值。(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10分)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礼法合治”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而形成的治国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礼法合治”思想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宝贵结晶,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测试卷含答案2023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三 单元 法律 教化 测试 答案 2023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