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文言文+名著阅读+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 试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文言文+名著阅读+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 试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文言文+名著阅读+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 试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13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文言文+名著阅读+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 试题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 试题分类汇编(2022春安徽黄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与一根芦苇站在一起王子君“芦苇!”表姐亦男一声惊呼,()地奔向水边的芦苇荡。河岸有坡度几许,表姐突然奔跑,实在吓坏了我们,连忙喊“小心点!小心点!”要知道,表姐七十八岁了呢。表姐却已站在河边,手握一枝芦苇拢在胸前,笑脸如花。表姐来京,我请她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游。清洋河边,树木高耸,忍冬木红果晶亮,空气清悠舒畅。表姐却一眼看见了河畔的芦苇。表姐痴痴地望着芦苇,喃喃自语道:“我最喜欢芦苇。”她的声音很轻,但那话里饱含着的深浓情感,“咕咚”落进
2、我的心。表姐是我姨妈的二女儿。她出生在湖南邵阳,自小和姐姐、母亲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十岁又随祖父母去武汉定居。她的祖父、父亲都是教育家。祖父李剑农,为拯救苦难的中国,远赴异国求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也是著名史学家。父亲李琮池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后,毅然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践行他教育救国的理念。亦男表姐和我大表姐,都受祖父、父亲影响,投身教育事业,且颇有建树。表姐回武汉后,发来了她在奥森公园的照片。照片中,那芦苇的紫红花穗迎着光,表姐笑靥如花,明艳而优雅。我问表姐,你为什么“最喜欢芦苇”?表姐说:我喜欢芦苇始于少女时代。最早接触它时还是幼年。那时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坐在窗前织毛衣时,常哼唱
3、“望穿秋水,不见伊人影”,曲调有些哀婉。当时不懂何意,但日子久了我也会唱了。大学读诗经时才知道它出自那首蒹葭,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芦苇。我打小酷爱旅行,尤爱山林水泽。实地接触了太多的不同季节的芦苇,发现它生命力极强。水边、沼泽、山坡、盐碱地、湖边不择地域,自生自长。苇秆细细的,高高的,柔柔的,却很有韧性,即使临风也不易被折断吹倒,且摇曳生姿。我喜欢它的形象,喜欢它的性格。联想到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苦难,但不曾被折断压垮,像极了芦苇;联想到为人处世,就该有芦苇那样坚韧坚强、自尊自爱的性格末了,表姐嘱咐我,再去奥森公园时拍几张芦苇照发给她。受表姐的影响,我对芦苇也格外()起来。每次走到清洋河边,就
4、想折一枝芦苇渡水到小岛去。没过多久,北京突降大雪。隔天,我去看雪后的芦苇。清洋河边,前两天还有着浓密的枯黄叶片的芦苇,大部分倒伏了,厚厚的积雪压在它们身上,乍一看,枝干折断,叶枯花败,凄迷凋零。但是,也有许多没有被压伏、带着芦花的芦苇仍在风中飘摇,低下、倾斜,就是不倒下,不折断,风一停,它们又挺立起来。红红的晚霞把芦苇染成橘褐色、暗红色、褐黄色、金黄色,有一种浩渺、魔幻、魅惑的斑斓光彩。它们舞蹈着,成为这个即将万物凋零的季节的绝美姿态。我拍了照片发给表姐,表姐()不已。“壮美!壮美!悲壮而不屈!看到没?风狂雨横,冰雪摧残,芦苇它就是不折腰,不倒伏,兀自昂然挺立!”表姐是个坚韧如芦苇的人。在那个
5、特殊的年代里,表姐本该像芦苇花开一样的青春却黯然失色。在祖父和母亲与世长辞后,最懂她的爱人又突然去世,成为永远的痛但她像芦苇一样,痛而不语,仍勇敢而美丽地前行。我们每一个艰难前行、志存高远的人,谁不是表姐,谁不是芦苇呢?在芦苇般起伏不定的生命旅途中,我们一次次被风吹雨打,一次次被雪压霜欺,承受着孤独寂寞、坎坷凄苦,但是我们从不抛掷自己的信仰和尊严,一直激励自己不蹉跎、不堕落。我们挺起腰杆,向上向善向美。眼前的芦苇,何止是植物,又仿佛一个柔软而庞大灵魂的象征。我看见在春天,万物复荣,自由生长,水面波光耀眼,湿地被芦苇和其他水草点缀得一片绿油油;我看见整个奥森公园的水系,因为许许多多这样的芦苇伴生
6、而欣欣向荣;我也看见祖国万千江河湖海、溪边池边的芦苇,茁壮繁茂,生生不息(节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3月18日,有删改)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欣喜关心感动B欣喜留意激动C惊讶关心激动D惊讶留意感动2请根据第段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3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表姐痴痴地望着芦苇,喃喃自语道:“我最喜欢芦苇。”(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它们舞蹈着,成为这个万物即将凋零的季节的绝美姿态。(从修辞方法的角度)4文章第段介绍表姐的祖父与父亲生平的文字有什么用意?5作者说芦苇“仿佛一个柔软而庞大灵魂的象征”,从全文看,芦苇“柔软而庞大”的“灵魂”包含了哪些内容? (2022
7、春安徽黄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材料一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地热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这些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非再生能源,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为民植绿,既要有恢弘大气的写意之笔,也要下精工细作的绣花功夫。
8、北京通州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新绿初绽、生机萌发,千年大运河蜿蜒流淌。公园植树区,一株紫玉兰含苞待放。这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义务植树时亲手种下的。近年来,一座座精致的街角公园、一片片蓊郁清新的景观森林,取代了从前杂乱无章的违章建筑,首都市民在“生态留白”中更觉呼吸顺畅。在上海,一个个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出现在市民身边。用好“边角料”见缝插绿,“螺蛳壳里做道场”,用来形容上海千方百计为民造绿的“千园工程”再形象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约1.11平方米;最新数据显示,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加到8.5平万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
9、德和行为准则,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作为新兴的“车轮上的国家”,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6倍。不仅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生活垃圾分类都正在成为生活新风尚。少用一张纸巾、少用一次性筷子,多乘一次公交、多蹬一次自行车出行,制止一次“宁剩勿光”聚餐、力行一次“光盘行动”更多绿色,点亮中国人民的生活。亿万中国人踔厉奋发、播种绿色,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摘编自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人民日报2022年03月30日)材料三这几年,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绿色发展的成就全球瞩目,中国绿色
10、智造的产品得到了广泛认可,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欧美发达国家对储能电池的需求旺盛,“一带一路”沿线的绿色出行市场蓬勃发展,为了更快响应客户需求,我们正在东南亚的两个国家考察,启动前期工作,计划明年建设工厂。我们还在世界新能源研发中心韩国全罗南道筹建天能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实施国际创新合作,推动形成天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最强大脑”。助推其他国家的绿色发展,是我们作为大国企业的责任担当。我们有信心抢抓机遇,让中国的绿色新能源电池走向更多国家,造福更多百姓,为全球绿色转型做出更多贡献。(摘编自中国绿色能源惠及更多国家,光明日报2021年12月13日)6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
11、,不正确的一项是()。AA绿色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受到许多国家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国家。可再生能源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B2019年至2021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而煤炭的消费量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C首都座座精致的街角公园、片片蓊郁的景观森林,上海小微绿地、“口袋公园”,无不体现为民植绿的“绣花功夫”。D这几年中国绿色发展成就全球瞩目,更多绿色点亮国人生活。亿万中国人踔厉奋发、播种绿色,走向更加美好明天。7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8小华同学提出疑问:“如此高大上的清洁能源和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关系?”请你根据材料二,帮助他解决困惑
12、。9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应有的底色”有哪些意义。(2022春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冬眠的奥秘张劲硕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
13、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
14、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
15、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改)10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1阅读第段,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12第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13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4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两段简要概括。(2022春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少年走过的路少年走在乡间小路上。此时已经是夜里的八点半,刚下晚自习,从学校到家里,有八
16、里多路。这段路,必须要步行,因为家里买不起自行车。这段路,有两个分支,都能到家。但是一个分支的路边,要经过一大片坟地,少年不敢走那一段路;另一个分支,要经过一条小河,河中间一个小桥,桥的两边,是密密麻麻的芦苇荡,过了芦苇荡,有几座孤坟,白天尚可,夜晚经过,也是很恐惧。少年,没有别的选择,只好选择了有芦苇荡的那条路。月亮升起来了,少年快步走着,惨白的月光洒在地上,也把少年单薄的身影印在地上,那么渺小、弧单。村里的孩子考上中学的有三个人,那两个因为有亲戚在镇上,就住在亲威家了。只有他,在镇里无亲无故,只好每天往返。少年来到了芦苇荡,清风吹过,芦苇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少年的身上,鸡皮疙瘩一下子起来了
17、,冷汗“嗖”的一下在后背上钻出来。少年差点害怕地叫出了声。少年走在芦苇荡的小径上,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为了给自己壮胆,大声地唱起歌来。少年唱得声嘶力竭,想喊出胸腔里的勇敢来。少年记得,父亲告诉他,走夜路的时候,人的两个肩头上,有两盏自己看不见的灯,只要不回头,即使八级台风吹来,那灯盏也永远吹不灭。少年一直向前走去,向着家的方向,在往家的小路上,弧单地走着。依靠歌声,走过了月亮地那段恐怖的夜路。初三的时候,学校安排住宿了,家里便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少年在周末便会骑车回家。那一天,骑到半途,下起了瓢泼大雨。少年想躲一下雨,可是,路边全部是庄稼,没有树,无处可躲。天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紧接着是一声炸
18、雷,少年吓得扔掉自行车,迅速趴在地上。少年在物理课上学过,铁能传导电流,而自行车,全身都是铁呀。炸雷过后,少年赶紧起来继续骑行。()的少年到了家里,全身湿透了,心还在“扑通扑通”跳个不停。雷雨天的夜路,()。那一次少年跟父亲去卖干草。镇里收干草,说是送往种马场喂马的。少年利用暑假,每天早晨起来割草。草晒干了,装了满满一平车。父亲拉着车,少年在后面推着车。为何要跟着父亲呢?卖了干草,得了钱,父亲总会给他买一支冰棍吧。就是为了这小小的期待,少年走了一路,被汗浸湿的衣服紧贴着后背,但是他默不作声。卖草很顺利,一车草,十几块钱,父亲激动地把钱一卷,装进了口袋,就喊他回家。经过冷饮店门口,少年以为父亲会
19、给自己买一支冰棍儿,毕竟这一车草都是少年割的。没想到父亲的脚步,都没有放慢一下,少年怏怏不乐。回到家里,父亲被母亲一顿责备:“孩子跟你跑了一路,怎么就不给他买一支冰棍呢?这些草都是他每天起早踩着露水去割的呀!”此时少年的委屈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一个来回二十多里的路,几乎是小跑着,才跟上父亲的脚步啊。父亲为何不知道疼爱自己的孩子呢!那是一条充满了委屈的路。那个少年,就是我。少年时代走过的路,有多少?能铭记在心的经历,也就是那么几回。正是那些()的经历,锻炼了心智,锤炼了胆识,增强了承受能力。少年的一颗心,开始向往着远方。(思维与智慧2021年7月,有删改)15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
20、项是()A惊心动魄丧魂落魄刻骨铭心B丧魂落魄惊心动魄刻骨铭心C丧魂落魄刻骨铭心惊心动魄D刻骨铭心丧魂落魄惊心动魄16选文叙述了少年三次走路的经历,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时间路上情况心情第一次刚上中学时令人恐惧第二次周末骑车回家时雷电交加,瓢泼大雨第三次暑天,汗湿衣服充满委屈17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少年的身上,鸡皮疙瘩一下子起来了,冷汗“嗖”的一下在后背上钻出来。少年差点害怕地叫出了声。(从人物描写的角度)(2)此时少年的委屈从内心深处喷涌而出,一个来回二十多里的路,几乎是小跑着,才跟上父亲的脚步啊。(从加点词语运用的角度)18文中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1、。19文章以“少年走过的路”为题有什么好处?(2022春安徽宣城八年级统考期末)“测温枪”到底准不准? 这些天,大街上最“威风”的就是公共场所的安保人员和各小区的工作人员了。不管你平时多大派头,遇见他们,咱都得乖乖过去,要么举起手来,要么伸过头去,挨上一“枪”。测温枪在你脑袋上“打一枪”就知道温度,它测得到底准不准?测温枪,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笼统地说,红外测温仪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意思就是,你的身体时刻都在向外扩散辐射能量,而测温枪的作用,是接收你身体某区域的辐射能量。红外测温枪能接收到的,只是各种波段的电磁波,绝不是直接的
22、温度传导。其中最关键的,从“电磁波信息”到“温度信息”的这一转换过程,离不开“黑体辐射定律公式”。由于“黑体辐射定律”是在工作物质是理论黑体的情况下演算的,而生活中物质因为材质关系都是属于不同“纯度”的黑体,这个纯度用“发射率”来表示。理论黑体的发射率是1,平时我们测温枪用的大多数是0.95的发射率,这适用于生活中大多数的情况。但这个0.95毕竟是根据被测物的材质而定的浮动值。这一客观物理因素是测温枪很难绝对准确的原因之一。由于信息是通过电磁辐射(光)传导的,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烟尘和水蒸气等外界因素的污染。此外,机器入射口处的透镜污染也是影响测温枪准确度的干扰项之一。因为成本原因,我们平时医用
23、的测温枪大多没有用更精确的双色测温法技术,内部元件的精确度也参差不齐;再有就是使用时的距离误差导致的数值误差了。但是,这些有限的缺点还是很难成为我们拒绝测温枪的理由。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红外测温枪,比传统的热传导测温方式还是优越了太多:响应时间短、测温效率高,不用接触被测物体但依然可以有着相对可靠的准确度,同时制作成本低廉,操作起来也足够方便。所以反过来想想,有这么多客观因素影响的红外测温枪,依然能保证测量温度维持在相对精确的范围内,这本身就是种很厉害的事。至少在今天看来,我已经很难想象,这次防疫战中如果没有类似科技产品的存在,会给防控工作带来多大的困难。(选自意林,有改动)20选文第段在文中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文言文+名著阅读+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综合性学习 试题分类汇编Word版,含答案 年级 下册 语文期末 复习 现代文 文言文 名著 阅读 诗歌 鉴赏 基础知识 综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