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经典版)
《2023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经典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改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经典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1单元光与色彩知识点梳理第1课 光源1.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2.按照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比较常见的有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等。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等。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4.判断某种光源是自然光源还是人造光源,关键是判断某种发光体是否经过人
2、类的加工与改良。5.可见的“发光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6.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玻璃幕墙和月亮发光是太阳导致的,水面发光是月光导致的。所以,它们都不是光源。7.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8.细钢丝发光现象: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9.光是一种能量。从蜡烛和细钢丝发光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第2课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
3、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第3课光的反射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3.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有抛光的金属面等。4.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是镜子。5.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6.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第4课七色光1.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有关系。利用镜子、水雾和三楼镜可以制造“彩虹”3.光的色散原理是英
4、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4.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5.白光可以分散成不同色光,而且不同色光能混合成白光或其他颜色的光。6.我们可以用彩光手电简和分色圆盘陀螺来认识不同色光能混合成白光或其他颜色的光。第2单元热传递知识点梳理第5课 热传导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2.热传导时,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4.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
5、过接触都有热传导的现象。也就是说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5.烙饼、量体温、电烙铁作画、吹头发、冷敷或热敷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第6课 热对流1.热在空气中的传递过程,发现气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循环流动。2.热在水中传递的过程,发现液体受热会上升,遇冷会下降,循环流动。3.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4.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5.我们可以借助染色法(色素)、借助法(利用其他物体,如茶叶、木屑等)看到水受热后的运动。6.气体的传热方式与液体相同,都是对流。第7课 热辐射
6、1.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部分空间没有任何物质,但是太阳仍然能够将热传递给地球。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2.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3.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存在。4.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热量。不同点:一是热传递的过程不同。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热对流是循环传递;热辐射是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直线传递。二是热传递的媒介不同。热传导在固体中传递能力最强,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弱;热对流只在气体和液体中存
7、在;热辐射可以不依靠媒介直接传递。5.利用热传递工作的工具往往同时具备多种热传递方式。电烙铁是运用热传导的方式传热。电水壶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两种方式传热。烤箱、电暧器是运用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传热。太阳能热水器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传热。(电烤箱、电暖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辐射,电烙铁热传递的方式是热传导,电水壶中热水的主要热传递方式是热对流。)第8课 物体的传热本领1.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热的良导性热的不良导性导热性能好的物质铜、铝、铁等金属材料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塑料、木头、陶瓷、空气等材料
8、导热性能2.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双层窗户可以隔热保温等事例,说明他们是热的不良导体。3.冬季,用塑料薄膜把树干包起来可减少水分蒸发,帮助小树保温,以抵御严寒;在寒冷地区建造房子时,在外墙加一层岩棉板,是因为岩棉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可帮助墙体保温。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知识点梳理第9课 地球的表面1.地球仪有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两种。2.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3.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是陆地的五种基本形态。4.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起伏很大,坡度陡,沟谷幽深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
9、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地势高,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峭,山峦起伏,凹凸不平平原地势低,地面平坦,起伏较小,视于开阔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与澡盆相似5.海底的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有盆地、平原、丘陵、海沟等地形,并不像游泳池底部那样平整。6.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7.中国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5.中国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9.中国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10.我国的山地大多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阿尔泰山都是著名的大山。11.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
10、。第10课 火山和地震1.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两种自然灾害。2.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有火山。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3.火山根据活动状态,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三种类型。4.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但火山喷发也能为人类造福,为人类带来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有益的资源。5.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引起房摇地动,这就是地震。6.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
11、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7.地震的能量大小用震级来表示,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用烈度来表示。8.地霞发生时应保持镇定,采取正确的避震和逃生方法,避免错误的做法。就地避震时要选择安全场所、保护好头部逃生时要走安全通道,到空旷的广场。9.地震逃生口诀:震来莫慌张,就近藏一藏。厨房有危险,厕所把身藏。就近三角地,护头要牢记。高楼遇地震,电梯不能乘。楼梯要通畅,沿墙安全撤。阳台不能站,顶层可上房。切忌胡乱跑,目标是广场。10.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伤亡。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刘川县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
12、大地震。第11课 地到的内部1.我们可以根据火山喷发、地热和地震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信息。2.科学家很早是通过钻孔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但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12千米。3.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岩石中传播时,有快有慢,于是开始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4.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5.一些科学家认为,地幔和地核会进行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而最外层的地壳也就像浮在水面上的船只一样随之运动起来。6.地震是人们直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改版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科学 精编 知识点 经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9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