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 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七单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这几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同时给予了学生人生的启迪。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都与艺术相关。月光曲讲了贝多芬创作名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音乐家“音乐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京剧趣谈一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讲了京剧的艺术特色。每篇课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伯牙鼓琴中俞伯牙
2、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京剧趣谈中马鞭的运用和双方战斗时的突然静止与耍杂技场面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各种艺术形式带给大家的美感。习作内容紧扣单元学习内容,先从课文阅读中感受艺术之美,进而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或技能方面的感悟。如何将艺术之美写得具体可感,月光曲和京剧趣谈等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二、学情分析1.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艺术之美。学习文言文是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伯
3、牙鼓琴时,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安排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欣赏浑厚、流畅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拓展交流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月光曲叙事简练,景物描写优美动人,采用朗读的方式,体会音乐给人带来的画面感;京剧趣谈主要介绍京剧知识,但语言平易近人,轻松幽默,以默读为主。教学中,要学习课文是怎样在叙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看到的、听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并用语言文字把无形的艺术写得形象十足的。2.关注人文主题。这几篇文章意在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绘画、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接受美的熏陶,培养高雅的艺
4、术情操和审美趣味。这些内容既有情趣,又有理趣,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还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学习的课堂,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知识,培养能力。鼓励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丰富文化素养,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滋养自己。三、课时安排21 文言文二则 (伯牙琴鼓、书戴嵩画牛) 2课时22 月光曲 2课时11*京剧趣谈 1课时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1课时习作七:我的拿手好戏 2课时语文园地六 2课时21.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哉”、“巍”、“轴”、“曝”等生字。2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背诵伯牙鼓琴。3.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
5、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懂得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能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述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教学难点:1.感受伯牙、锺子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了解中国“知音”文化。 2.体会“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根据注
6、释、工具书理解重点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讲述故事。3.感受伯牙、锺子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了解中国“知音”文化。一、课前谈话、题导入1.师:友谊一直是人生水恒的话题。李白曾说,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更的海内存知己,天图若比邻”翻开词典,你会发现很多有关友谊的成语,谁能说一说?预设: 形影不离 难舍难分 情意相投.相见恨晚出示:相见恨晚 心心相印 一见如故 一见倾心情同骨肉 忘年之交 意气相投 良师益友指名领读2.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千古流传,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的文言文伯牙鼓琴)。(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
7、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4.师范读,生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指导: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伯牙/破琴/绝弦。三、读懂课文内容1.师: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锺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预设:伯牙和锺子期互为知音。4.你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锺子期互为知音
8、?预设如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2) 师(引导理解“知己”):好一个善听的子期的,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3)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他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 预设:表面的、肤浅的。因为
9、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4)说话练习 师:如果你是伯牙,荡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你的心情是会怎样的? 预设: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师:后来,当你终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5.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得的可以交流。(1)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2)师(出示课件):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师: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预设:锺子期师俞伯牙的知音,能听懂伯牙的心声。师:“方”字在文中是什么
10、意思?“少选之间”中的“少”字应该怎么读?它们是什么意思?预设:“方”是“刚刚、才要”的意思;“少”的读音是“sho”上声,表示短时间的意思。师:“善哉”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3)齐读“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老师赞叹:“善哉”。理解“善哉”表赞叹的意思。(4)理解“知己”的含义师:学到此处,我们能理解“凡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的含义了吗?预设:它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四、品味知音之情1.师:伯牙琴艺高超
11、,所奏乐曲悠扬动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太出,志在水,你如何赞叹?指导读锺子期赞叹的语句。2师:伯牙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等。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1)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预设: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2) 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你将如何赞叹?”预设“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4.引导学生
12、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5.师小结:这正是“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如此理解自已心意的朋友,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板书:子期必得之)6.感情诵读课文第24句。师:伯牙在楚国是著名的弹琴高手,他能通过乐曲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当他一次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琴声中,弹奏出一首首美妙的乐曲时,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预设:可能是称赞。师:周围的人会怎么称赞呢?预设:
13、琴艺高超、琴艺炉火纯青。7.师:这些赞美之声听多了也不过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还渴望什么?预设:渴望有一个懂自己音乐的人。师:当听到子期对自己心意的领会,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或会对子期说些什么呢?预设:能听懂我的音乐、能听懂我的心声,您真是我的知音啊!8.师: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善鼓琴,一个善听,他们共同交流着对音乐的理解。引导再读课文2-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9.师: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学生读“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怕牙当时的心情?引导学生感悟:这世上再
14、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板书:死绝弦)10.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课文。五、深悟知音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锺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板书:知音
15、)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六、布置作业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2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述书戴嵩画牛的故事。3.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须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名字(
16、板书:苏轼)苏轼,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谁能说说对他的了解。2.交流总结,简介作者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为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3.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很多关于苏轼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篇散文一书戴嵩画牛。(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4.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记录、书写)“戴嵩”是谁?嵩简介:戴嵩,唐代画家,擅长画田家、川原景色,画水牛名,传世作品有斗牛图,能
17、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指名回答)5.苏轼会对戴嵩画牛作出怎样的评论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个究竟吧。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指导“处、好、数、曝”4个多音字的读音3.全班齐读4.文言文在朗读时要讲究节奏,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是如何停顿的。教师范读: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描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5.学生自由读
18、,再指名读,师生集体评议。三、小组合作,理解文意1.在学习伯牙鼓琴一课时,我们知道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呢?2.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下面小组合作,尝试理解书戴嵩画牛的意思。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自由读边在难懂的字词旁边做记号。(2)小组内合作,对照注释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3)小组内将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3.小组内学习交流。4.全班讨论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呈现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重点词语注释。好:喜欢。所宝:所珍藏的宝贝。锦囊玉轴:以玉为轴,用锦囊装起来,囊,袋子,此处指画套。曝:晒
19、。拊撑:拍手。搐:抽缩。掉尾:翘起尾巴。然:认为.是对的。婢:女佣人。5现在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四、趣读,感受人物形象1.面对同一幅斗牛图(相机板书: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同的表现(相机板书:杜处士小牧童)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尝试用两个词语写写他们的表现。2.学生汇报,交流分享。(相机板书:爱笑)预设一: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杜处士对斗牛图的珍爱。预设二: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抓住牧童的语言、
20、神态、动作等,想象画面读出牧童的天真可爱。预设三:处士笑而然之。对比“拊掌大笑”和“笑而然之”两处描写“笑”的句子,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再现情景,想象杜处士的神态、动作语言。3.朗读描写杜处士和小牧童的句子,读出趣味。4.说说小牧童和杜处士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生五、想象细节,讲好故事1.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关于他们的故事吗?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1)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2)指名展示,评价交流。(相机板书:合理想象 形象表达)2.除了讲述他们的故事外,我们还可以变换讲述视角,讲讲“我”的故事、(相机板书:角色转换)你可以是苏轼,可以是杜处土,也可以是小
21、牧童,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一员,选择下面三个角色中的一个,练习讲讲“我”的故事。(1)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2)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3)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3.学生自由练讲。4.指名讲故事,评价交流5.总结: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们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这样讲出来的故事才能绘声绘色;为了使故事更加丰富有趣,我们还可以对细节进行一些合理的想象:最后,在讲故事的时候尝试角色转换,你可以是故事的旁观者,也可以是故事中的人。六、再读课文,总结事理1.小故事往往蕴藏着大道理。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
22、含的道理?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呈现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3.结合这句话的意思,说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师总结: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要善于向专业的人请教问题,多问多思。(相机板书:思问)七、布置作业用课上学到的讲故事方法把书戴嵩画牛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合理想象 爱 笑 形象表达 杜处士 斗牛图小牧童。 角色转换22.月光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熟读直至背诵第九自然段,感受音乐的美妙。2.学习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教案大单元教学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七 单元 教案 教学 部编版 2023 2024 学年 第一 学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49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