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苏教版六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
《2023年秋苏教版六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秋苏教版六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6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1.蜡烛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体会人类生产生活对物质变化的利用。科学思维能从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中,发现两类变化的不同。探究实践能够说出判断物质变化属于哪一类的证据。态度责任关注身边物质,通过观察去了解它们。【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教学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视频材料、制作蜡烛材料,如蜡块、硬纸板、小刀、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等。学生小组制作蜡烛材料。【教学
2、过程】一、谈话导入,对“蜡烛”产生兴趣(预设5分钟)二、制作蜡烛,认知到没有新物质产生。三、燃烧蜡烛,发现有新物质产生。1.同学们,今年暑假有计划出去旅游吗?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奇怪的地方(播放视频: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2.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这些栩栩如生的名人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生:蜡)不错,那些人物主要是用蜡制作的。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品也是用蜡制作的?4.今天,我们就用蜡块来尝试做蜡烛,一起研究蜡烛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1.蜡烛的构成很简单,由蜡和烛芯构成(手拿蜡块)怎么用这块蜡,做一根小蜡烛,你觉得需要怎么做?2.为了加快熔化速度,可以先准备蜡屑切大约三分之一的蜡块就可以了。
3、3.接下来究竟如何制作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制作蜡烛的视频(播放视频)4.你能简单说说制作蜡烛的步骤吗?(学生交流,PPT出示步骤)(1)切碎蜡块;(2)点燃酒精灯,加热蜡屑;(3)把蜡油倒入模具,插入烛芯;(4)等待蜡油凝固注意事项:别划伤、别烫伤5.除此以外,老师还有一些要求,PPT出示:(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提示:仔细观察每一点变化,如蜡块颜色、气味、大小、形状等,填在制作蜡烛的发现上)6.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教师巡视,随时关注操作步骤和活动安全先看看整个班级情况,接着到个别小组指导,提醒完成后把工具及时放回原位)(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讲述)(1)
4、蜡烛有个小洞:你观察的真细致这个小洞是由于蜡油表面得张力引起的,就和我们曾经学过的水的张力是一样的。(2)烛芯插入后会冒泡泡:你观察的真仔细,连这个都被你发现了冒泡泡是由于烛芯表面的蜡遇到炽热的蜡油熔化导致的。(3)慢慢熔化、慢慢凝固那有谁观察到蜡是怎样慢慢熔化的呢?凝固呢?你观察得真全面,真了不起!(4)白-透明-白,你还注意到了这个,真细致。(5)冒白烟、冒气这是蜡受热后变为蜡蒸气,上升后又变为蜡的固体小颗粒。师: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化?哪些特征没有发生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1.剥去模具,把蜡烛插回橡皮泥里,邻近小组间相互展示你们制作的蜡烛。2.谈话:老师刚才观察了一下,
5、你们的蜡烛形态各异,有圆的、方的、三角的,真不错你们想点燃它们吗?3.点燃前老师有一些要求,出示要求:(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提示:观察什么?观察蜡烛点燃前后的变化,并记录在点燃蜡烛的发现表格里)4.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可以看、摸摸、闻闻等)师:时间到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1)师:你观察的真到位,火焰能够发出明亮的光芒(板书:光)(2)师:你观察真仔细蜡溶化又凝固的过程中,形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蜡还是蜡,蜡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这是一种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边说边指板书)(3)师:蜡烛产生的热量使你感觉烫手!(板书:热)你借助手来观察,真了不起。(4)师:连烛
6、芯都没有漏掉,你的观察一定较全面。(5)师:一眼就被你看到了,不错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变化呢?(6)师:他看到了,你们看到了吗?你观察真仔细,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发现呢?师:你能把烟收集起来吗?(学生提到蜡熔化、凝固,教师及时指出没有产生新物质)(相机板书:光、热、黑烟)5.刚才我们都是用自己的感官进行直接观察科学研究常常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事物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些工具。(1)逐个出示工具(出示白色小瓷勺、干燥的烧杯)(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如何使用工具进行观察。用小瓷勺去接触蜡烛火焰,观察小瓷勺上的变化。集气瓶倾斜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集气瓶内壁是否有水汽产生。这是澄清
7、石灰水,它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成白色的物质把针筒内的澄清石灰水注入烧杯,摇晃均匀,使烧杯内壁沾上一些澄清石灰水,之后倾斜着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白。6.课件出示,提出要求:你们看明白了吗?实验前仍然需要你们注意这三个要求(只要观察到现象,就及时把工具放回原位)(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7.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渗透:手靠近火焰感觉到热,手摸小瓷勺也感觉到热)8.谁来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炭黑、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物质还是蜡吗?(相机板书:水蒸气、二氧化碳)9.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又发现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变短了,同时产生了炭黑
8、、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新物质,蜡的特性发生了改变。(相机板书:产生了新物质)制作蜡烛是本课的重点,这一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四、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1.刚才我们经历了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那老师想考考你,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没有产生新物质)2.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做蜡烛和点燃蜡烛的活动认识了物质的两类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在两个实验后进行比较,发现两个实验的异同,从而理解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两类变化的认知。五、探究其他物质的变化1.探究纸张的变化。(1)教师演示撕纸
9、。谈话:老师把纸撕成碎片,这是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2)教师演示烧纸。谈话:老师把纸烧成灰,这是什么变化?你的依据是什么?2.列举生活中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例子。(1)谈话:你能说说生活中一些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例子吗?你的依据是什么?3.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现象,请你分析一下,这些变化是产生还是化学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出示六幅变化图:盐溶解于水、烟花绽放、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成钢锭、火柴燃烧、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教师结合板书小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
10、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六、拓展延伸,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物质的两类变化,那你觉得物质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明白物质变化对生产生活有利也有弊,研究各种变化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时,也为接下来“铁钉生锈”等内容教学作铺垫。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2.铁钉生锈【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知道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科学思维能够理解生产生活中各种防锈方法及其原理,愿意将防锈方法运用到生活中
11、。探究实践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理解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态度责任认识观察身边的实物,通过科学的方法去了解它们。【教学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探究铁生锈的原因,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猜想。【教学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设计实验方案,坚持长时间观察实验现象。【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视频材料、铁钉、生锈铁钉、砂纸、锈铁片、试管、油、滴管、干燥剂。学生小组每组做铁钉生锈材料一份。【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生锈的铁钉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铁钉,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锈了)你
12、是怎么看出来的?(表面颜色等)2.你能找出图中生锈的铁制品吗?(表面有斑点)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铁生锈的现象?(什么?哪里?)小结:看来,铁生锈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铁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铁生锈的问题揭题:铁钉生锈。二、研究铁锈和铁的不同1.谈话:刚才我们看到的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比较。2.出示材料:生锈的铁制品和没有生锈铁制品为了更好地实验,小组先讨论: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可能需要什么工具?交流观察的方法、工具的使用及要点。(1)从颜色、光泽、硬度等方面进行比较。(2)借助小锤子、砂纸、放大镜等工具。3.活动要求
13、:由易到难,有序操作;小组合作,及时记录。实验时注意安全,避免皮肤直接和铁锈接触受伤。小组活动,及时记录发现。汇报交流。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铁锈是一种暗红色的疏松物质,容易剥落,它和铁有很多不同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我们把铁生锈的变化就叫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4.铁生锈有什么害处?(易断,强度下降,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变成废品)说一说,读一读铁生锈危害的小资料。小结:铁生锈以后就会失去铁的特性,生锈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三、实验探究生锈的原因1.谈话:铁怎么会变成铁锈呢?什么条件下,铁容易生锈?(1)铁生锈可能与空气有关。(2)铁生锈可能与水有关。(3)铁生锈可能与空气和水都有关。2.
14、小组讨论:可以怎样进行实验。各小组选择相应的条件进行假设,设计方便操作的实验方案。3.交流实验方案,引导控制有水和无水,有空气和无空气等实验条件。4.小组组装实验装置。(1)没有水:将铁钉放在试管中,加入干燥剂。(2)一半水一半空气:将铁钉放入试管中,加水至铁钉的一半。(3)浸在水中:将铁钉放入试管中,加水淹没铁钉,再滴入两滴食用油。5.小结:铁生锈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要过几天后才能见分晓,接下来的时间里,请同学们每天观察,及时记录变化,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锈铁钉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生活中铁制品生锈的现象,关注铁生锈这一话题。通过使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铁
15、锈和铁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了解铁锈和铁不同,铁生锈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通过铁锈和铁不同性质的比较,以及生锈危害资料的拓展阅读,使学生意识到生锈会影响铁制品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寻找生锈原因的迫切需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对铁生锈环境的观察,提出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作出对铁生锈原因的假设,并控制条件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修正完善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实施,让学生能完整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二、创设活动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针对铁钉为什么生锈,提出了几个假设,我们认为生锈可能和水或者空气有关,并做了3组探究实验
16、,让铁钉分别暴露在有空气、有水、有空气又有水的环境中,经过一周时间,实验出现了怎样的现象,我们来交流一下。2.出示实验装置,交流汇报:完全浸泡在水中的铁钉,有生锈现象,但是生锈非常轻微;一半浸泡在水里,一半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有生锈现象,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铁钉生锈比较严重;仅仅是暴露在空气中的铁钉,没有生锈;浸泡在油中的铁钉,没有生锈。3.小结:铁钉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所以空气和水两者都是导致铁钉生锈的原因,缺一不可浸泡在水中的铁钉,之所以也有轻微的生锈,是因为水中也有溶解的氧。铁是一种活泼的化学物质,它遇到水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铁,也就是铁锈通过这几组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分析,学生对
17、引起铁生锈的原因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三、游戏活动,验证猜想1.上节课结束后,老师也做了一个铁生锈的实验,老师的方法和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让我们来看看。2.出示实验图片,师解释实验方法:老师采用了一小团细铁丝,把它们塞入试管底部,倒扣在加水的烧杯中,让试管内外的水面齐平,记下水面位置。本实验是上述探究铁钉生锈实验的拓展,目的是进一步发现生锈过程会消耗一部分空气,实际就是会消耗氧气采用细铁丝的好处是好塑形便于推入试管底部,而且细铁丝表面积更大,更容易看到生锈现象为了让实验有效果,选取的试管口径要小,否则空气量的变少不易从水位上升中察觉。四、拓展延伸,总结一周下来,老师的这个实验发生了怎样的现象
18、呢?我们继续来观察(出示实验现阶段的图片或者实验视频)前后对比,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引导交流:试管内水位上升,说明了什么?小结:在铁丝生锈的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空气,准确地说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铁生锈其实是一种生成新物质的氧化反应。1.调查你生活中的各种铁制品,它们是使用了哪种方法来防锈。2.生锈是一件让人讨厌的事,因为生锈,铁变得疏松脆弱,失去了原来的特性,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从生锈的原理出发,你能想一想,用哪些方法可以避免生锈吗?3.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各种铁制品是采用了什么方法防止生锈?擦去水分、喷漆、覆盖瓷釉、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等。4.你还了解哪些防锈新方法,关于防锈,你还有什么新
19、的想法?(比如:控制湿度低于一定值,就可以减少或避免锈的形成;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这些金属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水和空气等对钢铁的腐蚀;用化学方法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细密稳定的氧化膜,如在机器零件、枪炮等钢铁制件表面形成一层细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铁薄膜等)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学生往往会缺失观察力和思考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品,让他们去深入了解物品设计背后的科学,用探究的眼光、用解析的思维去寻找和发现。从探究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出发,从生锈的源头上考虑,学以致用,分析各种铁物品的防锈方法了解和创想防锈新方法,目的在于开拓认知,激发思维。六、整理老
20、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教学后记】3.制作汽水【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科学思维知道制作汽水的原料和方法,学会自制汽水,感受制作的快乐。探究实践能用实验证明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泡里是二氧化碳,知道汽水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态度责任能利用对物质的了解,对事物进行改造。【教学重点】依据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猜想。制作汽水的原料和方法。【教学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制作汽水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视频材料、纸杯、吸管、白醋、小苏打、锥形瓶、带胶塞的导气管、烧杯、澄清石灰水、干净的饮料瓶、冷开水、柠檬片、白醋、食用色
21、素、汽水配料表。学生小组每组制作汽水材料1份。【教学过程】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老师问: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最想做些什么?学生交流:最想做的事情:游泳、吹空调、吃冰棍、果汁、西瓜、喝汽水2.教师点评:要注意安全,要去正规游泳池也要适当的运动,不要得了空调病也要控制好量,否则肠胃受不了你的生活方式很健康老师问:汽水是什么?学生交流:里面有气体(二氧化碳)3.(出示雪碧、芬达、可乐)老师最喜欢在夏天喝这种饮料,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汽水(板书:汽水)为什么把它们叫做汽水呢?4.喝过汽水吗?喝汽水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喝汽水的感觉(爽、有气、很刺激、打嗝)5.
22、为什么会感觉很爽很清凉呢?学生回答:喝完汽水后气体会从口中和鼻中排出,会带走身体里一部分的热量。6.教师小结:难怪喝完会这么爽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夏天最想做的事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教育。通过出示汽水,以及追问喝汽水时的感受,引出今天的研究内容“汽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创设活动证实关系的基础上猜想多种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游戏活动,验证猜想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也准备了一瓶汽水,小组里观察一下,里面有没有气体?学生观察,交流发现:没有气体。2.老师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学生打开瓶盖,观察,交流:有声音。3.我们打
23、开瓶盖,再来看看有什么发现?老师提醒大家打开观察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学生操作并交流发现:(板书:气体)追问: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有气体跑出来了小结:气体的流动产生了声音追问:哪里? 学生交流:在瓶壁上有气体-气体在水里会形成气泡。老师提问:说明什么?小结:气体的流动产生了声音4.老师这里有四种物质(PPT),都是可食用的,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像汽水里这样的气泡?糖+白醋能产生气泡吗?5.每个小组里各有两种物质,分别倒入空杯中混合,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也能产生气泡,说明它们混合后产生了气体,这个气体是产生的新物质。6.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秋苏教版 六年级 科学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