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设计(2023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设计(2023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设计(2023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利用豆子、回形针、泡沫块、医用棉花球等足够“轻”的物体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类比、转化出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第二部分是比较一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物体,发现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物体密度的不同。本课需要学生应用上节课的方法,来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感受一定量空气究竟有多重,进一步确认空气是有质量的。同时,本课用多种物体作为参照物去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希望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到相同质量的物体有不同的体积,从而对物体密度有一个直观的感知,为以后学习密度概念积累经验。【学情分析】不少学
2、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大概20筒空气的质量等于3-5颗绿豆的质量(当然打气筒的大小以及绿豆的大小也会导致具体数据发生浮动),已经感受到了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测量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可能还需要学生在语言上清楚地表达出来。同时,学生脑海中已架构起的是空气质量与绿豆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用其他足够“轻”的物体去衡量空气的质量,这也是这节课需要去体验的。【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利用多种足够“轻”的物体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类比、转化出一袋(约100筒)空气的质量,知道一定量的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科学思维:能使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推测出更大体积空气的质量。探究实践:在使用
3、简单的仪器测量并记录20筒空气的质量,通过类比、转化的方式得出一袋空气的质量。通过对比一袋空气和它同质量的“标准物”,认识到质量相同的物体可能体积不同。态度责任:在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中,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不同的“标准物”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并通过类比、转化的方法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难点:在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实验中,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准确记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高精度电子天平、板贴、皮球、打气筒。学生准备: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设计2023年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2.5 一袋 空气 质量 是多少 教学 设计 2023 新教 三年级 科学 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