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
《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单元及期未测试合集(含答案及解析)【可编辑可打印】(16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3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目 录第一单元11氓11氓 答案5离骚(节选)6离骚(节选)答案102孔雀东南飞并序112孔雀东南飞并序 答案143蜀道难15蜀相153蜀道难 答案19蜀相 答案194望海潮20扬州慢204望海潮 答案23扬州慢 答案23第一单元综合测试25第一单元综合测试 答案37第二单元415阿Q正传(节选)41边城(节选)415阿Q正传(节选) 答案48边城(节选) 答案486大堰河我的保姆51再别康桥516大堰河我的保姆 答案55再别康桥 答案557风景谈56秦腔567风景谈 答案63秦腔 答案638茶馆(节选)658茶馆(节选) 答案69第二单元综合测试7
2、0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答案81第三单元869陈情表869陈情表 答案90项脊轩志92项脊轩志 答案97归去来兮辞并序99归去来兮辞并序 答案10310兰亭集序10510兰亭集序 答案10911种树郭橐驼传11111种树郭橐驼传 答案11512石钟山记11712石钟山记 答案121第三单元综合测试123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答案135第四单元13913自然选择的证明139宇宙的边疆13913自然选择的证明 答案143宇宙的边疆 答案143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144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答案148第四单元综合测试149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答案161 第一单元1氓一、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3、12题。桃夭诗经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夭夭:美丽而茂盛的样子。归:出嫁。艹贲(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蓁(zh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之夭夭”,以夸张开篇,扑面而来的娇艳桃花,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色彩感。B.“有艹贲其实”本义是树上结的桃子又多又好,此处暗示了女子婚后生儿育女,让夫家人丁兴旺。C.全诗三章,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树的生长相呼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D.此诗反复用一个“宜”字
4、,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君子于役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役:服役。埘(sh):在墙上凿洞做成的鸡窝。佸(hu):相会。桀:木桩。诗中指供鸡栖息的木架。括:义同“佸”,指牛羊聚集在一起。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以重章叠句的手法来推进情感的抒发。B.每章开头,都
5、是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C.这是一篇“思妇之辞”。丈夫在外行役,长久不归,妻子在家日日盼望,每当黄昏日落之时,其思念来得尤其强烈。D.本诗抒发了思妇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战争或劳役给家庭带来的痛苦。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景物描写在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二、语言文字运用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载:副词,又。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言:助词,无实义。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介词,把。6.下列对诗句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C.“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用了赋的手法,叙男子求婚、女子许婚。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有尽头。7.下列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8.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诗经先民的歌唱。史记史家之
7、绝唱,无韵之离骚。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9.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诗经读书交流会,主题是“诗经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过60字。1氓 答案1.A解析 A项,“以夸张开篇”错误,应是“以比喻开篇”。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树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解析 首先明白“比
8、兴手法”的定义,然后分析诗歌中哪些地方是“比”,哪些地方是“兴”。3.B解析 B项,“都是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错误,应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4.同意。黄昏易使人产生“思人”“思家”之情。黄昏之景可入诗的有很多,诗人只写了进入思妇视野中最能触动心弦的几样景物:栖于埘的鸡,幽冥的黄昏,归圈的牛羊。这是经过思妇感情过滤后所突现的景物,是人物在特定情境下感情的折光反映。这些景物突出了一个“归”字,使她产生了孤寂、忧伤之感。于是,诗人借助景物,把人物感情中最强烈、最集中的一点“等待”凸显出来了。解析 首先表明观点,然后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体现在什么地方,即“日之夕”和“鸡”“羊牛”的状况。根据相关信息,
9、可知诗歌与思妇有关, 和“于役”的丈夫有关。最后要根据诗歌意思,分析特殊的景物描写在表达情感、体现主题方面的作用。5.A解析 A项,载: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6.B解析 B项,诗句运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7.C解析 C项,“复关”代指女子的心上人氓。8.示例 庄子哲学的天籁。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颜氏家训一位父亲的叮咛。聊斋志异瓜棚下的怪谈。三国演义龙争虎斗。解析 要选择自己熟悉的名著,要能够体现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9.示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许多经典名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去欣赏其无穷的魅力吧!解析 要扣住诗经及“鉴赏”,要抓住
10、诗经的主要特点。因为是开场白,所以要求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离骚(节选)一、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屈原庙梁辰鱼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注梁辰鱼:戏曲作家,生活在君庸臣昏、宦官当政的明末时代。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作为祭品用。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中山神、仙灵的形象。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芳杜:香草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寒云”来渲染凄清的氛围,人们祭献白蒿来表达对屈原的哀思之情。B.颔联写屈原
11、作品中民间传说中山神、仙灵的形象日夜陪伴屈原,使屈原的灵魂得到慰藉,表达作者深深缅怀屈原之情。C.颈联写楚怀王“巫山云雨”之事和屈原投水而死的事件,表达作者对楚怀王的荒淫无道的辛辣讽刺,也暗含对屈原大业未竟的惋惜之情。D.尾联写屈原庙中的景色,斑竹泣芳杜,鹧鸪啼黄昏,渲染一种安谧宁静的气氛。2.本诗的尾联是怎样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旅中送迁客吴融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灵均”是屈原的字,表面写朋友去凭吊屈原,实写其被贬的遭遇。B.颔联
12、点明送别的时间,色彩鲜明,所用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C.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情感真挚,格调相同。D.本诗融叙事、写景、抒怀于一体,描写简略精当,感情深沉含蓄。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二、语言文字运用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吾知其亦已兮A.肇锡余以嘉名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C.恐年岁之不吾与D.高余冠之岌岌兮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竞周容以为度乘骐骥以驰骋兮B.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夫孰异道而相安偭规矩而改错D.哀民生之多艰惟草木之零落兮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3、()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篇章。B.我国文学史上素有“风骚”之说,“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表示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2)在离骚(节选)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用香蕙作佩带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集白芷为饰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3)屈原在离骚(节选)中讽刺那些违背
14、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将苟同别人作为法度的句子是:“,。”(4)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5)离骚(节选)中用香草作比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句子是:“,。”9.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废墟中写道,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曹雪芹、杜甫、孔尚任、鲁迅等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仿照下面的例句,从上面所举的人物中选取两位写句子。例:曹雪芹不想大团圆,于是辛酸哀痛作红楼梦,以昭示封建家族的衰落。(1) (2) 10.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将其整合成一个单句,介绍“
15、端午节”。(不超过40字)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汨罗江的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每年都会举行龙舟竞渡活动。过端午节时人们通常要吃粽子。粽子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离骚(节选)答案1.D解析 D项,“渲染一种安谧宁静的气氛”错误,应是“渲染一种凄凉哀婉的气氛”。2.诗歌的尾联用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的手法来表现诗境。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衡低泣,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的景象,渲染了人们前来拜谒屈原庙的凄清氛围。这种景象表达了诗人
16、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解析 首先答出尾联运用的手法,因为尾联是写景句,可以想到“情”与“景”关系的术语;然后分析诗人写了什么景,最后分析其中蕴含了什么情。由注释,并结合屈原的身世,可知表达的是诗人缅怀、同情屈原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之情。3.C解析 C项,两首诗格调不同。本诗主要是对朋友的担忧与不舍,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开篇就是大气的风景铺垫,有离别的叹息,更有对朋友的劝勉。4.对朋友的担忧。“天南不可去”写南方为蛮荒之地,“落日青山路”,写此去路途遥远,为朋友担心。对朋友的不舍之情。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无人可以倾吐平生心事。对朋友正直品格的赞赏。朝中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
17、少,但是非曲直自有神明鉴证,间接赞赏友人敢于直言的品格。5.C解析 A项,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以嘉名锡余”。B项,被动句。C项,和例句相同,均为宾语前置。D项,定语后置。6.D解析 A项,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B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D解析 D项,“屈原作品集”错误。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8.(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5)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9.示例 (1)
18、屈原不想大团圆,于是忧愁幽思作离骚,以表现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杜甫不想大团圆,于是抑郁悲痛作“三吏”“三别”,感叹人民在战乱中的悲惨。解析 要从所给的人物中选取两个人物进行仿写,要联系所选人物的作品及作品的主要内容。10.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2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第12题。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注飙(bio)风:暴风。修修:形容树木干枯的样子。思:悲。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19、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这三句写秋风萧瑟,诗人愁情满怀,出入难安,无计摆脱。B.“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何人”“谁不”,表明除了诗人以外,座中其他人都不忧愁。C.“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两句,描写了北方边地的树木被狂风吹得枝叶干枯,给人以萧疏之感。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两句,表明诗人离家越来越远,乡愁越来越重,因而日渐消瘦,衣带渐宽。2.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34题。西北有高楼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20、。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这四句诗重在写歌者地位的不凡。B.“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两句中,“清商”写出乐曲的特点,音调清越;“徘徊”,写出歌者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C.“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中的“知音”指懂得乐曲中意趣的人,引申为了解对方内心抱负的人。D.这首诗歌所吟咏的是高楼上的弦歌,那激越、悲哀、动人的乐曲,引起了一个楼外人对歌者的同情和知音稀少的感慨。4.“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张庚在古
21、诗十九首解中评价这四句诗“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对张庚的评价你是怎么理解的?二、语言文字运用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白:告诉、禀告。B.谢家来贵门谢:辞别。C.却与小姑别却:退下。D.虽与府吏要要:要求。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妾不堪驱使不堪吏人妇B.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C.始适还家门适得府君书D.便言多令才便利此月内7.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汝岂得自由B.槌床便大怒C.哽咽不能语D.可怜体无比8.某校的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话剧,在晚会上表演。下面是这次演出的节目单:晚会节目单(1)孔雀东南飞(原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编辑可打印 人教版 2023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同步 练习 单元 测试 答案 解析 编辑 打印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