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
《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密训高频考点汇总(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3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4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6第四章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8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9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11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12绪论0.1.1“文化”名称的来源1.“文”:【1910、0701】“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0601】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2.【0610】“化”的本义:改易。【2008】易学著作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里指的是自然的生成演化。3.文化:【0810、0510】最早合成说苑.指武:“凡武
2、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1604、1504、0810】翻译:culture。4.【1804】“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段文字出自论语雍也。0.1.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1.【0410】(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170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苏联大百科全书定义:“文化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2)狭义文化:【1710、0710】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注重人的心态部分。2.【1
3、510】理解广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0.1.3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1.【1010】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1710、1504】在诗歌题材问题上,律诗盛行于唐、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等。2.【1810、1710、0910、0710】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
4、称为文化事象。【1101】如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等等。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3.【1510、1504、1310、0901】文化内涵:“筷子文化”“扇子文化”是针对其文化内涵而言的。【1310、0901】5.【1201】文化政策:如: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6.【1804】不同历史时期,标志人类创造力的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标志之一的是农具。0.2.1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1.【1804】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1804】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
5、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1804】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2.【2010、0510、0501】国别文化: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3.【0610】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1510】以文字典籍为媒体。0.3.2文化传统1.【1604、1301、060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1604】对文化传统应秉持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1504】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
6、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3.【1210】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制宜,又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0.3.3文化遗产1.【1604】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1910】世界遗产公约的全称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1.1中国地理简要概况1.【1904、1704、1604、1504、0310】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0810】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
7、它的地理条件。2.【1804】基本地理概况: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领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其中东海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3.【1904、1604、050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4.历史上人群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曾经居住过吐蕃和羌人。【1610】第二阶梯:云贵高原:西南夷。【1210、0801、0610】四川盆地:南部-西南夷;北部-古代巴人、氏人、羌人。山西高原:有居“天下之势”的说法。【0410】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华北平原:中华文化的又一摇篮,汉民族聚居区。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
8、三角洲平原组成。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是秦汉时“百越”民族的居住地。5.【1910】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是发生在元明清时期。6.【0710】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黄土高原地带。【1810】历来有“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山西。7.【1510】秦汉以前大量居住在成都平原的是汉族人。1.1.2地理条件的影响1.古代文明发源地:【1301、0710】古埃及-尼罗河;巴比伦-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1810】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兴起的地域是黄河中下游。2.【160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两大趋势,而追求统一总是占主导的倾向。【0910】古代文明的成功依
9、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3.【1510、0810】甲骨文中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在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形成。4.【1310、1110、0910】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基调是统一。1.2.1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1.【1510】尚书禹贡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九州包括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冀州。2.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0210】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因素):【1510】如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建筑,长江流域的干栏式结构建筑。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0、如桐城派的方苞、姚鼐。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3.【1904】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时,“不期而会的诸侯有八百诸侯。代要域化古重区文1.【1904】楚地,司马迁一分为三,即西楚、东楚、南楚。【1904】司马迁:“沃野千里,人民好稼穑,殖五谷,有先王之遗风”。说的是关中地区。【1310、0901】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相当全面地描绘了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2.【1810】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思想、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3.【110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1904、1804、1010】“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
11、文学传统的根基。1.3.1保护方面的作为1.【1604、0510】孟子提出不违天时观念。2.【1804、1404、1201】秦汉时期,为拦截敌人的骑兵,在边关要塞广种榆树,同时起到绿化作用。1.3.2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成就1.【1804】水利的兴修:西北地区的宁夏,在南方经济中心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就有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2.运河的开凿:【2008、1504】元朝开通京杭大运河,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1810】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1804】北宋的运河以开封(都城,古称东京汴梁,【1210】定都开封为就汴河水运)为中心,【1301
12、、0601】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1804】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清朝后期。3.【1904】因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黄河下游改道、迁徙成为常态。这种现象始于公元10世纪。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1.1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1.【1604、1210、0801】中国文化的源泉是先秦文化。2.新石器时代:【1910、1704、1310、0910】时间:距今1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1110、0510】此前为旧石器时代,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农业。【2010
13、、0810】三大文明成就: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1504】陶器的制造是贯穿于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手工业。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形成等。【1210、0801】陶器的烧制还带出了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青铜器制造。2.1.2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1.三皇五帝:【1710、0810、0701】据史记五帝本纪收录于史记中记载,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1001】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2.中华民族最初凝聚:【1510】黄帝时期:史记记载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战争、宗教
14、活动(影响更深远)。尧舜时代:尧舜时代著名的故事是“尧舜禅让”,及史记所说的“乃命羲和敬顺昊天”。【1404】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敬授民时”。2.1.3.1尚忠的夏文化1.【1510、1504、1110】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1804、1310、0601】“夏(尚)忠”。2.【2008、1904、1804、0710】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族群的代兴。【1810、1010】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五百年,【1210、0510】考古发掘出“二里头文化遗址”,是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2.1.3.2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1.【1001】以盘庚迁殷为界,商朝历
15、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都城多迁移,后期定都河南安阳。【1904、1504】夏朝开始的战争征服的做法。2.【1704】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而这些发现,都与殷商宗教生活有关。3.【1710、1504】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祗和祖先神三大分野。武丁以后,“在所有的神灵中,祖先神灵祭祀占据主要地位”。4.【2010】西周建立的新社会制度是分封制。5.【0901】周人的“贱业”概念指的是商业。【1510、1310、1201、0910】周人极端重视的是农业,除了把农耕作为简单的生产行为,更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继承传统和防止腐化。6.【16
16、04】中国统一文化历程的开始始于西周。2.1.4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1.【1910】儒家重要典籍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和“平天下”。2.【0810】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结束。【1610】以公元前476年为界,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前后两期。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高峰,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1604、1504、0701】思想核心是“仁”。【16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804、1710】孟子提出性善论,发展为“仁政”,要求君主“制民之产”。【0410】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典籍:论语、孟子、大学、
17、中庸。道家【1910、1610、0610】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老子“清虚自守,卑弱自持”;【2010、0501】在政治上则崇尚“无为而无不为”。【1201】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最高表现是“逍遥游”。法家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1904】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1810】后期法家的集大成人物是韩非子,发展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墨家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是位手工业者。【1301、0601】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阴阳
18、家【2008、0510】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始终”说。名家【1410、0701】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0610】公孙龙、惠施有所谓“离坚白”“合同异”之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2.2.1开拓文明1.汉武帝先后派唐蒙、司马相如、【1910、1504】张骞(打通著名的“丝绸之路”做出重大贡献)三次通使西南夷。2.【1610】先秦时期,秦、赵、燕都曾修建过长城。2.2.2格局1.【2010、0910】秦朝最高权力者称皇帝,皇帝之下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皇
19、帝的副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1101】御史大夫掌管重要文件,负责监察百官和司法审判。2.2.3重农主义1.【1704】商鞅在秦国变法,“驱农归战,利出一孔”的政策,是典型的重农主义。2.2.41.【1610、1510、0510】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经学尊儒术”。2.【1410、0601】两汉儒学独尊的重要结果是士族阶层的养成。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2.3.11.【1704、1404】311年西晋,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最大的西晋灭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2.【170
20、4】汉族的迁移是因边地民族的内侵。亡引起内侵的民族一般有所谓“五胡”之说。3.【1904、1510、1410】魏晋最重要学术现象是玄学,魏晋最重的变动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谈”,【1910】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4.【2008】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间。2.3.31.佛教发展的南北之分: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1910、1704】皇帝佞佛以梁武帝为最甚,他曾佛教的四次出家。北朝“偏于教”。南朝信佛喜兴建寺院,北朝喜
21、欢立塔造像。2.【1404】神灭论作者范缜。传播3.【2010】北魏时期,拓跋氏为促进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实施了均田制。2.4.11.【1810、1101、0501】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的是隋唐,【1510、1210、0601】三省即中书省、门下开放的省、尚书省。【1904、1201】六部隶属于尚书省。2.【1604】唐朝皇帝被推举为众多民族的“天可汗”。立国精首都长安堪称世界文化的融会场和集散。3.【1610】“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4.【2010】唐代,佛教神有各种宗派,最终形成独占天下局面的是禅宗。2.4.21.【1904】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的是唐朝,【14
22、10】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唐宋间得名。2.【1704、1410】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白话小说之祖。“宋杂剧”已经商业化,以温州为社会文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南北相应。3.科学技术的发展: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化的变(毕昇发明)。宋代的“走马灯”游戏利用的是热气的动力学原理。唐代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革记述了各种农具,包括曲辕犁。【2008、1910、1704】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问世于北宋,作者是沈括。4.【2010、1610】景德镇成为天下“瓷都”是在宋代。2.4.3民族传统复归下士大夫的文化振作宋代士大夫出现类似后世“党派”的政治群体。【2008】唐代有
23、所谓的“牛李党争”。北宋有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2.5.1元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元朝的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二等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欧洲人。汉人:第三等人,南人。【1404】“儒户”,是对汉族读书人的称谓。2.世界性文化交流:【1404】孟德高维诺: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鄂多立克:曾到北京,建立教堂。【1704】元朝最著名的是来自威尼斯的马可波罗,被任命为扬州官员。【1410】八思巴:被忽必烈奉为国师。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2.5.2.1东西方的相遇1.东西方文明的相遇:公元1543年是世界史关键年头。【1710】葡萄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00321 中国文化 概论 高频 考点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