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320领导科学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自考00320领导科学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0320领导科学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知识点名称内容领导活动的产生、发展1.原始社会的领导活动特点:简单;采取原始的集体领导方式;与图腾崇拜结合在一起。2.领导活动历史演变:原始社会(产生)奴隶社会(发展)封建社会(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3.(1)小生产条件下的手工操作,生产规模较小,社会联系不多,生产活动主要是依靠经验积累进行的。与此相适应的领导方式,也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干,故这种小生产条件下的领导,又称为家长式的经验领导。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领导方式(2)经验领导:主要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干实施领导的领导方式是经验领导。(3)科学领导:指的是科学化、民主化的领导。社
2、会主义社会的领导方式(4)集体领导:指由多人组成的集体领导机制,意即在决策上由一个集体或机构整体负责,而非一人决定。(5)专家式领导:也称专家辅佐式领导,是一种符合现代条件下对内行和高度专业水平提出的客观要求而后应运而生的知识型领导。资本主义社会的领导方式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4.现代领导发展趋势:(1)领导决策专门化;(2)领导价值普世化;(3)领导方式民主化;(4)领导方法科学化:科学化趋势表现在:程序化;科学化。(5)领导主体集团化。5.民主化标志:(1)权力分享、权责一致是民主体制根本特征。(2)“事业部制”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3)民主化趋势的另一表现
3、是监督的独立化。(4)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治化。6.事业部制:(1)人物:斯隆。(2)前提:在“经理制”基础上提出“集中政策,分截管理”建立“事业部制”。(3)实质: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7.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8.领导科学产生历史条件: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活动的变化现代领导经验领导科学领导领导科学的产生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0世纪30年代后)。9.领导活动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源泉,领导工作实践就是领导活动实践。领导是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
4、发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领导活动是领导科学知识体系最基础的概念。10.代表现代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可归纳为:(1)特质理论;(2)行为理论;(3)权变理论;(4)变革理论;(5)魅力理论。11.孙武孙子兵法;司马光资治通鉴;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12.领导科学范围:(1)领导本质的理论。(2)领导观念的理论。(3)领导职能的理论。(4)领导体制的理论。(5)领导者的素质和修养的理论。(6)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7)领导绩效考评的理论。13.研究对象是领导活动。基本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领导规律体现:现代领导活
5、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特点:(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知识点名称内容领导14.(1)领导就是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群体成员服务,为公共使命和群众利益服务,是“领导活动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归宿”,是领导活动的本质。(2)品德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因素。(3)领导属性:1)自然属性带领、引导、指挥、协调;标志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2)社会属性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成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4)领导基础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5)领导综合影响力的要素:权力、品德、知
6、识、才能。(6)领导实践的特征:1)权威性,首要特性。2)依附性。3)目标性。4)组织性。5)协调性。6)超脱性。7)服务性。(7)领导者权力:1)外在权力:即法定权力,或职位权力,主要是指依据职位而产失的权力,包括奖惩权和各种法定职权等。2)内在权力:即个人权力,包括威信威望、模范感召权和专长权、参考权等。15.(1)以领导工作的重心为尺度:1)以人为中心的领导、2)以事为中心的领导、3)人事并重式的领导。(2)以领导的历史进程为标准:1)自然式领导、2)家长式领导、3)管理式领导、4)公仆式领导。(3)以领导的层次为标准:1)高层领导、2)中层领导、3)低层领导。(4)以领导的工作领域为标
7、准:1)政党领导、2)行政领导、3)军事领导、4)企业领导等。(5)以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和影响来源为依据:1)正式领导、2)代理领导、3)非正式领导。(6)领导综合影响指能够使别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来源:法定职权、业务专长、人格魅力。领导者16.(1)领导活动的主体只能是领导者,领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只能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领导者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3)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4)二者关系:1)相互信任的关系。2)相互促进的关系。3)相互支持的关系。
8、4)相互转化的关系。5)相互监督的关系。从性质上说,二者的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17.(1)领导者特征:1)拥有职权。2)负有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2)领导者责任:1)政治责任;2)工作责任;3)法律责任。被领导者18.(1)被领导者特征: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2)被领导者对待领导者的正确做法:1)服从领导。2)支持领导。3)监督领导。(3)被领导者作用: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2)被领导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效能起决定作用。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知识点名称内
9、容领导的职能19.领导职能重要性:(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20.(1)领导的基本职能:1)科学决策。2)选才用人。3)思想政治工作。(2)领导职能:1)引导: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2)指挥职能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示范作用的表现:领导表扬先进,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典型引路;身先士卒,为人表率等等。特点:常常是无声的命令,这种指挥方式,往往能取得突出效果。3)组织就是按照目标
10、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4)协调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各部分和组成人员之间通过不断、及时的调整。5)监督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6)教育是対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改正错误。指挥、监督、引导属于领导的一般职能。领导的原则21.(1)统一领导原则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规范。应用:1)组织体制统一领导、2)人员序列统一领导。(2)权责一致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
11、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3)民主公开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4)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5)分层领导原则要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1)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所决定。2)分层领导与领导职能相适应;3)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22.群众路线原则要求:(1)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创造者的观点;(2)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观点;(3)树立一切向群众负
12、责的观点;(4)树立相信/依靠群众的观点;(5)最根本的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23.(1)我国领导的总原则是指在我国领导实际情况中那些根本性和综合性的原则。包括: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群众路线原则。24.领导总原则中群众路线原则对各级领导者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的观点。2)要正确认识无产阶级领导者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公仆的本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观点。3)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准则,树立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4)要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前进的真正动力
13、,树立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5)要用正确的方法领导群众,最根本的是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第四章领导观念知识点名称内容领导观念概述25.(1)领导观念不是泛指领导者头脑中的一切观念,而是专指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或反映。(2)领导观念的作用是支配领导者行为的决定性力量,决定着领导者对领导方式的选择、工作目标的确定以及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等。(3)推动领导观念更新的原动力:1)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26.领导观念和领导行为之间的关系:(1)领导观念产生于一定时代的领导实践。(2)领导观念影响着领导行为、制约着领导行为的结果。(3)领导
14、行为也影响着领导观念。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27.(1)正确权力观念要求:1)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识。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3)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4)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5)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2)人本观念要求: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6)倡导人文关怀。(3)法治现念要求:1)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2)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3)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4)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4)正确的、清醒
15、的政治观念要求: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3)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4)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5)科学政绩观要求:1)明确什么是政绩。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4)明确怎样创造政绩。(5)改革创新观念要求:1)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2)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3)坚定改革创新的立场和方向。4)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5)善于选择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6)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1)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4)保证领导事业发
16、展的不竭动力。28.现代领导基本观念:(1)政治观念;(2)人本观念;(3)权力观念、(4)法治观念;(5)市场经济观念、(6)改革创新观念;(7)政绩观念。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是:(1)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2)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3)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4)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5)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6)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7)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第五章领导决策知识点名称内容决策及其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29.(1)决策活动特征:1)针对性;2)目的性;3)实施
17、性;4)选择性;5)优化性。30.(2)林德布洛姆:提出渐进决策模式,他认为决策过程并非完全是一种理性的过程,理性决策模式不能够适应现实决策过程中的实际要求。(3)赫伯特西蒙:提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主张决策者以较为符合现实条件的满意目标来取代追求理想条件的最优目标。(4)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把“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作为卓有成效的管理的基础,认为时间是最珍贵的资源。31.(1)霍布森选择意味只有一个方案而无其他选择余地的决策“单方案选择”。(2)最优决策指决策者追求理想条件下的最优目标,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3)科学决策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
18、的目标、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4)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型决策,指行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5)战略决策:是关系到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主要表现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及重大方案。(6)满意决策指决策者根据现实的条件,追求一种满意结果的决策。(7)风险型决策指提供给决策者的每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但是各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是已知的。(8)不确定型决策指提供给决策者的每个方案可能出现好几种不同的结果,而各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概率又是未知的。(9)领导决策领导者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不断地作出各种决定,进行决策。(10)宏观决策指对国家和社会的
19、发展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措施等重大问题所做的决定或选择。(11)基层决策由基层领导作出的决策,是为了实现高层或中层决策而进行的决策。(12)经验决策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认识与分析,以及对决策方案的选择,完全凭借决策者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决策。(13)程序化决策又称常规型决策,指行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的决策。(14)非程序化决策又称非常规型决策,指决策者对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发生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32.(1)决策环境指决策所面临的时空状态,即一切影响决策产生、存在的因素的总和。(2)决策机制指决策组织有机体系的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决策是人们对
20、行动方案的对比选择,选择达到目标的具体途径。(4)决策地位现代社会的领导者的基本职能首先是决策,它是领导工作的关键环节。(5)决策实质:选择方案。(6)在领导工作中地位:首要的基本职能。1)任何领导工作都离不开决策。2)决策是贯穿于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3)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4)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5)决策水平的高低是检验领导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7)理性决策模式:强调决策必须严格依照科学程序进行,注意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决策,注意决策过程中的定量分析,甚至不惜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8)渐进决策模式:把决策看作是对原有的决策逐步加以修改的渐进过程。根
21、据实际的情况,决定原有决策哪些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增加,进而给以适当的修正。(9)综合决策模式:认为当社会环境没有剧烈变化,原有的政策无需重大变动时,就应更多地利用渐进决策模式的原则和方法,减少实际分析问题的范围和内容,找出那些影响问题的最重要的因素进行分析,作出变化较小的新决策,以便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和方法33.(1)科学决策必须遵循基本原则:1)客观原则(首要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7)“外脑”原则。(2)科学决策的基本标准:1)具有明确的决策目标;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既定的目标;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
22、代价最小。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4)科学决策的程序:1)科学决策的含义;2)明确问题,确立目标;3)集思广益、拟定方案;4)分析评估,选择方案;5)实施方案,反馈修正。(5)领导者在决策实施阶段应做好的主要工作:1)编制实施方案,把决策具体化;2)组织实施力量;3)落实实施责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4)建立反馈系统,及时检查发现决策方案实施中的问题。34.用全面观点看政绩:(1)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2)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3)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4)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5)既要看经济发展
23、,又要看社会稳定;(6)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7)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35.(1)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作出的决策。战略决策是关系到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2)追踪决策特征: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3)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3)经验决策。36.(1)德尔菲法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2)头脑风暴法指依靠一定数量专家的创造性逻辑思维对决策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状况作出集体判断的方法。(3)决策树法比较直观,把决策过程简要地勾画出来,便于决策者有顺序、有步骤、有逻辑地进行决策,它既可用于单阶段的决策,也可用于多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00320 领导 科学 高频 考点 重点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