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线索(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
《专题5:线索(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线索(原卷版+解析版)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讲专练(3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线索知识储备一、记叙文的线索1.记叙类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其作用是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抓住文章的线索,便能体察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文章可以只有一条线索,也可以有多条线索。因此线索可以分为明线和暗线。寻找线索要关注文中出现频率特别高的物品、地点、人物等,这可能是小说的明线;要注意情感的变化,这往往是小说的暗线。如鲁迅藤野先生(部编版八上)一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文章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2.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1
2、)可以集中表现主题,因为主题是通过材料来体现的,材料又是由线索串联起来的,如果没有线索,材料就是一盘散沙,也就无所谓主题的表现了;(2)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突出,因为人物形象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而事例也要由线索来串联,如果没有线索将事件串联起来,人物的特点是难以刻画鲜明的;(3)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缜密,更严谨,使文章形成整体。二、明确常见的线索1.以人物为线索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叙事,以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贯穿全文。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通过写父亲过铁道卖橘子的过程,表现了父子相爱相怜的真挚动人的感情。2.以事情为线索以中心事件贯穿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全过程,那么这个事件
3、就是文章的线索,如社戏描写鲁迅盼社戏,看社戏,怀念社戏。3.以物品为线索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在事件的各个阶段重复出现,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它的形象。这种物件往往起过渡作用或象征和点明中心思想。如皇帝的新装是以皇帝新装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4.以地点为线索按地点的转换叙述,故乡一文中“我”的活动是: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全文是以人物行踪为线索的。5.以时间为线索以故事的发展以时间推移来组织材料,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如金色花写孩子变成金色花与妈妈一天的游戏玩闹。以“当你沐浴后做祷告 ”“吃过午饭、黄昏时”这些表示一天内时间推移的
4、词句来组织全篇,推动情节的发展。6.以感情为线索以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为主线来组织安排材料,情感变化的各个阶段贯自然过渡,对照清楚。如秋天的怀念全文写三次看花,作者对母亲的漠视到理解,文章以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我不理解母爱的愧疚、自责为情感线索。7.以某一问题为线索如驿路梨花一文以“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引起悬念,又围绕着“谁是主人?”这个问题分两层来回答。第一个层次误认为主人是瑶族老人,老人回答“我不是房子的主人”,从而引出哈尼小姑娘;另一层次由哈尼小姑娘引出解放军盖茅屋,两个层次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巧妙地回答了“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8.双线索即明暗两线如藤野先生明暗两条
5、线索:一条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属于明线;另一条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属于暗线。三、把握文章线索的方法关注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如背影。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从题目“从到”就可看出,该文以地点为线索,由一个地点转换到另一个地点,人物活动空间很大。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如白杨礼赞第1段就说了白杨树实在不平凡,这样相同或类似的句子在第4段、第6段反复出现。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记叙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是以“我”对
6、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讨厌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敬意淡薄敬意完全消失新的敬意。四、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1)从标题入手。标题被誉为文章的“灵魂”。因为标题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透过标题我们可以理出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方面写百草园的无穷趣味,另一方面写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2)从文章的线索入手围绕文章线索,即可梳理出行文的思路。记叙文线索多样,有的以人为线,有的以物为线,有的以事为线,还有的以情为线,而以时间、空间为线的更是多见。寻找文章线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看标题。如果全文始
7、终围绕标题来写,标题用语贯穿文章始终,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看写作对象。有的文章会始终围绕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写,如紫藤萝瀑布,“紫藤萝”便是文章的线索。看地点变换。有的文章往往以作者的视线或游人的行踪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时间变换。有些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或安排材料的。看中心事件。有些文章始终围绕着某一矛盾来写,这一矛盾就是文章的线索。看感情线索。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其中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从段意、层意、句意入手梳理全文的思路,要先理解每一段的意思,再看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梳理文章局部的思路,比如某一段的思路,从理解句意入手,在段落内划分层意。(4)从标
8、志词入手抓住时间标志的词语。抓住地点转移的词语。抓住特殊词语。表示并列关系的“第一”“第二”“第三”;表示承接关系的“首先”“其次”“最后”;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仅”“而且”;表示因果关系的“因此”“所以”“由此看来”等。(5)从关键句入手每一段段首或段末的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过渡句往往预示着文章中这一方面内容将转换成为另一方面的内容。因此,抓好过渡句,就能理清作者选材的行文思路。照应句。照应句指文章中上下文之间的相互呼应的句子。作者写作时,为使文章结构严谨,脉络贯通,通常都有严密的照应。或事事照应,或情情照应,也可反复呼应,从这种严格的照应中,我们能理出事件的结束或情感的完结。议论句、抒情
9、句。记叙文中的这类句子往往很重要。(6)从内容入手抓住情节转移(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起因经过结果)。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如“不解”“喜欢”“误解”等。抓住描写对象的不同、描写角度的变化。(7)从要素入手。考点全解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往往围绕“六要素”组织材料,读这类文章时,只要寻找到“六要素”,通常就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如散步一文,时间:春天;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起因:走哪条路发生分歧;经过:经思考,采纳了母亲的建议走小路;结果: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人一起走小路。“六要素”一出来,思路也就明晰了,文章的主旨也就不言而喻了。一、概括文章的线索 1.常考题型(1)文中
10、,或者题目中的某个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3)本文以什么为行文线索?(4)本文有两条线索,请分别说说明线,暗线是什么?2.答题思路(1)关键句“线”:注意开头句、结尾句、议论句、抒情句、中心句。(2)反复出“线”: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词语和句子。(物线、事线)。(3)标题看“线”:很多文章标题会揭示线索或包含线索的因素。(4)以情导“线”:注意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词句。(5)时空连“线”:注意表示时间变化、地点转移的词语。(6)文体隐“线”:叙事散文常以中心人物或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游记散文常以游踪为线,抒情散文常以情感为线。(二) 答题模板文章以(事物
11、、人物、事件、思想感情的变化、时间推移、空间变化、所见所闻)为线索。二、线索的作用1.常见题型(1)本文“”事物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2)文章选材众多,但不觉凌乱,请分析其中的原因。2.答题模板(1)结构上:线索贯穿了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严谨。(2)内容上:明线是.,写了内容;暗线是,写了.内容。这样双线并行,相辅相成,具有深化主题的作用。三、把握行文思路1.常见题型(1)小说的线索是,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2)通读全文,仿照示例,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3)作者围绕“”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12、4)在的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解题技巧(1)首先,审清题干所给线索,明确要求回答的是与线索相关的哪个方面。(2)将题干所给线索作为关键词,在全文中标注出与线索相关的句段,作为答案的备选区域。(3)题干中未点出线索的,依据四个“借助”,把握行文思路。借助结构层次,结合故事的情节概括。借助段落层意,通过概括段意、层意的办法来理清文章思路。借助文章线索,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借助材料顺序,将作者所写的几件事或选择的几则材料的排列顺序加以分析,体悟作者的写作思路。(4)在备选区域寻找关键词,根据已给出的提示内容,概括要求填写的内容。一般概括人物情感和心理的词语,可在原文中找到;对于情
13、节概括类题,则需在文中找到关键词,然后对事件进行概括。专项精练(一)(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圆满连接边陲的铁路终于全线贯通,首发列车命名为“圆满号”,首发通车日定在今天,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报社要推选一位随行采访记者,采访的话题定为“讲述你心中最圆满的圆满故事”。报社的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柳菡,因为这条铁路线从修建到贯通布满了柳菡采访的足迹,也蕴含了柳菡太多太多的思念和牵挂。车厢里洋溢着祥和与喜气,八月十五还在旅途中的人一定是奔着团圆而去的。坐在柳菡对面的,是一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一杯奶茶也要你一口我一口地喝,喝得柳菡都有几分羡慕,也勾起了她的落寞。今
14、天,原本是柳菡和大明订婚的日子,可是柳菡调整状态,笑着提出了采访的问题。新娘指着新郎笑盈盈地说:“有了他,我就圆满啦!”新郎虽有些腼腆,但表白爱情毫不含糊:“你就是我的整个世界!”幸福的表白仿佛让空气充满了甜蜜的味道。坐在柳菡旁边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嘴角挂着藏不住的笑意。听了柳菡的提问,父亲乐呵呵地说:“我家伢子呀,圆了我的梦啦!考上了博士咧,咱刘家的第一个,也是咱村里盘古开天地后的第一个咧!儿女争气,这就是咱老刘家的圆满咧!”柳菡和邻座都被这位父亲的这份自豪感染了。坐在前排靠窗位置的是一位端庄优雅的中年女士,脸上的表情略显忧郁。柳菡有些好奇,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便提出了采访问题。中年女士好像被
15、这个话题触动了心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唉母亲健在的时候,我总以为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去孝顺母亲,谁知道一错过就是一辈子我期盼的圆满就是一家人能围坐在一起,父母健在,孩子安好,一桌团圆饭香气四溢。”说着,她的眼眶泛着泪花。柳菡也被深深触动,是呀,幸福和美的天伦之乐,就是一份最朴素的圆满。她又何尝不期盼这样的圆满呢?她和大明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今年的探亲假,大明也因为执行任务而没有回来。“姐,你在这里呀!我就料到你会乘坐圆满号。”一位帅气的乘务员笑着立在她身旁。“小满,怎么是你?”柳菡惊讶地站起来,“姐是来采访的。今天,你又当班?”小满是柳菡的邻居,也听说了柳菡今天订婚延期的事。“看你这精气神
16、十足,讲讲你的圆满故事。”柳菡朝他胸前佩戴的“青年先锋标兵”的徽牌竖起了大拇指。小满调皮地挺了挺胸,说:“姐,这你还看不出吗?我现在不就是一个事业圆满的典型吗?”顿了一下,小满歉疚地说:“不过,对父母,我做得不圆满,我有五年没有陪父母一起过中秋了!但是我爸妈非常理解我!”小满转而高兴地说:“姐,我还在攻读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呢!作为新时代的乘务员,不仅要做好服务,更要把服务做到乘客的心灵深处,让每一位乘客都满意。”他忽然认真地问:“姐,你的圆满呢?”小满这一问,把柳菡的思绪推向了三年前。三年前,柳菡和大明相识于一次采访。那是个风雪交加的大年三十,柳菡作为前方记者到紧急抢险地采访。在风雪中,她看见正
17、在指挥抢险的大明。他身上的军人气质和镇定自如的神情,一下就打动了从小崇拜军人的柳菡。采访中,柳菡问大明是否担心过自己的安危。他坚定地回答了一句话:“护卫人民的安康和幸福,这是我的使命!”话音刚落,悠扬激越的新年钟声敲响,绚烂的焰火在空中尽情绽放,喜庆与祥和笼罩着千家万户。柳菡望着风雪中的大明,心想:“他就是我追随的那颗星!”后来,他们的故事,就像这列奔驰的列车,朝着既定的方向,演绎着执着和坚定。一千多个日子,这条铁路线承载了柳菡无尽的思念。两人原本定在今天订婚,祈望月圆人圆。大明也已经准假,但是部队突然下达紧急任务,不能按时回来的大明发来短信:“亲爱的,抱歉,我欠你一个圆满!”柳菡望向窗外,笑
18、着对小满说:“姐的圆满在那里!”此时,天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她仿佛看到了天空的满月与远在边陲的大明融为一体,这轮满月照着今夜所有幸福团圆的人们,也映照着人们每一个幸福圆满的日子,更照亮了柳菡的心“正是有了满月的光辉,团圆的人们才更感觉到幸福的甜蜜。”柳菡这样想着,对大明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有了更多的自豪与幸福。她回到座位,欣然回复了大明:“亲爱的,你给了我最圆满的圆满!”1这篇小说通过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请根据提示,完成“柳菡与大明的爱情故事”这一线索的情节梳理。三年前,柳菡与大明因采访相识 最后,柳菡理解了大明(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外婆的香橼树在乡间,散步
19、的路上可以看到果实累累的香橼树。金黄的果实仿佛一个个粗糙的小瓜。轻拉树枝到鼻尖,深深地闻一下,柑橘家族特有的迷人香气沁入鼻腔。正在门口溪边洗衣的老妇,上到坡道,踮起脚尖,采了三个最大的香橼。她笑吟吟地对我说:“多摘点,回去用蜜腌渍了,就可沏香橼茶喝了。”我从老妇眼角笑纹里,看到外婆的影子。20世纪40年代,曾经是大户人家小姐的外婆嫁给了贫寒的外公,靠着做各式各样收入微薄的小生意带大了四个孩子。最困难的时候,她有两个孩子在远方插队,买完米、油,头一件事就是用剩下的收入买一大版邮票。她心急火燎地给远在大西北的心灰意冷的孩子写信,她总要在信上给孩子新的希望:江南的小红萝卜下来了,她承诺要给孩子做五香
20、萝卜干。吃螃蟹的季节到了,她承诺给孩子寄蟹粉油她要省下一个月的肉票去买油膘,自己熬炼;半大的螃蟹一买就是一网兜,蒸熟后剥得两手的指甲都裂了,剥出满满的膏黄与雪白的螃蟹肉,用油熬封,用玻璃瓶装好,再用蒲叶包好,寄到大西北去。写完信,外婆骑一辆自行车,专门到邮局去寄。她总是疑心路上的邮筒收寄信件要比邮局慢一些。孩子们埋怨大西北缺乏水果和蔬菜,外婆便想把香橼树苗种到大运河河岸的荒地上去。三年,河岸边的香橼树真的被她种成了。到了深秋,外婆借了两个大箩筐,来回三趟,一次性把河岸上的香橼都采了回来。外婆将香橼洗净,切成薄片,在大团匾中晾干表面的水分。紧接着,拿出珍贵的糖,一层糖一层香橼片,紧紧码好,在大陶
21、瓮里密封一夜,再将这些被充分糖渍的香橼片平摊到大团匾中去晒。一直晒到捏起来硬铮铮,丢在碟子里当当响,而后,外婆开始缝制邮寄用的小布包:她要把这些香橼片寄到正在冰天雪地中捞河泥、种小麦与青稞的孩子手里。外婆能在艰苦的生活中支撑那么多年,始终保持淡定乐观,与她舍得留给自己一点儿精神生活也有关系。我至今还记得,外婆将带着果柄的香橼一个个串起来,吊在衣橱里,为衣服熏香;外婆的娘家虽然早已败落,但自己的那些陪嫁,外婆依旧小心翼翼地保管了很多年,那些宝贝包括一个可以插梅花的大铜瓶、一个可用来陈列果实的古铜青绿旧盘、一个宣德暗花白盘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月,简直没有什么用场。然而,外婆把采回来的香橼摊放在盘子上
22、,每个盘子里放八九枚,满屋都是黄灿灿的颜色以及清冽又扑鼻的芬芳。回看外婆这一生,大起大落。17岁前,半条街的娘家商铺伙计们都喊她“大小姐”;结婚后,她不得不成为卖炒货的小贩,后来又在里弄办的小厂成为一名两手都是机油味的女工;最后,她在为居民打酱油的小店中退休,她似乎从未抱怨过什么。她嫁了个像木桩一样少言寡语的男人,文弱书生一般,遇到事只会往她背后躲,家中买100块煤饼也挑不动,还要她一起去挑,她也无一丝怨怼。外婆从不计较她这一辈子为家族、为后辈付出了多少,她只是深信,一条河要不断地朝前走,才可能冲刷出深深的河床,汇聚无尽的溪流与雨水,蹚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直到汇入大海。基于这种朴素的认知,外婆
23、从不把时间花在抱怨上,遇见事儿,她只是不断地去想办法,不断地去行动。从起了在运河边种树的念头,到从乡下以板车载了树苗回来种,她只花了3天时间;从运河边将香橼摘回来,到晒出可以泡茶的果干,她花了10天时间;而劝说两个在外插队的儿女一定要“把书读起来,就像在大风中拢住一粒火星”,她分别花了8年和10年。最后,孩子们放下锄头,在1978年考上大学,这却是外婆完全没有料想到的。但小舅舅和三姨能从痛苦与迷茫中觉醒,我以为,与外婆辛苦攒下寄出的几十版邮票息息相关。外婆离去多年,那些运河河岸上的香橼树还在,每次回到故乡,我就去看望那些树,外婆若有所思的样子就会浮现在脑海中。这些香橼,听到过拖船的声音,听到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线索 原卷版 解析 2024 年中 语文 记叙文 阅读 专讲专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