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过适当的转换,从能源中可以获得人们所需的各种形式能量来为生产或生活服务。核能是被人类发现比较晚的一种能量形式,但已在世界能源供应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能源被使用的广泛性和技术成熟程度,可将能源分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其中,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能量资源,称为常规能源,通常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能等;而开发利用较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
2、时期和科技水平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等;但在发达国家,核能已被大规模利用,被视为常规能源。世界各国常规能源的资源量和储采比差别很大。从世界范围来看,以现有开采速度,石油可供开采约57年,天然气可供开采约56年,煤炭可供开采110年;而我国这三种主要化石能源的可开采年限,分别只有11年、29年和31年。与此同时,大量化石能源的开采利用产生大量的污染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大气臭氧层损毁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求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工作一直受到重视,目前看来,核能是唯一能大规模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新能源。目前,我国发电总量已
3、居世界首位,其中化石燃料发电量占78%,在世界各国中占比最高;水电约占17%,核电只占1.9%,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加起来约占3%。其他国家则各有特点:水电方面,巴西占比最高,达75%;核电方面是法国占比最高,达72%;而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较高的是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材料二核聚变反应主要源于氘-氚的热核反应。氘可取自海水,氚可用锂制造,因此聚变燃料主要是氘和锂。海水中氘的含量为0.03g/L,据此估计世界上氘的储量约40万亿吨;地球上的锂储量虽比氘少得多,也有2000多亿吨。这些聚变燃料所释放的能量比全世界现有能源总量所含的能量大数十万倍。按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水平,地球
4、上可供原子核聚变的氘和锂,能供人类使用几百亿年。如果人类实现了氘-氚的可控核聚变,核燃料就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人类就将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这正是当前核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核能发电是相对清洁的电力生产方式。核能发电可以大大减少燃煤用量,从而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尤其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在美国,19751995年的20年间,因为发展核电而减少了16亿吨二氧化碳和65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把核电作为主要能源的法国,拥有优良的空气质量。在国外,有的核电厂位于大城市附近,有的位于游览区,核电站周围有人居住、游泳、放牧、钓鱼。由此可见,发展核电更有利于保
5、护环境。核能发电是相对经济的发电方式。世界上拥有核电的大多数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虽然核电厂的比投资(每单位生产能力投资数)高于燃煤电厂,但由于核燃料成本显著低于燃煤成本,这就使得核电厂的总发电成本已低于燃煤电厂。当前,核电在促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材料三据统计,我国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24亿吨、天然气31000亿立方米、煤炭1145亿吨;但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却是资源贫瘠国。人均石油储量只有1.6吨,人均天然气储量2300立方米,人均煤炭储量88吨,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5%、8%和70%。我国是世界上少数
6、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消费约占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70%。能源供应过分依赖煤炭,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大量消费煤炭,特别是以直接燃烧方式消费煤炭,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资料表明,大气中90%的二氧化硫和70%的烟尘排放是燃煤造成的。另外,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呈现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状态: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渤海湾、北部湾、东海和南海等地区,而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华北、华中地区,因此“北煤南运”“西气东输”的局面长期存在。核电是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以大规模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已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尽管
7、我国已加快了核电发展步伐,但与发达国家核电所处的地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相适应。(取材于周乃军、乔旭斌的相关著作)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能源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核能是人类当前发现的最新的一种能量形式,受到各国重视。B.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均已被人类广泛利用。C.相对于常规能源,新能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着更重要作用。D.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经较多采用核能、太阳能进行发电。2.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核能发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核聚变反应的主要原料源于海水,意味着核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目前人类尚未实现氘-氚的可控核聚变,尚
8、未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C.核能发电较为清洁环保,在不少国家核电发展进程中有助于环境保护。D.发展核电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三,下列有关我国能源发展现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但能源供应过分依赖煤炭,导致人均拥有资源不足。B.减少以直接燃烧方式消费煤炭,能够减轻因燃煤而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C.从地域分布状态来看,我国能源分布与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不匹配。D.目前我国核电发展步伐还不够快,与发达国家相比核电地位仍相对较低。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有关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可开采年限来看,我国
9、化石能源多年后将会面临枯竭,发展前景堪忧。B.使用化石能源不可避免会导致环境污染,化石能源终将被核能完全替代。C.加大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可逐渐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D.为解决能源分布不均问题,应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加快核电发展。5.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说明我国为何要加快核电发展。(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8分)公讳殊,字同叔,姓晏氏。公生七岁,知学问,为文章,乡里号为神童。故丞相张文节安抚江西,得以公闻。真宗召见,既赐出身【1】。后二日,又召试诗赋论,公徐启曰:“臣尝私习此赋,不敢隐。”真宗益嗟异之,因赐以他题。今天子为皇太
10、子,公以户部员外郎充太子舍人,公既以道德文章佐佑东宫,真宗每所谘访,多以方寸小纸细书问之,由是参与机密,凡所对,必以其稿进,示不泄。其后余悉阅真宗阁中遗书,得公所进稿,藏之禁中,人莫之见也。初,真宗遗诏:章献明肃太后权听军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公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乾兴元年,拜右谏议大夫,上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由是忤太后旨。罢留守南京,大兴学校,以教诸生。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明年,迁尚书左丞。太后谒太庙,有请服衮冕者,太后以问公,公以周官后服对。赵元昊【2】反,师出陕西,天下弊于兵。公数建利害,请罢监军【3】,无以阵
11、图授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制财用为出入之要,皆有法。天子悉为施行。自宫禁先,以率天下,而财赋之职悉归有司。卒能以谋臣元昊,使听约束,乃还其王号。公为人刚简,遇人必以诚,虽处富贵,如寒士罇酒相对,欢如也。得一善,称之如己出,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等,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范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天子既厌西兵,闵天下困弊,奋然有意,遂欲因群材以更治,数诏大臣条天下事。方施行,而小人权倖皆不便。明年秋,会公以事罢,而仲淹等相次亦皆去,事遂已。其为政敏,而务以简便其民。其于家严,未尝为子弟求恩泽。其在陈州,上问宰相曰:晏某居外,未尝有所请,其亦有所欲邪?宰相以告
12、公。公自为表,问起居而已。公既乐善而称为知人,士之显于朝者,多公所荐达,可谓贤也已。(取材于欧阳修集)注释:【1】赐出身:赐同进士出身。【2】赵元昊:即李元昊,宋赐赵姓,封他为夏国王。【3】监军:宋代以宦官监督主帅的军政制度。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后权听军国事听:处理B.公数建利害建:陈述C.以率天下率:率领D.数诏大臣条天下事条:分析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赐以他题遂欲因群材以更治B.无敢决其议者士之显于朝者C.无以阵图授诸将宰相以告公D.天下弊于兵其于家严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又召试
13、诗赋论又召他来试着谈论诗赋B.卒能以谋臣元昊最终得以用计谋使元昊臣服C.会公以事罢正赶上晏公因事被罢官D.而务以简便其民致力于用简明的政令方便百姓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殊少年神童,后被丞相张文节推荐入朝,得皇帝赏识。B.晏殊辅佐东宫太子,因为有功,得以参与朝中机密大事。C.晏殊建议垂帘听政之举,对稳定朝中局势起到了作用。D.晏殊处理政事得当,深受天子信赖,其建议多被采纳。10.欧阳修在文章结尾评价晏殊“可谓贤也已”。除了知人荐才,晏殊的“贤”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加以概述。(6分)11.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子曰:“士
14、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文天祥)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列传卷一百七
15、十七)(1)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中“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大意。(2分)(2)请依据,说说怎样才能称为“士”。(4分)(3)你认为文天祥能否能称为“士”?请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并简要解释。(4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倚楼二首(其二)高启【1】漠漠疏烟丹树开,火【2】经城苑减楼台。雨初过处千山出,人正愁时一雁来。秋色自随砧杵动,夕阳又被鼓钟催。诗成未尽登临意,独向苍茫首重回。注释:【1】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2】火:战火。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漠漠”句,写诗人倚楼时所见,疏烟漠漠,秋重枫红。B“
16、火经”句,诗人联想到战火,感慨城苑楼台遭受破坏。C“雨初”二句,写诗人赏雨后青山,愁正浓时见雁飞来。D“秋色”二句,诗人感叹军鼓声扰破捣衣声,难得安宁。1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意境迷离荒寂,低沉伤感,奠定全诗情感基调。B.颔联两句情景交融,画面充满动感,富有情致韵味。C.颈联两句运用通感,诉诸视觉听觉,营造清秋氛围。D.尾句以再回首望向苍茫作结,意蕴深厚,余韵悠长。14“诗成未尽登临意”。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登临意”,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1)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写诗经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如曹操短歌行中的“,”。(
17、2)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引用了很多诗句,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又如“、,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塑造了诗仙李白嗜酒豪放的形象。(3)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无论对方长幼尊卑,都要虚心向他学习,原因是“,”。(4)“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道:“,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用盘庚迁殷的典故,表明自己不会因反对意见而放弃变法的决心。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近乡情更怯唐天宝三载(744年)正月初五,是诗人贺知章离开长安告老还乡的日子。
18、新唐书贺知章传记载:“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放眼整个大唐帝国,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似乎都很难找到哪一位诗人有过如此完美的人生结局,不独完美,而且完整:三十六岁中状元郎,顺利入仕,宦海畅游五十载,几乎没有呛过一口水,现如今又以高龄全身而退,更不可思议的是,还乡不久他就寿终正寝了,而此时留下的人生绝笔回乡偶书也成为其传世之作。这样完整的生命与文学年谱,我们确实很难在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上找到先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其一)如此平淡无奇、童趣稚拙的诗句,只能出自这位见惯了风云的老者之手,在扮演过“诗狂”“书狂”“酒狂”等诸多角色
19、,卸下了各种精神面具和伪装之后,诗人也卸下了繁复冗赘的语言技艺,回到了真实无碍的拙朴状态里。回乡偶书是贺知章的生命执念,是他深思熟虑的人生总结。我们在贺知章身上看见了中国古代文人命运的极端性一面,或者说,贺知章的命运暗合了所有诗人(甚至是所有人)对自我命运的先期预设,而真正修成这一正果的人少之又少。读书,入仕,立德,立言,立功,或扬名立万,或遗臭千载,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道路一直都是线性的,可供他们选择、施展抱负的进阶途径并不多,而要实现这样的抱负,第一步必须是走出书斋,远离家乡,到帝国的中心去,赢取和认领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这样笔直的人生路径,决定了所有的诗人都不得不挤行在同样的道路上,你推我
20、攘,头破血流。另辟蹊径者也有,但屈指可数。而一旦成功入仕,其个人命运就被迫与时代、王朝的命运永远捆绑在了一起。比如南朝庾信。庾信出生在士族望门,年纪轻轻就成了东宫学士。但不幸的是,庾信生活在一个危如累卵的乱世,梁元帝让他出使西魏,以缓解来自北方政权的压力,从此,他便过上了与“质子”无异的背井离乡的生活,再也没有任何机会回到家乡江陵。浓烈的思乡之痛,无数次涌现在庾信的笔下,让他写出了中国古代辞赋史上的恢弘巨制哀江南赋。还乡是一个常见的文学主题,却从来就不是一个轻松的主题。在汉语世界里,“乡”字除了与亲情紧密相联,通常还与“愁”字勾联在一起。“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
21、州是故乡。”这首题为度桑干的诗,讲述的是诗人在异乡与他乡之间辗转的过程中,最终丧失了“故乡”概念的事。关于其作者,自古无定论,但无论度桑干的真正作者是谁,都不妨碍我们对“故乡”这一概念的理解,而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同为“异乡客”的情感体验,反倒冲淡了我们对作者究竟是谁的在意。咸阳也罢,并州也好,总之,这种情感上的位移,即便是放在现今,也普遍存在着。“错把他乡当故乡”从来就不是一场真正的错误或误会,而是人生的正解。如同归不得,或回不去,总是人生的常态一样。正因为如此,关于“乡愁”的书写,才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中一直经久不衰、绵延至今的重要主题。当苏东坡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时,实际上,他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丰台区 2023 2024 学年度 第一 学期 期中 练习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2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