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B. 细胞膜上多种载体蛋白协助离子跨膜运输C. 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散在脂质中D. 细胞膜上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2. 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B. 线粒体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多种蛋白质C. 生长激素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D.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具有不同的分子组成3. 某
2、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存在错误的是()A. 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鼠妇的种群数量B. 利用醋酸洋红对蝗虫精巢染色,观察减数分裂特征C. 利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雪梨榨汁中的还原糖D. 利用健那绿染色观察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4. 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气体B. 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有提供原料和能量C. 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 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5. 尔雅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中记载,麻为雌雄异株、黑、白种子萌发分别长成雌、雄植株,其茎秆经剥皮、
3、加工后生产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织物,雄麻纤维产量远高于雌麻,故“凡种麻,用白麻子”。依据上述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生产B. 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C. 因为雌麻纤维产量低,所以在生产中无需播种黑色种子D. 与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麻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6. 某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乌凤蝶可以将香豆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不会受到毒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乌凤蝶进化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B. 影响乌凤蝶对香豆素降解能
4、力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 为防止取食含有强毒素的部分,织叶蛾采用卷起叶片再摄食的策略D. 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共同进化的结果7. 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B. 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6种C. 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5/24D. F2雌蝇分别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蝇8. 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
5、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 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技术D. 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9. 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催化反应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B. 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C. 在解旋酶协助下,R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在体外发挥催化作用10. 关于甲状腺激素(TH)及其受体(TR)的叙述,错误的
6、是()A. 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B. 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其分泌导管堵塞会导致机体代谢和耗氧下降C. 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D. 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以降低新生儿呆小症的发病率11. 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B. 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C. 黏膜及其分泌物参与组成保卫人体
7、的第一道防线D. 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12. 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A. 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个体数就达到K值B. 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C. 相对稳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D. 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13. 20世纪70年代褐家鼠由外地进入新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发现,新疆某地褐家鼠种群的周限增长率为1.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年龄组成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
8、低,属于衰退型种群B. 依据其年龄组成和周限增长率推测,该种群很难被去除C. 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提高,食物网更复杂D. 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与当地的鼠类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4. 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B. 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不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C. 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
9、进行物质准备D. 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15. 囊性纤维病是由CFTR蛋白异常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约70%患者发生的是CFTR蛋白508位苯丙氨酸(Phe508)缺失。研究者设计了两种杂交探针(能和特异的核酸序列杂交的DNA片段):探针1和2分别能与Phe508正常和Phe508缺失的CFTR基因结合。利用两种探针对三个家系各成员的基因组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这两种探针能对甲、丙家系-2的CFTR基因进行产前诊断B. 乙家系成员CFTR蛋白的Phe508没有缺失C. 丙家系-1携带两个DNA序列相同的CFTR基因D. 如果丙家系-
10、2表型正常,用这两种探针检测出两条带的概率为1/316. 人染色体DNA中存在串联重复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体外扩增、电泳分离后可得到个体的DNA指纹图谱。该技术可用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异性及稳定性是DNA鉴定技术的基础B. 串联重复序列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 指纹图谱显示的DNA片段属于人体基础代谢功能蛋白的编码序列D. 串联重复序列突变可能会造成亲子鉴定结论出现错误17.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效应。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增多,这种调控机制可使肌肉运动状态时的血流量增
11、加到静息状态时的152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肌细胞的代谢产物进入内环境,参与体液调节B. 肌肉处于运动状态时,体液调节对肌肉血流量的影响大于神经调节C. 肌细胞的代谢产物经组织液大部分进入血液,血流量增多利于维持肌细胞直接生活环境的稳定D. 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机体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18. 某林场对林下无植被空地进行开发,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林、藤、草和真菌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该模式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C. 该模式提高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D. 该模式
12、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三、非选择题:第192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3、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9. 某品种茶树叶片呈现阶段性白化:绿色的嫩叶在生长过程中逐渐转为乳白色,而后又恢复为绿色。白化期叶绿体内部结构解体(仅残留少量片层结构)。阶段性白化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检测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叶片中分离叶绿体可采用_法。(2)经检测,白化过程中叶绿体合成ATP和NADPH的数量显著降低,其原因是_(写出两点即可)。(3)白化过程中气孔导度下降,既能够满足光合作用对CO2需求,又有助于减少_。(4)叶片复绿过程中需合成大
13、量直接参与光反应的蛋白质。其中部分蛋白质由存在于_中的基因编码,通过特定的机制完成跨膜运输:其余蛋白质由存在于_中的基因编码。20. 蓝粒小麦是小麦(2n42)与其近缘种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其细胞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一对4号染色体(均带有蓝色素基因E)代换了小麦的一对4号染色体。小麦5号染色体上的h基因纯合后,可诱导来自小麦的和来自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叉互换。某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基因T与等位可育基因t位于4号染色体上。为培育蓝粒和不育两性状不分离的小麦,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不育小麦的基因型是_,F1中可育株和不育株的比例是_。(2)F2与小
14、麦(hh)杂交的目的是_。(3)F2蓝粒不育株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能形成_个正常的四分体。如果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来自小麦和长穗偃麦草的4号染色体随机分配,最终能产生_种配子(仅考虑T/t、E基因)。F3中基因型为hh的蓝粒不育株占比是_。(4)F3蓝粒不育株体细胞中有_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变异。(5)F4蓝粒不育株和小麦(HH)杂交后单株留种形成一个株系。若株系中出现:蓝粒可育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非蓝粒不育1111。说明:_;蓝粒不育非蓝粒可育11。说明_。符合育种要求的是_(填“”或“”)。21. 皮肤上的痒觉、触觉、痛觉感受器均能将刺激引发的信号经背根神经节(DRG)
15、的感觉神经元传入脊髓,整合、上传,产生相应感觉。组胺刺激使小鼠产生痒觉,引起抓挠行为。研究发现,小鼠DRG神经元中的PTEN蛋白参与痒觉信号传递。为探究PTEN蛋白的作用,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机体在_产生痒觉的过程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的形式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2)抓挠引起皮肤上的触觉、痛觉感受器_,有效_痒觉信号的上传,因此痒觉减弱。(3)用组胺刺激正常小鼠和PTEN基因敲除小鼠的皮肤,结果如下图。据图推测PTEN蛋白的作用是_机体对外源致痒剂的敏感性。已知PTEN基因敲除后,小鼠DRG中的TRPV1蛋白表达显著
16、增加。用组胺刺激PTEN基因和TRPV1基因双敲除的小鼠,据图中结果推测TRPV1蛋白对痒觉的影响是_。22. 中国丹顶鹤的主要繁殖地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其主要越冬栖息地为苏北地区。人类在丹顶鹤栖息地分布点及周围的活动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生境破碎化。调查结果显示,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19911999年均值为873只,20002015年均值为642只;丹顶鹤主要越冬栖息地中的沼泽地和盐田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栖息地类型栖息地面积(km2)斑块数(个)斑块平均面积(km2)1995年2005年201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沼泽地150291
17、67524274263893.512.151.93盐田1155110510269821428711.795.173.57(1)斑块平均面积减小是生境破碎化的重要体现。据表分析,沼泽地生境破碎化是_导致的,而盐田生境破碎化则是_导致的。(2)在苏北地区,决定丹顶鹤越冬种群大小的三个种群数量特征是_。(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_机制为基础,该机制的作用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_。沼泽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_。(4)丹顶鹤的食性特征、种群数量及动态等领域尚有很多未知的生态学问题,可供科研工作者研究。丹顶鹤的这种价值属于_。(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
18、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23. 番茄灰霉病菌严重影响番茄生产,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产生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能否用于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者设计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时,取适量_菌液涂布于固体培养基上,将无菌滤纸片(直径5mm)在_菌液中浸泡后覆盖于固体培养基中心,数秒后取出滤纸片,培养皿倒置培养后测量_大小以判定抑菌效果。(2)枯草芽孢杆菌为好氧微生物,液体培养时应采用_(填“静置”或“摇床震荡”)培养。培养过程中抽样检测活菌数量时,应采用_(填“稀释涂布平板
19、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其原因是_。(3)电泳分离蛋白质混合样品的原理是_。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蛋白分子量时,SDS的作用是_。(4)枯草芽孢杆菌长期保藏时,常以其_作为保藏对象。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4. 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化是作物抗虫育种的新途径。某研究团队将胰蛋白酶抑制剂(NaP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StPinlA)的基因单独或共同转化棉花,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回答下列问题:(1)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虫机制是_。(2)_是实施基因工程的核心。(3)利用农杆菌转化法时,必须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的_上,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是_。(4)为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
20、胞基因组中的整合及其转录和翻译,可采用的检测技术有_(写出两点即可)。(5)确认抗虫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表达后,还需进一步做抗虫的_以鉴定其抗性程度。下图为三种不同遗传操作产生的转基因棉花抗虫实验结果,据结果分析_(填“NaPI”或“StPinlA”或“NaPIStPinlA”)转基因棉花的抗虫效果最佳,其原因是_。(6)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昆虫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_。导致昆虫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提此推测,胰蛋白酶抑制剂转基因作物长期选择后,某些害虫具有了抗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是_(写出两点即可)。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一
21、、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B. 细胞膜上多种载体蛋白协助离子跨膜运输C. 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散在脂质中D. 细胞膜上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详解】A、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囊泡融合到细胞膜中,此过
22、程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A正确;B、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所以细胞膜上多种载体蛋白协助不同的离子跨膜运输,B正确;C、膜蛋白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分布是不对称、不均匀的,或镶、或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D、细胞膜上多种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密切关系,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C。2. 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B. 线粒体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C. 生长激素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D.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具有不同的分子组成
23、【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详解】A、溶酶体中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受损细胞器的蛋白质、核酸可被溶酶体降解,降解产生的有用物质可被再次利用,A正确;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可具有物质运输等功能,线粒体的内、外膜上都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多种蛋白质,B正确;C、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蛋白质
24、类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后分泌到细胞外,C正确;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和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分子组成相同,均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D错误。故选D。3. 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中,存在错误的是()A. 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鼠妇的种群数量B. 利用醋酸洋红对蝗虫精巢染色,观察减数分裂特征C. 利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雪梨榨汁中的还原糖D. 利用健那绿染色观察衰老细胞中线粒体【答案】B【解析】【分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记重捕法。【详解】A、土壤中蚯蚓、鼠妇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可
25、用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A正确;B、观察减数分裂特征即是观察染色体的行为,醋酸洋红能使染色体着色,故应利用醋酸洋红对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染色,而非对精巢然染色,B错误;C、麦芽中的麦芽糖和雪梨中的果糖都属于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在热水浴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D、健那绿可以给活细胞着色后呈蓝绿色,可用健那绿染色观察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D正确。故选B。4. 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气体B. 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有提供原料和能量C. 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 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
26、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答案】B【解析】【分析】1、 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2、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详解】A、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成分是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可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种子萌发时种子中
27、的有机物经有氧呼吸氧化分解,可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B正确;C、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C错误;D、酸性的重铬酸钾可用于检测酒精,两者反应呈灰绿色,而通气培养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故酵母菌液过滤后的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不会变为灰绿色,D错误。故选B。5. 尔雅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中记载,麻为雌雄异株、黑、白种子萌发分别长成雌、雄植株,其茎秆经剥皮、加工后生产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织物,雄麻纤维产量远高于雌麻,故“凡种麻,用白麻子”。依据上述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
28、生产B. 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C. 因为雌麻纤维产量低,所以在生产中无需播种黑色种子D. 与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麻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可通过组织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经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详解】A、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生产,A正确;B、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B正确;C、若在生产中不播种黑色种子,即无雌性植株,不能正常通过有性生殖繁殖,获得下一年的种子,C错误;D、与雌雄同花植物
29、相比,麻避免了去雄,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D正确。故选C。6. 某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乌凤蝶可以将香豆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不会受到毒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乌凤蝶进化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B. 影响乌凤蝶对香豆素降解能力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 为防止取食含有强毒素的部分,织叶蛾采用卷起叶片再摄食的策略D. 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
30、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由于基因突变等变异,乌凤蝶中存在对香豆素降解能力强和降解能力弱的个体,香豆素可将降解能力强的个体选择并保存下来,故乌凤蝶进化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A正确;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B正确;C、分析题意可知,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可减少紫外线引起的香豆素含量增加,该行为是香豆素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而非织叶蛾采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D、共同进化是指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
31、不断进化和发展,由于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因此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C。7. 研究者在培养野生型红眼果蝇时,发现一只眼色突变为奶油色的雄蝇。为研究该眼色遗传规律,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B. F2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6种C. F1红眼雌蝇和F2伊红眼雄蝇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的概率为5/24D. F2雌蝇分别与F2的三种眼色雄蝇杂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蝇【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果蝇的野生型表现为红眼,奶油色为突变雄蝇,将红眼雌蝇和奶油眼雄蝇杂交,子一代全
32、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相互交配,子二代雌雄个体间存在性状差异,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且子二代比例为8:4:3:1,和为16,说明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详解】A、分析题意,子一代红眼果蝇相互交配,子二代的比例为8:4:3:1,是9:3:3:1的变形,说明奶油眼色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正确;B、根据F1互交所得F2中红眼雌:红眼雄:伊红眼雄:奶油眼雄=8:4:31可知,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若果蝇眼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则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相关基因为A/ a 、 B/b,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可知, F1红眼雌、雄果
33、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而F2中红眼雌蝇占8/16 ,红眼雄蝇占4/16,伊红眼雄蝇占3/16 ,奶油眼雄蝇占1/16,可知F2中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A_XBX、aaXBX-,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XBY 、aaXBY,伊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_XbY ,奶油眼雄蝇的基因型为aaXbY,则F1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共有222=6种,B正确;C、F1红眼雌蝇( AaXB Xb)与F2伊红眼雄蝇(1/3AAXbY 、2/3AaXbY)杂交,得到伊红眼雌蝇(A_XbXb)的概率为1/3 1/4 +2/3 3/4 1/4 = 5/24,C正确;D、若F2雌蝇的基因型为AAXBXB,则其与F2的
34、三种眼色雄蝇杂交都不能得到奶油眼雌蝇,D错误。故选D。8. 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 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 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答案】A【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
35、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A、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杂交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实质是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两者化学本质相同,B正确;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酶解法去掉DNA或者DNA蛋白质,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区分D
36、NA和蛋白质,两者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C正确;D、DNA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D正确。故选A。9. 关于中心法则相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催化反应时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形成氢键B. 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均由核酸编码并在核糖体上合成C. 在解旋酶协助下,R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D.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在体外发挥催化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中心法则包括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此外还包括RNA的
37、复制和逆转录过程。【详解】A、RNA聚合酶催化DNARNA的转录过程,逆转录酶催化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两个过程中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存在DNA-RNA之间的氢键形成,A正确;B、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核酸控制合成的,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C、以单链DNA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RNA是转录过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C错误;D、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起催化作用,在适宜条件下,酶在体内外均可发挥作用,如体外扩增DNA分子的PCR技术中可用到耐高温的DNA聚合酶,D正确。故选C。10. 关于甲状腺激素(TH)及其受体(TR)的叙
38、述,错误的是()A. 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B. 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其分泌导管堵塞会导致机体代谢和耗氧下降C. 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D. 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以降低新生儿呆小症的发病率【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的作用。【详解】A、TH作用后即被灭活,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A正确;B、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TH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没有导管,B错误;C、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TH的负反馈调节会受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会分泌更多相应的激素,从而促进甲状
39、腺分泌更多的TH,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C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功能,新生儿缺碘容易因为缺乏甲状腺激素而患呆小症,所以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D正确。故选B。11. 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B. 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C. 黏膜及其分泌物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 sIgA分泌及参与
40、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1、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2、体液免疫过程:【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甲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说明其为浆细胞,其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A正确;B、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说明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
41、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B正确;C、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C正确;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和清除功能,D错误。故选D。12. 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A. 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个体数就达到K值B. 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C. 相对稳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D. 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答案】A【解析】【分析】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有的种群在数量快速
42、增长到K值后能保持相对稳定,使种群增长呈“S”形曲线。【详解】A、稳定的种群在年龄组成稳定、性别比例为1:1时,能否达到K值,还要看环境条件是否发生变化,A错误;B、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后,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动态平衡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相对不变,B正确;C、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具有功能平衡的特征,故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C正确;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D正确。故选A。13. 20世纪70年代褐家鼠由外地进入新疆,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研究发现,新疆某地褐家鼠种群的周限增长率为1
43、.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年龄组成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属于衰退型种群B. 依据其年龄组成和周限增长率推测,该种群很难被去除C. 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提高,食物网更复杂D. 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与当地的鼠类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分析,该种群年龄组成中幼年组占比多于中年组,中年组占比多于老年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详解】A、根据分析,该种群老年个体占比较低,属于增长型种群,A错误;B、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周限增长率为1.247(t1年与t年种群数量的比值),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J形,种
44、群数量增长较快,很难被去除,B正确;C、该种群扩大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当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降低,食物链变少,C错误;D、作为近缘物种,褐家鼠引进新疆后,从周增长率来看,其种群增长能力强,在与当地的鼠类竞争中占优势,种群增长率高于当地鼠类,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4. 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B. 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不存在
45、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C. 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D. 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答案】AC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由题干信息“卫星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可知,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A正确;B、因为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最初均来源于受精卵,所以遗传物质相同,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也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只是没有在其他类型细胞中表达,B错误;C、卫星细胞被激活后会进行增殖、分化,所以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如核糖体会合成蛋白质等,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骨骼肌受牵拉,可以激活卫星细胞,最后达到使肌肉增粗的作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D正确。故选ACD。15. 囊性纤维病是由CFTR蛋白异常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约70%患者发生的是CFTR蛋白508位苯丙氨酸(Phe508)缺失。研究者设计了两种杂交探针(能和特异的核酸序列杂交的DNA片段):探针1和2分别能与Phe508正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