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含答案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 部落之间战争频繁C. 各地发展彼此隔绝D. 遗存分布星罗棋布2. 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还有众多墓葬。其中少数大型墓里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礼乐重器和玉器,许多中型墓中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品,大量小型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具备国家初始形态君主专制形成A. B. C. D.
2、3.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 )A. 国家取代了部落B. 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 部落取代了氏族D. 铁器取代了青铜器4. 商周时期,掌握神权的卜、巫同时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他们可以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权,权位显赫。这表明商周时期( )A. 具有原始民主色彩B. 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 神权与政权相结合D. 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5. 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 )A.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B. 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C. 注重血缘的宗法制D. 手工业经营基本方式6.
3、 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该学派是A. 道家B. 儒家C. 阴阳家D. 墨家7.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战争连绵。“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相继出现表明( )A. 国君中央集权趋势出现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C. 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D. 周王已丧失“天下共主”地位8. 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宗法制奖励军功普遍推行县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A. B. C. D. 9. 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
4、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 )A. 百家争鸣B. 焚书坑儒C. 儒学复兴D. 三教并行10.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其中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 )A. 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B. 得益于青铜农具的使用C. 表明商鞅变法成效显著D. 是秦朝暴政的真实体现11. 下面是某学生历史笔记内容,该生学习的史事所属朝代是( )实现统一,定都咸阳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北击匈奴,修筑长城A. 西周B. 秦朝C. 唐朝D. 宋朝12.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
5、,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西汉王朝实施的政策是( )A. 盐铁官营B. 统一货币C. 休养生息D. 征收财产税13. 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政治颁布“推恩令”、设置刺史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思想尊崇儒术军事反击匈奴袭扰A. 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 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D. 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14. 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6、(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宦官权力15. 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下列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 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B. 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C. 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D. 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理16.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其中改变了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发展的是( )A. 史记B. 九章算术C. 蔡伦改进造纸术D. 汉书17. 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
7、时期A. 社会高度繁荣B. 民族交融加深C. 江南经济开发D. 政权更迭频繁18. 晋书王敦传载:“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署,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权臣揽权,天下大乱B. 世家大族地位的显赫C.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D. 九品中正制度的形成19. 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A. 鼓励民众经商B. 倡导中央集权C. 重视农业生产D. 主张唯才是举20.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8、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由此可以推断这些措施的作用是( )A. 为北魏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B. 加强了民族交融C. 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D. 推动了门第观念的淡化21. 隋朝的各项建设较多,规模宏大。下列各项属于隋朝建设的是()广设赈灾仓库修建芍陂开通大运河修建赵州桥A. B. C. D. 22. 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A. 文景之治B. 光武中兴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23. 问号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 民族交往B. 制度变革C. 经济发展D. 商贸往来24. 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
9、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 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 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A. B. C. D. 25.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不断变化,唐朝_的实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横线处应填A. 井田制B. 均田制C. 两税法D. 募兵制26. 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
10、许多使节和留学生。以上史实描述的是( )A. 政治制度的创新B. 经济的迅速发展C. 文学艺术的繁荣D. 中外文化的交流27.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出现了反佛斗争,产生了很大影响。关于反佛斗争的论述正确的是( )原因是佛教盛行,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是最杰出的代表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到遏制A. B. C. D. 28. 中国古代医学成就辉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总结历代医药学成果B. 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C. 孙思邈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药典D. 唐高宗千金方奠定中医理论的基础29. 下面“笔记卡
11、片”记录的是中国古代某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据此可知,该王朝是( )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地方:文官任知州,增设通判;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30. 生活在南北宋之际的庄绰在其著作鸡肋编卷中石炭中载:“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宋代居民最早使用煤作燃料B. 矿冶业成为主要手工业部门C. 北宋时煤已成为日常的燃料D. 汴梁成为宋代的冶铁业中心31. 1114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命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一如郡县置吏之法”,把原军事组织的猛安谋克同地域性组织村寨
12、有机地结合起来,变革为地方行政组织。这表明猛安谋克制( )A. 加速了金朝统一全国的进程B. 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C. 沿袭了唐宋的地方管理制度D. 具有兵民合一的特点32.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A. 门第观念日渐淡化B.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C.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D. 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33.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B. C. D. 34. 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
13、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A. 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B. 金朝财政负担沉重C. 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5. 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 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B. 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C.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 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36.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每人腰系一宽大腰带,全悬小铃,俾其行时铃声远闻。彼等竭力奔走
14、一切道路,止于相距三里之别铺,别铺闻铃声,立命别一铺卒系铃以待有无数铺卒百日路程之文书消息,十日夜可以递至,此诚伟举也。”这反映元朝( )急递铺的运行 军政命令传递迅速宣政院的设置 丝路商旅往来频繁A. B. C. D. 37.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以此填写的是( )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9161227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政权都兴庆,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A. 契丹、党项
15、、女真、蒙古B. 鲜卑、女真、蒙古、满洲C. 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 鲜卑、女真、党项、蒙古38. 观察如图,图上标有四个地点。据此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 隋唐时在地出现便于深耕的曲辕犁B. 1012世纪地为中国商业大都市C.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别在地和地D. 元朝在包括地在内的地区设置行省39. 运河的开凿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图所示两条运河的共同之处是( )都以洛阳作为运河中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保障了都城的物资供应A. B. C. D. 40.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澎湖巡检司、釉里红、四等人制祖冲之、女史箴图、禹贡地域图赵州桥、义仓、三教合归
16、儒均输平准、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2小题,共40分。41. 统一多民族国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进。材料一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概称为“夷”。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且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华夏和夷狄虽有冲突,但就种族、血缘而言,则与华夷往往存在联系。以婚姻为例,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如晋文公之母为戎女,其妻亦为狄女。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
17、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春秋战国,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依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分了。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秦朝中央与地方政治制度“大变动”的相关史实,并分析其影响
18、。材料三 从制度的角度观察,隋唐大一统的基础是南北朝的制度遗产。各项制度的渊源虽然不同,但隋唐王朝的基本态度是予以继承而非否定。除了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之外,三省六部制、州县制、均田制、租调制等,均得到较好的承袭与实行。摘编自李磊试析南北朝至隋唐历史阶段的连续性(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制度,阐述隋唐时期与南北朝时期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材料四 1115年冬,“阿骨打用杨朴策,始称皇帝,建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完颜希尹仿效汉字楷字,合女真语创制女真字,阿骨打“命颁行之”。自大定十一年起,在科举考试中专设女真进士科。女真人在创制、推广本民族文字的同时,积极学习以
19、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金世宗为了让不懂汉文的人学汉文化,命译经所翻译了易书论语孟子等,“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摘编自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金朝统治措施的看法。42. 中华文化逐步发展,兼收并蓄。材料一克盉(he)克罍(lei)克盉、克罍说明:出土于北京琉璃河的西周青铜器。两件青铜器都内铸铭文,款式有差异,但内容完全相同。铭文大意是:周王为表彰召公的功绩,封其子克为燕侯,管理燕地的部族。燕侯制作了盉、盎来纪念这一事件。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shi)于燕,封弟叔鲜
20、于管,弟叔度于蔡。司马迁史记(1)阅读材料一,分别指出的史料类型。依据所学,说明两则史料在研究西周历史中的价值。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服饰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汉族服饰吸收了胡服的很多形式,胡服逐渐被全社会所接受,大范围地流行。裤褶(x)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特点的一种服装形式。汉末,这种服式传入中原地区,并成为汉族的军旅之服。到了南北朝时期,裤褶广泛地流行于民间,成为文武通用、男女皆穿的日常服用。二是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汉族的服制礼仪。凡帝、后及公卿百官朝、等礼仪之服,一般都沿袭秦汉旧制。这一时期,各民族服饰都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改进,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发
21、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董哗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胡服”风尚(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北朝服饰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服饰变化的原因。材料三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时代背景。材料四序号材料“方家以磁石磨针锋
22、,则能指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宋人醉翁谈录统计,宋代话本有一百五十种之多宣和画谱载赵仲佺(宋太宗四世孙)其画“寄兴与丹青,故其画中有诗,至其作草木禽鸟,皆诗人之思致也”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载张四郎“一世只在北瓦,占一座勾栏说话,不曾去别瓦作场”清代纪昀评宋人“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金史记载“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4)阅读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材料结合所学,至少选择两个角度加以说明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B)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丰台区 2023 2024 学年 上期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