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30分)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书本的墨香让人沉醉,眼前花团锦c( ),美不胜收。徜徉其间,跟朱自清在yn( )酿着花香的春风中散步;和老舍一起去济南欣赏秋天澄清的水;随莫怀戚在散步时完美解决家人的分q( );与鲁迅一起畅游人迹罕至却别有趣味的百草园,感受三味书屋孩子们读书时的甲,看老师陶醉地吟哦;还分享了海伦凯勒顿悟“杯子”和“水”这两个词语的区别时的激动和喜悦,感受莎莉文的欣慰(1) 给加点字注音(1分)澄( )清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花团锦 c( ) yn( )酿分q
2、( )(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熙熙攘攘B.络绎不绝C. 人声鼎沸D.吵吵闹闹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8分)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3.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
3、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等。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D.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4. 将下列句子的序号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春天来临的标志是什么呢? 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的重要标志之一。 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诗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
4、殿红楼觉春好。” 据宋洪迈容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王安石)写这首诗时,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用了“绿”字。 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A. B. C. D. 5. 综合性学习(9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和同学们参与。(1)你们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一些有关交友的诗文、名言等,你认为不妥的一项是(3分)( )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C.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 你们小组的同学拟写了邀请函的正文,邀请任课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你推敲后发现用词不妥的一项是( )(3分)敝班将于1
5、1月8日(周二)下午3点到5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届时同学们将充分展示自我。诚邀您莅临现场,发表拙见,赐复为盼。A.敝班B.莅临C.拙见D.赐复(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你想给中学生在交网友方面提哪些建议呢?(3分)有些学生说:“进网吧就好像回家,网友的问候和关心,会让人觉得比父母还亲切。”有的学生说:“有许多话不便向父母说,向网友倾诉后会释放心里的压力和郁闷,会顿感轻松和宽慰。”还有些中学生为了与网友长时间聊天,竟学会了逃课,甚至背着父母通宵网聊,甚至有些中学生因为不注意保护自己隐私,在与网友聊天时被不法分子在网上敲诈勒索。 二、阅读与赏析(40分)(一)名著阅读(
6、9分)6.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鲁迅强烈的“爱”与“憎”。请结合你的阅读和思考,完成以下任务:原文我的理解【选文A】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 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1)鲁
7、迅先生对二十四孝图的憎恨,特别是其中“ ”和“ ”两个故事的憎恨,对封建教育的抨击,对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诅咒,都是源于先生对 的爱。(3分)【选文B】他们敝同乡“下等人”的许多,活着,苦着,被流言,被反噬,因了积久的经验,知道阳间维持“公理”的只有一个会,而且这会的本身就是“遥遥茫茫”,于是乎势不得不发生对于阴间的神往。人是大抵自以为衔些冤抑的;活的“正人君子”们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想到生的乐趣,生固然可以留恋;但想到生的苦趣,无常也不一定是恶客。(2)研读选文 B,结合无常一文,谈谈鲁迅喜爱“无常”的原因。(2分) 【选文C】过了十多天,
8、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3) 选文中的“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句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得到向往已久的 时 的心情,这件事让“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2分)(4)很多同学以前觉得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都是在“骂人”,总是语带带讥讽和嘲笑,不懂得为什
9、么先生总是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的。经过对朝花夕拾中先生“爱”与“憎”的品读,你对鲁迅先生有了什么新的认识?(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6分)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王勃 唐 李白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7.结合诗句体会“乱烟笼碧砌”中“乱”的含义。(3分) 8.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其二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似之处?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11分)【甲】子曰: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眼睛失明,善于弹琴,精于辨音。 安:怎么。 炳:点燃。9.解释下
11、列带点字(4分)(1)人不知而不愠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欲学,恐已暮矣 (4)何不炳烛乎 10.下列句中“之”与“臣闻之”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日中之光 B、曲肱而枕之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其不善者而改之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2.(乙)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1分) (四)阅读现代文,完成下列小题。(14分)一汤陈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无锡市 山区 2023 2024 学年 年级 上期 语文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