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古诗阅读专题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一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3. 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芙蓉,荷花的别名;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这两个传统意象都寄寓美好。起句平缓叙述,主人公涉江采莲的雅洁形象跃然纸上。B. 本诗第三、四句巧用设问,一句深沉的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自问自答,也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作铺垫。C. 此诗后四句,采用“悬想”手
2、法,把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达到“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效果。D. 本诗是游子思乡之作,采用“思妇调”的“虚拟”方式,以故乡妻子的口吻,设想家室离思,表达了游子思乡的苦闷、忧伤之情。14. 胡应麟诗薮内编评价本诗语言“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3. B 14. “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是指本诗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凝练含蓄。语言质朴自然,用语不粉饰,不堆砌,浅显直白,有自然美,诗中很多地方是直白口语,如“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日常生活口语不仅没有丝毫粗俗,反而增添了情绪。语言凝练含蓄,化用前代典籍中的典故,把丰富内涵纳入最简约的语言里,不仅丰富了诗
3、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语言凝练,如本诗化用楚辞的意象和诗句,暗示了其未申明的含义,体现了含蓄美。【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由黯然神伤转为欢欣雀跃”错。“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此句抒写女主人公由采花的欢乐转为独自思夫的忧伤,情绪并未转为欢欣雀跃。故选B。【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浅而能深,近而能远”,意思是虽然语言通俗易懂,但却道理深刻;虽然故事浅近,但却意义深远。涉江采芙蓉的语言既质朴自然,又凝练含蓄。这首诗用语浅显,自白自然,不加雕饰,有很有口语化的语言,如“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采来芙蓉要送给谁呢?心中的那个人在遥远的地
4、方。几乎就是口语表达,但却并不粗俗,反而准确传达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由欢乐转为忧伤。还有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心心相印却远隔万里,只能抱一怀愁绪孤独老死。同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相爱却不能相守的忧伤,令人叹惋。这首诗还有一个语言特点就是凝练、含蓄。在用词上,从第一句我们就可以发现作者用了很多楚辞里的常用的意向,比如“芙蓉”、“兰”、“芳草”等等。但是本诗不仅仅限于词,诗歌中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对楚辞的一种借鉴。如“漫浩浩”和“路漫漫其修远兮”中的“路漫漫”相似。还包括“同心而离居”这句和楚辞中“何离心之可同兮”也极为相似。可见,本诗歌作者从楚辞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营养。也正是通过对这
5、些典故的运用,极大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和内涵,不仅丰富了诗歌语言容量,更使诗歌语言凝练含蓄。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题农父庐舍(唐)丘为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插秧歌(宋代)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注】沟塍:沟渠和田埂。耒耜:古代种像犁的翻土农具,也做农具的统称。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6、正确的一项是( )A. 丘诗首联“已绿湖上山”的“绿”作动词用,传神地写出漫山遍野春色盎然的景家。B. 结尾两句的“饭牛”“闭关”写出农家的生活日常,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C. 插秧歌一、二句直叙插秧其事,渲染出一家四口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的劳动氛围。D. 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不答”是因为刚刚栽插完毕,又要忙着去照料鹅和鸭子。16. 同样是农村题材,两首诗在表现手法、语言风格方面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 D 16. 表现手法:丘诗一、二两句融情于景,表达了对春天悄然而至的喜悦之情;“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运用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白描),描绘农人们在田间的躬耕不辍;最后两句“饭牛”
7、“闭关”的动作描写,既写出田家辛勤的日常生活,也暗含诗人躬耕自适、屏绝尘扰的意趣。杨诗一、二句运用动作描写,以“抛”“接”“拔”“插”写出一家人各有分工、井然有序的劳动状态;三、四两句运用比喻,以“兜鍪”喻斗笠,以铠甲喻蓑衣,突出雨中农事的辛劳;后半首运用语言描写,反映劳动生产的劳身劳心。语言风格:丘诗清新自然,平淡有味;杨诗多用口语、俗语,浅白质朴。【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农人不答是因为刚刚栽插完毕”错误,“莳未匝”意为还没栽插完毕;“又要忙着去照料鹅和鸭子”错误,是要提防鹅和鸭子来捣乱。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
8、和语言风格的能力。表现手法:丘诗一、二两句融情于景,表现在不知不觉之间,春风悄然而至,带给漫山遍野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象。诗句如口头语、家常话,却写出了物候特点和人们的普遍感觉,诗意盎然,表达了对春天悄然而至的喜悦之情;“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运用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白描),湖色青青,农人们在田间躬耕不辍。这两句字面上虽没写人,但实际上正是写人,写的是农人正在田间渠边劳作的景象。结尾两句“饭牛”“闭关”的动作描写,写农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收工回家休息。饭牛就是喂牛。关即门闩,闭关就是闭门。傍晚时分,农人们给勤劳,一天的耕牛喂饮后,关上柴门回到家中休息。结句“归来还闭关”,一方面是写农人劳累了一天,
9、第二天还要早起出工,需要及早休息,这从一个侧面含蓄地写出了春忙;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农人们无事不相往来、互不相扰、闭关自守的心理状态。整首诗生动地展示了在社会安定时期,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宁静生活。既写出田家辛勤的日常生活,也暗含诗人躬耕自适、屏绝尘扰的意趣。杨诗一、二句运用动作描写,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写出一家人各有分工、井然有序的劳动状态。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三、四两句运用比喻,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
10、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突出雨中农事的辛劳。后半首运用语言描写,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反映劳动生产的劳身劳心。语言风格:丘诗,这首诗虽称“题农
11、父庐舍”,所写内容却与农舍无关而是反映了农家春耕时节忙碌的生活。春风吹绿了湖边的山野,田家也开始了春耕,平整土地,喂养耕牛,整日不得闲暇。而诗中田家实际上是归耕的隐士,春耕之余闭门谢客,体现了一种隐逸情怀,通篇语言清新自然。从诗题和诗的内容看,诗人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欣赏态度来赞美农家生活的。他对农民生活作了诗化、美化、理想化,可以说这是一曲“田园牧歌”。从这首诗的情调,读者也可隐约看出诗人与世无争的向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的心态,语言平淡有味。杨诗,诗人首先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农家插秧图。然后用雨水予以反衬,形象清晰,意境显豁。其次用对话把意境推向深远,读来耐人寻味。诗歌口语入诗,生动活泼。但由
12、于诗人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浅白质朴,又新鲜风趣。浙江省绍兴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统测高一语文试题(二)(7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琵琶行(节选)唐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竹枝词四首唐白居易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13、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簇簇,江蓠湿叶碧凄凄。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注】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诗人由江州司马改任忠州刺史,形同谪居,此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外部藩镇割据加剧。暗鸟:指归宿之鸟。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是作者自指。通州司马:指元稹,遭遇类似白居易。10.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中,两种旋律交错出现,琵琶之声清脆圆润,以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B.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以听众的反应衬托琵琶女技
14、艺的高超,并利用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C.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交代了地点、时间和周围的环境,“水烟低”写江面上烟雾迷漫,营造一种朦胧之美,“月向西”说明时间之晚。D. “红簇簇”“碧凄凄”体物入微,体现出巴楚一带雨景色彩浓郁的乡土特色;“冷花”“湿叶”融情于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冷寂。11. 竹枝词中白居易通过“竹枝”歌声向我们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0. C 11. 羁旅多病之愁,“愁杀江楼病使君”; 贬谪流离之苦,“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民生多艰之怨,“蛮儿巴女齐声唱”,竹枝之怨非一人之怨。结合注释
15、中的国家动乱不安可以得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营造一种朦胧之美”说法错误,“水烟低”应为“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气氛”。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第二首写静夜听唱竹枝。末句诗人喟叹云:“愁杀江楼病使君”,可愁煞了江楼上的我这个忠州病使君啊!无穷羁愁尽在“杀”之中,表达了羁旅多病之愁。第四首三四句“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意思是难怪曲调苦只因为词语苦,所唱的多是通州司马的诗。通州司马“词苦”,寄寓了志士们流离迁谪之悲,抒发了贬谪流离之苦。第二首“蛮儿巴女齐声唱”,巴楚的青年男女齐声来歌唱,说明竹枝之怨非一人之怨,结
16、合注释“此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外部藩镇割据加剧”可知国家动乱不安,抒发了民生多艰之怨。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516题。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注】张先,字子野,北宋婉约派代表人物。张先四十岁中进士,曾在江南任吴江县令等小官,遂有感于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部分 地区 2022 2023 学年 高一上 语文期末 试卷 分类 汇编 古诗 阅读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