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考语文:古诗表达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项 统编版
《20、中考语文:古诗表达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项 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中考语文:古诗表达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项 统编版(3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 中考语文冲刺专题中考语文冲刺专题 诗歌的表达技巧总的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修辞技巧 二、表达方式 三、表现技巧 四、章法技巧 一、修辞技巧 比喻、比拟(拟人)、夸张、对比、双关、通感、借代、反语、反问、互文等等。1、比喻 用具体的常见事物表现那些不常见的事物,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呆板为生动。例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修辞技巧 2、比拟(拟人、拟物)把物人格化,引发人的联想,可以使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例子 新 晴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
2、书。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扩大或缩小,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作者的情感表达,激发读者的联想。例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修辞技巧 4、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也更加突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倾向。例子:观祈水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5、双关 一语双关,谐音双关,语意双关,可以使得诗歌的内容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例子:春蚕到死丝方
3、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修辞技巧 6、通感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将不为人们熟悉的事物或情形通过另一感官所熟悉的事物或情形表达出来,使得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例子: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7、互 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 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
4、寻味的艺术效果。一、修辞技巧 8、借 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无丝竹竹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运用借代手法,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以“丝竹”代音乐。9、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一、修辞技巧
5、 10、反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11、反问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反问)12、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设问)一、修辞技巧 13、用典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6、。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知识梳理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7、知识梳理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二、表达方式:抒情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3、托物言志 4、用典抒情 5、借事抒情 6、借古讽今、借古抒怀 二、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上 邪 古诗十九首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二、抒情 2、间接抒情 (1)
8、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或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自然景物与作者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分不清哪里是景,哪里是情。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二、抒情 3、托物言志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
9、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种事物的客观属性,表达自我的某种品质、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象带上了人格化的色彩。二、抒情 4、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5、借事抒情 通过对事情的叙述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古风中较为常见,如兵车行、卖炭翁;在格律诗中往往集中在某一细节上。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二、抒情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冲刺专项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