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那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
2、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像是在球场旁看裁判官吹叫子注,罚球。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做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
3、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事实上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各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所谓Test Case。在这种情形里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现代的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也因之,并不能盼望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都能熟悉这与时俱新的法律,所以不知道法律并不成为“败类”,律师也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注】叫子:哨子。材料二:民间自行调解,是古代社会一种方便快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古代的纠纷调解大致有三种形式,即“民间调解”“官批民调”“官方调解”,但并非所有民事纠纷
4、都打到公堂之上,有许多纠纷在德高望重或值得信赖的“中人”说合下,在民间就得到了化解,但这种民间“说合”也有详细的制度安排。唐代法律规定,婚姻不和谐,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可“和离”,类似于今天的协议离婚。唐律疏议户婚“义绝离之”条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对于感情不和的夫妻,如果两人都愿意解除婚姻关系,法律是准许的。正因有了“和离”的规定,才有了为今人所赞叹不已的唐代“放妻书”,不仅有夫妻间的好聚好散,也充满了人生的豁达:“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元代法律明确规定了婚姻、财产等纠纷由乡村里中的“社长”解决,“社长”类似于今天的村长或居委会主任。通制条格卷十六田令
5、里的这条法律常被认为是基层调解制度化、法律化之始,受到学界重视:“诸论诉婚姻、家财、田宅、债负,若不系违法重事,并听社长以理喻解,免使妨废农务,烦扰官司。”社长调解发展到明清,便有了“中明亭”制度。大清律例刑律杂犯中规定:“州县各里,皆设中明亭。里民有不孝、不弟、犯盗、犯奸一应为恶之人,姓名事迹,具书于板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其户婚、田土等小事,许里老于此劝导解纷,乃申明教戒之制也。”民间的自行调解省去了“打官司”的复杂程序,快捷方便、节约成本,又可维系亲情、友情,可以说是多方共赢。就地解纷的简便程序,也为许多官吏所接受。古代的官吏并非一味坐堂断案,而是主动巡视所辖
6、乡里,发现纠纷及时解决。这种方便快捷、节约成本的调解程序对现代的调解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革命根据地时期形成的不拘形式、简便程序、经常携案下乡、就地审判的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便是这一优秀传统的延续。(摘编自马小红古代调解案例中的法律智慧)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地的保长在乡村民间调解过程中从不发言,但不能就此确定他在其他场合没有权威。B. 孔子认为自己审判案件与别人没有不同,但通过教化使诉讼不再发生才是他的目标。C. 唐代法律规定,婚姻不和谐,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可“和离”,这在当时被赞叹不已。D. 通制条格卷十六田令受到学界重视,常被认为是基层调解制
7、度化、法律化之始。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律师成了现代社会中不可缺的职业,是因为各个在社会里生活的人不可能都熟悉与时俱新的法律。B. 民间“说合”也有详细的制度安排,表明民间的自行调解主要依据一定的制度进行,但是要凭“中人”主持。C. 古代将“为恶之人,姓名事迹,具书于板榜”的“申明亭”制度持续至今,成为现代将失信人名单公布的制度。D. 民间的自行调解只有在德高望重或值得信赖的“中人”说合下才能进行,即使是官吏也不能参与其中。3. 下列对材料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语言通俗易懂。B. 材料二以“总分总”结构组
8、织全篇,首尾相照应,结尾又适当地加以引申拓展。C. 材料二第二、三、四段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的并列结构,其顺序不可随意更换。D. 材料二举革命根据地时期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例子是为了证明民间自行调解的快捷方便。4. 乡村社会民间调解与现代都市社会断案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小说白鹿原中有如下情节:白嘉轩因为买李寡妇家的六分水地,和鹿子霖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原来李寡妇先把自己的地抵押给鹿子霖,从鹿子霖手上借了五斗麦子和八块银元。因为听说嘉轩买地给的价钱高,就把地卖给了白嘉轩,鹿子霖为了和白嘉轩争个高低就发生了矛盾。两人干架后都到县里去告状,结果两人都收到了当地大儒朱先生送给他们的纸条,纸条上写着
9、同样的一首诗:倚势恃强压对方,打斗诉讼两败伤;为富思仁兼重义,谦让一步宽十丈。白嘉轩和鹿子霖在看到同样的字条后,都意识到了自己的胸襟狭隘,连连慨叹“惭愧惭愧”,在冷先生主持的酒席上,两人同时抱拳打拱,互致歉意歉词,然、后举杯连饮三杯,重归于好且好过以往。这件事以非常快的速度传遍整个滋水县,县令大为感动,亲批“仁义白鹿村”,刻石碑立在白鹿村的祠堂院子里,从此白鹿村也被人称为仁义庄。请运用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理论分析小说中的案例。(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贾长沙痛哭郭沫若贾谊自从受了一些老头子的嫉妒,在汉文帝面前中伤了他,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之后,总是爱哭。他本
10、来是腺病质的人,失意以来对于摄生既毫不注意,而长沙又是卑湿的地方,是结核菌的最良的培养园地,不知几时那种微细的菌芽已经窜进了他的肺部,和那些老头子们响应了起来,正在内外夹攻。贾谊早就预料到他自己是不能长寿的。他在长沙忧郁了四年,自己的身子总是一天一天地消瘦,晚上爱发微微的热候,夜里爱出盗汗。这样的情形使他愈见伤心,他觉得对于老头子们是败北了,因此便想效法他的精神上的先生屈原跑去跳进湘水里淹死,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在汉文帝的前元八年,贾谊谪贬长沙的第五年上的夏天,天上出了彗星。这一来便弄得人心惶惶,以为天下会又要闹到三二十年前的刘项争霸时的那样的大乱子,连汉文帝也有点疑神疑鬼起来了。贾谊在那时候正
11、随着长沙王入朝,进了京城,文帝便忽然想起了他,要特别召见他,叩问他关于彗星的意见,这事情是没有受阻止的,因为嫉妒贾谊的那些老头子,如灌婴死于病,周勃死于狱,冯敬死于暗杀,大多已经不在人世,而贾谊自己自从被谪以后也没有往年那样的受人嫉妒了。在一天晚上,几个彗星正在东方拖长尾巴的时候,文帝在宣室里召见贾谊,旁边只有一位胖子丞相张苍侍坐。贾谊是荀子学派的嫡系,他是一位合理主义者,对于鬼神妖异是取着否认的态度的。他对着文帝直率地表示了他的这种意见。“彗星是不足怕的,”他说,“彗星这种东西只是稀罕的自然现象,怪异诚然是可以怪异,但用不着害怕,因为它于人事的休咎并没有关系。没有知识的人因怪而生畏,狡黠的人
12、便乘着这种机会图谋不轨;这样一来,便像两者之间果然是有密切的关系,愚民们便会响应起来,于是乎也就可以酿出大乱。执政的人在这时候是应该加以善导的,开发民智自然是根本的办法,但这种办法不能应急。有应急的办法是利用民众的常识来加以新的解释,譬如彗星像扫帚,就说这是除旧布新的意思,是天老爷提起了扫帚来扫除天下的弊端,扫除国家的外患。这样一来,一般没有知识的人便可以得到安心,狡黠者也就无机可乘了。”他这番意思,不用说是荀子的天论的祖述,但在文帝是闻所未闻。文帝真是高兴得什么似的,他得到安心之后,便于彗星之外更探问了好些天文上的事情,一谈便谈到了夜半。兴奋着的贾谊早是忘记了自己的病体的,他只觉得自己的精神
13、不知怎地分外地振作。文帝听得也真是专心,在贾谊说话的时候,把自己的坐席向前移动了好几次,几乎和贾谊接起了膝来。但是,胖子丞相的张苍却有点不大安稳了。张苍是习天文律历的人,他在旁边听着贾谊的“除旧布新”的话,觉得就像是在暗射自己,又看到文帝那样地倾心,隐隐感觉着自己的位置和权威有点动摇,但他一点也不露声色。室中的铜壶漏滴了三下。张苍这时候才很稳静地说:“贾先生的除旧布新的话是极应该采纳的,明天便好下出诏书布告天下。但今晚已经夜深了,贾先生身体不甚健康,皇上也不好过劳,我看今晚的谈话可以告一终结了。”文帝听了张苍这话才觉察到了贾谊的病体上来,他看他瘦削而苍白得和蜡人相仿佛,但两颊泛着红潮,两眼放着
14、极有深度的黑光。“是的,”他应着张苍的话说,“贾生,你的身体大不如前了。今晚你请休息,明晚我们再谈。”贾谊便先退下去了,之后,文帝又对着张苍吐露了一下自己的对于贾谊的倾心。“贾生毕竟是一位天才,”他说,“很久不见他,以为我自己的识见是超过了他的,但今晚听起他的话来,当今的人实在是没有一个能够赶得上他的。”“是,是,是,”张胖子回答着,“贾先生的确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天才。有天才的人是不同凡俗的,因此也有好些人不了解他,嫉妒他。我记得他在长沙作过一篇吊屈原赋,那文字真真是屈原再来。那里面有几句是呜呼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鸮翱翔,真是契合屈原的身世;但一般的人便不很了解他,说他明明是借题发挥
15、,存心毁谤朝廷;说他把自己比成屈原,把陛下比成楚襄王;真真是曲高和寡呢,贾先生如再涵养得几年,我看是愈会得到人望的。贾先生终竞是未来的大器啦。”就这样,贾谊又受了老头子的一箭。贾谊经过一次召见之后,他的意见果然遭了采纳,他的位置也得到超迁:他由长沙王的太傅被调为了梁王的太傅。同是藩王的太傅本来是没有什么高下,但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少子,而梁与京师的距离也比长沙的更近了,这番调动的确是一种实质上的超迁,因此贾谊的精神比起从前来也就愉快得很多了。(有删改)【注】摄生:养生,保养身体。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将朝中的
16、一些官员称为“老头子”,一方面是因为贾谊年轻,另一方面也有讽刺意味。B. 贾谊受到特别召见,是因为那些嫉妒他的“老头子”都已去世,他被贬后也不再遭人嫉妒。C. 张苍为人心机深沉,感到自己的权势和位置受到威胁时,便不动声色地对贾谊“放暗箭”。D. 文中多次描写贾谊生病的状态,作用并不相同,开头反映了他忧郁的复杂原因,中间“瘦削而苍白”反衬了其精神的振奋。7. 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这篇小说“故事”与“新编”的文本特征的一项是( )A. 文帝向贾生问计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B. “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虚构细节、掺入现代语词、使用杂文笔法等。C. 对“
17、故事”进行“新编”,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D. 描写生动形象,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想象丰富,情节生动,引人人胜。8. 在文中,贾谊的心情有过多次变化,请简要分析。9. 文中是如何表现贾谊的才华的?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送孟东野序韩 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
18、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夺,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词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
19、,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等,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B. 大凡物
20、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C.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D.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序,文中是指惜别赠言的文字,又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B.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醉翁亭记中有“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与本文“四时”的意思相同。C. “然亦未尝绝也”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两句中的“绝”意思不同。D. “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的“从”是跟随的意思,与
21、师说中“惑而不从师”的“从”意思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从草木、水受外力的刺激而发出声音,论及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并列举多种自然现象论证“不平则鸣”的观点。B. 第二段承接上文,从自然界论及人类社会,从唐、虞一直谈到魏晋,列举了众多的历史人物,论证了“人不得其平则鸣”的论点。C. 第三段从唐朝的陈子昂、苏源明等写到孟郊,认为孟郊比其他人更善于用诗文来抒发情怀,最后又针对孟郊的命运发表了议论,借以抒发感慨。D. 文章从“物不平则鸣”写到“人不平则鸣”,屡用排比句式,气势奔放;立论卓异不凡,寓意深刻:不愧是论说文中的佳作。13. 把文
22、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2)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14. 文章哪句话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应怎样理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六年或淳熙七年,作词前几年,词人调任频繁、到处漂泊。憔悴:指衰老。招魂:楚辞中有宋玉的招魂,词人用此典表示其要为那些抗金主战派将士招魂。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
23、“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山前灯火”表明天色已近昏暗,“欲黄昏”描绘出黄昏将至未至、夜幕将降未降的景象。B. 山头的浮云飘来飘去,好似作者飘忽不定、频繁调任的遭遇,巧妙地与词人的心理状态密切关合。C. 下阕前三句,作者借用三国周瑜羽扇纶巾的潇洒形象,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引用此典的用意相同。D. 本词最后两句用典自然,饱蘸词人的血和泪,语调低沉,读之能够引起对词人的无限同情。16.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安阳市 2022 2023 学年 上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