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北京中轴线是指位于北京老城中心,从外城最南端的永定门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太和殿、景山,一直延伸到地安门、鼓楼、钟楼,绵延78公里,贯穿北京老城南北,并始终决定整个北京老城城市格局的庞大建筑群体。这一建筑群,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逾7个世纪,汇集了自13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制性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正如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所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展示,尤其
2、是位于中轴线上的礼制建筑系统,如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等,以物化的建筑符号,延伸到精神性的祭祀礼仪。这些礼制建筑系统一方面体现了历史传统以物化建筑形制而延续;另一方面,通过祭祀活动,以严密的仪式教化人的精神世界,将天、地、人三者融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以礼“事天”“敬天”“祀天”的同时,以“礼乐”教化规范人伦道德,营造一种天地和煦、人神合一的宇宙图景,人与自然圆融和睦,万物都井然有序。中华民族在“国家认同”方面有着十分悠久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择中建都”,“择中建殿”,再到都城中轴线的形成,究其根本,乃是君王执“中和”之政的物化象征。“中”是相对的,需要两翼、四面、八方呼应,强调聚拢向心、均
3、衡对称,是国家价值认同的强化与突出。北京中轴线构成了对“中正和谐”这种秩序的清晰表达。“以中为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秩序的基础,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整体审美意象。北京中轴线建筑群中的建筑展现了对这种审美意象的极致追求。两侧对称布局的城市区域衬托着居中的中轴线建筑群,形成了恢宏壮丽、纲维有序的城市景观。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城市中心建筑群,穿越了多个功能复杂的城市功能区,呈现了宫城中帝王的生活、内城中王公官僚的生活、外城普通民众的生活,成为了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秩序生活最具完整性的物质载体。(取材于蔡晓璐、吕舟等的相关文章)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以中轴线为依据的建筑群的一项是( )A. 位于永定门内
4、,中轴线左右的皇家祭祀场所天坛和先农坛B. 由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所形成的起伏有序的建筑群落C. 位于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D. 北海、中海、什刹海等湖沼岛屿组成错落有致的园林建筑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北京中轴线”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轴线上的礼制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B. 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至今仍具现实意义。C. 两侧建筑对称布局,形成了恢宏壮丽的城市景观。D. 建筑的秩序与社会生活的秩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材料二为了传承保护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市在启动中轴线整体保护立法程序的同时,也展开了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北京中轴线
5、是活着的世界遗产,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和载体。且不说从元代延续至今一直都是商业街区的前门大街、地安门外大街仍然繁华,哪怕是故宫、天坛这些曾经的皇家禁地,如今也一直保持开放状态,接待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不仅如此,像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还融合现代人喜欢的时尚表达理念,打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创产品。当我们在北京中轴线上游走,穿梭,还会看到众多仍然具有活力的老字号以及数不清的非遗项目,商业和文化在北京中轴线上相互交融,共同生长。正如专家所言:“物质和非物质的融合,从整体上反映了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人类文明发展延续的过程。”为了让中轴线“活”起来,北京市文物局联合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发
6、起了“数字中轴项目”。项目重点围绕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游戏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和文化内容创意形式,深挖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进而探索文化遗产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模式。通过“数字中轴”,更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直观感受中轴线的恢弘气势和四季变化,同时还能通过实时互动的方式,全面了解中轴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探索、宣传北京中轴线宏伟壮丽的建筑形态、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多彩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参与到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和由此激发的文化创新中,使北京中轴线通过遗产保护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逐步
7、彰显出来。(取材于相关报刊及网络文章)3. 根据材料二,下列做法不符合“物质与非物质融合”观念的一项是( )A. 改造前门大街,恢复“铛铛车”(有轨电车),重点建设“非遗”文化街B. 腾退因历史原因定居社稷坛的市民,使被民居包围的古树重现挺拔身姿。C. 文物保护单位在鼓楼上安排击鼓表演,让游客体会暮鼓声中的沧桑变迁。D. 故宫出品儿童版的应用小程序皇帝的一天,带领孩子们了解清代宫廷。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中轴线“文化特质”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正和谐B. 井然有序C. 保护传承D. 融合共生5. 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让北京中轴线“活”起来的重要意义。阅读下面的
8、文言文,完成小题。过秦论(下)贾谊秦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修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率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鞭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闭,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难。于是山东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
9、利,势不便。秦虽小邑,伐并大城,得陋塞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罢以令国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救败非也。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
10、、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霸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取材于新书校注)注释: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赵高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后投降刘邦,不久又被项羽所杀。遂:因循。三主:指秦始皇、秦二世和子婴。6. 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
11、确的一项是( )A. 缮甲兵而守之 缮:整治B. 曾无藩篱之难 曾:竟然C.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 被:背靠D. 因而不改 因:依靠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非铦于钩戟长铩也B. 诸侯起于匹夫,以利会 然后以六合为家C. 而身为禽者 为天下笑者D. 遂过而不变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屋而食,横行天下(行军不带粮食)看见人家就去吃饭,靠蛮横行于天下。B. 案土息民以待其弊秦(只要)使疆土安定,让百姓休养生息,来等待诸侯疲困。C. 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来整治法度,设立刑罚,从而天下大治。D.
12、 繁法严刑而天下震法令繁苛,刑法严酷,以致天下不安。9.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秦仍占据有利地形,灭亡的原因不仅仅是“陈涉”等外部因素。B. 文章运用假设、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指出秦王朝的江山是不该被断送的。C. 与过秦论上篇相比,本文语言相对质朴,但说理更缜密,论述更周详。D. 作者于篇末点明创作意图,即劝诫西汉的统治者应当取舍有序,变化适时。10. 用斜线(/)为选文第一段中画曲线的部分断句。秦 使 章 邯 将 而 东 征 章 邯 因 其 三 军 之 众 要 市 于 外 以 谋 其 上 群 臣 之 不 相 信 可 见 于 此 矣。11. 过秦论(下
13、)在论述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时,指出了秦王子婴的过失。请依据文本内容,概述秦王子婴有哪些过失。12. 阅读下面论语中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子曰:“衣敝组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注释:忮:嫉妒。臧:善,好。(1)请解释“耻躬之不逮”和“匿怨而友
14、其人”。(2)综合以上材料,孔子对“耻”有哪些认识?请分条简述。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注释: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即嫦娥。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征雁”指南飞之雁,首句以“征雁”和“已无蝉”点明此时是深秋时节。B. 第二句写诗人登高所见景象,后句想象中的意境,便是由此而生发出来的。C. 第四句的“婵娟”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意思不同。D. 这首诗以“霜月”为题,由现实到想象再回到现实,意蕴含蓄,耐人品味。14. 下列四首诗所写的时令与这首诗相同的一首是(
15、 )A.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屋东头。B.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C. 玉井无声户已扃,一庭霜月冷如凝谁怜寂寞书窗下,冻影梅花伴夜灯。D.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注释:底用:何用。扃:插上门闩,关门。15. 历代评论家认为,李商隐的七绝诗多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特点。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的理解。16.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过秦论)(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_,_,自然之理也。(五代史伶官传序)(3)“月”是古代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
16、象之一。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多次写到“月”,如“_”,李商隐在锦瑟中写“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白在将进酒中写“人生得意须尽欢,_”,都是借助“月”这个意象来表达丰富的情感。(4)对比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如燕歌行中将统帅与士卒作对比,“_,_”。如书愤中,陆游把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_”,而到了晚年却“_”。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鱼在高原青海湖裸鲤的岁月,也就是昆仑神话的岁月。它从远古活到了今天,比人类更懂得青海湖。那鱼儿裸着身子,从青海湖的深处向通往大河的河口集结。它光溜溜的,近似纺锤的身子裸露着,几乎无一鳞片。在很久很久以前,它的祖先黄河鲤鱼在青海湖与流向黄河
17、的倒淌河之间游动的时候,曾披甲带褂,浑身都为金灿灿的鳞甲。但天地造化,13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山摇地动,青海湖四周隆起了一座座守护神似的大山,将这湖变成了闭塞湖。湖水莫名地日渐咸涩,不能适应的生物一个个无奈地渐行渐远,惟有黄河鲤鱼却留恋着这片高原。它在与带着苦涩的湖水不断摩擦中,听懂了湖水的低语,决绝地退去了身上的鳞片,将自己裸着身子融入了高原大湖,成了青海湖独有的鱼类。为了在这高原上生存,它除了留下背部的颜色,朴素的与这泥土相近的黄褐色,或者更为低调的灰褐色,把自己身体外在的华美全都舍去了。它丢弃了祖先的鳞甲,但没有丢弃祖先既能在咸水中生存,也能在淡水中生存的本领;没有丢弃祖先遗传的每到初夏来临
18、,便会向河流洄游,去产卵孵化下一代的繁衍之道。按照祖先的指令,在相同的时间,数以百万计的裸鲤集结在那一条条大河的河口,准备开始它们长途跋涉的生命之旅。那真是自然界的奇观,人类至今没有破译它们之间信息传递的密码。裸鲤们鱼头攒动、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几条大的河流入口,规模和数量绝对超过人类任何一次大的集会。纷纷前来的鱼儿们,在最初的等待之后,越来越多,远远看去,碧蓝的湖水变成了一片似乎正在翻耕的起伏不平的黄土地。有那血气方刚的鱼儿一直在跃跃欲试,按捺不住地翻跳,但一切都在忙而不乱之中,终于等到了出发的号令,不知首领是谁,也不知如何确定的某一时刻,只见领头的鱼儿突然纵身跳进逆向而来的河流,众鱼儿立刻跟着
19、一涌而上。一开始游得不慌不忙,免不了有一点游山玩水的好奇,但紧接着,逆水而行激发起奋进的力量,让鱼儿们兴奋起来,随之便出现了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到了河的窄狭处,更顾不得礼让,叠罗汉似地堆在一起,谁都不甘示弱。河道这时候也只能敞开胸怀,任由鱼儿占领,鱼成了一股逆向而行滚滚向前的洪流,河水则看起来改变了颜色,因为已经看不见清水,只看得见鱼,裸鲤背部的黄褐色将河水涂抹成了一块浮动的画布。有时候,这裸鲤们顶着翻滚的浪花齐头并进,在湍流之中如万箭齐发;有时候如训练有素地排成纵队,穿过河床里突起的嶙峋怪石;有时候,它们也会寻找河水平缓的浅滩歇息一阵,养精蓄锐之后再冲进迎面而来的激流。不过这些都算平常,还有
20、很多突然降临的灾难让鱼儿们猝不及防。说着,暴风雨就来了!高原的风雨自有个性,不似江南的风雨时常降临,淅淅沥沥,也不似海边的风雨狂呼海啸之后,瞬间又是彩虹。高原的风雨中藏有坚毅和雄迈,是隐忍多时才会倾泄的酣畅,不来时山河安好,来时则天公咆哮,万马奔腾,片刻间山洪突起河水猛涨,流速迅疾,有摧枯拉朽之势。可叹逆水而行的鱼儿们,多在尚未明白的一瞬间,就被巨龙似的洪水冲得晕头转向,七零八落地倒退十余里,有的则奄奄一息。对于幸存者来说,好不容易继续上路,但前方却有更大的威胁。就在那些高地或阶梯式的河道旁,棕头鸥、鱼鸥、鸬鹚等成群的鸟儿早已守候。裸鲤是它们最爱的美食,每当裸鲤洄游的季节,也是鸟儿狂欢的季节,
21、它们守在河边,就像守在高原专为它们打造的餐桌前,毫不费劲地可以随时享用,并把食物带回给巢里的儿女。鱼儿游到此处,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上跳,有的河坎高过一米,只有极少体力超群且又有往年洄游经验的鱼儿能够一次跳过,大多数鱼儿一次不行跳两次,一连好几次都跳不过去。而就在它们跟前,那些占据优势的鸟儿看似平静地冷眼旁观,半天一动不动地站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可猛不丁会俯冲下来,伸过铁钩子一样的长嘴,毫不客气地逮住一条鱼儿,一口吞下,整个过程如闪电一般。死亡的阴影就那样笼罩在头上,拥挤在高坎下的鱼儿,不知道下一个会轮到谁。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一条鱼儿后退。它们仍然一边鼓足勇气,拼尽全力要跳过高坎,哪怕
22、一次次失败也决不放弃,同时当然得一边尽量闪避那些觊觎它们的鸟儿。但鱼儿知道,面对这些天敌,牺牲总是难免的。从它们的祖先那时起,鱼和鸟儿就守望相助。养活鱼儿的吃食主要来源于飞翔的鸟儿造化于水中的微生物、浮游物,鸟儿少了,鱼儿们的供养就少了,鱼儿也少了,鱼鸟共生,相克相依。接下来,一道出行的同伴还会不断消失,经过上百公里顶着风浪的跋涉之后,最后能顺利到达产卵的河道或湿地,留有余力繁殖后代的鱼儿,仅仅只是出发时的十分之一。悲壮的裸鲤洄游,不惜牺牲生命地为了生命而去,这聪明的鱼儿、敢于舍生忘死的鱼儿,千百年以来,就这样勇敢地延续着族群。在它们之中,终于有裸鲤抵达了孕育之地那温暖的河。几天之后,在那些数
23、量可观的鱼卵中,最终能活泼泼地破膜而出的鱼苗,可谓千里挑一。刚面世的鱼苗是那么弱小,也不怎么会游动,先是暂且以母体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然后等待水流中有食物漂过嘴边,如果能顺利地吃到一口,就有了活下去的可能。但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凑巧,反倒是无数的危机潜藏在小鱼儿身边,所以从鱼卵长成小裸鲤,生与死几乎无时不在较量,顺利活下来的只是万分之一。你不得不承认,生命的确来之不易。然而,总归有一些鱼儿会得到大自然的恩赐,侥幸而又必然地活了下来,它们在鱼爸爸和鱼妈妈的陪伴下,在出生地度过不算漫长的夏天,然后就要打算启程回家了回到青海湖,那个辽阔深邃、自由自在的家园。鱼在高原,在这天地间没有帷幕的舞台上,生命如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丰台区 2022 2023 学年 上期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