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学生版)
《18《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学生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专题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文中叙述孟子不愿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 。2、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3、孟子认为人们会用尽方法保全生命的原因的句子: 。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5、体现“性本善”思想(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6、孟子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做到舍生取义(表现生,不为苟得也;死“患有所不辟”的原因): 。7、孟子认为人们会不择手段的躲避灾祸的原因的句子: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9、表明孟子必须接受钱财必须按礼义接受,否则没有
2、意义的句子: 。10、不按礼义接受万钟是为了: 。11、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1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1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生追求的句子: 。14、文中强调“一箪食,一豆羹”重要性的句子: 。二、词语解释题 1、二者不可得兼 ( )2、故不为苟得也 ( )3、故患有所不辟也 (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6、贤者能勿丧耳 ( )7、蹴尔而与之 ( )8、乞人不屑也 ( )9、万钟于我何加焉 ( )10、妻妾之奉 (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
3、) 13、故患有所不辟也 ( )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1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16、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三、翻译句子题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四、内容理解题1 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5从第一段看,作者
4、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6 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 9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15“此之谓失
5、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五、比较阅读题1、鱼我所欲也论述了“舍生取义”的观点,请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舍生取义”在夏完淳和张宪身上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一】(夏完淳)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我所欲也 18 知识点 检测 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