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教师版)
《18《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教师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复习 课内文言文专题鱼我所欲也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文中叙述孟子不愿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 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3、孟子认为人们会用尽方法保全生命的原因的句子: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5、体现“性本善”思想(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孟子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做到舍生取义(表现生,不为苟得也;死“患
2、有所不辟”的原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7、孟子认为人们会不择手段的躲避灾祸的原因的句子: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表明孟子必须接受钱财必须按礼义接受,否则没有意义的句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0、不按礼义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1、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1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1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
3、生追求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4、文中强调“一箪食,一豆羹”重要性的句子: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二、词语解释题 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2、故不为苟得也(苟且)3、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样)6、贤者能勿丧耳(丢掉)7、蹴尔而与之(用脚踢;给予)8、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9、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10、妻妾之奉(侍奉)11、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12、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13、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15、所识穷乏者得
4、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16、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三、翻译句子题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
5、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四、内容理解题1 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 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3 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4
6、“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 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6 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7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 “义
7、”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9 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11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 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
8、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13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
9、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 “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
10、义而受之”的人。17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 南宋文天祥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我所欲也 18 知识点 检测 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