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01、第一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第一单元(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四上第一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盐官镇(yn)薄雾(b)昂首(ng)恢(hu)复鼎沸(dng)横贯(gun)霎时(sh)坠落(zhu)鹅卵石(lun)风俗(s)田埂(gng)睡眠(min)昧(mi)屹立(y)昂扬(ng)谷穗(su)芦苇(wi)踮(din)着脚鸟巢(cho)山崩(bng)地裂闪烁(shu)睡眠(min)镀(d)亮霸占(b zhn)二、易写错的字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卵:“卵”字左高右低,第一笔是横撇,稍微写平一点,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
2、是撇,最后一笔是悬针竖。淘:“淘”字,注意右边里面是“缶”,中间一竖不能出头。疏:右上偏旁不是“亡”,注意末笔的点。蜓:右边偏旁注意是“廷”,要和“延”区分开。赖:左边是“束”,中间是扁口。剥:左下偏旁竖钩左右分别是两笔。序:广字框里面是“予”,不能加撇笔写成“矛藉:左下偏旁不是“丰”,要加上左边撇和右边的点笔。霸:“革”的长横笔要变成提,雨字头略扁鹰:广字框下面有两个“亻”。三、一字组多词。潮(cho) 潮水 浪潮 涨潮 退潮 心潮澎湃据(j) 根据 占据 依据 收据 据为己有堤(d) 堤坝 河堤 堤岸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阔(ku) 开阔 宽阔 阔绰 广阔 海阔天空盼(pn) 期盼 盼望 左
3、顾右盼 翘首以盼滚(gn) 滚动 翻滚 打滚 滚球 黑云滚滚顿(dn) 停顿 顿时 整顿 茅塞顿开 抑扬顿挫逐(zh) 追逐 逐渐 驱逐 诼步 随波逐流 群雄逐鹿渐(jin) 渐变 渐渐 逐渐 渐行渐远 循序渐进堵(d) 堵车 堵赛 拥堵 堵截 堵心犹(yu) 犹如 犹豫 记忆 犹新 虽死犹生 过犹不及崩(bng) 崩塌 崩溃 雪崩 士崩瓦解 山崩地裂震(zhn) 震动 地震 震撼 震耳欲聋霎(sh) 雯时 一霎余(y) 多余 剩余 业余 结余 余晖 余音绕梁淘(to) 淘气 淘金 淘米 淘汰 大浪淘沙牵(qin) 牵手 牵牛 牵连 牵挂 牵强附会 牵肠挂肚鹅() 鹅掌 白鹅 天鹅 鹅卵石 鹅
4、毛大雪 千里送鹅毛卵(lun) 鹅卵石 以卵击石 杀鸡取卵坑(kng) 坑害 水坑 焚书坑儒 坑坑洼洼洼(w) 洼地 水洼 低洼 洼陷 坑坑洼洼填(tin) 填空 填补 填写 填词 填充稼(ji) 庄稼俗(s) 世俗 低俗 风俗 庸俗 凡夫俗子 俗不可耐跃(yu) 飞跃 跳跃 跃进 跃跃欲试 跃然纸上 欢呼雀跃葡(p) 葡萄糖 葡萄干萄(to) 葡萄 葡萄牙稻(do) 水稻 稻田 稻花 稻草 稻谷熟(sh) 熟悉 成熟 熟练 轻车熟路 熟视无睹 熟能生巧庄(zhung) 庄园 山庄 庄重 端庄 庄严肃穆四、多音字。笼lng(鸡笼)lng(笼罩) 闷mn(闷热)mn(烦闷) 号ho(号叫)ho(
5、号令) 隆hng(轰隆)lng(兴隆) 观gun(观看)gun(道观) 载zi(三年五载)zi(载歌载舞)假ji(放假)ji(假如) 薄b(薄利)bo (薄片)b (薄荷)五、形近字潮(潮水) 堤(大堤) 犹(犹豫) 淘(淘气)嘲(嘲笑) 提(提问) 优(优秀) 陶(陶瓷)坑(深坑) 洼(山洼) 跃(跳跃) 稻(稻田)抗(反抗) 蛙(青蛙) 袄(棉袄) 蹈(舞蹈)六、重点词语1.必须掌握的词奇观 据说 宽阔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霎时 余波 依旧 成熟 葡萄 水稻 柔和 新鲜 庄稼 风俗 鹅卵石2.四字词语天下奇观 水天相接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闷雷滚动坑坑洼洼 星群密布 无处不在 半明半昧
6、 齐头并进天下奇观 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 半明半昧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风号浪吼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3.成语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摇摇欲坠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闪闪烁烁七、近义词宽阔广阔 屹立矗立 顿时立刻 逐渐渐渐 犹如好像 颤动震动 奔腾奔驰 依旧照旧 霎时刹那 柔和温和 风俗习俗 新鲜清新喜欢喜爱 浇灌灌溉 招待款待 满意满足奇妙巧妙 尽管虽然 斜阳夕阳 一瞬刹那 霸占占据 纳凉乘凉 微小渺小 仰望仰视静寂安静 密密麻麻密密匝匝 无处不在无所不在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八、反义词宽阔狭窄 沸腾平静 明亮昏暗 奇妙平常
7、柔和强烈 可爱可恶 满意不满 成熟幼稚 斜阳旭日 霸占割让 一瞬永恒 静寂喧闹人声鼎沸鸦雀无声 风平浪静风号浪吼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 仰望俯视 模糊清晰 梦幻真实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九、词语拓展。1.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 闪闪烁烁 坑坑洼洼 密密麻麻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 郁郁葱葱 懵懵懂懂 隐隐约约 踉踉跄跄 星星点点 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2.ABAC式:若隐若现 无影无踪 人山人海 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 作威作福 毕恭毕敬 有始有终 知己知彼 能屈能伸 自给自足 不闻不问3.X天X地式:漫天卷地 顶天立地 惊天动地 类似的词语:翻天覆地 铺天盖地 昏天黑地4.量词:一层薄雾 一条白线 一堵水墙
8、 一匹战马 一个月亮 一块银毯 一个传说一道后门 一片菜园5.动词:流着月光 填上碎石和新土 走过石拱桥 仰望天空6.描写声音的词语:人声鼎沸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7.描写人多的成语: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人头攒动8.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震耳欲聋 锣鼓喧天9.描写海潮的四字词语:浩浩荡荡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10.描写繁星的词语:密密麻麻 群星密布半明半昧11.词语搭配(宽阔)的钱塘江 (蒙蒙)的薄雾 (隆隆)的响声 (高高)的点苍山 (细细)的溪水 (可爱)的水塘(灰白色)的鹅卵石 (新鲜)的花瓣 (闪闪烁烁)的星星12.修饰词:
9、宽阔的钱塘江 蒙蒙的薄雾 隆隆的响声 高高的点苍山 细细的溪水 可爱的水塘 新鲜的花瓣 古老的传说 奇妙的夜晚 密密麻麻的星星 静寂的夜 星群密布的蓝天 深蓝色的天空十、句子积累。1.比喻句(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把浪潮比作水墙,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翻得很高的情景。(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写出了浪潮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稻田银光闪闪的样子。2.拟人句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把钱塘江当作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3.设问句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
10、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十一、课文回顾。1.观潮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2.走月亮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情景交融,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3.秋晚的江上描绘了鸟儿、斜阳、芦苇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天傍晚倦鸟归巢、夕阳西下的美丽画面;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他的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4.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著有家春秋等。课文写了作者三次看星星,分别是从前在家
11、乡的庭院、三年前在南京住所的菜园、如今在海上。十二、背一背,读一读。1.观潮第34自然段。2.走月亮第4自然段。3.鹿柴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清新自然。其中“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诗,描写夕阳返照的画面。十三、单元复习要点1.观潮:理解并背诵第3、4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钱塘江大潮壮美的画面。2.走月亮:想象并背诵第4自然段,积累优美词句。3.(1)秋晚的江上:想象倦鸟归巢、余晖浸染的美丽画面。(2)花牛歌:想象一头花牛在草地上闲暇惬意生活的画面。4.繁星:弄清楚课文描绘的三幅画面
12、。5.会写推荐类作文。十五、“1+X”阅读推荐篇目:徐蔚南看海推荐理由:海潮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让你日复一日地看海潮,你会不会厌倦?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出了不同时间、地点看到的不同海潮。虽然潮涨潮落,日复一日,但看海潮的人却永不觉得单调无味。作者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细致生动地描述了海潮,并且运用大量动词,描写出海浪的变化多端,用词准确生动。阅读方法:这篇文章运用方位顺序,采用“总分总”结构来描写海潮。阅读时,注意表示方位的词语,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十六、素养与能力观潮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走月亮根据
13、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丰富。能仿照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能从课文中找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繁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能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能把推荐理由写充分。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
14、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朗读、背诵古诗鹿柴。课文知识梳理 第1课:观潮1.课题解读“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倾倒了无数游人看客。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于热爱。2.课文重点理解(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理解:这句是本课的中心句,一开头作者就把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理解:“昂首东望”、“等着”、“
15、盼着”说明了人们急切的心情。(3)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理解:“人声鼎沸”“踮着脚”生动地写出了观潮人迎接大潮的惊喜之情,从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奇特、壮观。(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理解: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浪潮比作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了钱塘江大潮到来时奔腾的形态特点。(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理解:用夸张的手法把潮来时的声响说成“山崩地裂”,形象地写出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音,这样有声有色的描绘,使人如身临其境,让人无不惊叹钱塘江大潮非
16、凡的气势!(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理解:这句话写潮头过后的余波。从余波“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可以想象出潮头到来时大潮的气势是何等的巨大。3.主题概括。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4.学有所得观潮景,变化万千,气势非凡;听潮声,雷霆万钧,震耳朝为观欲聋。怪“钱塘郭里看潮,直至白头看不足”。我们为能拥有如此非凡的自然奇观奇而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5.结构导图6.问题探究。(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
17、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比喻句吗?把浪潮比做齐头并进的千万匹战马。这是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是用“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种情景,比喻前面直接描写的钱塘潮向人们迅速涌过来的气势。比喻,不仅可以用一个事物比另一个事物,也可以用一种情况比另一种情况。这样的比喻句并不少见,比如高尔基说过的一句话“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就是这类比喻句。(2)读浪淘沙,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八月涛声吼地来”对应文中: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对应文中: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须臾却入海门去”,对应文中:霎时间
18、。潮头奔腾西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对应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3)全文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从哪儿能体会到?奇观。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大潮的“奇”。“潮来前”从观潮的人之多及人们高涨的情绪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潮来时”从大潮雷霆万钧的声威和惊心动魄的气势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潮头过后”从余波的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可以体会到大潮的“奇”。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留给我们的是惊叹,是赞美。(4)如何体会课文中的衬托之笔?本文作者除了直接描写大潮的雄伟、壮观,还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通过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
19、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又沸腾起来”,既写出了观潮者的惊喜之情,又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5)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流。课文是按照“潮来前一潮来时一潮来后”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示例:我在头脑中浮现出三幅画面,分别是潮来前人们迫切等待的画面;潮来时白浪翻滚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画面;潮过后浪头奔腾西去,余波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久久才变得风平浪静的画面。7.课后拓展(1)描写潮水的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刘禹锡 浪
20、淘沙其七)(2)有关钱塘潮的古诗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3)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4)钱塘潮的形成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有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
21、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是由于杭州湾的地形特殊。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狭,出海处宽达一百公里,而往西到海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三公里宽。潮水刚进杭州湾,水面宽阔,越往西就越受到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西推进。同时,由于潮流的作用,把长江泻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带到杭州湾来,在钱
22、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像门坎一样的“沙坎”。当海水推着江水向钱塘江口内涌去的时候,沙坎挡住了潮头,就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的壮观景象。钱塘江高达八米到九米。潮水到来的时候,汹涌澎湃,像千军万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潮。(5)钱塘江潮何以八月十八最壮观?钱塘江潮是一种潮汐现象。潮汐是海水周期性的有规律涨落运动,它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月亮离地球近,太阳离地球远,故月亮的引潮力大于太阳的引潮力,大致是10:45。当月亮、太阳、地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加在一起,使潮水涨得更高。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月亮、太阳、地球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 第一 单元 知识 清单 2023 2024 学年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统编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