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防城港市九年级上期中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广西防城港市九年级上期中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广西防城港市九年级上期中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届广西防城港市九年级上期中监测语文试卷一、积累(21分)百越旧地,岭南新域。东接粤省,西临云贵,南眺琼岛,北靠楚荆,毗邻港澳,对接越南。八山一水一分田,七港三圈三水系。西南出海门户,控扼要冲,东盟贸易前沿,引领商潮。壮汉苗瑶,和衷共济。素称“歌海”,乐韵馨香。(一)壮锦壮族织锦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工艺较好的织锦,那时候壮族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 n ( )品。但据古籍文献记载,真正能称为“壮锦”的纺织品出现于宋代,距今已有九百多年。这一时期,壮族的纺织业发展突飞猛进,除普通的布帛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宋代“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
2、,就是早期的壮锦。壮锦颜色五彩斑斓,文化底蕴深厚。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琼()岛 (2)n()品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二)铜鼓铜鼓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古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大体来说,冷水冲型鼓面复杂并有圆雕装饰,物像纹样抽象别致;北流型铜鼓纹样繁缛器重;石寨山型铜鼓造型写实精美。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
3、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也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1)瑰宝 (2)别致(三)绣球广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这除了使绣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抛掷外,更深层的意义是绣球为“吉祥之物”。因为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每年对他们的农作物丰收与否十分关心,因而在各种祭祀、祈年的仪式中,农作物种子及播种、耕种等生产劳动形式往往都是表现的主题。如壮族农村建新房时,在墙基四角撒一些谷粒;架大梁时,要在梁上挂两束谷穗;给老人祝寿往往也要送些粳米作礼。这些都象征着生长、生育、兴旺、平安之意。4、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二)(三)的相关内容,用以下词语
4、整理出一副对联。(2分)饰 绣球吉祥铜鼓寓意纹样挂精美上联: 下联: 5、下列从以上几个文段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2分)A但据古籍文献记载,真正能称为“壮锦”的纺织品出现于宋代,距今已有九百多年。B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古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C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D因为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每年对他们的农作物丰收与否十分关心。6、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许多人能坦然面对,不为命运所屈服。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10分)作者题目批注诗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面对“左迁”,不辞衰老,忠君之心弥坚。欲为圣
5、明除弊事, (1)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是(2) 的字,诗人以自然景物自喻,虽惆怅但仍心怀乐观积极。 (3) , 。温庭筠商山早行面对羁旅,以山野情趣冲淡远行的愁苦。 (4) ,枳花明驿墙。范仲淹岳阳楼记胸怀天下,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其必曰“(5) , ”乎(6)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 。二、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分餐制:古已有之的中华饮食文化人们普遍认为,分餐最早起源于西方。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在西周时就成为筵席分餐文化的先行者,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中国人非常
6、熟悉的“筵席”一词,本身就带有分餐的意思。今天,人们提到“大摆筵席”,很容易想到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贵族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筵”和“席”实为同义词,都是一人一设,铺置于地上的坐具,区别在于筵长席短,筵大席小,筵上加席。时间久了,“筵”“席”二字便合成一个词语。“筵席”之上分坐分食,体现的是一种礼仪,坐在筵席上吃饭得有规矩。在西周燕飨国宾、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从入席退席的顺序、座次尊卑,到席间礼仪,处处都有严格的区分。中国的分餐制是从什么时候起走向合餐的呢?史料与壁画留下了清晰生动的长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开端于周朝的分餐礼制文化在两汉时期得以传承。魏晋南北
7、朝时,北方游牧民族带着高椅、胡床南下中原,带来他们双足垂放的坐姿,也带来他们围坐一炉进餐的饮食习惯。难以想象中原地区自殷商以来的礼制文化在当时受到了多大的冲击,但明显的改变随之体现于隋唐时期分餐与合餐的并存局面。五代时期各民族再一次融合,随之而来的唐宋之交也是中国由门阀士大夫世袭制转向科举士大夫的关键时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实现了阶级流动的庶民围坐在高足坐具旁,在宋代鳞次栉比的教坊酒楼、勾栏瓦舍里对酒当歌。到了明清时期,为尽地主之谊,与客人同桌同食的合餐文化形成制式,伴随夹菜劝酒的一整套待客礼仪。可以说,从分餐到合餐是中国社会心理和饮食文化的一次重大转变,最后以合餐的形式建构出参与者
8、“共同体认同感”的饮食文化功能。合餐与分餐作为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形态,第一次碰撞的时间发生在明末清初。1658年来华的传教士南怀仁是康熙帝的科学启蒙老师,在他所著的御览西方要记里,西方的分餐制度第一次被正式介绍:“每人各有空盘一具以接,专用不共盘,避不洁也。”此后,合餐与分餐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分餐至今仍未被人们广泛接受。不可否认,相比合餐制,分餐制确实能够降低某些疾病的传播风险。我国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感染比例就明显高于欧美国家平均值;一些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以箸就而搜之,夹涎入馔”的合餐方式下也更容易扩散。所以每当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提倡改合餐为分餐的呼声就会高涨。合餐制易带
9、来疾病传播,筷来箸往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摘编自2020年3月27日北京日报,有删改)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2分)A古代的“大摆筵席”指的是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情景,这是典型的合餐制。B分餐制源于周朝,它在两汉时期占据主流地位,而到了魏晋时期,分餐制逐渐消失。C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产生实现了分餐到合餐的一次重大转变。D人们以合餐的形式建构出参与者“共同体认同感”的饮食文化功能。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标题“分餐制:古已有之的中华饮食文化”点名了说明对象,指出自古以来,分餐制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B.文章运用了
10、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分餐制是古已有之的中华饮食文化,如第段就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引用等。C.第段加点的“在当时”限定了中原地区自殷商以来的礼制文化受到冲击的时间范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按照从西周开始,直至现在的时间顺序,说明了分餐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用餐方式。9、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患流行性感冒后,一直坚持分餐。元旦节即将到来,爷爷提出让全家人在元旦节这天围坐在一起吃一顿饭,他觉得分餐背离了传统饮食习惯,何况患病的家人也快好了。假如你是小明,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找出理由来劝说爷爷。(2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
11、3题。 被圈住的母亲乔叶“我这一辈子都叫大山圈着”无数次,母亲略带伤感地说。在她的意念里,大山是个圈。小时候,姥姥是圆心,她是半径。她十二三岁就一个人赶着花面毛驴,走几十里山路给她的姥姥送煤。她穿着自己织的布、自己缝制的印染着白蝴蝶的衣服,留着月牙头,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过一沟一梁,走过美丽的桃树坡,一切的一切都成为她半径上的风景。成家后,家和孩子是圆心,她是半径。大哥二哥嗷嗷待哺时,正赶上没粮吃的年代。一丛丛的灌木像汹涌的波浪,她就在这波浪里挖野菜。猛然间,她发现一棵山葡萄树,上面一串串的小葡萄让她牢记在心,掐着指头总算盼到葡萄成熟的日子。她往山上赶,采到葡萄的欢喜让她忘了空空的肚腹和颤
12、抖的膝盖。进门后迫不及待先送到孩子们的手上,笑着看吃得欢天喜地的孩子,然后钻进灶棚里开始煮野菜。父亲在外面教书,母亲一个人扛着家里所有的体力活。上山拾柴让母亲更加忙碌。山上的橡壳、香栗等野果,母亲都用来填过全家人的肚子。每年夏秋,打山桃、山杏,更是母亲不可少的大事。她总是第一个上山,拾掇得筐满袋满。然后,她就开始没日没夜地蜕核,蜕核了再敲仁儿。一灯如豆,锤子板凳叮当响,常忘了夜已三更。仁儿够上一回石碾了就到碾上推,推完了再上火熬油。记忆中,母亲炒菜哪里肯用勺子舀油?就是一截筷子上扎一小块白布,从小油罐里蘸一下,在锅底上蹭几下就开始炒菜。一日三餐就是凭着这些油花,点缀了一家人贫穷的日子。老家缺水
13、,收雪、打冰块是母亲每年冬天最重要的事。一大早她就拿上笤帚、簸箕、箩筐出去收雪,收一筐雪不知要摔倒多少次。四里地以外有个地方叫狼窝沟,那里有一眼浅浅的小井,山崖上常年有山涧水流下,冬天这里会结很多冰。母亲要么挑上半担水,要么打上一担冰,回去放在大水缸里。一滴水里有母亲的百滴汗,看着炕上欢蹦乱跳的孩子,她不觉得累。她想着,孩子们很快就长大了。我们逐渐长大,母亲的圆圈在逐渐缩小。在煤矿打工的二哥是母亲最扯心挂肠的人。如遇雨天,她就提着一箩筐一箩筐的煤灰和柴灰给二哥垫路,一直垫到村口和大路接上,说二哥回来不好走。雪天,她就会站在雪地里,下一层雪,扫掉一层,直到二哥在大路上出现,这才放心地回家暖一下冻
14、得麻木的手。母亲的圆圈在一点点缩小。有一次她到附近的地里刨土豆,不足一腿高的地堰她手脚并用才爬了上去,但刨了半袋的土豆却怎么也拿不动,她坐在地上伤心地痛哭起来母亲把力气已经都交给了大山和土地,她还想给,可是她没有了。母亲的圆圈在一点点缩小。她开始经常摔倒。家人都劝她拄上拐棍,她就是不拄,最终还是拗不过自己的腿,拄上了。即便这样,母亲只要觉得自己有点力气,就会做各种吃的,等着孩子们回到老屋享用。她还要站在公路边的榆树下,看着班车停下,载走她的儿孙。母亲的圆圈在一点点缩小。她连公路边的榆树下也去不了,只能走到院子下边的柴堆旁,坐下来,把拐棍放在脚边,眼巴巴地往公路上看。再后来,她只能坐在炕边的椅子
15、上,看着她的儿孙走出家门。这时候,母亲成了圆心,儿孙、重孙们都是她的半径。可常年守在老屋的母亲无法看到每一个半径上的景致。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就是她的生日、中秋节、祭祖日和过年。但这样的日子如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热闹之后更冷清母亲坐上轮椅之后,三哥时常推着她在老屋外晒太阳。她无力的目光时不时投向灰蒙蒙的远山,像是和身边的人说,又像在自语:“又梦见不知道在山上做甚哩,树叶绿汪汪哩,我跑得可快哩”母亲半闭着眼睛,声音拉得悠远,那是对梦境的无限留恋。 (选自三晋都市报,有删改)10、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母亲的哪些事。(2分)在家为孩子做饭。 雨天为二哥垫路。11、按要求赏析。(6分)(1)她往
16、山上赶,采到葡萄的欢喜让她忘了空空的肚腹和颤抖的膝盖。(分析加点词的作用)(3分)(2)一丛丛的灌木像汹涌的波浪,她就在这波浪里挖野菜。(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3分)12、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3分)13、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4、下列对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广西 防城港市 九年级 上期 监测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