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外阅读(解析版)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课外阅读(解析版)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真题汇编 专题11 课外阅读(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2022河北保定五年级期末)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刻骨铭心的国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史料陈列厅、尸骨陈列室和卵石广场等几部分。走进史料陈列厅,你首先会看到墙壁上挂着的250幅图片和文字说明。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展示了日寇制造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六个星期内,毫无人性而又发了狂的日寇,以枪杀、刀砍、焚烧、刺戮、活埋、水溺等残酷手段,对待我无辜的市民和被卸去武装的国民党军人,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35 万人惨遭屠戮!日寇把这座曾是六朝古
2、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在陈列厅中央的橱窗里,陈列着几件当年日寇屠杀我同胞的凶器,有军刀、长枪、机枪等。其中一把叫作“助广”的军刀,至少染上了350人的鲜血,而现在,它只能作为罪证,永远趴在橱窗里。走进尸骨陈列室,跳进眼帘的是橱窗里的累累白骨!尤其使我悲愤的是那个只有拳头大小的颅骨,这分明是一个幼儿的遗骨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日寇连婴幼儿都不放过,难道不是企图扼杀我们祖国的未来吗?如果说史料陈列厅中的图片和说明,尸骨陈列室中的累累白骨,令人感到愤怒的话,那么室外的卵石广场则会给你另外一种感觉。整个大院,铺满了苍白的卵石,寸草不生。这悲凉的气氛,使人不由想起当年大屠杀后“万户萧疏鬼唱歌
3、”的悲惨景象。历史,不仅仅记载着过去,还给现在和将来以深刻启迪。这刻骨铭心的国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戮”字如果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部,再查_画,这个字是_结构。根据语境,我们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是_ _。2你从短文第三自然段加点的“趴”字中体会到了什么?_ _3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 _4画“_”的句子是_句,在文章结构上起_的作用。5结合上下文,推想“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意思。_ _6请你说说,“南京大屠杀” 的历史带给我们什么启迪?_ _【答案】1 戈 11 左右 杀2体会到了我们要自强,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欺负,我们只有将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会阻止被侵略的事情发生。3这些真
4、实的历史记录,展示了日寇制造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惨案。4 过渡 承上启下5指一个地方几乎没人居住,很萧条的样子,只剩下野鬼在唱歌。形容当年大屠杀后,境况特别凄惨、血腥,一点人气都没有,只有无数的冤魂在哀嚎。6我们要永远记住我们中国人曾经被欺凌的那段历史,勇敢拼搏,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每一个中国人都牢记国耻,但曾经的耻辱并不是留到现在让我们去憎恨,仇恨并不美好,我们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解析】1本题考查部首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找出所查字的偏旁部首,数清部首笔画;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
5、要查的部首;数清所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戮”是左右结构的字,部首在右边,“戈”字部;部首有4画,除部首外有11画。根据“35 万人惨遭屠戮”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是:杀。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句子“其中一把叫作“助广”的军刀,至少染上了350人的鲜血,而现在,它只能作为罪证,永远趴在橱窗里。”可知“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陈列在橱窗里的“助广”军刀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无比愤恨之情,暗示这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3本题考查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中心思想”,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中心句的特点: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
6、述作用。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本文第自然段的中心句是: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展示了日寇制造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图片和文字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引起下文,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具体案例。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如果说史料陈列厅的图片和说明,尸骨陈列室的累累白骨令人感到愤怒的话,那么室外的卵石广场则会给你另外一种感觉。”从划线句子可以看出这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尸骨陈列室的累累白骨令人感到愤怒;引起下文整个大院悲凉气氛。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结合“整个大院,铺满
7、了苍白的卵石,寸草不生。这悲凉的气氛,使人不由得想起当年大屠杀后“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可知“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意思是这个地方几乎没人居住,很萧条的样子,只剩下野鬼在唱歌。文中指大屠杀后,境况特别凄惨、血腥,一点人气都没有,只有无数的冤魂在哀嚎。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历史了解。本题结合历史和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即可,注意要符合历史,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记住我们中国人曾经被欺凌的那段历史,勇敢拼搏,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2022河北邢台五年级期末)课外阅读。伞当你在风雨中举着伞行走时,你想过伞是怎么来的吗?大概在三千多年前,一位木匠在路上遇上了大雨,他跑了几里路终于找到了一个避雨的凉亭。
8、可是,他浑身早已被雨淋得湿透了。他没(心情心愿)去看雨中的景色,却对小小的凉亭产生了兴趣。他想:凉亭要是能随身携带着就好了。突然,他灵机一动,回家就用竹、纸做材料,照凉亭的样子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把雨伞。后来,伞从中国传到外国,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便民)。小小的一把伞,人们撑开它,就得到了一片圆圆的小天地,站在这小天地里,那雨中的一草一木多么清新、迷人,那滴答滴答打在伞上的雨声多像好听的音乐。孩子们手中的伞更有它特殊的情趣。听了天气预报的同学,得意地撑开伞,恨不得把没带伞的同学都拉进自己的伞底,于是,四五个小脑袋挤在一起,显得比平时更加(亲情亲密);刚挨完批评的“小调皮”,正准备冒雨回家
9、,老师悄悄递过一把伞,小脸儿立刻露出一丝笑容,雨沙沙落在伞上,幼小的心里却觉得热乎乎的;刚学走路的娃娃打着漂亮的小花伞,啪啪地踩着水花,彩色“蘑菇”下飞出一串快乐的笑声几千年过去了,收不拢的纸伞变成了自动伞,粗糙的油布伞变成了精美的尼龙伞,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把伞变得越来越方便使用了。谁发明的伞,人们记不得了。他已经成了无名英雄;伞也是一位无名英雄,平时,人们把它扔在屋角、衣架上,只有用它时,才会想起它。可是伞从来不埋怨,随时准备为人们服务。伞啊,我敬佩你!7用“”划去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8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一位画家在凉亭的启发下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雨
10、伞。( )(2)第3自然段介绍了伞的构造。( )(3)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孩子们手中的伞更有它特殊的情趣”。( )9阅读短文,写出伞的变化过程。 _ _10在我们的生活中,像伞这样的无名英雄有很多。请你再写出一个这样的无名英雄,并夸一夸它。_ _【答案】7划去:心愿便民亲情8 9收不拢的纸伞变成了自动伞,粗糙的油布伞变成了精美的尼龙伞,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把伞变得越来越方便使用了。10字典静静地立在我们的书桌上,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会用它查询。字典就是这样一位无名英雄,在我们需要它的时候为我们服务。【解析】7本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心情:(名)心神;情绪:愉快。近情绪。心愿:(名
11、)心里的愿望;要做某事的念头。看雨中的景色需要心情,划去心愿。便利:(形)行动、使用或达到目的容易方便:交通。近便当。反麻烦。便民:(形)方便群众:服务|商店。伞给人民带来了便利,划去便民。亲情:(名)亲人之间的感情:母子|不顾。亲密:(形)亲近密切;感情好。近亲切。反疏远。四五个小脑袋挤在一起,显得比平时更加亲密,划去亲情。8本题考查从文中寻找信息的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1)原文:大概在三千多年前,一位木匠在路上遇上了大雨,他跑了几里路终于找到了一个避雨的凉亭。可是,他浑身早已被雨淋得湿透了。他没(心情心愿)去看雨中的景色,却对小小的凉亭产生了兴趣。他想:凉亭要是能随身携带着就好了。
12、突然,他灵机一动,回家就用竹、纸做材料,照凉亭的样子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把雨伞。可以知道:是一位木匠在凉亭的启发下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雨伞。 (2)原文第3自然段:后来,伞从中国传到外国,给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便民)。小小的一把伞,人们撑开它,就得到了一片圆圆的小天地,站在这小天地里,那雨中的一草一木多么清新、迷人,那滴答滴答打在伞上的雨声多像好听的音乐。可以知道:第3自然段介绍了伞的作用。(3)原文第4自然段:孩子们手中的伞更有它特殊的情趣。听了天气预报的同学,得意地撑开伞,恨不得把没带伞的同学都拉进自己的伞底,于是,四五个小脑袋挤在一起,显得比平时更加(亲情亲密);刚挨完批评的“小调皮
13、”,正准备冒雨回家,老师悄悄递过一把伞,小脸儿立刻露出一丝笑容,雨沙沙落在伞上,幼小的心里却觉得热乎乎的;刚学走路的娃娃打着漂亮的小花伞,啪啪地踩着水花,彩色“蘑菇”下飞出一串快乐的笑声可以知道: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孩子们手中的伞更有它特殊的情趣”。9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原文:几千年过去了,收不拢的纸伞变成了自动伞,粗糙的油布伞变成了精美的尼龙伞,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把伞变得越来越方便使用了。本段讲解了伞的变化。10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例如:雨衣是一位无名英雄,平时,人们都把它装进简陋的袋子放在阴暗的角落里,只有下起雨来才会想起它。(2022全国五年级期末)课外阅读。不动笔墨不
14、读书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空乏 贫乏),她心里非常(焦急着急)。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和多写。多读,就是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只要能找到的,都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读书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
15、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11读短文,在“( )”里选择正确的词语下划“ ”。1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费了好大劲”的“费”:_ _。13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_和_。读书的时候,要养成_的习惯。14请写出一句关于读书
16、的名言或警句。_ _【答案】11空洞贫乏着急 果然12花费;耗费。13 多动笔墨 多读书 记读书笔记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解析】11考查学生选择合适的词语能力。空洞:不着边际,缺乏实质内容。空虚: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结合语境“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可知应选“空洞”。空乏:缺少财物,指贫穷。贫乏:欠缺;不丰富。结合语境“词汇(空乏 贫乏)”可知应选“贫乏”。焦急:指非常着急。着急:形容焦躁不安十分心急。结合语境“她心里非常(焦急着急)”可知应选“着急”。居然:出平意料。果然:跟料想的一样。结合语境“而且又勤练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可知应选“果然
17、”。12考查学生对词语中加点字的理解。“费了好大劲”的意思是花费了好大的劲。故“费”的意思是花费,耗费。1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第二自然段句子“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和多写”与“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知,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多动笔墨和多读书。读书的时候,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14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根据积累,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或警句即可。示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等。(2021西藏林芝市广东实验小学五年级期末)课外阅读。在柏林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
18、,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嘲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
19、前线了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5将第3自然段缺少的标点符号填在文中。16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了什么?_ (2)找到文中先后两次写车厢里静下来的语句,想一想“静”的原因有什么不同?_ _17读完全文,我们都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为此,请你设计一句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语,以警示世人。_ _【答案】15“,”,“,。,。,!”16 说明战争使健壮的年轻人都失去了生命。 第一次“静”是在老头的目光狠狠扫视下静下来的;第二次是听到这位母亲疯了的原因后静下来的。前者是在人的制止下静下来的
20、;后者是听到事情经过受到强烈震撼后静下来的。17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解析】15本题考查标点符号。通读第三段可知,第三段是后备役老兵向嘲笑老太太的姑娘说的话。“他说”是对话里的提示语,放在了句子的中间。因此,在“他说”前面的“小姐”应加上双引号和逗号;“他说”的后面要加上逗号。“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和“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有关联,两句话之间有停顿,停顿处应该要加上逗号;“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的后面应加上句号。“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和“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有关联,两句话之间有停顿,停顿处应该要加上逗号;“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的后面应加上句号。“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21、”已经完整表达意思,没有带疑问或感叹的语气,句末要加上句号。“我走之前”和“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有关联,两句话之间有停顿,停顿处应该要加上逗号;“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带有感叹语气,句末要加上感叹号。提示语后面的内容要加上双引号。语段加上标点符号后,应为:“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1)从文中的“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和“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
22、争中死去的”可以知道大量健壮年轻人都奔赴了战场,而且这些健壮的年轻人在战争里失去了生命。(2)从“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嘲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可以知道第一次“静”是在老头的目光狠狠扫视下静下来的。从“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和“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可以知道第二次是听到这位母亲疯了的原因后静下来的。第一次的“静”是因为老头通过眼神制止了两个小姑娘的吵闹。第二次“静”是因为大家听了老头的话后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而静下来的。1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要求同学们设计一句主题为“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语。示例
23、:珍爱和平,远离战争。和平是天堂,战争是地狱!和平的年代,友善的相处。让地球上不再有战争。战争的开始就是和平的结束。(2022山东高青燕园学校五年级期末)课外阅读。门边有个位置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
24、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
25、”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
26、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18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揭竿而起:_ _心照不宣:_ _19文中的哪个场景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_ _20文中划线句子是对送水师傅的_描写,从中体会到_ _21题目“门边有个位置”你是怎么理解的?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_ _【答案】18 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指人民起义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19“我”在下面散步,有个老人对“我”说话的情景使我印象最深刻。因为我也感到了震惊,原来老师傅是明白的,而且十分在意这点微不足道的小方便。20 动作 匆忙与不拘小节21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解析】1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揭竿而
27、起:意思是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出自过秦论。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也指互相之间明白或共同认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断。同时,对方心中所想所希望的予以回应,而无需对方提醒。19本题考查对文段的理解。从老人说话的内容看,这是在那个送水的师傅在表扬我,这显然是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烘托出“我”能为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另外,可以看出,你能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感激你,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20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脱”“穿”“绕”“进”等动词可以看出是动作描写,脱下鞋子穿着袜子就进来了,看出他的不拘小节,不怕地板不干净,也可以看出师傅的匆忙,想要干
28、更多的活。2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门边有个位置”是为了不让老师傅为难尴尬,“我”将门口的位置放了饮水机来方便老师傅的工作。更深层次是“我”有一颗体谅他人的心,善解人意,“门边有个位置”是要让我们有一颗同情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谅帮助他人。(2022西藏林芝市第一小学五年级期末)快乐阅读。掩饰过失的猫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是我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
29、脏啊!”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mi m)了。走吧( )同伴们说( )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qin qin)水了()22在文中选出正确的读音。23联系上下文说说“百般掩饰”的意思。_ _24将“捉它还不容易?”改为陈述句。_ _25在文中括号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6这则寓言写了猫掩饰过失的几件事?请用简要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_ _27这只猫最后为什么被淹死了?_ _【答案】22mqin23用漂亮的言词掩
30、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24捉它很容易。25“!”,“, 。”26四件事,捕鼠(没捉着老鼠,还说老鼠太瘦了);捉鱼(没捉着鱼,被鱼尾巴打了一下,还说是利用鱼尾巴来洗脸);掉进泥坑(还说是用这个办法治跳蚤);掉进河里(还说在游泳,结果沉没了)。27猫爱吹嘘自己,掩饰过失,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所以被淹死了。【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没:mi,无;没有。m,沉下去。在这里“m”。潜:qin,隐在水下。23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意思。百般掩饰:指
31、想尽办法掩盖自己或别人的过失、错误、丑态等。意思是这只猫用多种办法掩饰自己的不足。24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有不去不,没不加不。)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需删去否定词“不”,删去问号改为句号。改为:捉它很容易。25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要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境加标点。“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吧”语气强烈,后用省略号,说话人后面要用逗号,说的话用引号,句中停顿用逗号。即:“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
32、了。”26本题考查了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能力。熟悉文章内容,学会归纳总结。概括要完整,语句要简练,抓住猫的做法来概括。这则寓言写了猫掩饰过失的四件事,分别在第二、三、四、五段。从第二段概括出:去捕鼠,没捉着老鼠,还说老鼠太瘦了;从第三段概括出:去捉鱼,没捉着鱼,被鱼尾巴打了一下,还说是利用鱼尾巴来洗脸;从第四段概括出:掉进泥坑,还说是用这个办法治跳蚤;从第五段概括:掉进河里,说在游泳,结果沉没了。27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句子“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可知,这只猫最后淹死是因为这只猫老是吹嘘自己,掩饰自己的过失,所以被淹死了。(2021西藏林芝市第一小学
33、五年级期末)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面小题。松树的团结有一天,我到丹维尔美术馆馆长詹宁家做客,发现他家院子里许多松树上都绑着红色的绳子,我就好奇地问:“那些松树上为什么都绑着红绳子啊?”“因为他们就要被砍了,过两天砍树的人会来,我们不必再跟他讲,只要是绑红绳子的树,就会被砍掉。”我抬头看看那些繁茂的松树,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砍掉他们呢?那些树不是很高大吗?”“不错,可是你要知道,他们看起来虽然高大,但是根却不深,风大的时候容易被吹倒,去年对面邻居的房子就是被自己家的松树压坏的。”詹宁太太叹口气,“为免遭意外,我们不必须砍掉这些松树。”“如果它们不稳,又怎能长到今天这么高大呢?”我还是不明白。“因为
34、原本这里的松树很多,它们个别虽然不太稳,但是都聚在一块儿,强风来能共同抵挡、相互扶持。不过近几年加建了许多新房子,也砍掉了不少松树,它们无法再相互支撑,而逐一倾斜或倒下;愈是倒,人们愈害怕,也就愈要砍伐。只怕几年后,附近再也见不到这种高大的松树了。”()我过去只晓得人需要相互扶持()现在才知道()原来植物也是一样啊()()我感慨道()28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上标点符号。29用加点字仿写句子。(1)愈是倒,人们愈害怕,也就愈要砍伐。_ _(2)只要是绑红绳子的树,就会被砍掉。_ _30按内容填空:文中作者的内心感受发生了一系列变化:_感慨万千。31说说你对短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_ _【
35、答案】28“,!”。29 愈是贫穷,愈是饿着肚子,他学习愈努力 只要不下雨,明天就可以春游。30 好奇 明白31我从中感受到世间万物都不是孤立的,不仅仅是人需要互相扶持,所有的生物也需要互相扶持。【解析】28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由句末“我感慨道”可知,前面是作者所说的话,因此前面要用引号。“原来植物也是一样啊”是一个感叹句,用感叹号。句子为:“我过去只晓得人需要相互扶持,现在才知道,原来植物也是一样啊!”我感慨道。29本题考查仿写句子。(1)“愈”表示更加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用“愈愈愈”的句式造句。如:中国人愈是遇到挫折,愈是遇到灾难,就愈是团结一心。(2)联系生活实际,用“只要就”的句式造句。如:只要考了一百分,妈妈就会奖励我。30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本文写作者到馆长家做客时发现松树上绑着红绳子,由第段“我就好奇地问:那些松树上为什么都绑着红绳子啊?”可知,这时是好奇;馆长给作者解释后,作者才明白松树减少后无法再互相扶持;最后发表了一番感慨。因此内心变化是:好奇明白感慨万千。31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即可。如:世间万物都有相生相伴的生存规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只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也是自然界的规律。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