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4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2024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研究立场和方法上,人类学对历史学启示良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另一个人的位置上的能力”。“民族志学者的个人经验,尤其是参与和移情,被视为人类学调查过程的核心。”历史学者明显受此影响。陈寅恪强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持“了解之同情”,主张研究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实际上就是对“移情”的强调。人们通常说的“设身处地”观察认知人事,也类似人类学对这一方法的运用。然而人类学者使用的方法也存在局限
2、。以“移情”为例,其主要困难在于研究者如何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转换。庄子观鱼,说鱼很快乐。惠施回复说,你不是鱼,你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这则寓言,用来比况人类学“移情”方法可能面临的困境,殊为恰当:要得出研究结论,不“移情”或站在研究对象的“主位”立场体验其生活及感受行吗?但实际上,要真正做到“移情”并换位体验,其困难似乎比庄子知鱼之乐否更甚。英国人类学家巴利结合他自己的考察经历指出:所谓一个陌生民族到头来会全盘接纳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的访客,以致这个外来者和本地人并无两样的说法,“让人悲哀的亦非事实”;“你顶多只能期望被当成无害的笨蛋,可为村人带来某些好处。在他们眼中,人类学者
3、是财源,能为村人带来工作机会”。研究者原本的文化立场如何能够不影响其研究是一个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无处不在。如信仰“一神教”的基督教传教士到非基督教地区服务,尽管表示要尊重当地原住民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但文化上遭遇的排异却无法避免。因难以融入当地社会,效果很不理想。这说明不同文化间的鸿沟,是很难通过类似“移情”的方法弥合的。不过人类学者并不是单一地使用“移情”法。也许是意识到这一研究立场及方法存在不足,人类学者从语言学家那里借取了“客位描述”的方法,强调以“观察者”身份对研究对象所做判断的恰当性,将客观性和科学性与“客位”相联系。从立场及方法上注意到“移情”的缺陷并试图补缺,对历史研
4、究也具有启发意义,因为历史学者近年来将“了解之同情”当成口头禅,多少忽略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人类学调查方法的局限对历史学者也提供了方法论思考。“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但这一方法也遭遇困难。首先,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摩尔根研究与他同时代的印第安人部落,其著作却冠以古代社会名称。明明是针对当下印第安部落写出的东西,却以“古代”命名,是因为原始部落的文明,当其尚未走出原始状态时,是很少性状变化的。对于非原始族群来说则情况迥异。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外人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
5、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以这样的族群作为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人类学主要依靠“田野”的传统?在社会激剧变化的时代,今天的“田野”能反映昨天的存在吗?如果不能,中国的人类学是否需要借助历史文献来从事相关研究?而借助历史文献会否因为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导致其研究失去人类学的学科属性?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 与田野相关的是历史遗存问题。“田野作业”最重要的是看遗存,即世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制作。但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或遗存,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就已经变化失真了。以北美印第安人的“居留地”为例,其因外部文化的侵蚀而失去原貌。这提醒历史研究者,必须保持高度
6、的学术警惕,不能轻易相信“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对多少带有“田野”性质的通过“调查”历史当事人所作的“口述历史”,在时过境迁且缺乏佐证的情况下,也不能盲从礼拜,奉为信史。历史学注重“历时性”,历史学者眼里看到的是“变”的一面;人类学相对注重“共时性”,人类学者眼里看到的更多是“不变”的一面。然而但凡是文化,在进入近代以后,在异质文明的侵蚀下,无论其基因如何强大,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人类学家所谓的“田野”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今天的田野,或是介于古今之间者,要找到“原生态”的文化田野,谈何容易!(摘编自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7、.人类学高度重视并广泛运用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移情”方法,这也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立场与方法借鉴。B.“借助历史文献”“与人类学对田野的强调在方法上背离”,可见人类学起初的调查方法更多立足于“田野作业”,而非文献。C.“这都有待中国学者认真思考”中的“这”,指中国人类学面临的研究困境:“田野作业”是否适用于研究拥有文字传承的族群。D.作者认为,“田野”的可信度有待考量,因为即便能传承至今,今天的田野也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并非“原生态”的田野。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借用人们观察认知人事的日常现象来阐析“移情”这-一专业的学术用语,使得说理贴切深入而又浅显易懂。
8、B.“几乎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以近乎绝对的言辞,强调了完全不受自身文化立场影响的研究基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C.文章援引摩尔根研究印第安人部落社会的例子,旨在阐释原始部落文明的发展速度是很缓慢的,很少发生性状变化。D.从北美印第安人的事例延伸推断,在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急剧碰撞的过程中,原有的文化习俗很难保持一成不变的状态。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B.国语记载黄帝四妃之子与黄帝异姓,历史学者表示无法理解。这种父子异姓
9、的现象,可以用文化人类学描述的母系氏族社会“子从母姓”的习俗来解释。C.有鉴于许多西方学者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的局限,保罗柯文提出“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主张,认为史家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要“进入局中人的世界”。D.一位学者正在外国进行民族“幸福感”的调查。但有人认为受限于彼此之间的文化隔膜,这位学者认知的幸福感,未必与原住民的真实体验相吻合。4.材料引用惠施的话进行类比推理,请分析这一推理的作用。(4分) 5.材料划线处都引用了陈寅恪的观点“了解之同情”,作者的意图是否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一切已归平静金宇澄母亲说,我
10、父亲喜欢逛旧家具店。一九九O年,父亲在卢湾区一旧家具店看到有三张日式矮桌,样式相同,三张叠在一起。店老板一般很“识相”,注重来客年龄、打扮、神色,不讲话。父亲想打听什么,但是没作声,最后快快出来,在这一刻,他感到自己真的老了。“一定是日本租界的东西。”他对母亲说。他的两颊早有了老年斑,这位昔日的抗日志士,已失去敏锐谈锋,即使面对他熟悉的“地下党”电视剧,也一般在沙发里坐着,不知是不是睡着了。记得有一次,他转过脸对我母亲说:“冷天里还穿法兰绒料子?白皮鞋?”这是我听到父亲唯一的不满,他的话越来越少了。他曾是上海“沦陷”期的中共情报人员,常年西装革履,也经常身无分文,为失业苦恼。“穿不起西装,总要
11、有七八套不过时的,配背心、皮鞋,秋大衣不可以冬天穿,弄得不好,过去就叫洋装瘪三。”他不许我吃日本料理,每提起深恶痛绝,“日本饭是最坏的东西”。当年,按组织命令,父亲撤到上海,去熟识的香粉弄华商旅馆与系统领导吴成方见面,之后化名丁弢,任汪伪某协会干事,所编辑的市声半月刊,隶属龙襄三、陈孚木,有汪伪背景。他按指示迁至辣斐德路萨坡赛路“斐邮”,与程和生同住。最后的这段经历,颇有小说的意味他和“老程”扮为假兄弟,户口登记化名为“程维德”。他觉得“老程”是个很好的人,遵守纪律,从不谈论个人的事。有一次考虑到如何应对查户口,他问程在哪里工作,程却简短地回答他说:“我在钢铁公司。”连公司名称也不愿说。他就此
12、也不便再问,只讲定两人的籍贯是安徽太和。某天,程忽然就搬走了,临走时程说:“你住下去吧,如果房东问起,就说我去南京了。”他于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九日深夜一时许突然被捕,宪兵上楼问他姓名,他答:程维德。宪兵拿出照片对照后问:程和生是你什么人?他答:是我哥哥。问:他去哪里了?他答:去南京了。当场宪兵大力打他耳光,把他逮走。他事后知道,与此同时,宪兵已在另处逮捕了程和生与倪子朴,押往宪兵司令部途中,经过北四川路桥,程突然跳车,受伤甚重。他根本不明白被捕的原因但能估计到问题出在程和生方面,因为宪兵进来就先追问程的新地址。夜押他至北四川路日宪兵总部,即刑讯逼供程和生的地址。他坚持说程已去了南京,并捏造了一
13、南京假地址。对方毫不理会,边打边问半个多小时,没有口供。最后收监。父亲致马希仁信当夜我进宪兵队就被打,追问兄的住址,我不知道。过一忽儿,一日军官匆忙冲入向审我的尉官报告什么什么云云,“莲”地叫了一声,用手比头部,我意会到,大概在捉他,他跳车被打死了。后来才知道,车过北四川路桥上行车速较慢时,他跳出篷车,脑部受重伤。数日后在刑审间隙,他们领我去宪兵病房与胞兄会面,只呆一二分钟就分别,一直没知下落。“文革”后,从被捕的原日共的回忆录中得悉,假胞兄在宪兵队跳楼壮烈牺牲了。这个同志非常正派。翌日起连续两天,他经受宪兵反复刑审,逼问吴成方的住址及程与吴之关系,他都顶住了,一周后东京来人,东京警方与法警均
14、动用严刑,却没有得获口供-他始终坚称,程是胞兄,安徽太和人。关于刑讯细节,多年来我只记得父亲偶与母亲的片语只言,如:“让我坐到浴缸里”然后就是他忽然意识到的沉默。 东京来人审问自三四岁起,问经历、家庭人员,问父母名字、职业等,直至他被捕前任先导编辑为止,十分详备。他发现,所幸日方没去先导调查,否则极可能在他进入先导的细节上露破绽,因而,也就没发现他的假经历和假兄弟问题,更也由此可知,程和生没一点口供虽日方一直追逼他关于直接领导的情况,常用你“哥哥”已全部招供引诱,他仍然坚称两人是兄弟关系,此外一概不知。记得有一审,日方指明了他就是程的“联络员”,反而露出了根本不了解情况的马脚。父亲致马希仁信我
15、在宪兵队吃了不少苦,敌人一个劲逼问领导人住址,我都能顶住。难于应付的是口供,这胞兄弟父母的姓名职业,兄弟二人从四岁到被捕,我都硬着头皮胡编(万一穿帮,反正一死),结果一字也没被拆穿(原来假胞兄牺牲了!)。我承认了从国民党抗战区金华来谋生的,刚到上海,没有朋友,最难对付的是查朋友,上海没有,只有抗战区的桂林、昆明写一堆,一次次背假口供,一次也没有出漏洞。被捕后第三天上午,军曹审讯人带他去宪兵医院病房三楼看“哥哥”。他走进房内,见程面色苍白,头部包扎了很厚的纱布,小茶几上摆了多瓶菊花牌炼乳。他握住程的手,程紧紧把他的手贴到心口,带着坚定的语气说“完了”两字(他理解是为理想牺牲,且有“一起牺牲了”的
16、含义),程再没说一字。待他一开口:“我刚从金华到上海来”一语未毕,即被军曹喝住禁止讲话。两人凝视片刻,仅仅一二分钟。我母亲说,只在某一封没写完的信里,“才见到你爸爸充满情感的回顾:天寒刮起西北风,让我想起满目萧条的,我的青春年月”如今,一切都归于平静了,他们都戴老花镜,银发满头。寒冷的雨雪即将来临之时,父亲辗转不能入眠,狱中旧伤仍然隐隐作痛。(节选自回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亲喜欢逛旧家具店,不是出于个人爱好,而是情报工作者的积习使然,他能从旧家具里发现有用的情报信息。B.曾在日据沦陷区潜伏,又被日本宪兵队严刑拷打,过去的伤痛
17、给他留下了阴影,父亲潜意识里排斥有关日本的东西。C.父亲对程和生的心态十分矛盾,一方面因受他牵连、被捕入狱而心生怨恨,另一方面又十分敬重他为了理想献身。D.父亲用“满目萧条”来形容他的青春岁月,是因为他的青春里只有同志的牺牲、敌人的折磨、工作的艰险、自身的苦痛。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并未采用宏观视角来描绘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人物的传奇,而是注重描摹具体细节,使历史更生动鲜活、真实可感。B.标题“一切已归平静”奠定了全文超脱淡泊的基调,也揭示了主旨:父亲已经忘却了过去的一切,获得了内心的平静。C.作者善做“不写之写”,如父亲说完“让我坐到浴缸里”就突然沉默,
18、所省略的内容都交由读者想象,读来更余味无穷。D.本文叙述节奏舒缓从容、娓娓道来,故事的惊心动魄和叙事的冷静克制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文本叙事更富张力。8.曾是“地下党”的父亲敏锐过人,善于从细节中捕捉信息,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细节。(4分)9.父亲被捕受讯的经历由“我”叙述后,又再次经由父亲的信件叙述,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
19、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说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
20、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途哉?(选自王安石兴贤材料二: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辨。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选自韩非子显学)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
21、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何治安之A世有之B而能兴C昏乱之世D虽有之亦不兴E盖用之F与不用之谓矣G有贤而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文中指“列举”,与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中的“举”意义不同。B.过,文中指“过错、过失”,与鸿门宴中“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中的“过”意义和用法不同。C.焉,文中指“哪里、怎么”,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焉用亡郑以陪邻”中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D.功伐,“功”与“伐”同义复用,“伐”字与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伐”的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22、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王安石列举了商、周、两汉时期在兴旺与衰败时所任用的贤士,来论证任用贤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B.君主如果能不求全责备,让官吏放开手脚、大展宏图,则有可能超越两汉三代,而后达到三皇五帝的治世境界。C.材料二批驳了孔子以貌取人、以言取人的错误做法,指出如今新起的辩才泛滥,统治者被蒙蔽视听,要引起警示。D.韩非子认为对国家有功之人要加以奖赏,用高官厚禄让官员更加勤勉努力,用心治国,这才是王者的治国之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4分)(2)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23、4分)14.两则材料都围绕“人才观”阐释观点,根据材料概括选拔人才的正确做法。(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书陆放翁诗卷后林景熙(宋末元初)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注】作者为南宋遗民。月氏:古西域国名。此处以月氏代指金国。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引用“诗史”与“杜鹃啼血”两个
24、典故,为后面抒情做铺垫。B.诗歌中间八句描绘陆游从戎与归隐的一生,既叹放翁,也叹自己。C.结尾化用示儿的诗句,意为此时山河一统,可放翁早已作古。D.这首诗抒发作者读陆游诗卷以后的内心感想,壮怀激烈、气势雄浑。16.“诗缘情”与“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强调诗歌因情而发,表达心志。本诗是如何体现既“缘情”又“言志”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周书中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也曾提到,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韩愈在师说中,
25、批驳童子们的老师只用“经师”的机械做法在授课,对应的句子是,。(2)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_,_”。(3)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视角讲述他与李白长达几十年的友情。在唐宋的诗坛中,赞颂友情的诗句比比皆是,比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想要愉快地谈论植物,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刁钻的问题:植物为什么就不会动呢?A,还没有学会运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生命诞生很多人都以为,之初,比植物更古老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可比植物古老得多都能四处游动,寻找食物,趋利避害。演化论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物种如果天生就
26、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它一定因为现在的样子而获得了某种生存上的优势。通过研究选择了一动不动的生命,使生物学家获得了一些全新的认识。这类生命的能量获取效率竟然比其他会动的生命更快。一棵高深莫测的大树,根系深深地扎入土壤,枝干高高地举向天空。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能接受到实实在在的阳光,每一条根系都能吸收到真真正正的养分。虽然大树不会移动,但它获取能量的方式却比老虎和燕子更高级。_B_,大树付出的代价肯定是最小的。一棵大榕树的投影面积常常可以达到上万平方米,它占据的生存空间能达到几十万立方米。无数会跑会跳的小动物会以大榕树为家,它们之中的大部分,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大榕树的怀抱。对于植物来说,它们适应环境
27、,改造环境,甚至当它们放弃运动、把根系深深地扎入土壤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成了环境本身。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千丝万缕的瓜秧四下蔓延,层层密叶,顺藤摸瓜,一个个斗大的西瓜像满地乱滚的青石磁子;没有两膀子九牛二虎的力气,别想偷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种西瓜是柳梢青他爹的拿手戏。柳梢青的手艺,叫得响的,一是香瓜,二是面瓜
28、。他的香瓜匀溜个儿,滴溜儿圆,白的玉白,黄的金黄,摘下来带两片绿叶,更显得好看。蹲在绿柳浓荫下,撕一片苇劈儿,轻轻划上一道,瓜分两半,甜脆爽口,蜜汁元汤,喝下去沁人心脾。他的面瓜,皮薄、肉厚、大肚囊儿,掰开来白籽红瓤,一篓蜜;有花面鬼脸的,有傻头傻脑的,一个个憨态可掬,逗人喜爱。远怕水,近怕鬼,生人吃柳梢青的面瓜,先得打听路数:贪吃嘴急,张口就咬,噎得眼直,憋得脸青,鱼鹰子伸脖儿;吃一个不饱,吃两个撑着,忍一忍,歇一歇,走两趟小水再吃也不晚。吃过柳梢青的香瓜面瓜的人,没个够;人行千里,心也拴在他的瓜秧上。谷雨前后,栽瓜点豆;柳梢青的瓜园花一开,就香气四溢。等到瓜熟时节,满天下香雾;南风一吹,弥
29、漫方圆几里。于是,东奔西走的行人留步,南来北往的行船靠岸,吃瓜的人一窝蜂赶来。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他的香瓜匀称,浑圆,白的,黄的,带两片绿叶,更显得好看”,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21.文字含义随语境而变化,请谈谈文中加点的“一”字表意上的不同。(3分)22.语言文字运用I和中画横线部分都使用了破折号,用法是否相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1)在生命诞生之初,比植物更古老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可比植物古老得多都能四处游动,寻找食物,趋利避害。(2)种西瓜是柳梢青他爹的拿手戏。柳梢青的手艺,叫得响的,一是香瓜,二是面瓜。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30、要求写作。(60分)生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一致,又推崇见解独到。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C 2.C 3.C 6.B 7.B 10.CEG 11.D 12.C 15.C4.文章以惠施的话“庄子不是鱼,自然无法体验到鱼的快乐”来类比推导出“人类学研究者不是研究对象、自然难以换位体验研究对象的生活及感受”。这一推理论证了人类学者“移情”的方法存在局限,使观点更加通俗易懂。(4分。划线处各一分。第点,写出惠施的话所要类比推导出的内容,2分。第点,写出是比推理论证的观点
31、给1分。“论证了人类学者移情的方法有在局限”也可以答“人是学者难以真正做到“移情)难以设身处地,实现与被研究者之间的角色脑换”。写出类比推导的艺本效果“使观点更加通俗易懂”或“使读者易于理解”等给1分)。5.不相同回。第一处引用,用以例证历史学受人类学的启示,注重运用“移情”的研究立场和方法。第二处引用,用以论证近年来的历史学者过多地强调“移情”,对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强调历史学应从人类学“移情”法的局限中得到启发并加以补缺,将“移情”与观察取向研究/“客位描述”法相结合。 6分,到线处各一分。表明态度1分。答出第一处引用的意图,2分,关键得分点落在“变人类学的启示”“
32、运用移情的研究立场和方法”。答出第二处引用的意图,3分。关键得分点落在“过多强调移情”“忽视具有科学特质的观察取向研究”(前两点侧重强调历史学者在研究上的误区)“历史学应从人类学移情法的局限中得到启发并加以补缺,将移情与观察取向研究/客位描述法相结合”(最后一点侧重历史学应做的转变)。8.父亲在卢湾区一旧家具店看到有三张日式矮桌“一定是日本租界的东西。”但能估计到问题出在程和生方面,因为宪兵进来就先追问程的新地址。“蓬”地叫了一声,用手比头部,我意会到,大概在捉他,他跳车被打死了。也就没发现他的假经历和假兄弟问题,更也由此可知,程和生没一点口供。日方指明了他就是程的“联络员”,反而露出了根本不
33、了解情况的马脚。程面色苍白,头部包扎了很厚的纱布,小茶几上摆了多瓶菊花牌炼乳。他转过脸对我母亲说:“冷天里还穿法兰绒料子?白皮鞋?”4分,每点1分,任答四点即可。注意既有细节,也有从细节中提取的信息;一点细节所提取到的信息,原文并无直接呈现。)9.由“我”叙述故事,根据写作需要聚焦场景或裁剪材料,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故事,使叙事更灵活生动、富于变化;由父亲的信件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便于展现父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态度;“我”的叙述和“父亲”的叙述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共同表现了父亲的坚韧与智慧,又在差异的对比中形成参差的美感。(6分,每点2分。考生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13.(1)不亲
34、近小人,那么进谗言阿谀奉承的人自然疏远了;不受旧规习俗的束缚,那么守职得官吏就能明辨是非地治理事务了。(4分。迩,亲近,接近,靠近,1分;拘文牵俗,受旧规陋俗束缚,“拘”“牵”,能译出“被束缚”或“被牵制”的意思,得1分;辨治,明班是非地治理事物,1分,句意,1分,主要落实“则谗谀者自远矣”,其中“谗谀者”译为“进谗言阿谀奉承的人”。)(2)所以明主任用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州县里提拔起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中选拔出来的。(4分。起,提拔,1分;发,选拔,1分;卒伍,士兵,军队,1分。意,1分,主要落实“于州部”“于卒伍”两处状语后置的句式。)14.广泛咨询百姓意见,寻找有才能的人。(1分)不因个
35、人喜好而选才,先考验其能力,并从基层进行选拔。(2分)16、“诗缘情”,是指诗歌是因情而发的,诗人生活于南宋末年,经历过江山易主,国土沦丧的悲痛,又因闻读了陆游的诗卷,被陆游满腔的报国热情所打动,从而引发强烈的爱国之情。“诗言志”,是指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与理想的,诗歌借用杜甫忧时伤怀的诗作、蜀帝杜字为国化鸟的典故,极力塑造陆游忠肝义胆的形象,来抒发诗人愿意金生报国、渴求收复中原的理想志向。(6分,划线处各1分。提到诗人经历、具体志向及受陆游影响各得1分;具体情感1分,“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悲愤之情”也可得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2分)17.(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6、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示例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别董大)示例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送元二使安西)示例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赠汪伦) 示例五;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出自将进酒)示例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出自客至)(每空1分,漏写或错写均不得分)18.A:这是因为它们是古老的/这是因为它们很古老。(2分。本空需回答“植物为什么不会动”的问题,同时,由于下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这个回答应是一个错误的看法比植物更古老的单细胞生物能够运
37、动,由此可推,错误在于认为“植物因古老而无法运动”。)B:获取相等的能量时/获取的能量相等时。(2分,由下文的比较一“大树行山的代价肯定是最小的”可推,此处就上文所提能量的获取进行比较。)19.删去“使”;处,“更快”改为“更高”;处,“高深英测”改为“高大挺拔”/“高耸入云”(6分。指出错误1分,改正1分。“使”淹没主语,删去。第处,“效率”用“高低”形容,因此变化应为“更高”。处“高深莫测”指高度与深度无法测量,用以形容令人难以理解或摸不透,一般用于形容虚化的概念,不用于形容实物的高度或深度。此处由下文的描述可知,应该强树的高大。)20.原句“勾溜个儿,滴溜儿圆”是方言通语(也是俗语。口语),增添了语段的乡土气息/与语段口语化风格更相符。原句“白的玉白,黄的金货,既写出香瓜颜色的种类,也强调了颜色的鲜艳诱人,语意比改句更丰富。原句“摘下来带两片绿叶”用“摘”字使语句富有动态感,与语段明快的风格更相符。(4分。每点两分,答对任意两点给满分。)21.“一个”中的“一”是数词,表示吃整个香瓜的最小的数量。“忍一忍”中的“一”表示动作时间的短暂。“花一开”中的“一”表示一旦。(3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22.用法不同。第一处的破折号连接的内容将完整的句子拆开,表示插入。第二处的破折号连接的内容前后对象不同,表示转换话题。(3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正确即可。)23.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