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下科学4.5《热在水中的传递》教学设计(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五下科学4.5《热在水中的传递》教学设计(新课标)(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热第5课时 热在水中的传递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热在水中的传递是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但他们还不了解在加热试管和烧杯底部时,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到各个部分的。上节课学习了热在金属中传递的方式,他们会把这个认识迁移到热在水中的传递上。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使用感温粉末、红墨水等进行热在水中的对流实验,观察、认识热在水中传递的方式,进而分析热在空气中传递的情况,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科学思维*明确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2、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探究实践*能够熟练操作热对流的实验;运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能够熟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态度责任*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能和别人一起合作交流,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想法。*形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研究思路的习惯,愿意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热在水中传递的过程。难点:热对流的形成机制,冷水受热后,密度变化而向上运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
3、课件。学生准备:试管、大烧杯、滴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铁架台、试管架、感温粉末、红墨水、清水、湿布、护目镜、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图片:一锅沸腾的水。创设情境:我们经常给水加热,直至把水烧开。在开始烧水时,铁锅把热传递给锅底附近的水,靠近锅底的水会变热。提问:中间的水和上层的水是如何变热,乃至沸腾的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测)2.聚焦问题: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与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相同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课题:热在水中的传递。通过回顾在生活中常见的烧开水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二、探索活动一:探
4、究试管中发生的热对流现象。1.用课件展示实验装置图,引导学生想象:在一根细长的试管中加入约三分之一的水,给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上面的水是否也会热起来?2.学生猜测热在试管中的传递,并用箭头表示出来。3.教师介绍加热装置,引导学生思考:水是无色透明的,很难观察到水变化的过程,有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得更清楚呢?(预设:往水里加感温粉末或红墨水,能有助于观察水的变化)4.用课件展示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5.小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二:探究烧杯中发生的热对流现象。1.提问:如果在烧杯底部一侧加热,烧杯里的水都会变热吗?2.教师出示实验装置图,学生思考讨论。猜测热在烧杯中的传递方式,并画出热传递的示意图。
5、3.教师根据实验装置,讲解实验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4.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1.在上节课借助感温油墨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更清楚地观察水中热的传递,从而提出感温粉末或者红墨水的使用。2.在加热试管中的水的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水的对流现象。三、研讨1.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记录,交流:试管中的水是如何传热的?2.结合实验思考: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吗?热是怎样传递到这杯水的各个部分的?通过交流,明白水中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跟金属中的热传递不一样。四、拓展1.用课件展示冬日取暖图,提问:冬天,我们在房间里用取暖器时,房间里的空气是怎样热起来的?2.引导学生推测,并画出示意图。课后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证实自己的推测。3.在生活中,我们还发现过哪些热对流现象?通过生活中冬日取暖的场景引导学生理解气体也能传递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使本课的探究活动更具完整性。板书设计热在水中的传递 教学反思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经历了两个探究活动,分别是探究试管中发生的热对流现象和探究烧杯中发生的热对流现象。在实验中,学生还观察到水会流动,这与上节课的金属传递热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研究水的对流实验中,使用了感温粉末、红墨水等,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3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5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