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期末阶段性学习评价样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60分。请将正确答案凃在答题卡上)12023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 )A70周年B72周年C73周年D74周年2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一旦需要,我就是马特洛索夫(苏联英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舍身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用生命实践了这句诺言
2、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 )A邱少云B黄继光C王进喜D焦裕禄419501952年,新中国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场变革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6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分别选举产生1226名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台湾省代表暂缺)。其中,中共党员668人
3、,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这反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提高决策科学性B强调制度稳定性C权力具有至上性D具有广泛代表性7邓小平在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材料中的“初级阶段”开始于(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8下表为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始终( )时间段1949-1956年1957-1965年1977-1992年1993-2012年高频词人民、工作、和平人民、生产、改革人民、发展、社会主义人民、发展、市场经济A
4、在建设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B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C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D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9“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10他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深入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他就是A雷锋B焦裕禄C王进喜D邓稼先11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5、D中共九大的召开12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300多万名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在当时这项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 )A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下了基础B为干部和知识分子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放下了思想包袱C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打下了基础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13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加到95%以上。这种变化反映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 )A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免除了农民的农业税收D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14“一九七九年,那是
6、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以上歌词的内容歌颂了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一丰功伟绩( )A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将深圳、珠海等设为经济特区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A中共十五大B中共十六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16习近平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 )A中共十七大B中共十八大C中共十九大D中共二十大17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
7、实行(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18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1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对台方针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习近平20新中国空军刚刚诞生就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辉煌战绩。下列能佐证的事例是( )A淞沪会战B武汉会战C抗美援朝D渡江战役211959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竣工。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
8、、军人、老区百姓等,都无偿送来了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各种物品。这反映了我国( )A关注革命老区发展B重视弘扬革命传统C建成独立工业体系D发展军工巩固国防22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下列国防建设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A建立华东军区海军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组建第二炮兵部队D“辽宁舰”交接入列23“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内涵之一,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这一理念在我国现代外交史上的“实践”是( )A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走可持续发展道路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4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
9、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这些反映出中国外交( )A出现了和各国建交的热潮B形成了全方位的外交布局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逐渐正常25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26“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是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这个飞船”是( )A神舟一号飞船B神舟三号飞船C神
10、舟五号飞船D神舟六号飞船27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为我国农民粮食丰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屠呦呦28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的外国记者惊讶地发现中国人几乎清一色地穿着灰、蓝、军绿色的服装,于是有了“蓝蚂蚁” “灰蚂蚁”的形容。80年代,人们一直被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促进时尚意识苏醒萌芽的原因是( )A改革开放B三大改造C香港回归D中美建交29到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高速公路里程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30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
11、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B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C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D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各20分,共计40分。请将答案做在答案纸上)3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历史趋势人心所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二材料三改革
12、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祖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强调,我们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三段材料均选自于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后来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2006年到西藏哪一条铁路全线通车?(2)材料二中香港和澳门分别是哪一年回归祖国怀抱的?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在_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前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022年白皮书对台湾问题不承诺什么?(4
1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问题的看法。32新中国成立后,揭开外交事业新篇章。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中国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
14、,25年没有交往了。”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_、_、_的外交布局。截止2019年9月,中国与18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88页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中国同_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材料一指出中、印、缅所确认的原则是什么?并概括这一原则后来成为国际上的什么基本准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答出3项即可)?(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
15、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什么外交布局?你认为中国国际地位逐渐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60分。请将正确答案凃在答题卡上)1D【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23年10月1日,是74周年,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6、B项正确;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宪法,排除A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3B【解析】根据材料“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舍身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这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为后续部队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邱少云也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为避免暴露,大火烧身后毅然放弃自救,最终壮烈牺牲,排除A项;王进
17、喜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大庆油田的工人,排除C项;焦裕禄也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代表,被誉为“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排除D项。 故选B项。4C【解析】【详解】考查点:土地改革。解题思路:根据“19501952”、“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等信息可知描述的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而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C;中国
18、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涉及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排除AD;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解放时期,通行于解放区,不是1950年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排除B。故选C。5A【解析】【详解】土地改革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两者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A项正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排除B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但土地改革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无关,排除C项;土地改革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抗美援朝与解放农村生产力无关,排除D项。故
19、选A项。6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4年在完成全国基层选举的基础上,其中,中共党员668人,占54.48%,党外人士558人,占45.52%”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党员和党外人士组成,代表具有广泛性,材料体现不出ABC的内容,排除。故选D。7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此时我国还未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排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下学 历史 期末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5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