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1)中国人用中国人的眼睛,欣赏中国美景。其中不乏有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_,_”(王维使至塞上)。绚丽多彩的江南秀美画卷“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2)君子修行,道阻且长。真正君子,面对不良诱惑,坚守本心,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_,_”(周敦颐爱莲说);即使身处困境,仍初心不改,最终峰回路转,出现转机“_,_”(陆游游山西村);困难突然降临,依然勇敢攀登高峰,满怀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豪情“_,_”(杜甫望岳)。2. 阅读材料,运用整本书阅读积累知识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儒林外史是_(作者籍贯)人_
2、(作者)创作的。多所见闻,又工于表现,故凡所有叙述,皆能在纸上见其声态;而写儒者之奇形怪状,为独多而独详。当时距明亡没有百年,明底遗风,尚留存于士流中,八股而外,一无所知,也一无所事。(节选自中国小说史略)材料二:小说中大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或倚仗权势,横暴不法。他们全无读“圣贤书”的儒生应有的学识品格,而是为功名利禄所裹xi,丑态毕露。通过描绘这幅士林的“群丑图”,展现功名利l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1)给加点的字注音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横暴不法( ) 恪守道德( ) 裹xi( ) 功名利l( )(2)在材料一横线处补充作者信息。(3)结合材料和整本书内容,根据儒林外史相关回目分析匡超人形象。第十五回 藏神仙马秀才送葬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4)请结合材料和整本书内容分析匡超人性格产生变化的原因。3. 复兴学校九年级语文组,四月三十日开展了硬笔书法活动。参赛选手:迎接中考的所有考生;活动目的:提高卷面
4、书写质量,提分赋能,走好语文中考最后一小步。策划宣传(1)这是紫涵同学设计的宣传海报。请结合活动信息,将书法活动宣传主题在横线上补充完整(见图一)。评奖展示(2)语文组为了彰显比赛公平公正,选出更多优秀作品,“见贤思齐”。特邀请书法协会李老师四月三十日下午五点在九年级语文组办公室评奖参赛作品。雨菲同学写了一份邀请函。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见图二)颁奖报道(3)假如你是校记者团记者李华,对本次活动“获奖感言”环节进行采访报道。采访特等奖获得者宇佳和思妍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一个问题进行提问。李华:_宇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我练字道路上得到最好诠释。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定能书写属于自己
5、精彩篇章。李华:_思妍:因人而异,我比较注重书写时运笔的力量,力量均衡,书写的字迹具有整体性,赏心悦目。(4)听了特等奖获得者两位同学的个人体会,结合中考卷面书写的实际情况,请总结提升卷面书写质量的方法。二、阅读(55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父亲头上的雪那年冬天,雪下得比往年的大一些。那是父亲人生中最让他感到高兴的一场雪我就是在那个下雪天出生的。父亲一大早去找医生,在大雪里踉踉跄跄地奔行。雪花落在父亲的头发上,他丝毫没有察觉。(A)就这样,在漫天的雪花中,我开始了与父亲的故事。那时,父亲在村小教书,收入微薄。一家人住在学校的一间简陋的安置房里。单凭父亲的收入是根本养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6、中很多东西只能靠赊账才能买来。父亲每到年关便开始发愁,可是,他一个师范毕业的老师,除了舞文弄墨,别的也不会。于是,在快过年的时候,他想到了卖春联。父亲开始在学校一间闲置的屋子里“创业”。他买来红纸,用刀裁好,然后便开始写了。因为白天要去卖春联,所以他只能晚上写。他经常写到半夜,就在那间屋子里披着外套睡去。我早晨去那间屋子玩,就会看见凝固的墨水,还有地上晾干的春联。天气晴好时,父亲去集市摆摊卖春联;如果碰到雨雪天,就只能收摊。摆摊就是看天吃饭。可是,他总不能因为坏天气就在屋子里耗上一天。于是,父亲找来蛇皮袋,背着他的那些春联,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卖。一副春联很便宜,可是父亲翻山越岭,从一个村子到
7、另一个村子,却是十分辛苦的。等到父亲回来时,天已经黑了。(B)他把蛇皮袋放下,然后在外面跺掉脚上的雪,拍打掉身上的雪。我在屋里笑着说:“呀,爸爸变成白头发的老爷爷了。”父亲笑着回应:“那我给你变个魔术,马上变成黑头发。”他用毛巾拍掉头上的雪,头发也从花白变成湿润的黑色。刚上学的那个暑假,我特别喜欢出去玩。但是平日里操劳的父亲,总想在中午休息一会儿,又害怕我出去乱跑,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父亲会在午休的时候喊我去给他拔白发,十根一毛钱。我刚上一年级,这样既可以锻炼我数数的能力,又可以让我不乱跑,可谓一举两得。而对我来说,这是赚零花钱的最好方式。那时父亲才30来岁,已经有白发了,可这成了我的“生财之
8、道”。我在父亲的黑发里寻找着白发,将白发一根根地拔下来。有时候,我看见一茬头发里有好几根白发,便兴奋起来。有时候,我会将两根一起拔掉,然后哈哈大笑。经过多次试验,我找到拔白发的窍门,比如后脑勺的头发拔起来最疼,头顶上的头发拔起来最容易。每次拔完,我都要炫耀一番我的“战果”。后来上了初中,我不好意思再拔父亲的白发,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少了。一个下雪天,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学校接我。(C)因为成绩不好,我沉默着。他让我在车子的后座上撑着伞,并说:“你别挡住我的视线,下雪天路滑。”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看着自行车在雪地上留下一道痕迹,看着他在风雪中头发开满白色的花。我忘了在哪一刻,我发现有些雪花是拍
9、不掉的,有些风霜永远地留在了他的头上。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父亲不用再为了我四处奔波,不用在下雪天骑着自行车带我回家,也不用为了让我不乱跑,想出拔白发的法子,更不会因为我的成绩不好,在一场大雪中那样沉默。但他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上完课后小跑回家,在门口停下,跺跺脚上的雪,把帽子取下来拍拍上面的雪。可是那白发终究不像从前那样,拍一拍就变成黑发。那些雪花再也拍打不掉,那些风霜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可每当想起那些被我拔掉的白发,我的心里就会下一场雪。4. “他带着满身风寒站在门外,全身都是雪”,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5. 第三个段落能否删去?为什么?6. 请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我忘了在
10、哪一刻,我发现有些雪花是拍不掉,有些风霜永远地留在了他的头上。7. “父亲头上的雪”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生活经历,谈谈你受到的启发。二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
11、“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材料二: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新诗缺少的
12、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的诗,他认为这是需要大力尝试的。诗人王久辛说,出现新诗有无音乐性的疑问,是不懂修辞的诗人提出的一个很可笑的疑问。真正懂修辞的诗人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因为畅达的修辞,高妙、精微、动人的修辞,那种有复合性的修辞,都
13、是对诗歌音乐性的一种大胆的创造、勇敢的探索。诗人西川提出,格律是个假命题。主张诗歌要讲究格律的人,是“要给新诗立规矩的人”,他称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他们多以19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为参考系,弄出些音步或音尺,但这没什么意义。(摘编自辽宁日报)材料三:中国新诗走过的一百年里,质疑之声似乎从未断过。诗人郑敏甚至从源头上对新诗做了否定:20世纪之所以没能出现“李白”“杜甫”,原因是“五四”时期引入了西方文化的末流,割断传统,使得白话诗万劫不复。如此说来,这真是一部让人沮丧的百年新诗史。但是且慢,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诗人于坚就坚持认为,“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
14、样式,小说、散文、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新诗?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中国古典诗歌有着超稳定的审美规范,平仄间的韵律流转充满内外交融的音乐性,起承转合的结构又极为自然。从如此强大的古典诗歌参照系出发,读者对新诗的数落与普遍不满便可以预料:能让人完整记住的新诗名篇凤毛麟角,经典之作屈指可数;新诗语言做不到出神入化;新诗离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及其内心世界还有距离。然而,必须正视一个严酷的事实,古典诗歌堪称优美的诗情画
15、意,在后起的新诗这里已经出现了脱节或者转变。新诗与古诗既可比又不可比。可比在于,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不可比在于,新诗经过挣脱,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现代新诗与古体诗已然成为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对这两种状态下的诗歌,显然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评价体系或许才是明智之举。多年来,诗歌界有这么一个共识,新时期的中国诗歌用二三十年的时光,几乎走完了西方现代、后现代诗歌的全部征程,“浓缩”了西方近百年的现代诗、后现代诗发展历史。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诗歌,无疑为中国新诗提供了转型契机,但这种转型不是分阶段的蜕变,而几乎是共时性完成的。中国新诗对西方现代
16、诗歌的吸收,有时消化很好,有时消化不良,有时过于贪食一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有时反复挑剔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致营养过剩。在中外诗歌的评价与比照中,人们总是将各国的诗歌菁华与国际级大师串联起来,组成纵深队列的国际军团从20世纪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的叶芝,再到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多国联军步步进逼,综合全部优势,用世界诗歌的精粹“总和”轻松地把单一国家的百年新诗比了下去。这种缺乏对等参照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变成自我矮化,拉大了所谓中国诗歌“追赶”世界诗歌的差距。除了与古代诗歌、西方现代诗歌直接或间接的“对抗”,中国新诗还在通过不断的艺术违规和越界为自己开疆拓土,发明和发现新的题材
17、、内容、形式和语言,创造新的诗歌范式。新诗自身也形成了自由、多变、求新的小传统,对新诗的接受与评价也应该面对其自身小传统的考核,而不是固执于诗歌大一统的本质主义观念,不必执念新诗必须是古诗的一种分支与延续。最后,还涉及对前辈诗人的具体评价问题。当下不少诗人对新诗诞生之初的历史成绩持否定态度,如“用今天的眼光看,穆旦和徐志摩的诗歌写作都是二三流”,这种断语相当有代表性。他们用已经大大发展了的现时尺度去审视过去,忽视了任何接受与评价都不能偏离历史特定语境的原则。(摘编自人民日报)9. 关于以下诗人学者的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余光中等人为新诗和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道路,使之超越了古典
18、诗歌。B. 谢冕认为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而王久辛则认为新诗无需音乐性。C. 李山认为现代诗歌没有必要讲究格律和语言的和谐,只需要符合现代品味创作即可。D. 郑敏从源头上否定新诗,而于坚则高度肯定新诗,认为人们对新诗存在误解和忽略。10. 请分析材料一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作用。11. 前面“书法活动评奖、展示”环节,润华和昊峰写了A、B两幅对联,打算张贴在书法作品展板左右,达到美化效果,增添内涵。润华依据积累对联知识,不同意张贴B对联,坚持张贴A对联。昊峰读了这里的材料,坚持在展板上张贴B对联。请写出两人坚持己见的理由。A字字均显灵气,句句悉蕴情思。B字字皆是珠玑,句句悉蕴情思12. 应如
19、何评价中国百年新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
20、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注释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荆:楚国的别称。(j):迷信鬼神和灾祥。13.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1)益_ (2)衡_(3)然_ (4)以_14. 请用“/”给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1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16.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孙叔敖“生于忧患”的事例,请分别概括出甲乙文中孙叔敖所经历的“忧患”和经历“忧患”带来的“增益”。三、写作(
21、55分)17. 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复兴学校,擘画“减负赋能”新教育,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生活的校园,成长的乐园。“学科达人”活动,同学们努力思考,积极参与,收获封剑入鞘的豪情;节日联欢,“无论走到哪里,挥之不去的是元旦欢腾的气氛”(引自学生语);趣味运动会,拼搏中协作,协作中跃进,仰天大笑面成败,我辈岂是蓬蒿人;读书日,“我读书,我快乐”:课本剧的表演忍俊不禁,读书感受分享互动中交流;义务劳动,教室更亮,校园更美蓦然回首,走过的日子镌刻在校园的角角落落。人走出的是时间,走不出的是记忆。流淌于唇齿间的,是甜甜的味道;萦绕于耳畔的,是欢声笑语。阅读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
22、怎样的联想、感触和思考?请联系初中阶段校园成长的经历,以“甜甜的欢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要泄露个人信息;(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少于600字。2024年安徽省C20教育联盟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1)中国人用中国人的眼睛,欣赏中国美景。其中不乏有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_,_”(王维使至塞上)。绚丽多彩的江南秀美画卷“_,_”(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2)君子修行,道阻且长。真正的君子,面对不良诱惑,坚守本心,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_,_”(周敦颐爱莲说);即使身处困境,仍初心不改,最终峰回路转,出现转机“_,_”(陆游游山西村);困
23、难突然降临,依然勇敢攀登高峰,满怀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豪情“_,_”(杜甫望岳)。【答案】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孤、圆、淤、濯、复、凌。2. 阅读材料,运用整本书阅读积累知识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儒林外史是_(作者籍贯)人_(作者)创作的。多所见闻,又工于表现,故凡所有叙述,皆能在纸上见其声态;而写儒者之奇形怪状,为独多而独详。当时距明亡没有百年,明底遗风,尚留存于士流中,八股而外,一无所知,也一无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安徽省 C20 教育 联盟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