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近年来,人类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中获益,但也感受到了新挑战。就文学行业来说,人工智能在写作方面的潜力,让我们看到了它拥有自我意识的可能性。如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大量数据和对文本的语义分析技术来获取关键信息,从而生成有一定逻辑的文字。2023年10月,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机忆之地获得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评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投票给这篇小说。换句话说,在隐藏作者身份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创作得到了认可。作者的“消失”可以让读者回归阅读作品的愉悦。作家的生平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作家不再
2、是批评家和读者关注的对象,语言变成了唯一的存在。接纳人工智能文学存在的一个思路,是或许我们可以不去谈论“作者是谁”,而去谈论“作者的功能”。为什么人工智能不可以成为作者呢?它满足了那个无数的“我”组成的条件,“我”是无数的意识,也是无数的数据的组合。如果我们接纳了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作者,它创造出来的文学,可以统称为人工智能文学,那么它就可以和人类文学并存,并且具有推动人类文学创作的可能性。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比如,关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仅仅是为了语言和文本而存在的吗?还是说写作是为了某些更巍峨、更神秘的价值而存在?人工智能的创作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满足人类对它的需求,对它不停发出的指令吗?
3、这些问题那是人类需要直面的。(取材于蒋在的文章)材料二“人类作者”的优势至少有两个,其一是几乎无法复制的个体生命体验,其二是人的情感基于人的肉体而产生。这两个优势也就构成了所谓“真情实感”的内涵。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显然无法逾越“真情实感”的鸿沟。但人工智能是科学家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研发的,它本身虽然没有主体意识,但它是人类主体意识的延伸。人工智能不同于简单的算法编程,它的写作策略是深度学习,对条件随机进行概率上的选择,或者利用对抗生成网络。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不确定性,在一定和度上模拟人类的智能。换言之,人工智能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创作自由”。人工智能执行人的命令,并不意味着人对生成结果可以任意
4、操纵,人仅仅对机器下达“开始”的命令,结果已经超出人可以预测和控制的范围。人工智能写作正在不断地提高文章的创新性和完成度。人工智能写作从纯粹的记忆到数据釆集,再到作者身份的协同、集体创意能力的放大,这是对群体智慧、群体创意的释放。以前个体性的文学生产方式难以实现群体智慧、创意,这类文本也很难达到群体创意构建的文本世界的复杂和丰富。人工智能写作时代,“作者”增加了新的语义,“创意”作者(也称为群体作者)出现,一种人与人、人与机交互协同的新写作生产方式兴起,必将引起创作要素和要素之间关系的变化,进而是写作和文学生态的进一步变局。人工智能写作可能最终也无法完全复刻人类的情感活动。任何技术都是有局限性
5、的,人类不能指望一种技术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工智能文学的发展方向也不一定是复现人类的文学,人工智能文学很可能走上一条面向“未来文学”的道路,成为形似“人类文学”而实质上有重大创新的艺术门类。(取材于张永禄、刘卫东、王永、潘忆、刘忠波的文幸)材料三拥有庞大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的天然优势,对程序化的数字内容进行排列组合是其属性特长。尽管人工智能不像人类大脑那样精密复杂,但它只需要简单专一的持长思维就能在特定方面超越人类。这种思维能力并不必然对人类构成威胁,也不一定使其变成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体。【甲】人工智能在文字排列组合上已远超人类作家的生产速度,但其文学写作时的人为选择还在发挥决定性作用。目前人工智能
6、无法向内建构起自我世界,没有个体体验,不能经历“物我文的转化环节,其文学写作是在既有数据库中通过矩阵逻辑和算法规则来选择最优解,想象和赋值的可能性匮乏,可给予人知识却缺乏情感,有纯粹形式却非艺术创造,一如形似却没有情感和魂灵的雕塑,充满匠气。从写作技巧上看,人工智能写作也未让饱含言外之意的破折号、省略号和感叹号等发挥应有的作用,更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传神之笔,而这可能恰是决定一篇文学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人工智能依然沿用人类的语言符号系统。这样就算人工智能真的在遥远的将来具有了某种自我意识,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人类文字的意义,能写作,但不意味着它一定能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人工智能的算法规则和数智修辞使
7、其擅长纯粹的形式,拟人化的语义和对文字的排列组合规则,决定它还将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模仿者,依然在人类的写作范式之内提供知识或浅显的快感,充其量是人类文学写作的一种平行样式和补充,不会改变人类文学写作的本质,也无法产生颠覆、取代的效果。(取材于李斌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凭借自我意识具备了写作潜力。B人工智能作品获奖证明作者身份不重要。C.选文中“作者的功能”指的是创作作品。D.人类借助人工智能的创作探求文学本质。2.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写作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个体生命体验的缺失让人工智能写作无法具有真情实感。B.人工智能可进行深度学习
8、,其写作可体现人的主体意识。C.人工智能写作的“作者”否定了“作者”一词的原语义。D.技术的局限可能会影响人工智能写作复刻人类复杂情感。3.在材料三【甲】处补充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如一个婴儿也能利用大量文字积木,随机排列组合成一篇文章。B.就算狗通过训练能有效识别气味,却未必能够成为合格的闻香师。C.但能使读者产生“简单输入信息就能生成文学作品”的心理预设。D.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后创作的作品,能够反映出社会时代的变化。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文学的出现,使人类在文学研究领域需要面对一系列新问题。B.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视为群
9、体作者智慧创意的表达和释放。C.祝福中“眼珠间或一轮”这类传神描写在人工智能创作中很难见到。D.人工智能可以深度学习,这一特质决定了它已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作品。5.人工智能文学离我们越来越近,你会选择阅读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作品吗?请结合至少两则材料说明理由。(6分)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为柳敬亭【1】募葬地疏太史公滑稽传曰:“优孟【2】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吾观汉人孙叔敖碑文言:楚王置酒召客,优孟前举洒为寿,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笑于其中。楚王欲立为相,归而谋之,其妻为言廉吏不可为,孙叔敖之子贫贱负薪。为之歌词以感动楚王,复封其子。嗟乎!孙叔敖相楚之烈,
10、自若敖蚡冒【3】荜路蓝缕之后,于荆无两。一旦身死,其子贫贱负薪,楚之列卿大夫无一人为楚王言者,而寝丘【4】之封,乃出于一人之口,则卿大夫之不足恃赖,而优孟之不当鄙夷也,自古已然矣。虽然,孙叔敖之身后,而优孟可以属其子;假令优孟而穷且无后也,楚国之人,岂复有一优孟为之摇头而歌者乎?士大夫恬不知愧,顾用是訾謷【5】优孟,以为莫己若也,斯可以一喟已矣。柳生敬亭,今之优孟也。长身疏髯,谈笑风生,奋袂以登王侯卿相之座,往往于刀山血路、骨撑肉薄之时,一言导窾,片语解颐,为人排难解纷。今老且耄矣,犹然掉三寸舌,糊口四方;负薪之子溘死逆旅,旅榇【6】萧然,不能返葬,伤哉贫也!优孟之后,更无优孟;敬亭之后,宁有
11、敬亭?此吾所以深为天下士大夫愧也。三山居士,吴门之异人也,独引为己责,谋卜地以葬其子,并为敬亭营兆域焉。敬亭曰:“此非三山只手所能办也。士大夫之贤者,吾侍焉游焉;闾巷之轻侠裘马之少年,轻死重义,骨腾肉飞者,吾兄事焉,吾弟畜焉。生数椽而死一抔,终不令敬亭乌鹊无依而乌鸢得食也。某不愿开口向人,惟明公以一言先之。”余笑曰:“太史公记孟尝君客鸡鸣狗盗,信陵君从屠狗卖浆博徒游。生之所称引者,冶游则六博蹴鞠之流,豪放则椎埋臂鹰之侣,其人多重然诺,好施与,岂能龌龊阘茸两手据一钱惟恐失者?要离、专诸,春秋时吴门市儿也,岂可与裒衣博带、大冠如箕者比长而较短哉?子姑以吾言号于吴市,吴市之人,有能投袂奋臂感慨而相命
12、者,吾知其人可以愧天下士大夫者也。子当次第记之,他日吾将按籍而稽焉。”(取材于钱谦益同名文章)注释:【1】柳敬亭:明末泰州人,善说书,常周旋于士大夫间。【2】优孟:春税时楚国艺人。【3】若敖蚡冒;楚国先代国君.【4】寢丘:地名。【5】訾謷:诋毀。【6】榇:棺。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叔敖相楚之烈烈:功业B.犹然掉三寸舌犹:好像C.独引为己责独:偏偏D.并为敬亭营兆域焉营:谋划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优孟揺头而歌他日吾将按籍而稽焉B.负薪者以封 子姑以吾言号于吴市C.楚之列卿大夫无一人为楚王言者此吾所以深为天下士大夫愧也D
13、.则卿大夫之不足恃赖 士大夫之贤者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王欲立为相楚王要立优孟扮演的孙叔敖为楚相B.乃出于一人之口才从楚王一人的口中说出C.往往于刀山血路、骨撑肉薄之时往往在讲到战场拼杀、近身搏斗的时候D.信陵君从屠狗卖浆博徒游信陵君与狗屠、卖酒者以及赌徒交往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优孟凭借出色的模仿和动人的歌唱打动了楚王,楚王封赏了优孟的儿子。B.作者认为士大夫不值得依赖,艺人不应当被鄙薄,可见他轻身份而重人品。C.柳敬亭的表演不仅声形并茂,能使人开颜欢笑,且还具有解决纠纷的作用。D.作者认为当年的艺人愿为士大夫进言,那么当今士
14、大夫也理应为艺人解困。10.根据文章第五、六两段,分条概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阅读这首诗,完成11-13题。(共12分)宿菊潭【1】元好问田父立马前,来赴长官期。父老且勿往,问汝我所疑。民事古所难,令才又非宜。到官已三月,惠利无毫厘。汝乡之单贫,宁为豪右【2】欺?聚讼几何人?健斗复是谁?官人一耳目,百里安能知!东州长官清,白昼下村稀。我虽禁吏出,将无夜叩扉?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丕可违,鞭扑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注释:【1】菊潭:在今河南内乡,诗人时任内乡县令。【2】豪右:豪族。1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5、(3分)A.“令才”句写诗人为无法在本地施展自己出众的才华而愁闷。B.“汝乡”两句写诗人询何乡中孤苦贫穷的人是否被豪族欺负。C.“白昼”句写东边州县官吏很少白天下乡,不打扰百姓生活。D“努力”句写诗人殷切期望农人能够通过努力劳作摆脱饥寒。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借“东州长官”突显了自己约束差役的不力。B.诗中“星火”比喻军租重、逼迫急,较陈情表“急于星火”的内涵丰富。D.诗人反复强调“切莫违”“不可违”,其中蕴藏沦复杂而矛盾的心理。D.本诗记叙了诗人与乡里父老有问有答的交流经过,文字浅近,通俗易懂。13.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在诗中的形象。(6分
16、)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共8分)(1)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离骚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抚壮而弃秽兮,_?_,来吾道夫先路!”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认为“屈平正道直行,_”“推此志也,_”,给予了屈原很高的评价。(2)“爱情”是诗经的重要主题。如曹操短歌行中引用诗经青青子衿,_”两句,原本是写姑娘对恋人的思念。静女中“爱而不见,_”则写出了沉醉于爱情的青年男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3)“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通过“_,与其所以失之者”,得出了国家兴衰之理;当司马光对变法进行指责时,王安石用商代的史实进行反驳:
17、“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_,是而不见可悔故也。”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1)脂砚斋评贾宝玉:“说不得(谈不上)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庸俗。”请从以上评价中任选两点,结合红楼梦中具体情节,加以印证。(4分)(2)有评论者认为,贾宝玉、林黛玉都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宝玉更体现出一种情感的广度,林黛玉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深度,她“情”有独钟。你是否同意对林黛玉的评价?结合红楼梦中具体情节,加以解说。(6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铃【1】在大地的一方周印仲秋,重游陕西岐山周公庙。入庙门,拜三公,穿殿宇,拾级而上,登临凤凰山。站在商处俯瞰,淡
18、淡烟雾中,周公庙卧在凤凰山凹,东、西、北三面以山为墙,南面敞开,形如簸箕,其间宫殿横呈,道路竖行,广场四方。看着看着,我忽然意识到周公庙的格局,不就是一个大大的“周”字么!文字是心灵的密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汉字象形,勾画传神。在成百上千的文字中,从周原崛起的周人树立起“周”作为国号,其中奇予了多少期盼、多少希望。八百年的江山,都打上了“周”的烙印。站在凤凰山半山的亭子中,我欣赏着脚下这方“周”印,思绪顺着每一笔流动的笔画,探秘那曲折的心路历程,体味那意味深长的历史内涵。“周”,三面以山为墙,要保护什么?要保护一“土”一“口”。“土”就是土地啊。土地是周人的命根子,没有哪个部族像周一样珍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北京市 东城区 高三一模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