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4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备受欢迎,而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学界既有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的理论建构,也有不少学者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一地一城的文学景观或者一个朝代一种文体中出现的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则鲜有论及。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名篇效应、名人效应
2、和叠加效应,当然也存在两种或三种效应的综合体。所谓名篇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比如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人尽皆知。名人效应,指文学景观的生成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而蜚声中外,正如明代袁中道说:“名人托迹之地,江山千载犹香”。比如眉山的三苏祠,是历代文人雅士游赏之地,凭吊之所;又如,惠州西湖本名丰湖,后因苏轼贬惠州时所写的赠昙秀诗称其为西湖,之后才盛传其名。而叠加效应,指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面对文学景观,是文学的元素首先激发了观赏者丰富的历史与地理的想象,唤醒了他们曾经的记忆,鼓荡起他们心
3、中的情感,中国境内著名的文学景观无不具有这样的功能。比如岳阳楼,先由唐代诗人李白赋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后定名,继之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明代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等,岳阳楼的大名历久弥新。还有一些文学景观是名人名篇的综合效应,或其他两至三种效应的综合体现,情况较为复杂。比如宣城的敬亭山本来声名不显,后因谢朓的游敬亭山诗以及李白在独坐敬亭山诗中提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而著称。由此可见,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催生了文学景观的形成并不断丰富文学景观的内涵。 文学创作与文学景观之间关系密切,正如尤侗所言:“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文人通过自己的书写将景观展
4、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后人的追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景观的面貌和发展、演变。这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逐渐凝固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又唤醒了对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故文学作品不断得以传播,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高建新在文学景观的生成及其条件中说:“文学景观是审美的记忆、情感的记忆。”文学景观呈现一定的美感特征,蕴含着前人的情感体验,而由文学景观唤起的记忆又往往再借助文学来表达。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云:“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游览岘山,拜谒羊公
5、碑,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其感慨万千,遂写下这一首著名的诗歌。很多古代诗人在登临岘山这一文学景观的时候,也留下相关诗篇,如张九龄登襄阳岘山、李白岘山怀古、曾巩初发襄阳携家夜登岘山置酒、李曾伯登岘山用刘清步韵、陈与义游岘山次韵三首等。故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文学景观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传播。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景观的丰富内涵可以激发作家创作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学景观往往包括多层文化隐喻,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分布各地的文学景观,可以激发游人、作家对自然风光、人文胜迹、文学经典的热爱,从而不断创
6、造新的作品以传承文脉,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情怀与家国情怀,尤其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可以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文学景观不仅仅是空间层面的存在,更是时间层面的、可对话的、可传承的,故而随着文本的不断经典化,文学景观逐渐成为该地的地域象征和文化符号。(摘编自李惠玲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的双向互动)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在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B.尤侗说的“文章亦凭山水以传”,说明了文学景观的生成是离不开古典文学。C.岘山诗篇的创作传承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文学景观促进了古典文学的传承与传播。 D.对文学景观进行保护与进一步研究
7、有重大意义,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文化自信。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目前学界多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本文则关注文学景观和古典文学的关系。B.叠加效应是指先生成文学景观,在后人的不断题咏下形成闻名遐迩的文学景观的效应。C.无名的敬亭山因谢朓和李白的诗而著称,可以视为名人效应和叠加效应等的综合体现。D.文学作品凝固成集体记忆时,它就能不断得以传播并在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说明“叠加效应”的一项是(3分)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因张继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成为姑苏的象征之一。B.沈园因陆游、唐婉美丽而悲惨的爱情故
8、事独具浪漫色彩,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寻觅爱情的足迹。C.崔颢写出黄鹤楼之后,吸引着李白、贾岛、陆游等诗人不断歌咏,这些诗篇使黄鹤楼誉满神州。D.李白的蜀道难以浪漫主义笔法描绘蜀道雄奇,如今已成风景名胜的古蜀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游。4.下列关于文学景观和古典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共生共长,而且两者相互推动。B.文学景观因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而催生且不断丰富内涵。C.文学作品可再现景观,这让它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D.古典文学使文学景观成为某地的地域象征、文化符号。5.在多种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杭州和扬州以城市之态成为独特的文学景观,激发了观赏者丰富的想象,唤
9、醒了他们曾经的记忆,鼓荡起他们心中的情感。请在柳永的望海潮和姜夔的扬州慢中任选一首,分析词中的“想象”“记忆”和“情感”。(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林园师傅杜卫东我和妻到一家饭馆就餐。一进大堂,见左手的圆桌旁有位客人,身材敦实,留着花白相间的板寸,脑袋不大,形状椭圆,像一个刚刚从土里刨出的大号马铃薯。一扭头,两道眉毛漆黑而浓密,鞋刷一般。见我直勾勾地看他,他友善地一笑,露出两颗略显凸起的门牙哟,这简直就是记忆中的林园师傅!瞬间,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尘封多年的往事像洪水一样呼啸而至。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初中毕业分配到北京第一机床厂重型铸造车间
10、当工人,林园师傅是车间副主任。后来,我被车间抽调去搞宣传。印象中,林园师傅总是穿一身半新的劳动布工作服,在车间四处转悠,面孔严肃,双手倒抄在背后,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往往夹着一块桃酥,趁人不备,会咬上一口。当然,他完全有资格这样做,他是八级工,月入108元,相当于我们徒工的七倍。他不仅手头宽裕,身上的光环也极为耀眼,作为一名老工匠,林师傅被提拔为统领近千人的车间副主任。因为长期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他落下一身毛病,一有饥饿感胃就难受,所以,不时需要用桃酥垫吧一下。关于林师傅,车间流传着许多他的趣闻。有一次,几个师兄弟恶搞,趁他不在办公室。从他的三屉桌里摸出了一盒“大前门”,撕开烟封,将里面的香烟替换成
11、八分钱一盒的“大生产”,然后重新粘好烟封,放了回去。第二天上午,工段长以上级别的干部开会。林师傅打开那盒烟,抽出一支点燃,吸了一口,轻轻吐出烟雾,眉峰渐渐蹙起。他用食指和拇指缓缓转动着纸烟,一脸疑惑。当他不经意间看到“大生产”的烟标时,“噗”的一口吐出余烟。表情凝重地拉了一下身旁的车间主任,说:“我还琢磨呢,怎么抽着味儿不对?原来,烟被换了。”他把没抽完的半支烟在鞋底摁灭,一脸严肃地感慨道:“看来,这烟厂的管理水平实在堪忧!”想了想,又一脸困惑地叨咕:“不对呀,两个烟厂生产的烟,怎么能够调包呢?啧啧,怪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事儿当然不止这一桩。林师傅没上过学,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扫盲班摘的文盲帽子
12、。可巧,那一次车间主任外出开会,由林师傅替代他做年终总结。讲稿是由我执笔的。我的字迹工整,林师傅认我的字问题不大,但千算万算,没想到在另一个细节上出了岔子。为了增强效果,我在讲稿上作了个别提示,比如“此处要加重语气”“此处应有掌声”,没想到,林师傅照本宣科。当他一本正经地读出这样的提示语时,席地而坐的几百名工友一愣,开始没有缓过神儿,继而,笑声和掌声差点把屋顶掀起来,其效果,为历年年终总结最佳。林师傅也为自己剑走偏锋而取得的意外效果暗自得意,证据是,这之后,他一度把桃酥换成了稻香村的萨其马,价位提升了至少两个档。 后来,机缘巧合,刚刚恢复业务的中国青年出版社要调我去当编辑。于我,这是一次命运的
13、华丽转身,可是车间主任不放。那是一个很倔的小老头,大家背后都叫他“掌柜的”,在车间说话一言九鼎。他不但不同意我的调离申请,还一生气,“发配”我到班组当了一名翻砂工。难忘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车间里吊车轰鸣,铁水迸溅,林师傅倒背着双手走到我身旁。只不过,他没有夹着桃酥或者萨其马,而是手一扬,变出了一张北京日报。他指着副刊上的一首诗老支书的闹表,问我:“这是你写的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林师傅笑了,无数皱纹在他的脸上扩散,像是一朵绽放的秋菊。“杜”他不叫我“小杜”,而是单音节一个“杜”,尾音有点上扬,还略微带点颤音。“啧啧,有出息。师傅别的不懂,但有一个道理,师傅心里明镜儿一样:是金子就会发光。”这
14、之后,我在北京日报和工人日报又发表过几首诗歌,林师傅总是在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在车间搞宣传时,我曾和林师傅一组,参加了一次干部下车间劳动,任务是把刚从火车上卸下来的一车皮沙子运到车间一角。林师傅干活极不惜力,他脖子上缠着一条蓝毛巾,推起装满沙子的小车,躬身一溜小跑,不时用毛巾擦一擦脑门沁出的热汗,全然没有一位八级老工匠的傲娇。累了,我们两人就躺在铁道旁的沙堆上休息。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夜凉如水,有枯叶随风落下。偶尔,铁道旁的草丛里会传出几声秋虫的鸣叫。一轮明月挂在夜空,月辉如银,好像为大地铺了一层白霜。他点燃一支“大前门”,悠悠吐出一片烟雾,叫了一声“杜”然后问我:“你说,这天
15、得有多大呀?”我觉得,这个问题从一个老头儿嘴里提出,有点违和,便微微一笑,未置可否。林师傅似乎也不期待我回答,自顾自道:“你想过没有?前推一百年,后延一百年,这天还是这天,一点也不会变,可人呢,却换了好几茬。”我没有搭话,暗想,这老头儿是想表达天地无垠、人生短暂的感慨吗? 后来,我终于调动成功,临走前专门去向林师傅告别。坐在三屉桌后的林师傅依然一脸严肃,他抽出一支“大前门”,破天荒地让了让我,我说不会,他眉字间露出一缕欣慰说:“不会,好。坏毛病,别学。”然后打火点燃,深吸一口,待烟雾消弭于无形,开始鼓励我,言语中,颇有几分预言得以实现的自得。末了,破例送我到车间门口。我走出很远了,他还向我招手
16、,暮色中,他就像一棵虬曲盘结的老树。从此,我们天各一方,各自为生活忙碌。原以为,他已淡出我的世界,没想到,他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的一角,一有契机,便会现身与我相遇。“先生,里边请。”服务员见我站着愣神,走过来招呼。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时,我又认真打量了他一番嘁,活脱脱一个林师傅!只是,那时我二十出头,他已年近花甲,而今如果健在,他该是百岁老人了。而眼前的“林师傅”精神矍铄,充其量不过六旬。我打电话给工友,确认林师傅已经在十几年前离世,一阵唏嘘,不禁又想起了那个星月交辉的秋夜。林园师傅,你可认同徒弟迟到的解读?天道不变,岁月长流。(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偶遇的一
17、位食客的长相,就让“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可见林园师傅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 “大前门”香烟被调包成“大生产”香烟,林园师傅故作糊涂,不深入追究,只是出于对年轻人的关爱。C. 林园师傅将桃酥换成更贵的萨其马,是他对自己剑走偏锋、做了被认为是历年最佳年终总结的自我奖赏。D. 林园师傅赞扬“我”有出息,“总是第一时间把报纸送到正在干活的我手中”,可以看出他对知识的尊重。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处写眼前那位不知名的食客,自然引出回忆,结尾再次写食客,首尾呼应,结构圆融。B. 处既有典雅的成语,也有贴近生活的口语,还有幽默的俏皮话,语言生动风趣,亦庄亦
18、谐。C. 处描写了夜色冰凉、枯叶纷飞、秋虫嘶鸣、明月低垂的凄凉哀婉的画面,为后文人物的感慨作铺垫。D. 处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选取典型细节,将林园师傅的形象刻画得立体丰满。8.为什么林园师傅“一直占据着我心房的一角”?请结合全文作简要概括。(5分)9.文章倒数第二段省略号部分,既是“我”对林园师傅秋夜感慨的解读,又是对文章主旨的进一步升华。请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为作者补齐这段文字。(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皇宋处士唐异,字子正,人之秀也。之才之艺,揭乎清名。西京故留台李公建中,时谓善画,为
19、士大夫之所尚。而子正之笔,实左右焉。江东林君复神于墨妙,一见而叹曰:“唐公之笔,老而弥壮!”东宫故谕德崔公遵度,时谓善琴,为士大夫之所重。而子正之音,尝唱和焉。高平范仲淹师其弦歌尝贻之书曰崔公既没琴不在兹乎!处士二妙之外,嗜于风雅,探幽索奇,不知其老之将至。一日以集相示,俾为序焉。嘻!诗之为意也,范围乎一气,出入乎万物,卷舒变化,其体甚大。故夫喜焉如春,悲焉如秋,徘徊如云,峥嵘如山,高乎如日星,远乎如神仙。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哉!而诗家者流,厥情非一。失志之人其辞苦,得意之人其辞逸,乐天之人其辞达,规闵之人其辞怒。如孟东野之清苦,薛许昌之英逸,白乐天之明达,罗江东之
20、愤怒,此皆与时消息,不失其正者也。五代以还,斯文大剥,悲哀为主,风流不归。吟咏性情而不顾其分,风赋比兴而不观其时。故有非穷途而悲,非乱世而怨。观乎处士之作也,孑然弗伦,洗然无尘。意必以淳,语必以真。无虚美,无苟怨。骚雅之际,此无愧焉。览之者有以知诗道之艰,国风之正也。 (节选自范仲淹唐异诗序)材料二:吾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千古诗人推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以为基,如星宿之海,
21、万源从出,如钻燧之火,无处不发,如肥土沃壤,时雨一过,天矫百物,随类而兴,生意各别,而无不具足。(节选自叶婪原诗内篇上)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3分)高平A范仲淹师B其弦歌C尝贻之D书曰E崔公F既没G琴H不在兹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A厥,指他的、他们的,与六国论“思厥先祖父”中的“厥”词义相同。B息,指滋长、增长,与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中的“息”词义不同。C苟,指随便的、草率的,与离骚“苟余情其信芳”中的“苟”词义相同。D因,指因为,由于,与孔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中的“因”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
22、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异擅长绘画,与当时著名画家李建中不相上下,同时还精于操琴,赢得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推崇。B范仲淹认为,诗歌创作因作家的失志、得意、乐天、遭遇不幸等不同境遇,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C范仲淹认为唐异诗作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他的作品体现出诗歌创作的艰难和雅正的诗风。D杜甫诗中思念君王、忧虑祸乱、悲悯时世、想念朋友、凭吊古人等内容,都是由他丰富的经历生发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江东林君复神于墨妙,一见而叹曰:“唐公之笔,老而弥壮!”(4分)(2)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哉!(4分)14材料中对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京市 联合体 2023 2024 学年 下学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