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3 课外文言文题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讲义
《考点23 课外文言文题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23 课外文言文题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讲义(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知识盘点考点23 课外文言文题练解考查范围学生能理解浅近的文言文考查内容(1)注释;(2)译句;(3)相关问题。考查题型(1)选择题(2)阅读题考查类型课外单篇阅读;课内和课外比较阅读;课外多篇比较阅读。考查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解题方法(1) 学生能够用原文理解内容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2)重点掌握文言词语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3)注意古今句式的差异,准确、完整、生动地翻译文句。(4)培养学生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能力。单篇阅读(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
2、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1)迄乎成()(2)可恃而不可恃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_(2)吾材之庸不逮人也。_3本文第段是如何论证“为学”的重要性的?_4清举一个事例,论证“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这一观点。_(二)司马光邵佰温荆公欲变更祖宗
3、法度,行新法,退故老大臣,用新进少年,温公以为不然,力争之。神宗用荆公为参知政事,用溫公为枢密副使,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帝必欲用公,召知许州,令过阙上殿。方下诏,帝谓监察御史里行程颢曰:“朕召司马光,卿度光来否?”颢对曰:“隆下能用其言,光必来;不能用其言,光必不来。”帝曰:“未论用其言,如光者常在左右,人主自可无过。”公果辞召命,乞西京留司御史台,以修资治通鉴。帝与左丞蒲宗孟论人才,及温公,帝曰:“如司马光未论别事,只辞枢密一节,朕自即位以来,惟见此一人。”帝之眷礼于公不衰如此。(节选自邵伯温那氏闻见前录)注释:荆公:指王安石温公:指司马光。1 下
4、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土/知永兴军。B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土/知永兴军。C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D 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土知永兴军。2 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_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安石想改革祖宗的法律制度,实行新法,司马光没把它当回事。B 皇帝已经猜测到司马光不会上殿朝见,可见并非真心要任用司马光。C 皇帝想任命司马光为许州知州,司马光因为修撰资治通鉴拒绝了。D 皇帝直看重且礼遇司马光,认为如果他常伴
5、身边,自己可以无过失。(三)(隋炀帝)大业六年,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正月丁丑(十五日),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诸蕃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籍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值,绐(骗)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值。”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
6、之/缠树何为B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C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D 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2 翻译。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正月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_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隋炀帝即位就马上组织表演活动,规模大,时间长,花费多。B 隋炀帝请外国人到洛阳丰都市场去做生意,外国人欣然同意。C 隋炀帝下令装饰店铺,店堂摆满珍稀货物,商人们服饰华丽。D 隋炀帝要求,外国客人到酒店吃饭,必须按双倍的价格付钱。 (四)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
7、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孟子梁惠王下)【注释】工师:管理各种工匠的官员。璞玉:未雕琢加工过的玉。镒(y):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以为能胜其任也( ) (2)匠人斫而小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姑舍女所学而从我。_3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待?他是采用什么方式劝谏齐王的?_(五)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
8、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祜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选自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注释】庆历:宋仁宋年号。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嘉祜:宋仁宗的另一个年号。举进士:考中进士。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二处)吾 得 其 为 人 盖 十
9、有 五 年 而 不 一 见 其 面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鲁人石守道作/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柳宗元小石潭记)B先生奇轼言/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魏学洢核舟记)C则已私识之矣/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D既葬,而墓碑出/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童子何用知之?_(2)此四人者,人杰也。_4苏轼对范仲淹有着怎样的感情?简要说说你的理由。_(六)卫南之战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
10、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选自宋史)【注释】泽:宗泽,南宋将领。云:报告。生兵:新兵。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今日进退等死( )(2)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 )2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_比较阅读 (一)【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
11、,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
12、是胡骑遂不敢击。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之数岁(年)B因复更射之(重新)C广之将兵(将军)D上山阵(布阵)2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发即应弦而倒/泉香而酒洌C汉之飞将军/杀之以应陈涉D以坚其意/其如土石何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D一次,与强敌狭路
13、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4翻译下列句子。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_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_(二)甲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14、。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上使外将兵 B其一犬坐于前C腰白玉之环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实是欲界之仙都。然是中有深趣也。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月上下。C复与疏钟相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倘能从我游乎?请从吏夜归。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夕阳欲颓,沉鳞竞跃。_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_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
15、写,其作用有何不同?_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_(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节选自(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注释】道:引导。强:劝勉。庸:功劳,说:通“脱”,解脱。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故君子之教喻也_(2)师逸而功倍_2
16、翻译下面的句子。(1)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_(2)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_3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4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_(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17、)【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此妙处也。(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粲:鲜明。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卒逢暴雨(_)(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_)(3)皆宜远观(_)(4)悉是晚景(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尤工秋岚远景多
18、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_(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_4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_(五)【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23 课外文言文题练-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考点讲义 考点 23 课外 文言文 2023 2024 学年 年级 语文 下册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