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新高考I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新高考I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新高考I卷)含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8(新高考I卷)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座古建筑往往是某一地域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一木一瓦一柱均记录着历史的更迭,蕴含着古老的智慧。同时,不同地方的古建筑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的气候环境、地域文化。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洋环境影响,其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如福建土楼、广东客家围屋都是沿海地区建筑的代表。北方的古建筑又是另一种风貌,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庄严肃穆的孔府孔庙便是其中的代表。那么,如何用音乐讲述古建筑的故事,表现古建筑背后的文化?跟古建筑一样,民族民间音乐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2、。同一个地方的民间音乐与古建筑,它们背后的地域文化是相同的。因此,创作中,有的音乐家会以人们熟悉的民间音乐为基础,通过现代音乐语言表达人们对古建筑的独特感知,赋予古建筑特殊含义。比如,由北京民族乐团打造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以北京特色曲调为音乐语汇,让听众在变化的节奏与音韵中,感受钟鼓楼、永定门、神武门等古建筑背后的人文韵味和文化内涵,进而领会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所承载的厚重历史。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在结构上有相通之处。除了选用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表现手段,音乐家还会根据古建筑与音乐在结构布局与节奏韵律上的相通性来建构作品,以音乐结构的布局展现古建筑的布局。取材于福建土楼的大型交响诗篇
3、土楼回响,就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同时,作品还将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结合,运用新打梭镖唔怕山高水远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独唱、树叶独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现代交响乐丰富的音色变化中展现土楼的层次感与色彩感。古建筑是砖、瓦、木、石等不同材料的组合体,而音乐作品尤其是大型交响乐作品的演奏往往也是不同乐器相互组合或配合的结果。因此,利用乐器音色的不同,将不同乐器有机组合,能够构筑起立体化的音响空间。这种立体化的音响空间与古建筑在感官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听众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看到”古建筑,“触摸”古建筑,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古建筑“听到”音乐的旋律。比如,上海民
4、族乐团推出的民族音乐会紫禁城,用古老的编钟叩响悠远的金石之声,再现了紫禁城600年的沧桑历史;用弹拨乐器演奏呈现了紫禁城建筑木结构的灵动与精巧,表达了对先人精妙绝伦建筑技艺的赞叹。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乃至融合,为挖掘传播古建筑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及活化利用古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近年来,一些地方以“音乐+古建”的形式策划举办古建主题音乐会,把音乐演出搬到古建筑之中,引导观众以音乐为媒与古建筑展开“对话”。比如,今年7月,“世遗之城”泉州举办的“世遗就在咱厝边2023古建音乐季”,就选取泉州府文庙与洛阳桥两处古建筑作为主要演出场地。清雅灵动的
5、琵琶声扣人心弦,古朴幽雅的南音让人回味无穷。在别具一格的沉浸式演绎中,音乐与古建筑相映成趣,让观众感受到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共同营造出的历史氛围。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来了,游客来了,古建筑与现代人的生活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其人气得到提升,功能也得到拓展。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凝聚了中国人文思想的精髓,从古建筑中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精神。保护利用古建筑不仅是对建筑本身的保护,更是对历史和文脉的传承。过去,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经常采用的方式是“修个围栏拦起来”“搭个棚子遮起来”,或者对古建筑缺损的部位修修补补。对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传承是利用,最好的保护是发展。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不仅让
6、古建筑在音乐作品的演绎中被更多人“看见”,也让古建筑承载的文化以音乐为载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把建筑上的砖、瓦、石、木化为音符,让建筑及建筑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跨时空传播,并在这种跨时空传播中获得恒久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还为年轻人走进古建筑背后的传统文化搭建起便捷之桥。比如,前文提到的紫禁城,就是一群90后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创作出来的。他们用多媒体舞台影像营造变幻莫测、妙趣横生的不同景致,让静态的建筑与动态的音乐有机融合,成功实现对紫禁城从帝王宫殿到精神象征再到建筑瑰宝的文化解读。在紫禁城的助力下,紫禁城600年的厚重历史,以年轻化的语
7、态、清新灵动的姿态实现了破圈传播。很多年轻人由此对紫禁城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产生共鸣,萌生出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关切和思考。(摘编自姚帅用现代音乐彰显古建筑之美,光明日报;出版日期2023.09.14)1(3分)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建筑之所以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某一地域历史和文化,原因一是其建筑材料有地方特色,二是其建筑风貌有地方特色。B第二段里的“跟古建筑一样”,指的是同一个地方的民间音乐和古建筑有相通之处,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C不同乐器的配合诞生不同的音色,从而构筑起立体化的音响空间,使听众可以“看到”古建筑,“触摸”古建筑。D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乃至融合,既
8、挖掘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为新时代利用古建筑提供了新思路。2(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乐家可以利用民间音乐和现代音乐语言创作出关于古建筑的音乐,说明其背后的地域文化是一样的。B推出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的原因,就在于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C以“音乐+古建”形式出现的古建主题音乐会,让观众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共同营造出的历史氛围。D第七段的“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用“活化石”比喻古建筑所反映的社会思想、文化精神。3(3分)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A民族音乐会演奏长城,通过多元化的民族器乐呈
9、现和不同音响的组合,既塑了长城的“形”,又铸了长城的“魂”。B听到打击乐的有机组合,就可以联想到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壮丽;听到清逸的小提琴,就可以联想到长城的细腻C长城这一静态的古代建筑,通过现代音乐作品,不仅“活”了起来,而且长城背后的历史文化也通过音乐作品得到阐释和传播。D民族音乐会演奏的长城,让长城历史、长城文明变得更加具体,让雄伟长城在长城的演绎中被更多人“看见”。4(5分)能够彰显古建筑之美的音乐有何特点?请简述。5(5分)第7段“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或者对古建筑缺损的部位修修补补”可否删除?请作出判断,并简析理由。【答案】1 D 2 B 3 A 4(1)与古建筑具有相同的地域文
10、化。(2)与建筑结构和节奏相通的音乐。/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3)立体化的音响空间。 5不能删除。(1)本段主要讲过去保护利用古建筑的方法,从反面更加有力地说明“对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传承是利用,最好的保护是发展”。(2)本段承前启后,与第8段形成对照,并呼应第5段“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乃至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出新的道路”这一结论。【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既挖掘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错误,原文说的是“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乃至融合,为挖掘传播古建筑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及活化利用古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不是“挖掘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这种已然情况
11、。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就在于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错误,依据“取材于福建土楼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就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同时,作品还将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结合,运用新打梭镖唔怕山高水远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独唱、树叶独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可知推出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的原因除了“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还有“将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结合”。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第四段观点:利用乐器音色的不同,将不同乐器有机组合
12、,能够构筑起立体化的音响空间。A.长城通过多元化的民族器乐呈现和不同音响的组合,既塑了长城的“形”,又铸了长城的“魂”。能作为论据;B.“打击乐的有机组合”“清逸的小提琴”只能证明了将不同乐器有机组合,不能作为论据;C.“不仅活了起来,而且长城背后的历史文化也通过音乐作品得到阐释和传播”表现的是效果,不能作为论据;D.“让长城历史、长城文明变得更加具体,让雄伟长城在长城的演绎中被更多人看见”表现的是效果,不能作为论据。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1)依据“跟古建筑一样,民族民间音乐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一个地方的民间音乐与古建筑,它们背后的地域文化是相同的”可知能够彰
13、显古建筑之美的音乐与古建筑具有相同的地域文化。(2)依据“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在结构上有相通之处。除了选用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表现手段,音乐家还会根据古建筑与音乐在结构布局与节奏韵律上的相通性来建构作品,以音乐结构的布局展现古建筑的布局”“作品还将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结合”可知能够彰显古建筑之美的音乐与建筑结构和节奏相通的音乐;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3)依据“利用乐器音色的不同,将不同乐器有机组合,能够构筑起立体化的音响空间”可知能够彰显古建筑之美的音乐具有立体化的音响空间。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除。(1)从论证上看,依据“过去
14、,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经常采用的方式是或者对古建筑缺损的部位修修补补”可知本段主要讲过去保护利用古建筑的方法,从反面更加有力地说明“对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传承是利用,最好的保护是发展”。(2)从结构上看,本段承前启后,与第8段“对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传承是利用,最好的保护是发展让建筑及建筑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跨时空传播,并在这种跨时空传播中获得恒久的生命力”形成对照,并呼应第5段“音乐与古建筑的结合乃至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出新的道路”这一结论。(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守夜人刘亮程每个夜晚都有一个醒着的人守着村子。他眼睁睁看着人一
15、个个走光,房子空了,路空了,田里的庄稼空了。人们走到各自的遥远处,仿佛义无反顾,又把一切留在村里。醒着的人,看见一场一场的梦把人带向远处,他自己坐在房顶,背靠一截渐渐变凉的黑烟囱。每个路口都被月光照亮,每棵树上的叶子都泛着荧荧青光。那样的夜晚,那样的年月,我从老奇台回来。我没有让守夜人看见。我绕开路,爬过草滩和麦地溜进村子。守夜人若发现了,会把我送出村子。认识也没用。他会让我天亮后再进村。夜里多出一个人,他无法向村子交代。也不能去说明白。没有天大的事情,守夜人不能轻易在白天出现。守夜人在鸡叫三遍后睡着。整个白天,守夜人独自做梦,其他人在田野劳忙。村庄依旧空空的,在守夜人的梦境里太阳照热墙壁。路
16、上的溏土发烫了。他醒来又是一个长夜,忙累的人们全睡着了。地里的庄稼也睡着了。按说,守夜人要在天亮时,向最早醒来的人交代夜里发生的事。早先还有人查夜,半夜起来,看看守夜人是否睡着了。后来人懒,想了另外一个办法,白天查。守夜人白天不能醒来干别的。只要白天睡够睡足,晚上就会睡不着。再后来也不让守夜人天亮时汇报了。夜里发生的事,守夜人在夜里自己了结掉。贼来了把贼撵跑,羊丢了把羊找回来。没有天大的事情,守夜人绝不能和其他人见面。从那时起守夜人独自看守夜晚,开始一个人看守,后来村子越来越大,夜里的事情多起来,守夜人便把村庄的夜晚承包了,一家六口人一同守夜。父亲依旧坐在房顶,背靠一截渐渐变凉的黑烟囱,眼睛盯
17、着每个院子每片庄稼地。四个儿子把守东南西北四个路口。他们的母亲摸黑扫院子,洗锅做饭。一家人从此没在白天醒来过。白天发生了什么他们全然不知。当然,夜里发生了什么村里人也不知道。他们再不用种地,吃粮村里给。双方从不见面。白天村人把粮食送到他家门口,不声不响走开。晚上那家人把粮食拿进屋,开夜伙。村里规定,不让守夜人晚上点灯。晚上的灯火容易引来夜路上的人。蚊虫也好往灯火周围聚。村庄最好的防护是藏起自己,让人看不见,让星光和月光都照不见。多少年后,有人发现村庄的夜里走动着许多人,脸惨白,身条细高。多少年来,守夜人在夜里生儿育女,早已不是五口,已是几十口人。他们像老鼠一样昼伏夜出。听说一些走夜路的人,跟守
18、夜人有密切交往。那些人白天睡在荒野,在大太阳下晒自己的梦。他们把梦晒干带上路途。这样的梦像干草一样轻,不拖累人。夜晚的天空满是飞翔的人。村庄的每条路都被人梦见,每个人都被人梦见。夜行人穿越一个又一个月光下的村庄。一般的村子有两条路,一条穿过村子,一条绕过村子。到了夜晚,穿过村子的路被拦住,通常是一根木头横在路中。夜行人绕村而行,车马声隐约飘进村子,不会影响人的梦。若有车马穿村而过,村庄的夜晚会被彻底改变。瞌睡轻的人被吵醒,许多梦突然中断。其余的梦改变方向。一辆黑暗中穿过村庄的马车,会把大半村子人带上路程,越走越远,天亮前都无法返回,而突然中断的梦中生活会作为黑暗留在记忆中。如果认识了守夜人,路
19、上的木头会移开,车马轻易走进村子。守夜人都是最孤独的人,很容易和夜行人交成朋友。车马停在守夜人的院子,他们在星光月影里暗暗对饮,说着我们不知道的黑话。守夜人通过这些车户,知道了这片黑暗大地的东边有哪些村庄,西边有哪条河哪片荒野。车户也从守夜人的嘴里,清楚这个黑暗中的村庄住着多少人,有多少头牲畜,以及那些人家的人和事。他们喜欢谈这些睡着的人。“看,西墙被月光照亮的那户人,男人的腿断了,天一阴就腿疼。如果半夜腿疼了,他会咳嗽三声。紧接着村东和村北也传来三声咳嗽,那是冯七和张四的声音。只要这三人同时咳嗽了,天必下雨。他们的咳嗽先雨声传进人的梦。”那时,守在路口的四个儿子头顶油布,能听见雨打油布的声音
20、,从四个方向传来。不会有多大的雨,雨来前,风先把头顶的天空移走,像换了一个顶棚。没有风,头顶的天空早旧掉了。雨顶多把路上的脚印洗净,把遍野的牛蹄窝盛满水,就住了。牛用自己的深深蹄窝,接雨水喝。野兔和黄羊,也喝牛蹄窝的雨水,人渴了也喝。那是荒野中的碗。“门前长一棵沙枣树的人家,屋里睡着五个人,女人和她的四个孩子。她的二儿子睡在牛圈棚顶的草垛上。你不用担心他会看见我们,虽然他常常瞪大眼睛望着夜空,他比那些做梦的人离我们还远。他的目光回到村庄的一件东西上,那得多少年时光。这是狗都叫不回来的人,虽然身体在虚土庄,心思早在我们不知道的高远处。他们的父亲跟你一样是车户,此刻不知在穿过哪一座远处村落。”在他
21、们的谈论中,大地和这一村沉睡的人渐渐呈现在光明中。(有删改)6(3分)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每个夜晚都有一个醒着的人守着村子”一句照应题目,且“夜晚”与“醒”相对,突出守夜人的身份特点。B“我”在黑夜里回来绕开路爬过草滩和麦地溜进村子的原因:一是不想为难自己与守夜人,二是不想打扰村人的美梦。C守夜人和村民,分别生活在夜晚和白天,他们在同一个村庄中,却是完全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中的两类人,互不干扰。D文章用大量的篇幅写守夜人的生活,意在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习性和作用。奇特的构思和梦呓式的叙述,让读者印象深刻。7(3分)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
22、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运用排比手法,强化村庄在人离开后的荒凉,突出了守夜人的失望与内疚。B句子中“飞翔的人”不是指人们在满天空乱飞,而是指人们的精神和思想飞翔起来。C句子表明了人们在黑夜里的梦被穿过村庄的马车打断后的沮丧、遗憾等的心理状态。D句子表明黑夜过去,白天来临,更为突出了守夜人看到一切呈现在光明中的痛苦。8(5分)文中所指的“白天和黑夜”意蕴深厚,请加以分析。9(5分)语文老师要求大家确定一个关键词对本文进行赏析,小张同学选择的是“梦”,小刘同学选择的是“守夜人”。请任选其中一个,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赏析要点。【答案】6 C 7 D 8 白天和黑夜既指通常意义上的白天和黑夜,村民在白天辛
23、勤工作,守夜人在黑夜里为村庄守护。白天又指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真实的现实世界;黑夜又指守夜人为村民们守护的梦境,是村民们虚幻的精神世界。 9示例一:选择“梦”梦境似乎就是现实生活的折射。梦境是一个意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在守夜人中,有两种梦,即守夜人的梦和村民的梦。守夜人在夜晚守护村庄的安宁,在白天酣然入睡。村民则在白天辛苦劳作,夜晚在守夜人的守护下悄然入梦。人们开始想把白天的一切带到梦中,梦中的世界渐渐变得比白天的世界更重要。守夜人和村民,夜晚和白天,他们明明就在同一个村庄,却像是没有交集的平行世界,互不干扰。但二者的梦有相通性。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虚幻的梦更加自由轻盈,但现实生活才是真实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高 语文 模拟 试卷 新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