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三年级组织“与你相约,续梦前行”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戏剧表演和诗歌朗诵两个专题活动,邀请你参与到活动筹备与总结的工作中,帮助完成以下任。【活动筹备】“成长有戏”戏剧表演1.同学们为自己表演的剧目范进中举设计了海报,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1)在海报的方框里用正楷字书写“与你相约,续梦前行”八个字,补上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主题。(1分)(2)将海报上关于作家的相关信息补充完整。(1分)(3)同学们要在海报上加入原著中范进的一句话,与画面相配。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2分)【甲】是了。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
2、名。【乙】噫!好!我中了!2.下面是同学们根据孙权劝学改编的课本剧剧本,请帮助作出选择。孙权劝学时间建安十五年的某天傍晚地点孙权府邸人物孙权、吕蒙(孙权不停地踱步,时而摸摸胡子,时而背手低头沉思,神色严肃)吕蒙(轻步上前,向孙权行礼,神态恭谨)主公,有何吩咐?)孙权(面对吕蒙,言辞恳切)尊君如今已是吴国掌事之人,不可以不学习呀!吕蒙()可是,臣实在是军务繁忙,学习这,再等等吧。孙权()孤难道是想让你精研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只是希望你粗通文略,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比孤还多?孤常常读书,自感获益良多啊!吕蒙(躬身行礼致谢)诺!(1)剧本中有两处舞台说明尚待完成,选出设计最贴合角色特点的一
3、项(2分)A.吕蒙面露难色孙权轻哼一声,语含失望B.吕蒙面露难色孙权轻叹一声,语重心长C.吕蒙面带疑惑孙权轻哼一声,语含失望D.吕蒙面带疑惑孙权轻叹一声,语重心长(2)孙权与吕蒙的对话中使用了多种称谓,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主公B.尊君C.臣D.孤“青春如诗”诗歌朗诵会3.下面是某同学为诗歌朗诵会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工作。梦想是一片云彩,在天空中飞翔,这飞翔化作了曼妙的情思。,。梦想是一泓清泉,在山野流淌不息,这流淌带你奔向广阔的天地。在这如诗的青春年华里,我们生逢其时,朝气满怀。同学们,阳光正当时,让我们尽情逐梦,在逐梦中拥有属于自己的阳光!(1)诗歌还需要补写一个诗节
4、,来表达对梦想的理解。仿照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充完整。(2分)(2)诗歌处加点“阳光”都使用了比喻义,选择理解最恰当的一项(1分)A.美好的未来太阳的光辉 B.美好的未来大好的时代C.大好的时代 美好的未来D.太阳的光辉 美好的未来【活动总结】4.在语文专题活动结束之际,宣传小组撰写了一则广播稿,请协助完成相关文字工作。近日,我校初三年级举办了“与你相约,续梦前行”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其中,语文老师策划的戏剧展演和诗歌朗诵活动脸炙人口。戏如人生,展现世间百态;青春如诗,激扬少年梦想。戏剧展演活动中,同学们将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化身剧中人物,通过生动的表演,再现经典场景,演
5、绎别样人生。同学们还将青春的热情、梦想的豪情挥洒在文字里,写下一串串青春的诗行。朗诵会上,他们意气风发,那清脆响亮的声音应和着优美动人的弦音,吟诵出一首首激情飞扬的青春赞歌!本次语文活动展示了同学们初中三年学习的部分成果,也给我们的初中岁月留下了弥足珍责的青春记忆。与你相约,“语”你相约,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采撷缤纷的花朵,汲取成长的养分,为美好的青春梦想锦上添花。(1)请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字形、读音作出判断,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A.因表达的是“典型而影响较大”之意,所以“经典”中有一个错字。B.因表达的是“吸取、吸收”的意思,所以“汲取”中有一个错字。
6、C.“应和”中“和”是多音字,此处指“和谐地跟着唱”,应读“h”。D.“弦音”一词中的“弦”字,与琴弦、弓弦有关,“弦”应读“xin”。(2)选出上面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脍炙人口B.耳熟能详C.意气风发D.锦上添花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共4分)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6.诗人善于运用典故寄寓自己的情感。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将历史事件进行假设,含蓄表达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秋瑾的满江红中“?!”化用白居易的诗句,抒写了知音难觅、抱负难成的苦闷心境。(3分)(二)阅读望岳,完成78题。(共6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
7、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句以问答形式领起全篇,“青未了”写出了泰山的郁郁葱葱,绵延无尽。B.“钟神秀”以拟人笔法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的钟爱,它将神奇秀丽聚集于泰山。C.“荡胸生层云”一句写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变幻不已,心胸为之荡漾。D.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生发感慨,表现了他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8.苏轼有“诗赋以一字见工拙”之语,本诗中“阴阳割昏晓”和孟郊游终南山中“南山塞天地”皆因加点字而成为写山的奇句。请分别赏析两句中的一字之妙。(4分)(三)阅读爱莲说,完成第9
8、11题。(共7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甲】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意思或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的意思与“往之女家”中“之”的意思不同。B.文章第一段中两处加点的“而”都表转折关系,凸显了荷花的可贵品质。C.“不蔓不枝”中“蔓”“枝”活用,意思分别为“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9、。D.“香远益清”与“老当益壮”“开卷有益”中的“益”字,意思完全相同。1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语气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分析:这句话用陈述的语气,含蓄表达了作者希望成为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的愿望。【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分析:这句话用反诘语气,将作者因少有志同道合之人而遗憾的情感表达得很强烈。【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分析:这句话用陈述句却表达出感叹之意,体现出作者对世人追逐功名富贵的不屑。11.根据爱莲说及下面两则材料,
10、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材料一】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范云咏寒松诗)【材料二】值春凝寒,反能留花,过孟月始盛。名人才士,题咏层委,亦可谓不负此花矣。但花艳并秀,非天时清美不宜,又标韵孤特,若三闾、首阳二子,宁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拂。间有身亲貌悦,而此心落落不相领会,甚至于污亵附近,略不自揆者。(取材于张镃梅品)【注】层委:接连不断。首阳二子: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权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最终饿死。槁:枯萎。这里是死的意思。頫(f)首:低头。同“俯”。湔(jin)拂:这里是任意摆布的意思。自揆(ku):自我反省,自我克制。中国
11、文人常常将自然美与人格美相联系,赋予了花草树木以人的品格,使二者具有了共通性。周敦颐以莲花“”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范云笔下的寒松傲雪参天,寄寓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赞美。张镃以三闾大夫屈原和首阳二子的美好人格来喻梅花“”的品格,进而批评那些不得赏梅要领而污亵了梅花的庸俗之辈。三、名著阅读(5分)12.莲花、青松、寒梅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请从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用“莲、松、梅”中的一个来比喻他(她),并结合人物事迹阐述这样比喻的理由。(10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315题。(共7分)【材料一】在今年央视元宵晚会西安分会场上,闪耀璀璨的巨
12、型花灯,龙腾万象的舞龙舞狮,生动有趣的皮影戏,组组成了一幅热间丰富的元宵佳节图,重现了古时“盛唐上元灯会”的喜庆场景,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的著名词句。早在汉武帝时期,民间就有在正月十五元宵夜燃灯的习俗,以后逐渐演变发展成为元宵灯节、灯会。南史中有“汇数万火盏,若星河灿天衢,人潮聚涌,广庭无隙也”的句子,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等会记载。到了唐代, 朝廷规定元夕灯会为三天。正月十五日夜,士族庶民,家家挂灯,灯火辉煌。宋代元夕灯会增为五天, 其规模也更大,灯彩也更丰富。明代成祖迁迁都北京后,沿袭了明太祖朱元璋关于元宵节方灯十日的定制,正月十五前后,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灯节活
13、动。古代的元宵节充满一个“闹”字。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每逢元宵佳节,人们赏花灯,放焰火,猜灯谜,观杂技,扭秧歌“春在京华闹处多,放灯时节踏秧歌”描绘的就是灯会上百姓歌舞娱乐的盛况。元宵灯会上这些娱乐性很强的活动,吸引了广大民众踊跃参与。【材料二】元宵节中的不少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客家方言中“灯”与“丁”同音,凡添新丁要在第一个元宵节悬挂灯笼庆祝,以求福佑新丁。有的地方正月十五要到老师家拜师,家长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称为“开灯”,寓意学生前途一片光明。元宵灯会上观灯猜谜是最具文化特色的活动之一。这一习俗在两宋时期开始流行,明清两朝延续,至今不衰。据宋末武林
14、旧事灯品记载,元宵节“以绢灯翦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其中“藏头隐语”,即指谜语,也就是猜灯谜。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元春在元宵节特意制作灯谜派人送至贾府,与家人猜谜同乐。元春的灯谜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个灯谜的谜底为“爆竹”。因为古人认为爆竹能驱妖魔,辟凶邪,它的外形如卷束的丝织品,“气如雷”“震得人方恐”描绘了爆竹的声音特征,“已化灰”则是对爆竹燃放后的形象描述,故谜底是“爆竹”。灯谜的谜底范围广,谜面形式多样,设制手法也是各有奇巧。有些灯谜巧借字音、字形,有些灯谜巧借典故。“愚公之居(打一成语)”就巧借
15、了典故,猜这条谜时,我们可以联想到列子中记载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可以考虑愚公居住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等。联系这些,我们可以猜出它的谜底是“”。因为猜灯谜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如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各地元宵灯会上的灯谜游戏,它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承了中国文化。【材料三】灯会的中心自然是“灯”。中国的花灯综合了绘画艺术以及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地出产的的竹、木、藤、麦秆、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各具特色。尽管花灯,但设计者首先追求的是 。这样,人们处在热闹、喜悦的氛围中,看到这些花灯,自然引起美的共鸣。表1部分花灯简介花灯材质与工艺效果墨鱼骨灯用洁净、有象牙质感的
16、墨鱼骨材料,精雕细刻,制作成中空而立体的墨鱼骨灯。整个灯体雕刻卷草纹、宝相花纹,在灯体的四角上还各雕刻了一只凤凰。通体皆白,如象牙雕刻,质感极佳,呈现出玲珑剔透、典雅高贵的艺术气质。五彩鱼鳞灯以纸和鱼鳞为主要材质,运用不同颜色的佛山剪纸做底层陪衬,在剪纸的镂空位置上粘贴大片鱼鳞,把鱼鳞嵌作各种形状,在灯体中间使用中国画技法画出紫色花卉以及黄色花卉。鱼鳞的透光性,使淡黄灯光从鱼鳞片透出,营造出传统灯彩的韵味;色剪纸,增添了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现代艺术效果。无骨花灯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每盖灯由1058个灯面组成,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而成。一盖灯要经过粘贴、
17、烫纸、剪样、凿花、竖灯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灯体古朴雅致,玲珑剔透。各式花纹图案透过针孔,影布地上,千姿百态的图案瞬间放大成繁花美景,令人神迷花灯多用圆形,有团团圆圆之意;用鸡和羊、竹和瓶、磬和鱼等图案,传递吉祥(鸡羊)如意、祝(竹)报平(瓶)安、吉庆(馨) 有余(鱼)等美好富意人们用这些吉祥灯品装点环境,渲染气氛。节日的欢愉和喜庆投射到眼中,给予人们极大的满足和慰藉。13.材料二中“愚公之居”的谜底是什么?选出最恰当的一项(2分)A.跋山涉水B.移山填海C.开门见山D.千山万壑14.依据材料三的相关内容和表1的信息,将空白处补写完整。(2分)15.阅读三则材料,概括元宵灯会经久不衰的原因
18、。(3分)(二)阅读宋师吾师,完成第1618题。(共10分)宋师吾师宋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遂良先生,是享誉全国的文学评论家,曾坐山东文学批评的头把交椅。离休后翩然转身,弃文学而评足球,使其在齐鲁大地几乎家喻户晓。有一年,我回济南看他,在机场一上的士,听见收音机里评球的人声音很熟悉,便问司机。司机很惊诧,一脸鄙视:宋遂良啊!济南人看球,如果没听他的球评,等于这场球没看!此话似曾相识,当年山东有位作家告诉我:一部小说出来,如果宋遂良没写评论,等于没出版!头回见宋师,是1986年夏天。那年我报考山东师大的研究生,跑去济南复试。电话里,宋师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下了火车坐几路公交,到哪一站下,往前走多少米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北京市 海淀区 中考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