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必背古诗文汇编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必背古诗文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必背古诗文汇编(6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必背古诗文汇编目录论语(十二章)3劝学5屈原列传8司马迁8谏太宗十思疏10魏征10师说14韩愈14阿房宫赋117杜牧17六国论21苏洵21答司马谏议书24王安石24赤壁赋27苏轼27项脊轩志31归有光31静女35无衣35离骚(节选)36涉江采芙蓉37短歌行37归园田居其一38拟行路难(其四)38春江花月夜39山居秋暝40蜀41梦游天姥吟留别42将进酒43燕歌行44蜀相45客至46登高46登岳阳楼47琵琶行(节选)48李凭箜篌引49菩萨蛮50锦瑟50虞美人51望海潮52桂枝香金陵怀古52江城子53念奴娇赤壁怀古53登快阁54鹊桥仙55苏幕遮55声声慢56书愤56临安春雨初
2、霁57念奴娇过洞庭5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58青玉案59贺新郎60扬州慢60长亭送别61朝天子咏喇叭61【文言文篇】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作品简介: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少数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现存二十篇,四百七十余章。班固汉书艺文志解释论语命名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1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己。”1敏于事:做事勤敏。2就:靠近。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1?人而不仁,如乐何?如何:古
3、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子曰:君子喻于1义,小人喻于利。喻:通晓,明白。于:对于。子曰:见贤思1齐2焉3,见不贤4而内自省5也。思:希望,想着。齐:看齐。焉:句末语气词。贤:德才兼备的人。省:指反省。孔子曰:“质1胜文2则野,文胜质则史3,文质彬彬4,然后君子”。质:质朴。文:文饰。质胜文则野:为人过于质朴,文采不足,则显得粗野鄙陋。史:虚浮不实。文胜质则史:文采过多超过质朴,犹如史官显得浮华。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士1不可以不弘毅2,任重而道远。仁3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4,不亦远乎?士:有抱负的人。弘毅
4、: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毅:刚强,勇毅。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已:结束。子曰:譬如1为山,未成一篑2,止3,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4也。譬如:比如。篑:盛土的筐子。止:中止,停止。往:前进。“子曰:知1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聪明;智慧。子贡问曰:“有一言1而可以终身行2之者乎?”子曰:“其恕3乎!己所不欲4,勿施于人。”一言:一个字。行:奉行。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施:施加。子曰“小子1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2,可以群,可以怨3。迩4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
5、草木之名。”小子:孔子对弟子的称呼,指学生们。观:观察政治的得失,“观风俗之盛衰”。怨:讽刺。迩:近。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2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实行礼仪,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复:实践。归:称赞。劝学荀子作品简介: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文章语言精练,设喻贴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君子1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青,取之于
6、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ng)绳1,輮(ru)以为轮2,其曲中规3。虽有槁暴4,不复挺5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6则直,金就砺7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1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2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3规:圆规,测圆的工具。4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5挺:直。6受绳:用墨线量过。7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
7、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之所学也;吾尝跂(q)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3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4也,而闻者彰5。假6舆7马者,非利足8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9也,而绝10江河。君子生非异11也,善假于物也。须臾:片刻,一会儿。跂:踮起脚后跟。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利足:脚走得快。水:游泳。绝:横渡
8、。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ji),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tio),风至苕(tio)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y)干(gn),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ni),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jin)1之滫(xi)2,君子不近,庶人不服3。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4。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5而近中正6也。1渐:浸。2滫:泔水,已酸臭的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3服:穿戴。4所渐者然也:被熏陶、影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然
9、,这样。5邪辟:品行不端的人。6中正:正直之士。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2,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3一跃,不能十步;驽(n)马十驾4,功在不舍5。锲(qi)6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焉:兼词,于此,在这里。跬步: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骐骥:骏马,千里马。4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
10、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锲:用刀雕刻。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写作特色:劝学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11、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者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
12、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屈原列传司马迁作品简介: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这是现存关于屈原最早的完整的史料,是研究屈原生平的重要依据。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
13、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十四年,才得以完成。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chn)1谄(chn)之蔽明也,邪曲2之害公也,方正3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4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5也。人穷则反6本,故劳苦倦极7,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d)8,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xng)9,竭忠尽智10,以事其君,谗人间11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12,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13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
14、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14世事。15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6。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17文小而其指18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9。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no)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o)然20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谗:说别人的坏话。谄,奉承,巴结。2邪曲:邪恶、不公正。公:指公正无私的人。3方正:端方正直的人。4离:同“罹”,遭遇,遭受。5人之本:每个人的本源。6反:同“返”,追念,回想。7极:困惫,疲乏。8惨怛:内心悲痛。9正道直行:秉持公心,行为正直。10竭忠尽
15、智:互文,即“竭尽忠智”。11间:挑拨离间。12信而见疑:诚信却被猜疑。而,却。见,被。13盖:表示原因的承接连词,原来是。14刺,讽喻。15:阐明。16靡不毕见:无不得到充分的体现。靡,没有。毕,全部,充分。见,同“现”。17称:引用,选用。18指:同“旨”,主旨,旨趣。19见义远:体现的意义极深远。见,同“现”,体现。20濯淖:污泥。濯,同“浊”。淖,泥浆。译文: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
16、,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
17、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作品简介: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
18、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臣闻:求木之长(zhng)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必浚(jn)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4,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5乎?人君当神器之重6,居域中7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sh)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长:生长。这里指长得好。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浚:疏通,挖深。4下愚:处于地位低见识浅的人。明哲:聪明睿智(的人)。当神器之重: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神器,指帝位。古
19、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域中:指天地之间。休:美。这里指政权的平和美好。凡百元首1,承天景命2,莫不殷忧3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4繁,能克终者盖寡5。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6,傲物则骨肉为行路7。虽董8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9,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10,可畏惟人;载舟覆舟12,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1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2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3殷忧:深忧。4实:的确。5克终者盖寡: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克,能。
20、盖,表推测语气。6吴越为一体:吴越,指春秋时的吴国与越国,当时两国之间长期为仇,战伐不断。诚相见则可使有仇的人也团结成一体。7骨肉为行路:亲骨肉之间也会变得像陌生人一样。骨肉,有血缘关系的人。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8董:督责。9苟免而不怀仁:(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10载舟覆舟:这里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人者,诚能见可欲1,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2,则思知止以安3;念高危4,则思谦冲而自牧5;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6;乐盘游7,则思三驱8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9;虑壅(yn
21、g)蔽10,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11,则思正身以黜(ch)恶1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13,简14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15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16,鸣琴垂拱17,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y)聪明之耳目,亏无为18之大道哉?见可欲: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出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下文的“知足”、“知止”(知道适可而止),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将有作:将要兴建某建筑物。作,兴作,建筑。安人:安民,使百姓安宁
22、。念高危: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危,高。则思谦冲而自牧: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修养。冲,谦虚。牧,约束。江海下而百川:江海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下,居之下。盘游:打猎取乐。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敬终:谨慎地把事情做完。虑壅蔽: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壅,堵塞。想谗邪: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谗,说人坏话,造谣中伤。邪,不正派。正身以黜恶: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黜,排斥,罢免。弘兹九德:弘扬这九种美德。九德,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14简:同“拣”,选拔。效:献出。松乔:
23、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垂拱:垂衣拱手。比喻很轻易的天下就实现大治了。无为: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其自然。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高 语文 复习 温习 古诗文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