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核心素养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核心素养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核心素养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核心素养测试卷本套试卷有五道大题27小题,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024内蒙古包头)如图所示是一个香蕉炉,点燃炉内蜡烛加热香蕉液,一会儿,房间内充满了香气,对这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 香蕉液通过做功增加内能C. 香蕉液吸热升华变成香气D. 香气弥漫是扩散现象2. (2024青海省)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关于“蒸”月饼时的情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沸
2、腾时水温升高B. 水变成水蒸气放出热量C. 闻到月饼的香味扩散现象D. 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不变3. (2024江苏扬州)关于扬州美食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翡翠烧麦呈现绿色是因为吸收了绿光B. 麻鸭汤沸腾后用文火加热,温度升高C. 用蒸笼蒸包子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内能D. 盐水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 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雪温度低,内能小B. 岩浆温度高,内能大C. 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D. 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5. (2024江苏无锡市)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
3、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 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C. 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D. 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水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6. (2024湖南长沙)冬至时节煮饺子,小明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冷冻饺子中的分子不运动 B. 冷冻饺子升温过程中内能不变C. 煮熟的饺子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D. 煮熟的饺子冷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7. (2024江苏连云港)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A. 质量大 B.
4、温度高 C. 密度大 D. 比热容大8. (2024山西)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设中非常环保的技术。起爆前高压泵将CO2压缩成高压气体,液化后输入爆破筒内。如图所示,爆破时电加热管发热,使筒内的液态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压气体从泄气孔中喷出,实施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增大,温度降低B. 高压泵压缩CO2,气体内能减小,温度升高C. 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D. 高压CO2气体喷出时,内能减小,温度降低9. (2024广东省)如图是古代省油灯的示意图。它下层盛水,能减慢上层油的消耗。点灯后,水在升温的过程中()A. 吸热,内能
5、增加B. 吸热,内能减少C. 放热,内能增加D. 放热,内能减少10. (2024湖北)如图甲,利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等质量的a、b两种液体,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分析可知()A. 相同时间内a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比b中的多B. a和b的吸热能力都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增大C. 升高相同温度a所用时间比b少,a的吸热能力比b弱D. 相同时间内a升高的温度比b多,a的吸热能力比b强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1. (2024福建)木雕是工匠智慧和艺术修为价值体现,锯木、刨料、风干、雕刻、开榫、组装、打磨、油漆,每一环节都讲究科学的工艺流程。打磨过程,将粗砂纸换成细砂
6、纸,可以减小砂纸与木头间的_,闻到淡淡的木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12. (2024四川成都)成都别称芙蓉城、蓉城,这座以花为名的城市自古与花结缘,大诗人陆游魂萦梦牵的诗中美景“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依旧是成都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诗人闻到花香属于_现象。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所蕴藏的物理知识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有关。13. (2024云南)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把糖块加热成糖浆,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现象;熬制糖浆的过程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糖的内能。14. (2024天津)在“航天日”主题活动中,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水火箭”(如图所示)。发射时,“水火箭”向下喷水从而获得
7、升空的动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水火箭”飞出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5. (2024苏州)熨斗古代亦称“火斗”,最早出现于西汉,以青铜质地为主,用高温熨平衣物,是通过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宋元时期,出现了如图所示带木把的熨斗,相比金属把,使用更安全,是由于木头具有_的物理属性。16. (2024江苏扬州)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_来增大摩擦。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_J的热量。17. 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木制推
8、杆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时,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的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_,温度升高,达到艾绒的着火点。18. (2024湖南)常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它的_较大。水能提供浮力,但存在溺水风险。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湿的衣服鼓足空气等方式来增大_从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19. (2024长春市)长春莲花岛影视基地近期火爆出圈,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1)美食街上,炭烤羊肉香味四溢,这_现象,炭在燃烧过程中热值_;(2)小明玩攀爬时,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_;后半程比前半程攀爬得慢,则后半程比前半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_;(3)晴朗的夏日午后,人划
9、船时用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行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人感觉到扶手晒得发烫,而水较凉,说明水的比热容_。20. (2024湖北)2024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我国并网发电,工作原理如图。在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电网多余电能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使空气_增大(填能量形式);在用电高峰时段高压空气被释放,膨胀对外_,使膨胀机转动,将内能转化为_,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输送至电网。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8分)21(6分)海鲜粥是北部湾地区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气扑鼻,这是什么现象?而且粥的温度越高,香气就越浓,这是为什么?当我们对着热粥表面吹气时,粥就凉得更快,这又是为什么?
10、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22.(4分)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1)会发生什么现象:_;(2)解释所发生的现象:_。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14分)23. (6分)(2022湖北随州)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李明和张红选用规格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张红所用水的质量为200g,结合图像推算,他实验时04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_J;c水=4.2103J/(kg)(3)分析图像可知,李明
11、和张红实验所用水的质量_(选填“相同”或“不同”)。24. (8分)小红想探究水和砂石的吸热性能,取初温相同的水和砂石,分别盛放在规格相同的烧杯中,用同一盏酒精灯对它们分别加热,同时搅拌水和砂石,使之受热均匀。在相同加热时间内,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情况。(1)除以上条件外,还要求水和砂石的质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为_;(3)通过实验发现,在相同加热时间内,水升高的温度比砂石的小,说明_的吸热性能更好;(4)由此可以解释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昼夜温差_的现象。五、计算与综合能力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22分)25(6分)一质量是3kg、初温为59
12、0的铁块,当温度降到30时放出了7.56105J的热量,则:(1)计算出铁的比热容;(2)餐馆里有一道美食叫“铁板牛肉”,将2kg的铁板加热到130,再将九成熟的牛肉片盛放在铁板上,等铁板温度降了60时,牛肉片已十成熟了,求铁板在此降温过程中放出的热量。26.(8分)(2024天津) 使用厨房中的电热水器将质量为的水从加热到,该热水器消耗了的电能。已知,求:(1)水吸收的热量;(2)该热水器的热效率。27. (8分)食物也是一种“燃料”,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人体内,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人体摄入的能量(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过多或过少,都有损于健康。(1)某种油炸食品,每可提供的能量约
13、为,假设这些能量全部被质量为、温度为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2)如果上述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则能把多少千克的物体提升?(取)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核心素养测试卷教师版本套试卷有五道大题27小题,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024内蒙古包头)如图所示是一个香蕉炉,点燃炉内蜡烛加热香蕉液,一会儿,房间内充满了香气,对这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 香蕉液通过做功增加内能C. 香蕉液吸热升华变成香气D. 香气弥漫是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A蜡烛燃烧过程中
14、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香蕉液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故B错误;C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香蕉液吸热汽化变为香气,故C错误;D香气弥漫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2. (2024青海省)我们常吃的月饼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据南宋武林旧事记载,最早的月饼出自笼屉,青海就保留着用蒸笼“蒸”月饼的传统习俗。关于“蒸”月饼时的情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水沸腾时水温升高B. 水变成水蒸气放出热量C. 闻到月饼的香味扩散现象D. 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不变【答案】C【解析】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吸收热量,故A
15、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的过程,汽化吸热,故B错误;C闻到月饼的香味是因为月饼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正确;D因液体的分子距离小于气体的分子距离,水变成水蒸气,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因此分子间距变大,故D错误。故选C。3. (2024江苏扬州)关于扬州美食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翡翠烧麦呈现绿色是因为吸收了绿光B. 麻鸭汤沸腾后用文火加热,温度升高C. 用蒸笼蒸包子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内能D. 盐水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A翡翠烧麦呈现绿色因为反射绿光进入眼睛,故A错误;B麻鸭汤沸腾后用文火加热
16、,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故B错误;C用蒸笼蒸包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内能,包子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C错误;D盐水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香气分子不断扩散到空气中,故D正确。故选D。4. 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雪温度低,内能小B. 岩浆温度高,内能大C. 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停止D. 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答案】D【解析】A内能和质量温度都有关,白雪温度低,内能不一定小,故A错误;B内能和质量温度都有关,岩浆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C白雪温度低,分子热运动的不剧烈,不是停止,故C错误;
17、D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越剧烈,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故D正确。故选D。5. (2024江苏无锡市)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 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C. 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D. 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水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答案】C【解析】A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
18、隙,彼此进入对方,从而使总体积减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C符合题意;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在运动,推测出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C。6. (2024湖南长沙)冬至时节煮饺子,小明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冷冻饺子中的分子不运动 B. 冷冻饺子升温过程中内能不变C. 煮熟的饺子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D. 煮熟的饺子冷却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答案】C【解析】A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冷冻饺子升温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B错误;C煮
19、熟的饺子香气四溢,是香味分子进入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故C正确;D煮熟的饺子冷却,向外释放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错误。故选C。7. (2024江苏连云港)沿海地区比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A. 质量大 B. 温度高 C. 密度大 D. 比热容大【答案】D【解析】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 (2024山西)二氧化碳(CO2)爆破技术是现代工程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能 人教版 九年级 一册 物理 第十三 单元 核心 素养 测试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