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上语文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
《2、六上语文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六上语文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2025学年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教师版)知识点: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学习目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结合资料及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体会课文写场面时多点罗列、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单元概览本单元的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组成。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
2、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壮士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开国大典这篇文章通过写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一种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灯光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从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阅读要素我们在学习本单元的时候,要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文章中的资
3、料及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重点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并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那么如何写好场面呢?点面结合是进行场面描写最好的选择。如何运用“点面结合”写好场面描写?一个中心: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两个基础:1、面(概括描写,顾全大局);2、点(详细描写,突出重点)。写好“点”窍门:1、特写镜头;2、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3、侧面烘托拓展提升如何辨别描写人物的方法狼牙山五壮
4、士和灯光从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塑造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五位壮士和郝副营长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崇高品质。那么,如何辨别描写人物的方法呢?一、了解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1.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身材、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1)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2)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3)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4)对比、烘托人物性格。例句: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品析:“披散的长头发”“苍白的脸”属于外貌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敌人手段的残忍,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忠于组织、不出卖同志的革命精神。2.神态描写:就是人物的神
5、情姿态,主要通过人物面部的表情变化显露出来。人的喜、怒、哀、乐等表情的变化,一般是通过人的眉、嘴、眼等的变化,有时还有人的细微动作,如:低头沉思,握拳发抖等。在文章中,就是把这些表情的变化用文字写出来。作用:突出人物心理,展现性格特征。例句: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品析: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瞪”“迸射”“仇恨的火花”体现了董存瑞对敌人的仇恨和看到部队受阻时焦急的心情。3.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作用: 揭示人物思想、情感、性格等。例句:他跑到连长身边,坚
6、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品析: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董存瑞不怕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4.动作描写作用: 突出人物心理,性格特征,或心情。例句: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ng)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品析: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皱紧眉头“”“哽咽”说明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时的困难和痛苦,表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品质。5.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过程或内心的感觉。作用:揭示人言行的原因,突出人物的思想变化,展现人的精神世界。例句: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
7、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我的战友邱少云品析:本段文字主要写了“我”复杂的心理活动,侧面衬托了邱少云被火烧时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反映了邱少云的顽强精神。答题思路:运用描写,写出了内容,突出了人物特点,表达了情感二、找出标志词,确定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的标志词一般是各类动词,如走、跑、跳、蹲、举手、搬起等。语言描写的标志一般是引号内人物说的话。心理描写的标志词一般是“想”。神态描写专指人的面部表情,如眉开眼笑、痛哭流涕、眉头紧锁等。外貌描写重在描写
8、人物的体貌特征,如圆圆的脸蛋、齐眉的刘海、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等。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不同,要注意区分。一、分享会后,妙妙想找些资料再了解一下这一时期的小故事,你将挥手之间这篇文章推荐给她。(课文同写法点面结合)挥手之间【注】方纪一辆延安人都熟悉的带篷子的中型汽车正转过山嘴,朝飞机场驶来。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正当汽车站住,车门打开的时候,机场上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主席走下车来。和平日不同,穿一套半新的蓝布制服,头戴深灰色的盔式帽。整个装束,完全是像出门做客一样。这立刻引起了人们一种深切的不安和离别的情绪;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如今,主席穿上
9、做客的衣服,要离我们远去了,他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为民族,亲自去重庆谈判。一霎时,人们心里像海上波涛般起伏汹涌。千百双眼睛,热切地投向主席身边。主席在汽车边站定,目光平视,望着全体送行的人,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好像所有在场的人,他都看到了。他眼睛里露出一种亲切的、坚定的微笑,向人们点了点头。站在前面的中央的同志们,迎上前去。主席伸出他那宽大的手掌,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主席的脸色是严肃的,从容的,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的关切和鼓舞之情。然后,他又停下来,望着所有送行的人,举起右手,用力一挥,便朝停在前面的飞机一直走去。机场上人群静静地立着,千百双眼睛跟随着主席高大的身形移动,望着主席一步一步走近了飞
10、机,一步一步踏上了飞机的梯子。这一会儿时间好长啊!人们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地望着主席的一举手,一投足,直到他停住脚步,回转身来,又向着送行的人群。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安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飞机的发动机响了,螺旋桨转动起
11、来。随着这声音,人们的心猛烈地跳动,人们的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这架就要起飞的飞机,任凭螺旋桨卷起了盖地的尘沙,遮住了人们的眼睛。这架飞机该有多大的重量啊!它载负着解放区人民的心,载负着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载负着我们国家的命运!飞机转了弯,奔上跑道,升到空中,然后向南飞去。人们还是仰着头,目光越过宝塔山上的塔顶,望着南方的天空,久久不肯离去。(选文有删改)【注】:1945年8月,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国民党政府迫于国内外反对内战,一致和平的舆论压力三次电邀毛主席到重庆和谈国内事宜。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毛主席选择以身犯险,前往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选文写了毛主席登机前的哪几个场面?迎接主席 准备登机 2阅读
12、第段,说说选文是怎样描写群众与主席互相挥别这一场面的。(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3选文中有两处描写人群的句子很典型。请结合加点字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话表达的情感。A: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接着,又停下来。B: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 4有人认为选文题目中的“挥手”主要是指“送别人群为毛主席送行时的挥手”,也有人认为选文题目中的“挥手”主要是指“毛主席向送别人群告别时的挥手”,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发表你的见解。 【答案】1握手道别 目送主席 2选文通过“多点罗列、点面交织”进行场面描写。先写主席站在飞机舱口,注视人们
13、,这是“点”的描写;再写人们对主席挥手,“千百条手臂挥舞着”的场景,这是对“面”的描写;最后又回到主席身上,详细写主席挥手的动作,也是“点”的描写。这种“多点罗列、点面交织”的场面描写方法,使得描写内容更丰富。 3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由“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可知选文将人民群众向主席涌去的行动比作风卷过水面,体现出群众想要见到主席的迫切心情,反映出人民对主席的爱戴;从“像疾风卷过水面”可以看出由“风”到“疾风”的变动,“疾”字写出风的急速和猛烈,体现出主席临走前,人民心中愈发不舍,愈发担忧,从而突出人民对主席热烈而深厚的情谊。 4示例:我认为“挥手”指人们送别毛主席,文章重点描写
14、了人们和主席挥手送别的动作,体现了人民对祖国和平的渴望和对毛主席的不舍之情。【难度】0.65【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短文第自然段至自然段写人们来到机场迎接主席到来的场面。第自然段描写主席和大家一一握手道别。第自然段至第自然段写主席准备登机。第自然段至第自然段描写人们目送主席。故本题可填握手道别、目送主席。2本题考查点面结合的表现方法。“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第段先写主席站在飞机舱口,注视人们,这是“点”的描写;第自然段写人们对主席挥手,“千百条手臂挥舞着”的场景,这是对“面”
15、的描写;第自然段又回到主席身上,详细写主席挥手的动作,也是“点”的描写。3本题考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A结合第自然段“立刻,人群像平静的水面上卷过一阵风,成一个整体地朝前涌去”,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民群众向主席涌去的行动”比作“风卷过水面”,体现出群众想要见到主席的迫切心情,反映出人民对主席的爱戴。B结合“人群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着飞机涌了过去”,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群”比作“疾风”,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体现出主席临走前,人民心中愈发不舍,愈发担忧。4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见解即可。我认为“挥手”指毛主席向人们告别。文章详细的描写了主席登机后和
16、人们挥手告别的动作,突显了毛主席一心为国为民的精神。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丰碑李本深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
17、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
18、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5第段和第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 )和( )。A突出行军的艰难B衬托战斗的残酷 C渲染气氛的悲壮D暗示结局的悲惨6第段中“将军愣了一下”的原因是 ;第12段中“将军愣住了”的原因是 。7将军得知冻死的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时,他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8说一说,本文是怎样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 9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答案】5A C 6听到“有人冻死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要点梳理+真题演练 2、六上语文第二单元“革命岁月”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教师版 2024-2025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