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8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知识点考点提纲详细版目录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教材宏观逻辑:逻辑与思维四个单元分别为树立科学思维观念、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第一单元:科学
2、思维的含义和特征,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第二单元:逻辑思维的主要内容(概念、判断、推理);第三单元:辩证思维(辩证分合、质量互变、辩证否定、认识历程);第四单元:创新思维(联想、发散、聚合、逆向、超前)。【课标要求】1. 学会科学思维 1.1 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1.2 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2. 遵循逻辑思维要求 2.1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2.2 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
3、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2.3 了解推理的类型;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 2.4 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3.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3.1 结合对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3.2 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3.3 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4.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1 体会联想
4、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了解联想思维的方法和特点;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4.2 了解发散思维中所采取的推测等方法;概括发散思维的特点;知道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功能。 4.3 分析逆向思维的依据和优势;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4.4 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复习要求】通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经历探究过程,明确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学会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把握辩证思维的方法;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观察和理解社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核心
5、问题】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科学思维观念(三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统摄下,把我逻辑思维规则(概念、判断、推理),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辩证分合、质量互变、辩证否定、认识历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联想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正逆互补超前思维)二、逻辑思路:树立科学思维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科学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复习重难点】1.科学思维特征、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区分;2.主项、谓项周延的判断;3.联言、选言、假言推理的规则;4.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需要在认识对象与有关现象之间的寻找因果联系,方法有求同法、
6、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法、剩余法(简称谓穆勒五法);5.辩证思维具体方法、创新思维特征及具体方法等。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课标要求】1. 学会科学思维 1.1 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1.2 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一、思维的含义1思维的意义: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2体悟思维: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体会到我们在思维。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3
7、思维的内涵(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2)“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知识拓展】全面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内容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新修订)形式感性认识以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理性认识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阶段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间接性和抽象性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起点,建立在感性认识基
8、础上的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坚持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的反映,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按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世界【特别提醒】从性质上看,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4思维的方式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新修订)意义: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思维的特征1思维风格的差异: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2思维的
9、共同特征:间接性内涵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原因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作用凭经验能认识没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属性。 凭经验能认识根本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属性。 能在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蔓延式无止境的扩展。 关键词见而知;通过推断出;计划;预测;揭示出;推断出 举例人类学家根据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就能推知人类进化的规律;医生根据对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尿液、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的有关资料,就能确诊病患和病因;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
10、料,就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其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人们不知道某些疾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但人们可以根据实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性内涵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作用概括是形成概念的前提。同类事物总结共性;同类现象中总结本质的规律性内在联系。 概括是思维活动的速度,迁移的程度、广度和深度。 概括是一切科研的出发点。 关键词共同之处是;整体上看;共性在于;总结出举例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
11、之为“枣树”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砖“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人们认为“凡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能动性内涵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思维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不是机械的、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或能动的;自觉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认识对象的属性进行抽象重组,得出既有认识对象的痕迹,又不同于认识对象的主观映像。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关键词抽象;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 举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注意:间接性强调的是透过事物的现象
12、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侧重于借助一定的中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括性强调的是从个性中把握共性,侧重于综合这种思维方法的运用;能动性强调的是对实践的反作用,侧重思维活动的结果。三个特征之间的联系:思维的概括性是间接性的前提;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正因为思维具有概括性,人们才凭借已获得的感性材料、经验和知识,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从而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思维才体现出间接性的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中都体现有能动性。3思维与实践的关系(思维的作用):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特别提醒】思维的间接性特征与思
13、维来源于实践并不冲突要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在实践中接触和变革事物,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思维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弄清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1.2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一、思维的基本形态1思维形态的分类划分标准类型含义从思维的方向看发散思维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聚合思维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思维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综合思维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分析思维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辩证思维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形而上学思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
14、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抽象思维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形象思维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2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二、思维基本形态的特征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艺术思维)区别含义人们把以概念作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称为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反映认识对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人的思维抽象、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
15、的本质和规律。基本单元概念感性形象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感觉、知觉、表象主要特征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联系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然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但又相辅相成; 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 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 【特别提醒】思维形态思维形式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不同,思维可区别为不同的形态,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概念,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感
16、性形象。抽象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感性材料与感性认识不同,前者是客观事物,后者是主观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非正确、错误之别。(3)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在一种思维方法发挥作用时,就有另一种思维方法相助。(4)对于形象思维来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逻辑通道,这是创新的有利条件,正因为这种无常规性,也使单纯的形象思维容易出现谬误。(5)抽象思维较为严密,但灵活性和新奇性较差。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2.1 “逻辑”的多种含义一、“逻辑”的多种含义一、“逻辑”的多种含义1“逻辑”是一个多义词:逻辑的主要含义归属范围举例规律(客观规律)所有学科的研究对象历史的
17、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适者生存,优胜劣汏,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逻辑规律与规则(语言的表达逻辑)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某篇文章逻辑性强某个说法不合逻辑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人们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来。思维方法(理论、观点)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强权即公理,这就是霸权主义者所奉行的逻辑。还有人著书大学的逻辑,探讨大学管理之道逻辑学或逻辑知识(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现代管理人员,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2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规律”意义上的“
18、逻辑”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规律与规则”,以及“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才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3逻辑学研究的目的: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1含义: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视为狭义的逻辑学,而把含有狭义的逻辑学和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视为广义的逻辑学。2.推理的结构:推理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3形式逻辑的研究重点: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着重研究推理的形式结构。从形式逻辑角度看,
19、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不取决于思想具体内容)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5.论证与论辩(推理的应用):论证:把推理的理由讲出来作为“论点”的“论据”,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论证”。 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反驳别人的观点,就构成了“论辩”。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6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二)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1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
20、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2内容:常用公式:A是A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3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4运用同一律要注意的问题:同一律只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才起作用。 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
21、一的。同一律作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它不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因而不否认客观事物本身的变化发展。 换言之,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思维中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1作用: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2内容:常用公式:A不是非A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它的否定论断“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3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
22、断定它们都成立。4.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5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是思维混乱的一种表现;辩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本身固有的客观矛盾。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逻辑矛盾(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矛盾的错误反映。 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确把握客观矛盾的必要条件。【特别提醒】自相矛盾属于思维认识的范畴,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而且是错误的。客观矛盾不是思维认识的范畴,不是一种反映,是一种客观存在。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1排中律的含义: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逻辑与思维 2025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逻辑 思维 知识点 考点 提纲 详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8696.html